正在閱讀
Taipei Biennial 2023 台北雙年展「小世界」:策展團隊談「小」作為找尋集體智慧的方法

Taipei Biennial 2023 台北雙年展「小世界」:策展團隊談「小」作為找尋集體智慧的方法

不讓雙年展成為國際當紅思潮的打擊練習場,而是透過藝術家與環境的緊密相處,進而決定雙年展的樣貌。「小」作為方法,常常會被人誤認為是一種對於「大」的逃逸,例如〇〇年代的微型感性、一〇年代初期被許多衛道人士批評的「小確幸」與「小清新」風潮。然而,這種正視微小改變的能力與方法,正在疫後時代屢見不鮮地出現在許多強調感知與感官的展覽當中,它如今則成為了「小世界」策展團隊,以雙年展舞台回應雙年展與全球當代藝術工業化傾向的宣言。

第13屆台北雙年展(北雙)正式公布展覽主題「小世界」(Small World),展期為2023年11月18日至2024年3月24日。策展團隊周安曼(Freya Chou)、穆柏安(Brian Kuan Wood)以及莉姆.夏迪德(Reem Shadid)表示,「小世界」將把美術館組構成一個聆聽、聚集與即興創作的空間,並探討疫後世界的關係重構。於今日(13號)舉行的記者會上,除了公布首波參展藝術家名單之外,也接受典藏ARTouch團隊採訪,細談現階段的展覽概念。

策展團隊周安曼(Freya Chou)、穆柏安(Brian Kuan Wood)以及莉姆.夏迪德(Reem Shadid)表示,「小世界」將把美術館組構成一個聆聽、聚集與即興創作的空間,並探討疫後世界的關係重構。圖為2023台北雙年展主視覺。設計:Wkshps(紐約)。圖像由北美館提供。

為了尋找一種陌生的集體智慧

在記者會上,三位策展人以不同面向分享著與第13屆北雙主題「小世界」尚在發展中的概念與想法。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王俊傑館長認為,本屆北雙開闢了一條別於以往的新道路:從1998年開始以國際型的雙年展格局舉辦,來到第13屆,已經在國際上獲得肯定。「北雙是個中小型、內容精實的雙年展,它看似以輕巧的方式,觸及當代社會所面臨的問題,但同時又深切詰問當時間和空間條件不斷被重新定義時,人們如何定位自己。」王俊傑也特別感謝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連續兩屆大力支持北美館舉辦台北雙年展。

「小世界」的起始點,是與疫後時代生活產生的共鳴與矛盾等交集狀態有關:例如,生活範圍被限縮,反而把處境看得更清楚;透過機器與外界連結,同時也被數據資本主義監控。周安曼說,重新看見世界與我們之間的關係,以及其觀看尺度上的轉變與失焦,是「小世界」的起點。

「矛盾與張力來到了新的層次,」北雙策展人之一、曾任沙迦藝術基金會副總監的莉姆則說,很多本來視而不見的事情被重新看見,在這個縮小的世界裡,我們最親近的反而陌生。「在疫情期間,印度有很多人第一次重新見到數十年未曾見到的喜馬拉雅山峰,很多本來視而不見的事情,被重新看見了。」這影響人們思考:當我們被迫微觀自己生活的時候,我們發現了什麼?

穆柏安則指出,在目前公佈的這十位藝術家名單中,都圍繞著一個關鍵議題:在時間與科技快速進展的年代,我們的分享如何可能?我們如何在不失去時間的情況下,創造時間?「同時,我們不能忘記音樂這個元素:它是怪異的混合體,可以讓任何東西被聽到,」穆柏安引述《資本主義現實主義》作者馬克‧費雪(Mark Fisher)的一段話:「我們不再是離散的個體,而是網絡中的一分子,我們是否能發展出親密但公開、集體又反社會的形式?」

如何從大型的工業化環境裡解放自己,並且在陌生環境中重新連結,策展團隊藉由「小世界」探討異化與疫後的集體智慧,似乎希望在這整個右傾的當代世界裡,引導人們把身體稍微靠左,開啟派對。

這些概念顯現在本次發表會上的三個地方:耳目一新的參展藝術家名單、正視「小」的方法,以及與雙年展視野呼應的主視覺設計:首波參展藝術家名單包括賴志盛、李亦凡、楊季涓、菲裔英籍藝術家Pio Abad、香港藝術家唐納天、貝魯特藝術家Nesrine Khodr、洛杉磯藝術家Jacqueline Kiyomi Gork、紐約藝術家Jen Liu、柏林藝術家Natascha Sadr Haghighian,與往來洛杉磯與東京的聲響藝術家dj sniff。有不少首次參展雙年展的陌生面孔,他們將為雙年展帶來全新或首次發表之創作,也有展出的海外藝術家已經著手在台灣本地的田野調查工作。

2023台北雙年展策展團隊穆柏安以及莉姆.夏迪德、周安曼與北美館王俊傑館長。圖像由北美館提供。

小作為方法:正視「小世界」,擺脫偉大「國家隊」

儘管並非是主要焦點,但卻能感受到由周安曼這位八〇後策展人所組織的國際團隊在「正視小世界」的過程中,擺脫偉大「國家隊」的視角束縛與國族情節。這也是「小世界」概念顯現的第二面向:不讓雙年展成為國際當紅思潮的打擊練習場,而是透過藝術家與環境的緊密相處,進而決定雙年展的樣貌。

策展意識潛藏在細節裡:在為藝術家分類時,「小世界」策展團隊傾向以藝術家活動的城市為地域,這跟過往以國籍分類藝術家的邏輯不同,卻也令人聯想到第15屆卡塞爾文件展以時區分類藝術家的策展意識。這屆雙年展的主視覺設計裡的台北市圖形,便透露了這種以城市、而非以國家為單位的視角比例尺。

「小」作為方法,常常會被人誤認為是一種對於「大」的逃逸,例如〇〇年代的微型感性、一〇年代初期被許多衛道人士批評的「小確幸」與「小清新」風潮。然而,這種正視微小改變的能力與方法,正在疫後時代屢見不鮮地出現在許多強調感知與感官的展覽當中,它如今則成為了「小世界」策展團隊,以雙年展舞台回應雙年展與全球當代藝術工業化傾向的宣言。

周安曼以邀請賴志盛參加雙年展為例,「賴志盛可以用一個很小、很輕盈的動作或改變,去影響你對空間的感知——他的作品可以作為適切探討「小世界」的切入點之一。」穆柏安則說,這二十年來,人們對國家的看法已經不盡相同。「與此同時,當代藝術也在各地越來越工業化,這種工業化也造成當代藝術家的異化狀態,所以這次受邀於雙年展展出的藝術家,部分都會去質疑藝術創作的工業化。」去除工業化,建立感性上的連結,與人們集體感受到孤立之後,如何再次聚集、對話的問題有關。

莉姆補充道,在「小世界」裡,對話不只在於作品與展覽標題之間的緊密程度,他們更在意作品與作品之間的連結與對話。「『全球化』正在抽象化,正在解構國家的概念,」話題又彈回藝術家地域分類的問題,她說,過去十到二十年,許多藝術家已經不太想要讓自己跟國籍連結在一起,這也可說是全球化的矛盾。

「小」方法也出現在主視覺的設計中:相較於前一屆北雙「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的星球尺幅,這次的「小世界」主視覺則是以台北市的地理圖形作為概念,拼貼許多網路上的開源視覺資料,素材背後的符號性,精要地呼應展覽概念。穆柏安解釋道,這次的視覺設計紐約團隊,主導者Chris wu也是台裔美國人,過程中也展現很多呼應雙年展概念的設計討論。

周安曼說,「小世界」的藝術家組成,有很多具有與出生地離散、在不同城市地域生活的經驗。不管是移民二代、華裔美國人,或是像我這種蠻長一段時間在國外生活工作的藝術工作者,「在這些不同的世界角落裡,其實都有著與台灣之間的特別關係和連結,不一定要身處在台灣, 才能討論或關注台灣。」

這似乎是台灣在歷史脈絡中形成的情節。周安曼也認為,也許「小世界」會有這麼一個責任,去打開這個對於大國家的心結,正視我們的小世界,以台北或台灣作為起始點,為了再次聚集而打開世界。

2023台北雙年展策展團隊莉姆.夏迪德、周安曼以及穆柏安。圖像由北美館提供。

2023第13屆台北雙年展「小世界」

展覽日期|2023/11/18-2024/03/24
展覽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策展人簡歷

周安曼Freya Chou

周安曼從事策展工作,目前定居香港及台北。2008 至2014 年間,她參與第6 屆與第7 屆台北雙年展的策展團隊,並擔任第10 屆上海雙年展的協同策展人。2015 至2019 年,她擔任香港 Para Site 藝術空間首位教育與公眾計畫策展人,負責策劃年度國際研討會並開設新銳藝術人才工作坊,此系列計劃成為Para Site極具指標性的教育計畫。她在任職期間同時策劃展覽包括:「當家當當家–鮑藹倫回顧展」(2018)、「Chris Evans、白雙全—雙個展」(2017),以及偕同策劃「工餘」(2016)。近期她與許多機構合作研究計畫也從事許多出版物的編輯工作,並在藝術期刊及展覽專輯發表文章。她是第58 屆卡內基國際展 (Carnegie International, 2022)的策展委員成員之一,並擔任香港參加第59 屆威尼斯雙年展「徐世琪:懸浮,香港在威尼斯」(2022)的客座策展人。 

穆柏安Brian Kuan Wood

穆柏安是一名作家,現居紐約;他同時也是《e-flux》系列書籍和期刊的編輯。2015年起,他於紐約視覺藝術學院(School of Visual Arts)教授策展實踐碩士課程,並於2017至2022年擔任該校研究主任。他曾於多個機構院校進行教學和講座,如:貝魯特造型藝術協會(Ashkal Alwan)、斯德哥爾摩現代美術館(Moderna Museet)、北京中間美術館、杭州中國美術學院等。其近期編輯出版品有:娜塔莎.薩德爾.哈吉安(Natascha Sadr Haghighian)的《重新學習以為見證》(relearning bearing witness,2021);許煜的《藝術與宇宙技術》(Art and Cosmotechnics,2021);2017沙迦雙年展(Sharjah Biennial)專輯《高漲》(Tamawuj;與Amal Issa、Omar Berrada、Kaelen Wilson-Goldie合編);2012台北雙年展專輯《現代怪獸:想像的死而復生》(Modern Monsters: Death and Life of Fiction;與當屆策展人安森.法蘭克合編),及《瑪莉亞.林德著作選集》(Selected Maria Lind Writing,2010)。

莉姆.夏迪德Reem Shadid

莉姆.夏迪德現居貝魯特,是一名策展人、研究者和文化活動組織者,關注藝術實踐中的解放可能性,並探索其與生態、政治和社經形態交會的方式。目前擔任黎巴嫩貝魯特藝術中心(Beirut Art Center)總監,以及第二屆「新視野」(New Visions,2023),亨尼翁斯塔藝術中心攝影與新媒體三年展(Henie Onstad Kunstsenter Triennial for Photography and New Media)的協同策展人。夏迪德也在致力於非西方文化實驗聲響及視覺藝術之數位平臺「Infrasonica」擔任撰稿編輯,並於「社區電台」(Radio Alhara)節目「與夏迪德一同聆聽」(Listening with Reem Shadid)的製作人兼主持人,介紹在聲音、視覺和文學交匯處創作的藝術家和實踐者。夏迪德近期主持柏林雙年展(2022)策展人工作坊,也擔任TBA21學院(TBA21 Academy)委託製作之播客節目「乾旱線」(Aridity Lines)的製作人兼主持人,探討地中海東南部地區的生態知識和氣候變遷議題。此前,夏迪德為沙迦藝術基金會副總監,並於2006年至2020年間,於該基金會擔任不同職位。

(責任編輯:陳思宇)

陳晞( 88篇 )

藝評書寫與研究者,現為典藏雜誌社(《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社群暨企劃主編、國際藝評人協會台灣分會(AICA Taiwan)理事。目前關注藝術創作中的另類繪畫性與敘事方法等命題,亦對於另類文化和視覺語言的迷因混種深感興趣。文章散見於《典藏ARTouch》、《CLABO實驗波》、《端傳媒》、《非池中藝術網》、《Fliper》、《ARTSPIRE》、《500輯》、《藝術認證》、《歷史文物》、《新北美誌》等。

sid@artouch.com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