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為台灣建築貢獻超過半世紀:戰後臺灣第一代建築師高而潘逝世(1928-2022)

為台灣建築貢獻超過半世紀:戰後臺灣第一代建築師高而潘逝世(1928-2022)

Over Half-a-Century of Contribution to Architecture in Taiwan: Kao Er-Pan, One of Post-War Taiwan’s First Generation of Architects, Dies (1928-2022)

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師高而潘(b.1928)於近日逝世,享耆壽94歲,其自1960-90年代之間的建築作品包含臺北市立美術館、胡適墓園、臺北市銀行、華視大樓、省立護專文教大樓與新淡水高爾夫球場會館等,是台灣現代建築實踐的重要見證。

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師高而潘(b.1928)於近日逝世,享耆壽94歲,其自1960-90年代之間的建築作品包含臺北市立美術館(簡稱「北美館」)、胡適墓園、臺北市銀行、華視大樓、省立護專文教大樓與新淡水高爾夫球場會館等,是台灣現代建築實踐的重要見證。

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師高而潘(b.1928)於近日逝世,享其壽享耆壽94歲。(國立臺灣博物館提供)

高而潘是臺灣在二戰之後所培養的第一代建築師,出身臺北大稻埕望族家庭,身處於戰前與戰後交接的大時代中,承接了日文與中文教育。他曾赴日本向建築聲響工學的先驅建築師佐藤武夫(Takeo Sato, 1899-1972)學習。在前年於國立臺灣博物館(簡稱「臺博館」)舉辦、並由李乾朗及徐明松兩位建築學者擔任策展人的《高瞻遠矚─高而潘建築作品珠玉展》當中,曾詳細梳理了這位重要建築師回台後30年間的建築作品的公共建設與建築貢獻。而其執業生涯的8千餘幅建築圖說,現已全數捐贈給臺博館收藏,這些珍貴的現代建築史料已陸續完成數位化作業。

高而潘60年代的作品為省立護專文教大樓、胡適墓園與新淡水高爾夫球場俱樂部,顯示了RC塑性特質的粗獷主義(Brutalism)特色,底層空間通透而流暢。70年代的三明大樓、臺北市銀行大廈與臺中張淑齡公館,前兩者為都市的高層商業辦公大樓,以水平窗採光,並分離出垂直的服務核,機能明確,而臺北市銀行大廈首先採取主體退縮,為都市公共空間作出貢獻。80年代的作品為月裡山莊、北美館和華視大樓,特別是北美館發揮了代謝建築(Metabolism)空間延展的概念。

延伸閱讀│現代建築在臺灣的實踐:高而潘建築作品珠玉展

80年代的作品為月裡山莊、北美館和華視大樓,特別是北美館發揮了代謝建築(Metabolism)空間延展的概念。高而潘設計的臺北市立美術館。(© 臺北市立美術館)
高而潘1983的建築作品─華視大樓一、二樓戶外空間。(國立臺灣博物館提供)

(責任編輯:陳晞)

ARTouch編輯部( 166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