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結果:
"國立臺灣博物館"
依日期範圍
All Time
Today
Yesterday
This Week
This Month
This year
依文章類別
All Categories
blog
Critic Tic-Tac-Toe
Uncategorised
典藏ARTouch專欄
典藏古美術
小典藏ARTCO Kids
書品
焦點人物
草稿
藝術叢書
藝術影音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藝術觀點
視野
閱讀靈感 Artco Books
【專欄|老派博粉】探索珍奇臺灣,勇闖高山與海洋:國立臺灣博物館
這一年多以來受疫情影響,出國旅行比起以往加倍困難,但你是不是有趁機前往臺灣各個角落,體驗這座豐美的島嶼呢?
第二波內閣名單,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由蕭宗煌接任
準閣揆陳建仁今下午公布第二波內閣名單,館博界龍頭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由蕭宗煌接任,1月31日將進行新舊內閣交接。
【小典藏│新鮮事】新春連假兔臺博! 集結精采展覽、互動遊戲、摺紙DIY、限量NFT、免費斗方賀圖下載!
2023年春節連假,農委會林務局特別為兔年適逢太歲正沖、偏沖的朋友們,推薦適合出遊的國家森林遊樂區,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平安...
【專題│小孩眼中友善又好玩的museum】02. 德國慕尼黑的猶太博物館
傳統文史博物館,最常聽到的三個字,就是「不准摸!(Do Not Touch!)」,因為歷史文物的確需要受到保護及長年保存...
【小典藏│愛看展】臺博館展出「島.電生活特展」 一覽臺灣電力的時代樣貌,反思來電百年人與土地間的關係。
「島.電生活-臺灣電力的時代樣貌特展」介紹臺灣進入電力時代後的文明發展,並從早期畫家對「電」的風景描繪,以及常民視角述說...
【小典藏|愛閱讀】《成為文化知識家:帶孩子探索文化資產場所的奧祕》──如何認識西洋歷史式樣建築?
「西洋歷史式樣建築」可說是統整了臺灣日治時期各種混雜不同歐洲國家建築式樣或風格的建築語彙。這類建築物通常在外觀上呈現出許...
1960年代最強書法男團:以史博館為舞臺的「十人書展」旋風
(本文摘錄改寫自《歷史文物》315期封面故事)若我們有機會翻開書法相關雜誌、書籍,瀏覽臺灣前輩書家的遺墨,或者透過收藏展...
為台灣建築貢獻超過半世紀:戰後臺灣第一代建築師高而潘逝世(1928-2022)
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師高而潘(b.1928)於近日逝世,享耆壽94歲,其自1960-90年代之間的建築作品包含臺北市立美術...
2023第19屆金蝶獎—台灣出版設計大獎入圍名單揭曉!角逐「世界最美麗的書」
「2023金蝶獎—台灣出版設計大獎」公布13本入圍名單!評審團指出,今年入圍作品反應出後疫情時代,更回歸到設計單純本質,...
【古今之變/辯】以新的眼光觀看書法 創造每個第一次互動:與劉俊蘭、謝佩霓對談台灣書藝展覽
隨著時間推演與諸多包含經費、政治、美術館定位走向等考量,水墨書法收藏在這些美術館的重要性與佔比都逐漸減少。書藝某方面的沉...
文章導覽
1
2
3
...
8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古美術專題
古美術專欄
古美術市場動態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Line
Apple Store
Google Play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