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顛覆臺灣文化的印象,發現族群雜揉的軌跡——「臺灣意象展-變動中的臺灣人」

顛覆臺灣文化的印象,發現族群雜揉的軌跡——「臺灣意象展-變動中的臺灣人」

Overturning Taiwan's Cultural Image, Discovering Ethnic Hybridization's Trajectory - “Imaginary Taiwan: Evolving Taiwanese”

一直以來,不時可聽到「淺碟性」、「拼裝文化」等詞彙形容臺灣文化,「臺灣意象展」卻是透過「雜揉性」(hybridity)的角度看待臺灣意象的拼裝成份,從歷史文物細細爬梳各個交疊在這塊島嶼上的文化脈絡,正如入口意象「乘風破浪的航海者」,點出臺灣文化其實比想像的還要複雜,就像一個不斷旋轉翻滾的萬花筒,隨著文史的探勘、族群的流動,臺灣人的意義也不斷在變動中。

「臺灣意象展」是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與國立故宮博物院的館際合作,結合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博物館、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臺大人類學博物館等文史資源,顛覆傳統以原件展陳的模式,透過數位科技、文物複本,製作出多樣性、互動性的展品,並融入六堆客家的在地化素材,形成一個不斷擴張、翻新的跨館際策展計畫。

本展以「遭遇與接觸」、「人群的交會」、「文化的雜揉」、「人群的多重對話」等四大子題區分出12個小單元,從臺灣獨特的地理位置開始,到歐洲人想像臺灣風土民情所描繪的版畫,在扭曲的折射中,瞥見臺灣在大航海時代往來貿易的歷史軌跡。

此外,從康熙與乾隆時期製作的臺灣輿圖,可看到聚落的發展,展覽中也呈現了各個族群在島嶼上的衝突與融合留下的文件檔案,還有在信仰、音樂、工藝、藝術、飲食等常民文化的交互影響,最後透過勞動者的身影、八八風災,喚起臺灣人堅韌的生命力,聚焦於高屏地區市場的縮時記錄影像為終,層次分明地引領觀眾穿越時光迴廊,反思何謂臺灣人的命題。

展覽現場的「乾隆臺灣輿圖」互動展件,讓觀者可比對六堆客家聚落的古今風貌及客家語音。(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提供)

文化在變,傳統也在變!

一直以來,不時可聽到「淺碟性」、「拼裝文化」等詞彙形容臺灣文化,「臺灣意象展」卻是透過「雜揉性」(hybridity)的角度看待臺灣意象的拼裝成份,從歷史文物細細爬梳各個交疊在這塊島嶼上的文化脈絡,正如入口意象「乘風破浪的航海者」,點出臺灣文化其實比想像的還要複雜,就像一個不斷旋轉翻滾的萬花筒,隨著文史的探勘、族群的流動,臺灣人的意義也不斷在變動中。

「所有的文化都是變動中的,即使連傳統也在變動!」總策展顧問、臺灣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館長林開世指出,我們以為的傳統,其實是過去變動留下來的痕跡,為何要特別強調「雜揉性」,就是要發現文化裡混雜的事物,從中可看到族群的接觸、接觸後的反應,甚至是「歷史的反諷」。

林開世表示,當時的人想做的事,以及後來的人如何利用他們當時做的事,都不一樣。以此次展出的《新港文書》為例,裡面用羅馬字拼音書寫的文字,原本是荷蘭傳教士用來與平埔族溝通、傳教之用,但在百年之後,卻成為失去語言的平埔族做文化尋根時最重要的資源。這種「歷史的反諷」,構成了「臺灣意象」的趣味。

發現臺灣文化中的客家意象

本次展出的「臺灣意象展」,與此前展覽最大的差別,是融入南臺灣的客家元素,突顯六堆客庄的常民生活與當代樣貌。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主任何金樑說明,例如在「乾隆臺灣輿圖」互動展件上,挑出六堆客庄的32處地點,並錄製了客語發音,讓觀者不只可去比對客家聚落的古今風貌,也能聽到客家話的地名怎麼說。

在「信仰的穿越」單元,則介紹到屏東縣內埔鄉老埤村比鄰相接的三座廟宇,分別是客家人的伯公廟、閩南人的福德祠和平埔族的阿立祖,表現出各族群對彼此信仰的尊重,為頗具代表文化地標。

「體驗摩登」區的復古音樂廳,亦加入了客家樂曲《半山謠》、《十八姑娘》、《雨夜花》等,讓觀者聽到臺灣各個族群如何透過不同語言版本,詮釋同樣的曲調旋律,反應出時代的背景與「音樂的雜揉性」。

「體驗摩登」區的復古音樂廳現場一景,以音樂反應出時代的背景與音樂的雜揉性。(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提供)

在「美的輪廓」裡展出的《五彩絲緞柳葉如意紋彩》3D數位展件,是屏東佳冬鄉李家與蕭家結婚時的嫁衣,款式為延襲「鳳冠霞帔」明式風格的傳統閩客婚服,另外,排灣族雲肩上的琉璃珠、多國貨幣等墜飾與阿美族結合漢服「劍帶」的雲肩,都呈現原住民族與閩客往來、交換物品的歷史。

此外,在辦桌互動區,增加了六堆地區的客家佳餚到菜單中,讓觀者認識臺灣美食中的客家風味。

展區內設計舞台車與辦桌情境,並設計多媒體程式與民眾互動。(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提供)

何金樑表示,這次在園區展出的「臺灣意象展」,佈展設計充分利用展館寬敞的場地,也調整了敘事動線,使展陳更為完善。由於園區屬於親子遊憩的調性,設計上也跳脫之前展覽沉重的色彩,改用生動、活潑的展示方式,希望讓各個年齡層的觀眾可以透過趣味性的情境,探索臺灣生活中各個族群的特色。

看見文化表象背後的社會

無論是從帝國還是地方視角,「臺灣意象展」不只是想藉由多方角度呈顯文化的立體感,還要引導觀眾穿透文化的表象,關照邊緣的族群樣貌。

林開世指出,展覽中有個單元「難定位的人」,是要說明統治者或一般人,在政治領域或日常生活,都會分類人群來區別高低與敵我,但是分類往往會產生難以分類、身份曖昧的人,這些人可能成為最有能力中介兩邊的人,也很容易就變成被嫌棄的代罪羔羊。本單元亦透過數位互動投影裝置《臺灣人.一家人》,讓觀者拍照上傳,再與先前觀眾的肖像合成一新的臉譜,讓大家意識到臺灣人是不同群體的融合,每個人都可以貢獻於新臺灣人的臉孔。

「臺灣人一家人」多媒體數位互動體驗。(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提供)
「臺灣意象展」單元之一,「難定位的人」展覽現場。(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提供)

另外,在展覽的瀏覽動線尾聲,設計了「前臺/後臺」的單元,「前臺」是一座擬真的舞台車與辦桌場景,帶來五光十色的聲光效果,呈現臺灣當代文化中常民又熱鬧的一面;「後臺」則是用數位展件呈現前輩畫家洪瑞麟的《礦工頌》、資深藝術家李明則的《台灣頭台灣尾》與攝影家何經泰的《都市底層系列》等作品,藉由臺前臺後的兩相對比,反轉觀者的情緒,從喧囂回到寧靜,看到社會底層與藍領勞工的身影。

本展還特別以攝影家沈昭良拍攝屏東高樹鄉一帶玉蘭花產業、舞台車背後的生活、攝影家邱才彥八八風災後的紀實攝影作品,及紀錄片導演林煥文至高屏區的批發市場、萬巒豬腳街、美濃夜市等地,拍攝市場從凌晨到深夜的縮時影片《臺灣人生活味》,展現在地特色。也透過「夜市」這個具有象徵性的臺灣文化,拉近觀者的距離,呈現了華燈初上前、夜市打烊後的勞動情景,正對應了「前臺/後臺」的兩個世界。

「臺灣意象展—變動中的臺灣人」展場一隅,透過勞動者的身影、八八風災,喚起臺灣人堅韌的生命力。(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提供)

融入在地的動能,持續擴展的內容

本展的特殊之處,在於打破博物館展覽的慣例,不偏重實品文物的展出,而是以數位科技、複製文件的方式展覽,強化了知識性、教育性,也更便於四處巡迴推廣。

是故,這系列展覽從2022年春開始,首先展出「臺灣意象─帝國眼中的臺灣風物」,透過殖民者的視角來看臺灣的物產,可謂為「上集」;隨後展出的二部曲,加入了「變動中的臺灣人」,從「臺灣人經驗」探尋臺灣社會不同人群之間的關係,為繼之的「下集」,共同構成一個內外交融的完整視野,輔以地方文史資料的匯流,讓原本宏觀的視角有了貼地的展現。

「臺灣意象展」單元之一,「移民?住民?」展覽現場。(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提供)

由此,「臺灣意象展」也成了「變動中的展覽」,隨著各地展館的場域特性而有了「雜揉性」,不僅展覽內容指涉多元族群的文化交織,亦是中央與地方各博物館的串連整合,同時也是將與高屏六堆客家文化的雜揉於內。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蕭宗煌表示,數位巡展政策是未來不變的方向,目的就是要弭平城鄉的數位落差,達到文化平權。

展覽現場可透過不同時期來到臺灣的外國人所繪製的畫作,看到當時的臺灣。(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提供)

從文化的雜揉,重新定位故宮的角色

故宮推動「臺灣意象」展,帶來了文化解構與再詮釋的機會,與過去官方談到「臺灣意象」時,往往是以族群融合的概念,建構足以表徵臺灣精神的文化符碼有很大的差異。

蕭宗煌談到,以往強調文化的融合,就像饅頭裡面雖可揉進多種成份,但外觀已經混為一體。現在談「文化的雜揉性」,比較像是作麻花捲,就是希望看到各個不同的文化脈絡,如何被交織在一起。他期許,未來可以持續透過與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合作的模式,繼續探究臺灣意象中的族群對話。


臺灣意象展-變動中的臺灣人

展期|2023.10.27-2024.08.31

地點|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第一特展室(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號)

洪威喆( 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