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重探歷史與當代調度:「第20屆台新藝術獎」典禮側記與得獎作品短析

重探歷史與當代調度:「第20屆台新藝術獎」典禮側記與得獎作品短析

Re-sensing the Year’s "Contemporaneity": Behind the Scenes of 20th Taishin Arts Award Finalists' Selection

鄭慧華認為台新藝術獎幾乎是唯一不辭過程繁瑣的一個藝術獎項,由提名觀察人進行田調式地深入考察作為基準,至今累積了極為可觀的藝術書寫資料庫。該獎項不僅是個評獎榮耀,更可貴的是能透過它,看見創作者如何回應時代的變化以及技術媒介的演進,以呈現當代藝術的精神性、原創力以及前衛性。

第20屆台新藝術獎於7月2日下午舉辦頒獎典禮,這場原定5月底舉辦的盛會因疫情推遲,幸而終究迎來令人期待的實體頒獎典禮,並同時採取直播形式,讓藝文愛好者透過線上線下的管道在第一時間共同見證結果。典禮舞台以LED燈牆展現主視覺立體幾何畫面,突顯當代數位設計感。一開場即先進行「台新藝術獎20週年—榮耀時刻」影片首映,回顧過去19屆、64組得主的影像紀錄,反映出台新藝術獎秉持「用藝術打造台灣新價值」的初衷未變,至今走到20年的里程碑,也讓本屆頒獎典禮更增添一股感性的氛圍。

第20屆台新藝術獎頒獎典禮主持人藍貝芝與透視螢幕。(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創辦人吳東亮董事長致詞時表示,2001年成立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隔年即創辦台新藝術獎,以實質獎金來支持台灣藝術家,協助他們在舞台上發光發熱,耕耘多年已成為國內最重要的當代藝術獎項。他感謝董事對基金會的支持,特別是當初建議設置藝術獎的林曼麗董事,可謂重要推手。最後,吳東亮也許諾台新藝術獎將持續秉持認真及永續的信念,與時俱進不斷地創新。

台新藝術獎創辦人吳東亮董事長致詞。(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本屆被提名並同意參選的總件數為110件,最終由十組「視覺藝術」與七組「表演藝術」角逐三大獎項。決選委員由鄭慧華擔任主席、提名觀察團代表龔卓軍、汪俊彥,以及外聘委員張小虹、高重黎、張啟豐、林怡華等七人組成決選團。首先頒發的「視覺藝術獎」,由基金會董事石瑞仁揭曉獎項得主,為李亦凡的《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獲得;而「表演藝術獎」則由吳靜吉董事宣布,得主為身體氣象館人力飛行劇團(簡稱「人飛」)共同創作的《王子.哈姆雷特》。

延伸閱讀|
EP17|第20屆台新藝術獎真心話|技術與批判、歷史與當下——feat. 王柏偉、汪俊彥
EP18|第20屆台新藝術獎真心話|地方與身體、評論與文化——feat. 吳思鋒、龔卓軍

而在「視覺藝術獎」與「表演藝術獎」頒獎過後,現場也播放「台新藝術獎20週年—來自國際決審的祝福」影片。獎項辦理迄今已邀集來自16個國家、70位專業人士擔任評審,銜接台灣創作者與國際接軌。受訪的國際藝文人士一致肯定評選過程與機制的嚴謹,更讚賞台灣創作者的作品充滿獨特的活力與多樣性,並認為台新藝術獎具備的高度指標性,能讓國際透過入圍作品迅速掌握台灣藝術發展的趨勢與現況,最終也期待與祝福台新藝術獎能夠持續辦理。

中場表演節目則由成立逾50年的「民權歌劇團大樂隊」帶來表演,以傳統歌仔戲曲調結合西洋樂器的混搭風格,呈現數首新編的創意歌詞,祝賀頒獎典禮,同時也期許天女降福,大家平安度過疫情,讓現場的氣氛為之輕鬆活潑。

典禮特別演出:民權歌劇團大樂隊主唱林嬋娟。(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典禮特別演出:民權歌劇團大樂隊團長林金泉嗩吶演奏。(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隨後登台致詞的決選團主席鄭慧華認為,台新藝術獎見證這20年以來,台灣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的發展和旺盛的能量。而且據她所知,在目前全世界藝術獎項之中,幾乎是唯一不辭過程繁瑣的一個獎項,由提名觀察人進行田調式地深入考察作為基準,至今累積了極為可觀的藝術書寫資料庫。台新藝術獎不僅是個評獎榮耀,更可貴的是能透過它,看見創作者如何回應時代的變化以及技術媒介的演進,以呈現當代藝術的精神性、原創力以及前衛性。

至於催生台新藝術獎的林曼麗董事在頒發「年度大獎」之前,也語帶感念地表示,20年的歲月留下非常多的美好,而台新藝術獎就是其中之一。台灣的當代藝術從來沒有停過腳步,陪伴在旁的就是台新藝術獎。她亦感謝吳東亮創辦人堅定支持藝術的決心,更期許台新藝術獎將迎接更美好的嶄新20年。隨後,林曼麗宣布「年度大獎」得主,由人飛《感傷旅行(kanshooryokoo)─當你前往南方我漫長的憂鬱變成一座用遺忘構成的西伯利亞》脫穎而出,獲得150萬元獎金。典禮中也預告由林曼麗董事擔任展覽總策畫的台新藝術獎20週年大展,將於10月底在北師美術館展出。(文/楊椀茹)

延伸閱讀|第20屆台新藝術獎揭曉:《感傷旅行》奪年度大獎,李亦凡、《王子.哈姆雷特》拿下視覺、表演藝術獎

第20屆台新藝術獎基金會董事、提名觀察人、決選團、三大獎得主及入圍藝術家合照。(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年度大獎:《感傷旅行(kanshooryokoo)─當你前往南方我漫長的憂鬱變成一座用遺忘構成的西伯利亞》/人力飛行劇團

「感傷,並不是無力的,後面可能有著可以隨時出拳的憤怒力氣。」導演黎煥雄在得獎致辭時的哭泣,令我再次想起他在去年該作上演前,接受本刊專訪所說的這句話。如他會後在臉書上補充,「被『拆穿』寂寞、上台的激動,真的都無關個人名聲,是一種共鳴的引爆。」

得獎的驚喜所點燃的引爆,之所以有如是後座力,必有經年累月的壓抑。黎煥雄在頒獎台上意味深長地說著,本作「是從沒有辦法完成的狀態,延伸出來的一個完整的完成。」縱然「感傷」與「遺憾」驅動創作者走向了更遠的路,但這些被統整收攏起的五味雜陳,似乎也暗示著榮耀背後的許多不可說、不能說、不必說的摸索、試煉、碰撞與挫敗。

黎煥雄導演,崔台鎬演出,人力飛行劇團製作,《感傷旅行(kanshooryokoo)》演出劇照,牯嶺街小劇場,2021。(攝影/許斌,人力飛行劇團提供)

2018年,在國家兩廳院(簡稱「兩廳院」)「夥伴計畫」的邀約下,人飛啟動了《許。南村》計畫,「以面對作家陳映真先生為對話基礎開展、跨越文類與世代、企圖尋找並見證台灣左翼歷史軌跡。」黎煥雄曾自承,這是他創作生涯中的難度之最。計畫經過兩年的工作,在2020年6月14日一個雷雨的午後,迎來了首次階段性呈現。作為有幸躬逢其盛的觀眾,這三分之一篇幅的成果無疑是令人興奮不已的;但計畫卻也至此被宣判終結,兩廳院終以「缺乏共鳴、不容易懂、仍然有一些疑慮」等為由,未被說服繼續提供支持。

陳映真的這般被擱置,為黎煥雄帶來了「一種巨大的時代性感傷」,但並沒有停留在對外的憤恨不平。他在去年演出前的訪談中曾悠悠地說,「​​也許不是世界沒準備好,而是我們沒準備好,讓它陷入到那樣的處境裡頭。」於是在團隊的支持鼓勵下,他暫時將陳映真或大寫的左翼歷史敘事放下,再起身投入至更為自省的、更為意識的「我們對待陳映真的某種內在心理」。換言之,除了一方面「重訪去年的陳映真(計畫)所遺落下來的角落,也藉此重訪我的年輕時代的陳映真,以及中間某種失落的自己。」

黎煥雄導演,崔台鎬演出,人力飛行劇團製作,《感傷旅行(kanshooryokoo)》演出劇照,牯嶺街小劇場,2021。(攝影/許斌,人力飛行劇團提供)

誠然,這早已不是黎煥雄第一次處理陳映真,也不是黎煥雄對過去的首度重訪,在時間長流下,他不斷甚至愈發地逼問著創作者自身位置的重置。1987年,河左岸劇團改編陳映真作品《兀自照耀著的太陽》,在小劇場運動中留下重要一筆;2018年,人飛結合該劇與同年演出的《拾月》,再復刻出新版的《M,1987》。而在本次得獎作品中作為文本共同發展的兩位重要創作者——獨挑精湛飽滿的單人表演的崔台鎬、上下左右翻轉劇場空間的舞台設計吳子敬,在《M,1987》中實已身兼副導演,作為黎煥雄的重要左右手。

彼時,人飛在行政總監張寶慧的遠見下,正耕耘著世代傳承的「十年養成計畫」:從2011年開啟的連串復刻作品中,持續面向新生代創作者與黎煥雄在語言、身體與歷史意識等層面上的相互參照,並從這樣的解析、辯證與批判中,回頭再行兩造的自我對峙。崔台鎬與本劇排練助理、獲本屆「表演藝術獎」的楊奇殷現皆是劇團核心團員,吳子敬則除為駐團編導,其所屬的「僻室」也穩定承擔著人飛製作的技術設計。

當時代已走過陳映真的左翼理想與實踐,走過黎煥雄所參與的小劇場運動後,劇場的反抗或逃逸如何可能又指向何方?《感傷旅行(kanshooryokoo)》作為一齣獨腳戲,演員當然不會只是陳映真或黎煥雄的化身,而是帶著自己的生命經驗、養成訓練、認識系統遊走進出,檢視與提問歷史之於自我形塑的框架或彰顯的斷裂。如同黎煥雄所言之,這是他在與陳映真兩位創作者之間的吿解完成後,共同傳遞給下一個世代的集體對話。(文/童詠瑋)

延伸閱讀|【藝術家的自我復刻專題】拒絕遺忘,確定失落:黎煥雄專訪

林曼麗(右一)董事頒發第20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人力飛行劇團《感傷旅行(kanshooryokoo)─當你前往南方我漫長的憂鬱變成一座用遺忘構成的西伯利亞》。導演黎煥雄(右二)、劇團行政總監張寶慧(左二)、製作人姚立群(左一)代表領獎。(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表演藝術獎:《王子.哈姆雷特》/身體氣象館、人力飛行劇團

綜觀本屆「台新藝術獎」,三個獲獎作品或都可被置放在「單人表演」的形式框架下進行閱讀。在《王子.哈姆雷特》所屬的「莎士比亞戲劇單人表演系列」的節目單上,導演王墨林尤其開宗明義地強調:「『獨腳戲』是一場肉體與精神的鬥爭。」

這樣的探尋出自創作者對身體在當代失落的重新召喚。王墨林曾言:「身體最後的救贖,就是能量。」當演員獨自在舞台上面對陌生不安,卻又必須不斷輸出自我時,即須時刻臨場反應,當下的行動方有了能量的承載,進而建構出一個肉身存在,與世界開展對話;除了延續小劇場運動在體制外空間所創發的「遂行力」,王墨林亦反覆進行著存在主義式的叩問。「我是誰」這個問題貌似在身分政治與個人主義當道的時代下已迎刃而解。但王墨林拒絕口號教條或翻譯概念所支配的扁平動能,拒絕新自由主義的虛妄自主想像,投身以獨腳戲、行為藝術直面個人的意志與存在,重尋行動的本質進行抗衡。

王墨林導演,楊奇殷編劇、演出,身體氣象館、人力飛行劇團製作,《王子.哈姆雷特》,牯嶺街小劇場,2021。(攝影/許斌,身體氣象館提供)

於是在藝術生產關係中,演員楊奇殷也不再只是執行導演指令的棋子,首度肩負起「編劇」重任。他曾在2019年王墨林導演的《雙姝怨》中擔任導演助理,開啟合作機緣,兩位也將於明年初協同再次合作《母親》。而本次在莎士比亞劇本的框架下、王墨林的獨腳戲挑戰下,楊奇殷以約翰.伯格(John Berger)的詩作〈七重絕望〉為結構骨幹,我手寫我口地回頭梳理起自身在臉書上的生命軌跡,拼貼整理成的劇本所面向的是他所屬的「厭世代」、「全拋世代」或所謂「太陽花世代」。除了作為跨世代對話的物質基礎,實也昭示著歷史更迭的重複乃至惡化,呼喚著無政府主義精神的跨時代現身;另一方面,王墨林有意識地不直接介入劇本,更能專注地調動姿態與畫面,成就了本劇在語言與身體的辯證距離。如同評審在得獎理由中特別指出的,當前者遁入喃喃自語與失效溝通後,後者成為消耗殆盡後的見證殘存。

王墨林導演,楊奇殷編劇、演出,身體氣象館、人力飛行劇團製作,《王子.哈姆雷特》,牯嶺街小劇場,2021。(攝影/許斌,身體氣象館提供)

今年獲獎的兩齣表演藝術的作品,引發各界聯想「小劇場的勝利」。「小劇場」在此除直指人飛、身體氣象館等劇團,對80年代「小劇場運動」的美學與問題意識的持續深掘及薪火相傳,牯嶺街小劇場(簡稱「牯嶺街」)面對表演藝術機構化浪潮的屹立不搖,也絕對功不可沒。在本次「表演藝術類」的七組入圍作品中,牯嶺街演出節目即佔了四個席位,館長姚立群擔綱製作的就有三齣,包含最終的得獎者。縱然製作團隊低調地將舞台留給了主創者,並再三表示謙卑之情,「台新藝術獎」的肯定或在提醒我們,如何不讓其只是曇花一現或孤軍奮戰,讓歷史持續成為當代表演藝術的創作養分。(文/童詠瑋)

吳靜吉(右一)董事頒發第20屆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獎:身體氣象館&人力飛行劇團《王子.哈姆雷特》。編劇兼演員楊奇殷(右二)、導演王墨林(左二)、製作人姚立群(左一)代表領獎。(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視覺藝術獎大獎:《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李亦凡

「對我來說,當代藝術創作好像關乎一種資源調度,然而也必須透過自己的學習跟培力,去讓調度產生更好的效果。」作為一位出生於80後段班的年輕藝術家,李亦凡獲得第20屆台新藝術獎視覺藝術獎之前,便在逐漸活躍於跨媒體藝術創作的發展中,留意著創作的調度問題。

李亦凡,《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錄像截圖,2021。(藝術家提供)

此次獲獎作品《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簡稱《不好意思⋯》),首次展出於國立臺灣美術館「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未至之城」(簡稱「亞雙」),其創作方法則源自李亦凡在C-LAB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REATORS創作/研發支持計畫」提案的「瘋狂影像工具」計畫所研發之階段性成果。他參考「機造電影」(Machinima)為影像形式,透過VR技術操控數位3D建模的人偶和物件,讓遊戲引擎運算身體即時動作的過程留下直覺性表演,在去脈絡的數位模組拼貼的古舊空間格局裡,讓人偶帶領觀者穿梭其中,點描般地敘述數位身體的認知與技術經驗。

李亦凡說,《不好意思⋯》同時也回應著他在2019年臺北數位藝術中心個展「混沌的庇護所.zip」展出、並獲「2020高雄獎」首獎的作品《important_message.mp4》裡思考的影像生產工具之技術問題。李亦凡回憶道,當時亞雙策展人之一的侯昱寬認為「瘋狂影像工具」中實踐的成果,在工具性思考、生產和敘事表達等面向上,呼應著一種科幻方法,因此才進一步以此工具和技術創作。他進一步指出,不同於動畫以關鍵影格(keyframe)的非直覺性與去身體化生產影像,《不好意思⋯》在保有直覺與即興的過程裡,整體作品的技術端與敘事上,有了「鬆」的狀態。

李亦凡,《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錄像截圖,2021。(藝術家提供)

視「調度」為當代創作的要素,李亦凡在尚年輕的生涯階段時得獎,資源的多寡與生產速度的快慢也勢必因創作成就的生涯階段,而可能有不同的視野與考量。藝術家說,作品雖多是跨媒體技術,他的創作事必躬親,到了現在的生涯階段,隨著創作的精進,工作方法上也有相對應的改變。他自稱算是比較傳統的創作者,在創作上也有點控制狂的自我要求,因為理解技術細節,熟知技術如何調度,過往鮮少將重要的技術假手他人、更遑論與其他創作者合作。但陸續獲得機構與獎項的肯定之後,也需再次審視調度的觀念與方法,不管是技術的還是創作之作者性方面,「之後或許要在創作上,有更開放性的思考合作可能。」(文/陳晞)

延伸閱讀|
不可揭露性之揭露:論李亦凡《Rewiring》身體與機器、宗教與科技的互相滲透與模仿
腦控,一場詩意的陰謀:李亦凡「我期待數位影像也有手感在其中」

石瑞仁董事(右)頒發第20屆台新藝術獎視覺藝術獎:李亦凡(左)《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楊椀茹 (Yang, Wan-Ju)( 138篇 )

典藏ARTouch採訪編輯

陳晞( 88篇 )

藝評書寫與研究者,現為典藏雜誌社(《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社群暨企劃主編、國際藝評人協會台灣分會(AICA Taiwan)理事。目前關注藝術創作中的另類繪畫性與敘事方法等命題,亦對於另類文化和視覺語言的迷因混種深感興趣。文章散見於《典藏ARTouch》、《CLABO實驗波》、《端傳媒》、《非池中藝術網》、《Fliper》、《ARTSPIRE》、《500輯》、《藝術認證》、《歷史文物》、《新北美誌》等。

sid@artouch.com

童詠瑋( 52篇 )

藝評人、獨立編輯。關注橫跨視覺、表演、影像與數位藝術等領域。曾任《典藏ARTouch》編輯、絕對空間展場經理,參與《Fa電影欣賞》、《藝術觀點ACT》執行編輯,書寫另也散見於《典藏.今藝術》、《臺灣數位藝術網》、《放映週報》等平台。紀錄片研究論文曾獲世安美學論文獎。現主要研究旨趣為影像理論、左翼文藝、媒介研究、媒體行動主義等。E-mail: tungyungwei@gmail.com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