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曼麗

尋找.肯定.頌揚臺灣之美, 黃土水在太平國小OPM的永恆叮嚀
太平國小因收藏黃土水《少女》胸像遺作,成為國內OPM4.0的範例。這座胸像不僅是臺灣重要文化資產,也記錄了黃土水這位歷史...
從「圓點」蛻變成風靡全球的文化偶像——記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論壇
展覽是奠定在W Collection和倉誠治的收藏上,不同於現在我們常見的草間彌生作品,他的收藏可以說是她創作生涯的第一...
草間彌生的兩次黃金時期,以及她的「軌跡」與「奇跡」
透過述說大眾並不熟知的草間彌生的故事,展覽試圖揭示她那些如今已成為大眾文化標誌的作品,讓人們獲得共鳴、乃至同樣將人們從制...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於北師美術館盛大開展:近七十組經典作品亮相,橫跨嬉皮年代到Y2K
本展奠基於日本青森縣立美術館「從W Collection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之成果,汲取收藏家W Collectio...
共創才有更美好的雙向交流:專訪臺灣首位藝術領域獲旭日中綬章獎者——林曼麗
日台交流協會於今(28)日舉辦旭日中綬章頒獎儀式,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以下簡稱國北教)藝術造形設計學系名譽教授林曼麗(前故...
【回望當代:’11-’20藝術大事記】2017-2018:以史觀再述創作流變,全臺藝文館舍陸續啟用
綜觀此兩年,全臺重大藝文館舍接連啟用或進行翻修,顯見社會對展演空間的使用需求與品質優化益發重視。2017年,文化部將空軍...
【回望當代:’11-’20藝術大事記】2011-2012: 街頭行動集結,市場品味輪轉
在1980年代的行動與運動方法之後,藝術如何找到與社會一起動員與集結的空間?這也是為什麽,當時的藝術圈在討論藝術介入社會...
鼎廬文化藝術基金會成立,揭幕藍蔭鼎遺作展「台灣風情」
藍蔭鼎遺作展「台灣風情」於12月9日開幕,意味著宣布「鼎廬文化藝術基金會」已經掃除所有障礙重新出發,雖是藍家人的一小步,...
【台灣藝文界 #metoo 系列報導】林曼麗親談撒古流案例與「光」展,並呼籲思考#metoo後的藝術環境新文化
在台灣藝文界 #metoo 於社群上蔓延討論之後,除了關注當事人事件發展之外,如何在藝術機制、社交文化、產業環境等面向,...
北師美術館2023「作夢計畫 Dreamin’ MoNTUE」得主公布!張立人「戰鬥之城 終」獲選 
北師美術館2023年第四屆「作夢計畫」徵件共收到62組提案,5組創作團隊進入複選,最終由張立人以「戰鬥之城 終」獲選。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