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共創才有更美好的雙向交流:專訪臺灣首位藝術領域獲旭日中綬章獎者——林曼麗

共創才有更美好的雙向交流:專訪臺灣首位藝術領域獲旭日中綬章獎者——林曼麗

日台交流協會於今(28)日舉辦旭日中綬章頒獎儀式,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以下簡稱國北教)藝術造形設計學系名譽教授林曼麗(前故宮博物院院長)獲頒旭日中綬章,肯定她對於日本與臺灣文化交流之貢獻。

公益財團法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以下簡稱日台交流協會)昨(28)日舉辦旭日中綬章頒獎儀式,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以下簡稱國北教)藝術造形設計學系名譽教授林曼麗(前故宮博物院院長)獲表揚,由日台交流協會代表片山和之頒贈表揚狀,肯定林曼麗促成日本與臺灣文化交流之貢獻。

由日台交流協會代表片山和之頒贈表揚狀現場,左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名譽教授林曼麗,右為日台交流協會代表片山和之。(照片取自:日本台灣交流協會)

旭日章為一日本勳章,自1875年制定,授與對於日本國家公共有功勞者中,有引人矚目的顯著功績內容。上至下等分為六級,其中旭日中綬章為原勳三等,並且直至2003年才將女性也納入授勳者的行列中。以翻譯《源氏物語》、《和泉式部日記》、《枕草子》等日本文學巨作聞名之作家林文月,以及奇美博物館之創辦人許文龍也曾獲得旭日中綬章。

繼2018年,獲頒日本外務省外務大臣表彰日本與海外友好關係貢獻獎之後,林曼麗再度取得日本政府的肯定,獲頒旭日中綬章。日台交流協會代表片山和之在頒獎儀式致詞時,特別指出林曼麗在臺灣藝術教育的深掘,尤其是黃土水曾入選第三回帝國美展的作品《甘露水》,在林曼麗不懈努力奔波之下,成功於2021年北師美術館舉辦之展覽「光——台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出。

林曼麗在頒獎致詞時指出,促成日臺交流的關鍵在於「人與人的信賴」,並且文化的交流並非個人志業,同時也是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而成。致詞過程中,她一度哽咽,感謝一路的幫助與支持,特別是在東京大學攻讀教育博士時的指導教授、大力支援自己的父母與丈夫。並且強調,只有深化日臺的理解與認知,才能有效地轉為彼此的雙向尊重,得以進行文化交流。

林曼麗於授勳儀式現場致詞。(本刊資料室)

林曼麗於1978年至東京大學教育博士專攻藝術教育時,正逢日本的黃金十年,當時日本各地美術館林立,日本也有許多企業家不斷收購藝術品,形成追求藝術精神性的社會氛圍。特別是當時林曼麗求學時暫居於其母親日本友人的家中,不只有來自學校的教育知識養成,也因為該友人為花道與茶道之老師,林曼麗更是深刻地感受到來自生活美學的文化底蘊培養。

在學術領域的追求,林曼麗指出當時的指導教授指點她「嚴謹地研究態度,並且絕不妥協」的精神,也促使她激盪出「馬上思考解決問題辦法」的行動能力。求學時期,同時照顧兒女與研究共進的林曼麗,也奠基日後再轉換身分中的切換能力,使她在日後擔任臺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北美館)館長、故宮博物院院長以及國家藝術文化基金會董事長等身分中,自由的轉換。她指出,雖然各機構所關照之內容並不相同,但是她明確自我角色定位是作為一個領導者,以其領導能力與獨特的領導方針整合機構。

林曼麗於授勳儀式現場致詞。(照片取自:日本台灣交流協會)

延伸閱讀|以企畫力推動全局性生態建構,專訪林曼麗談台灣近代美術史所面臨的當務之急

創新是不斷前行的動力

林曼麗任北美館館長時,曾於2000年推出「臺灣東洋畫探源」及「東亞油畫的誕生與開展」兩個大型特展。「臺灣東洋畫探源」一展由她策劃,以當時並不受到學術研究關注的膠彩畫(日治時期又稱為東洋畫[Tōyōga])作為展覽主軸。並且與團隊成員走訪各地蒐羅作品,她也親自至日本長野縣討論鄉原古統作品典藏事宜,探究膠彩畫在臺灣近代藝術史上的定位與其影響。

「臺灣東洋畫探源」中展出之郭雪湖的作品《南街殷賑》。(©臺北市立美術館)

而「東亞油畫的誕生與開展」一展則為北美館與日本的靜岡縣立美術館(Shizuoka Prefectural Museum of Art)共同策劃,首度將臺灣近代油畫作品與藝術家放置於整個19世紀的東亞地區藝術發展脈絡之下。展覽也集結了臺灣、日本、中國、韓國等地之美術館館藏作品,以及各國學者的研究成果,為臺灣藝術史開拓另一種史觀與角度。

「東亞油畫的誕生與開展」一展中,所展出李梅樹創作於1948年的作品《黃昏》。此幅作品為李梅樹的代表作品之一,他以自己女兒們為模特兒、著農裝入畫,至為親切傳神。(©李梅樹紀念館)

隸屬於國北教的北師美術館,則是由林曼麗於2011年推動成立。在2012年開館之展覽序曲展「依然是教育的先鋒.藝術的前衛」,是自2000年以來,對於東亞藝術史研究開啟的序幕。該展以國北教的前身「臺北師範學院」,在臺灣藝術史發展中的歷史定位為主軸,展示臺灣畫家留學日本時的作品,此一種以藝術史為展覽核心、藝術教育為其目的,並嘗試與蔡明亮跨界合作的展出形式,開啟了新的策展模式。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檔展覽也搭建了與東京藝術大學的橋樑,在國際交流層面是以藝術作為渠道,但是以藝術史觀的角度來說,更是打開臺灣在世界藝術史中的角色與定位,透過學術性的研究理論化,讓臺灣近代藝術家不再僅局限於臺灣。特別是2020年,推出的展覽「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以黃土水創作於1920年且未曾於臺灣公開展示的《少女胸像》最為主軸,開啟挖掘臺灣近代藝術家的作品與相關藝術史研究。2021年,北師美術館推出「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一展中,展示了遺落民間的黃土水作品《甘露水》,林曼麗透過研究以及教育,定位臺灣近代藝術家的地位,將藝術真正地作為國家文化的基底,被賦予它們應有的位置。

她總是扮演了一個極具突破性的角色,為臺灣的藝壇帶來許多「第一次」的展覽、活動或是策略發展。她在訪談中指出,對於她而言,「沒有創新就不想做」並且「創新才是動力」,促使她在文化交流上,不斷尋找新的切入角度、更為相互理解的合作方式。

林曼麗在2012年北師美術館創設時,透過對臺灣藝術史脈絡的透徹認知,企畫精彩的開館序曲展「依然是教育的先鋒.藝術的前衛」,藉此開宗明義為美術館定位。(北師美術館提供)

延伸閱讀|《甘露水》的百年記憶與流轉

延伸閱讀|林曼麗 X 簡秀枝談「藝術國家隊」出擊策略: 如何讓台灣的文化實力被世界看見

共創雙向的文化交流

林曼麗在訪談中指出,在國際交流之中,深層的理解曾能彼此尊重,而文化正是可以作為相互理解的媒介。正是「共に」,在中文的意思是一起、共同,有「一起來,朋友」的意味。林曼麗也曾在過去的採訪中指出:「現在的國際交流已不是『一廂情願』讓對方來理解,而是大家攜手共創。」也就是說,只有雙向、彼此都輸出才得以是文化交流,也只有如此才能透過文化共同創造、共同研究、共同策劃,才得以創造出彼此的相互理解,以及更進一步的互相尊重。

最後,在給予未來人才培養的建議上,林曼麗說明現在的年輕世代擁有更多的資訊、工具,因此激發更廣闊的國際觀與交流能力,但是隨之而來的必然是更精爭的壓力,而一體兩面的雙面刃,正是年輕世代更需要克服的難關。

授勳儀式現場合影。(照片取自:日本台灣交流協會)
李京樺( 12篇 )

藝術研究與觀察者,現任典藏雜誌社編輯。關注展覽策畫、當代圖像、視覺文化與其現象,亦嘗試策劃展覽以探求藝術的結構。喜歡在瑣碎的生活事物上,尋求有趣的切入角度。來稿可洽:jing @artouch.com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