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守護英風——專訪楊英風美術館館長王維妮

守護英風——專訪楊英風美術館館長王維妮

Safeguarding the Artist's Legacy - Interview with Yuyu Yang Museum Director, Wang Wei-Ni

2010年,研究中心由蕭瓊瑞主編,出版了多達32冊的《楊英風全集》,並建置了藝術教育基金會網站,收錄了完整的作品、照片與史料。楊英風美術館館長王維妮認為,這些資料的齊全使得「英風百年-楊英風藝術大展」得以迅速成形,「嚴格說來,這個展覽已經準備了13年。」作為藝術家的家屬,尤其出家的三女兒寬謙法師和長子楊奉琛,以及媳婦與美術館館長王維妮始一起終承擔著保護和推廣楊英風藝術遺產的重要責任。

曾走入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光復校區校園的人,應當都難以忽視那些座落四處的楊英風雕塑群。這是2000年,在時任校長張俊彥的促成下,與楊英風藝術基金會合作建置的典藏。除了雕塑,還有大量圖文資料捐贈,成立了隸屬於陽明交通大學圖書館的「楊英風藝術研究中心」。這些資料包括作品照片、幻燈片、底片、草稿、日記、工作週記、論述文稿與相關報導,以及書信、公文、獎狀、證書等,龐大的原始資料不僅延續了楊英風的創作精神,也成為研究戰後臺灣文化藝術發展與社會變遷的重要文獻史料。

楊英風運用以書法線條鏤空雕刻臺灣特有梅花鹿,圖為他的代表之作《梅花鹿》。(楊英風美術館提供)

2010年,研究中心由蕭瓊瑞主編,出版了多達32冊的《楊英風全集》,並建置了藝術教育基金會網站,收錄了完整的作品、照片與史料。楊英風美術館館長王維妮認為,這些資料的齊全使得「英風百年-楊英風藝術大展」得以迅速成形,「嚴格說來,這個展覽已經準備了13年。」作為藝術家的家屬,尤其出家的三女兒寬謙法師和長子楊奉琛,以及媳婦與美術館館長王維妮始一起終承擔著保護和推廣楊英風藝術遺產的重要責任。也因此,儘管籌組展覽非常耗時費力,她仍認為在楊英風百歲誕辰之際,有必要重新全面展示楊英風的作品,使公眾能再次全面了解和深入探究他的藝術。

延伸閱讀 ︳靈光不滅的臺灣美術先驅 「英風百年—楊英風藝術大展」的回顧與展望

楊英風美術館館長王維妮。(楊英風美術館提供)

因緣聚散

觀看此次回顧展,最為特出的,不僅在於全面展示了楊英風一生多元面向的藝術創作,更藉由平時較為少見的手稿、日記、為雜誌製作的漫畫、版畫、獎座設計、完成與未完成的景觀計畫等,讓我們更深入理解楊英風的藝術哲學。雖然囿於時間與場地限制,只能展出約75%的面貌,但王維妮認為從此檔展覽中,將不難觀察到楊英風一生堅持的藝術理念與創作態度,以及其藝術中的人文關懷與對文化思想精神的思考。展覽中,楊英風在版畫方面的造詣與多元表現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英風百年-楊英風藝術大展」展覽一景。 (攝影/朱貽安)

王維妮也提及,楊英風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下簡稱師大)期間正是四六事件(註)發生之際,當時他因聽聞風聲避走宜蘭而逃過一劫。而他討論二二八事件的版畫作品其實隱藏許久,直到2000年左右才逐漸展出。事實上,作為版畫家黃榮燦第一屆的學生,楊英風的版畫深受老師影響與啟發,他對蘭嶼的描繪,也是因為黃榮燦帶著學生們一起到蘭嶼寫生創作而來。然而時代的不幸,總使我們不得不迴避某些生命中重要的曾經。王維妮回憶說:「我一輩子沒有聽過他提及黃榮燦這個名字。」

楊英風的版畫深受黃榮燦的影響與啟發,圖為楊英風的作品《蘭嶼頭髮舞》。(楊英風美術館提供)

展覽中,令人驚嘆的日記史料則更有其難能可貴的價值。楊英風的日記原有13本,後遺失一本。這些日記紀錄了他從15歲到23歲的生活和藝術學習經歷,包含了他前往北平(現為北京)與經商的父母團聚,後前往日本就讀東京美術學校建築科(今為東京藝術大學),1946年因中日戰事影響,只得中斷學業返回北平就讀輔仁大學美術系。隨後楊英風返回臺灣結婚,卻再因時局動盪,改至臺灣省立師範學院藝術系(今師大美術系)繼續其藝術教育。夾雜著中、日文的日記裡,記載著他對色彩、顏料的認識與探索,對美術學校平面圖的繪製,乃至於每日的花費,戰時和戰後初期的臺北藝文狀況等。

這批日記的留存,得益於家族間緊密的情感聯繫。事實上,楊英風自返回臺灣完成婚禮後,便因戰事而與家人斷了聯繫。作為知識與資產階級的楊英風父母,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只能將手上的房契與地契,盡可能地銷毀,唯獨這13本日記,他們挖了牆,將其密藏其中。直到34年過去,才經由逃到日本的三弟轉交給楊英風帶回臺灣。這批日記日後轉移至楊英風藝術研究中心,進行數位掃描與翻譯,以保護和保存這批珍貴的文獻。

英風百年-楊英風藝術大展」展覽一景。 (楊英風美術館提供)

1980年代對楊英風而言是一個充滿因緣的時期。父母在1982年輾轉從美國返回臺灣與其重逢,而他的第三個女兒則在祖母過世後,萌生出家的心願,後於1986年正式剃度出家。生命的來去分合成為楊英風創作《分合隨緣》的契機。雖然該作當時因臺北市議會的反對,而未能成為臺北市立美術館的典藏,最終楊英風以75萬工本費售予正在籌建文化中心的臺南市,現則安置於臺南市美術館2館前。

生命的來去分合成為楊英風創作的契機。圖為楊英風的作品《分合隨緣》。(臺南市美術館提供)

念念相續

對王維妮而言,她認為保護與推廣楊英風的藝術是自己的使命,這種使命感來自於對先祖的感恩以及對公公的尊敬。在她攻讀師大美術系藝術行政管理碩士期間,她以楊英風的景觀雕塑為題,探討公共藝術的精神性議題,也在閱讀大量文獻史料後,益發欣賞與崇敬楊英風的創作與思考,決定將自己的後半生致力於推廣他的藝術。籌備此次展覽期間,她特別感到欣慰的是看到她兒子楊駿的全心投入,不僅深化對祖父藝術和歷史的理解,也成為家族精神傳承的一部分。

王維妮曾以楊英風的景觀雕塑為題,探討公共藝術的精神性議題。圖為楊英風的作品《景觀雕塑-太魯閣峽谷》。(楊英風美術館提供)

在王維妮眼中,楊英風始終是位寬厚、謙和個性包容的長者,總是慷慨付出,常不計回報也從未發怒。一如這次選放在戶外的作品《有容乃大》般,恰恰回應著這位長者一生的風範。在楊英風生前與他的相處方式,大多來自生活的交往。比如基於對服裝設計的喜好,為楊英風定做服裝、打點服儀;又如當楊英風將他年輕時的日記寫作習慣轉變為以A3大小影印紙記錄工作日誌時,王維妮便為他特製一季至半年可用的木箱與陳列架,以便整齊地保存這些文件。

楊英風始終是位寬厚、謙和個性包容的長者,一如這次選放在戶外的作品《有容乃大》般,回應著這位長者一生的風範。為楊英風的作品《有容乃大》。(楊英風美術館提供)

楊英風總是會精心繪製表格、詳細記錄日程與每日工作,並在有拍攝的日子後附上底片,有系統地整理自己的史料。雖然楊英風在生活中展現出極高的條理性,但他同時也是一位充滿感性的藝術家,這從他對裸女主題的描繪與雕塑中可見一斑。深入研究他的作品,王維妮愈發認為楊英風生來似乎肩負著特定的使命。懷抱著對公公與夫婿的尊敬與敬愛,王維妮認為,儘管不易,經營楊英風美術館與其說是事業,更是志業。

對於未來,儘管今日佈陳於陽明交通大學校園收藏設置的楊英風雕塑群已是一種校園景觀的方式,但王維妮表示終究希望有朝一日能以雕塑家園的模式來呈現楊英風的作品,而臺灣也始終需要一座屬於近現代藝術的美術館。讓楊英風與其時代的藝術家的精神可以更具體、自由地展現,找到他們在不斷變遷世界中的永恆價值。

金馬獎之獎座出自楊英風之手。(楊英風美術館提供)

對於「英風百年」紀念展得以順利舉辦,王維妮也由衷感謝國立歷史博物館王長華館長的邀請,認為不僅連結了楊英風與國立歷史博物館的深厚情感,也是對他作為臺灣前衛藝術倡導者和公共藝術先驅地位的肯定;總策展人蕭瓊瑞南北奔波,梳理楊英風畢生創作的精華;而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分館提供特別的立體展出空間,也讓楊英風和工藝中心的淵源有了再次聯繫。「楊英風先生一生堅持的藝術理念與創作態度,已成為社會中的寶貴文化資產。在這次展覽中,我們不僅紀念一位藝術家的偉大成就,也通過藝術表達深層的人文關懷和哲學思考。傳承與延續前人的藝術精神,將楊英風先生的藝術生命無盡地延展,我們期許讓臺灣的雕塑藝術得以永續相傳。」

延伸閱讀 ︳【高森信男專欄】楊英風:未至的前衛性


註釋

 四六事件,又稱四六學潮,發生於1949年4月6日,是中華民國政府在臺北市大規模逮捕師範大學及臺灣大學學生的重大事件。事件源於1948年由臺灣省立師範學院(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為主體,聯合國立臺灣大學發起的「反飢餓鬥爭」,該學生運動旨在要求提高公費待遇,以「救苦、救難、救饑荒」為口號。當時,許多學生和知識分子具有社會主義政治傾向,政府當局因此鎮壓了這場學生運動,引發四六事件。

朱貽安(Yian Chu)( 129篇 )

大學學習西班牙文,後修讀中國藝術史,有感於前生應流有鬥牛士的血液,遂復研習拉丁美洲現代藝術。誤打誤撞進入藝術市場,從事當代藝術編輯工作。曾任《典藏投資》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企劃主編,現為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副總編輯。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