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台灣媒體藝術在世界網絡中的聯繫共振,北藝大新媒系「震源」獲邀參展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

台灣媒體藝術在世界網絡中的聯繫共振,北藝大新媒系「震源」獲邀參展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

Media Art from Taiwan Forms Connections and Resonances in the Global Network,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Department of New Media Art Presents “Epicentrum” at Ars Electronica Festival

「震源(Empicentrum)」始於臺灣人習以為常的自然事件——地震。策展人戴嘉明、王連晟、林晏竹以此為思考的起點,將世界視為一個關係網路整體,以及一系列的事件組成,網路中的事件與事件之間具有震動現象彼此影響,來探討科技、藝術如何呈現與世界和宇宙發生的聯繫與共振。

林茲電子藝術節「Campus」計畫

林茲電子藝術節(Ars Electronica Festival)由林茲電子藝術中心(Ars Electronica Center)舉辦,創立於1979年,為全球最大以及歷史規模悠久的電子藝術節,專注於探討社會科技與藝術的關係,是深具代表性與影響力的平台之一。

同時,林茲電子藝術節也致力於國際交流和藝術教育推廣,每年都會推出「Campus」計畫,邀請世界各地頂尖的藝術相關大學參與,今年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以下簡稱「北藝大」)新媒體藝術學系(以下簡稱「新媒系」)獲選為該計畫的主題學校,為臺灣首度獲邀參展的主題學校。展覽主題為「震源」(Epicentrum)由策展人戴嘉明、王連晟、林晏竹共同策劃,於9月6日至10日在林茲舉行。

林茲電子藝術節每年都會推出「Campus」計畫,邀請世界各地頂尖的藝術相關大學參與,今年由北藝大新媒系獲邀參展。圖為「震源」展覽主視覺。(北藝新媒系提供)
展覽主題為「震源」(Epicentrum)由策展人戴嘉明、王連晟、林晏竹共同策劃,於今年9月6日至10日在奧地利林茲舉行。圖為林茲電子藝術節展覽現場。(北藝新媒系提供)

展覽呈現參展藝術家「2ENTER 貳進」( 莊恩齊、陳政維、邱傑義、劉吉榮 )、丁常恩、江卓豫、何昆瀚、吳芸頡、林安琪、林哲志、侯思齊、張欣語、陳越婕、陳誌陽、蔡政澔、謝竺勳等的電子媒體藝術作品;其中包含科技互動藝術、裝置藝術、錄像藝術、聲音藝術、生物藝術等不同藝術類型。並設有「New Media Document」展區,以台灣媒體藝術文件展出藝術家王俊傑、王連晟、王福瑞、林俊吉、林書瑜、孫士韋、袁廣鳴、黃裕雄、戴嘉明作品。此外,特別邀請藝術家張欣語、葉廷皓、賴宗昀在林茲進行音像藝術表演,透過電子媒體藝術,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

圖為「震源」展覽現場。(北藝新媒系提供)

震源——以「資訊」彰顯在世界網絡中的聯繫與共振

展覽「震源」始於臺灣人習以為常的自然事件——地震。策展人戴嘉明、王連晟、林晏竹以此為思考的起點,將世界視為一個關係網路,以及一系列的事件組成,網路中的事件與事件之間具有震動現象,彼此相互影響。展覽旨在探討科技、藝術如何呈現與世界和宇宙發生的聯繫與共振。

戴嘉明表示,從近年國際社會的局勢中,可以發現臺灣在經濟、科技等部分早已是世界不可或缺的一個關鍵節點,如蝴蝶效應般,一點震盪都會影響到全世界,此次在林茲電子藝術節的展覽希望以媒體藝術與文化面向讓臺灣在國際上發聲。「以『震源』作為展覽主題,不僅是從地理現象去看待,而是透過多元作品的聚集,延伸擴展關於科技、社會、經濟等一連串討論。」

王連晟認為科技是一種全球化的技術基底,在全球的關係網路中,我們和歐洲的創作者使用的技術是站在同一個基準點上。但值得觀察的是,在這樣的條件下,臺灣創作者會發展出什麼樣的作品?臺灣藝術家很好的融合了在地文化和當代科技的獨特語言,這反映了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地域性如何與當代技術相互交織。

延伸閱讀|專訪林茲金尼卡得主徐容:This is not the end,菌膜與新公民抵抗

林晏竹進一步說明,目前國際學術領域討論「人類世」,是從地質觀點將地球重新視為一個由人類活動影響地層的生態系統,包含氣候、動植物、人類、機器之間連成的巨大網絡關係。「震源」一方面也是從地質的角度切入,另一方面則在於資訊和媒體。展覽探討電子藝術如何以資訊作為主體,呈現於國際網絡的串接與混種,所以除了地質層面,亦強調資訊如何彰顯之間的聯繫與共振。

「震源」展覽包含科技互動藝術、裝置藝術、錄像藝術、聲音藝術、生物藝術等不同藝術類型。圖為林茲電子藝術節展覽現場。(北藝新媒系提供)
特別邀請藝術家張欣語、葉廷皓、賴宗昀在林茲進行音像藝術表演。透過電子媒體藝術,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圖為林茲電子藝術節張欣語音像表演現場。(北藝新媒系提供)

這次參展藝術團體之一的貳進(2 ENTER),作品《DATA-VERSE TAIPEI 02》以台北的資訊,即時運算出獨特的影像,讓不同地區的觀眾可以透過作品來產生互動。張欣語《FEEDING》則是處理能量的問題,以麥克風來接收空氣中的細微震動,藉由與喇叭產生的反饋不斷放大,接收聲音的感應裝置會上下移動來平衡聲音的能量。這件作品不僅顯現了與觀眾的互動、能量的共振,也顯現不同聲波之間如何逐漸找到平衡,而這也令人可以延伸思考到這次展覽想要回應的主題。

圖為貳進《DATA-VERSE TAIPEI 02》,作品以台北的資訊,即時運算出獨特的影像,讓不同地區的觀眾可以透過作品來產生互動。(北藝新媒系提供)

另外,林晏竹也觀察到臺灣的媒體藝術作品特別的是,非常關心媒材的哲思和使用,像是侯思齊《電視牆》探討電視作為影像載體的邊界;何昆瀚《原吋影像:開關電影》則是在展牆上設置了一個再製的牆面與電燈開關,以馬達來連動整個展場燈光,將觀眾在空間內的感知錯置。如果說《FEEDING》是處理能量跟震動的議題,那《原吋影像:開關電影》就是處理真實跟數位介面、虛擬之間的問題。

而林安琪(Ciwas Tahos)《生⇆熟⇆福》以臺灣原住民身分的討論出發,也連結了有關性別、土地認同與歸屬的議題在其作品中,不僅包含普遍的國際性的議題,也納入在地與個人的生命經驗。

圖為何昆瀚《原吋影像:開關電影》,作品在牆上設置了一個假的牆面與電燈開關,利用馬達來連動整個展場燈光,將觀眾在空間內的感知錯置。(北藝新媒系提供)
圖為林茲電子藝術節展覽「New Media Document」展區。(北藝新媒系提供)
圖為林茲電子藝術節展覽現場。(北藝新媒系提供)

延伸閱讀|探尋虛實世界的真相:「覺旅臺灣」攜近20件科技藝術作品,前進2023林茲電子藝術節

林茲經驗如何實踐於教學現場

北藝大新媒系的前身是藝術與科技中心,為臺灣第一所開始思考科技與藝術如何結合的教育單位,戴嘉明表示當時成立的機緣其實跟林茲電子藝術節有關,1979年的第一屆,這股科技藝術的潮流影響了全世界。臺灣具有良好的工程技術與藝術人才,卻鮮少將兩者結合思考,於是成立該中心,隨後在2010年成立新媒體藝術學系。經過數十年的努力,逐步可見北藝大對於科技藝術人才培育的成果。

當談論到如何將林茲電子藝術節的觀察與經驗帶回教學現場,戴嘉明表示北藝大新媒系會從計畫端開始支持,將學系的經費納入規劃使用。「既然與林茲電子藝術節的管道已經建立起來,那我們會期望能常態地帶不同的學生和老師們過去交流。」

王連晟則想先回到「Festival」這個字詞的意義來談。林茲電子藝術節所呈現的作品和議題非常多元,但它作為一個節慶還是有其企圖,簡單大致上可分為三個區塊:分別為主題展、是徵件,以及教育,而北藝大新媒系即是在教育這個部分著墨。在藝術的生態系統中,北藝大新媒系其實是一個上游的角色,為培育台灣藝術家的機構。如果在上游端可以直接接觸到國際的藝術節,對於創作者來說無疑是有正向的幫助。

林晏竹接著表示,若從人類文明發展的視野來看,媒體藝術算是一個較為近程的領域,所以其實還有許多需要慢慢建立起來的事情。這次展覽期間,許多藝術家都討論有關於媒體藝術的未來議題,那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大概是「建立有關媒體藝術的問題意識」,如果大家一直把問題意識放在心裡思考的話,會慢慢去發酵的,而這更是新媒體藝術創作與有關工作的核心動能。

延伸閱讀|資本社會的代幣模型如何走向「公益」:FAB DAO《百岳計畫》的未來社會行動

圖為吳芸頡《Cyberiver》。(北藝新媒系提供)
陳思宇(Sih-Yu Chen)( 93篇 )

藝術報導、研究者。主要關注計畫型藝術創作、表演藝術、電影與當代影像,以及其他任何好玩的事。曾任《藝術觀點ACT》執行主編、《藝術很有事》專案企畫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編輯及Podcast《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E-mail: sihyu032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