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辛亥革命後,末代皇帝溥儀盤算未來生計,將內府古董字畫以「賞賜」之名交由皇親國戚,分批運出清宮,以備不時之需。隨著溥儀被逐...
這兩年也是各美術館大舉開館與行政體系改制的時期,包含2015年空總創新基地成立,開始推動青年創業與社會創新計畫、林平接任...
「不義遺址」的概念,與國際上所稱的「負面文化資產」、「困難遺產」理念上接近。在蔡英文政府首次執政的第二年(2017),民...
「東亞」除了是地理區域的指稱,更有文化概念的向度。曾經與中研院文哲所廖肇亨一同主持東亞文化意象整合型計畫多年的石守謙,藉...
2013至2014年間也見證了臺灣公民運動的蓬勃,藝文界大量參與包含廢核運動、太陽花學運在內的公民不服從運動,不僅代表藝...
在1980年代的行動與運動方法之後,藝術如何找到與社會一起動員與集結的空間?這也是為什麽,當時的藝術圈在討論藝術介入社會...
今年過年想好要去哪裡走春了嗎?典藏編輯部精選北、中、南、東23處藝文展覽與藝術季活動,祝大家過年看展龍(lǒng)順利!
政黨輪替是否影響藝術社會生態?若有影響,其方式是什麼?藝術界一直期待政黨提供明確的文化政策,但究竟需要怎樣的政策?藝術界...
2024年適逢舊曆甲辰年,即生肖年─龍年的到來,京都國立博物館於1月2日至2月12日特別舉辦「蛟龍騰天─龍年生肖(辰づく...
此次國際館長論壇由尚未正式開館的民間美術館策辦,其「企業擁抱挑戰」的主旨,也將企業納入不斷創建社會文化發展「催化劑」的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