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廊合作新模式,紐約六家畫廊改建廢棄學校為集體藝術空間
位於紐約曼哈頓的六家畫廊聯合成立了一家新合資企業,最初於2021年共同購買了紐約哈德遜以東一棟廢棄校舍和22英畝的戶外空間。Bortolami、James Cohan、Kaufmann Repetto、Anton Kern、Andrew Kreps 和 Kurimazutto 畫廊計劃利用古老的中世紀奧卡瓦米克學校大樓及其周邊場地舉辦集體展覽,首屆展覽將以「校園(The Campus)」之名,於今年(2024)6月29日開幕。
哈德遜是一個位於紐約市以北約兩小時路程的人口不到6,000人的小鎮,由於該地區的兒童較少,學校已經關閉,建築物被遺棄。畫廊主選擇保留學校原貌,並鼓勵策展人和藝術家根據其歷史氛圍陳設作品——包括在老舊充滿臭味的體育館內。預計展出80位藝術家的作品,包括 Nairy Baghramian、Spencer Finch、Jenny Holzer、Sanya Kantarovsky、Roy Lichtenstein、Lee Mullican 和 Yinka Shonibare。
Kreps作為此計畫的召集人,他告訴《紐約時報》此項目表示最近在藝術界蓬勃發展的新興工作模式——「走向合作,遠離過去畫廊之間競爭的傳統模式」。參與該計畫中的一些畫廊老闆也表示,他們對新空間將為他們藝術家作品的倉儲空間感到興奮。
2025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發佈展覽名稱與主題「智慧. 自然. 人工. 集體.」
訂於2025年5月至11月舉辦的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由策展人卡洛.拉蒂(Carlo Ratti)和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主席彼得蘭傑洛.布塔福科(Pietrangelo Buttafuoco)在日前公佈展覽名稱與主題為「智慧. 自然的. 人工的. 集體.」(Intelligens. Natural. Artificial. Collective.)。
拉蒂對此說明道,不同於以往並行採用義大利語和英語的慣例,這次選用了得以概括這兩種語言的拉丁語單字——intelligens。「智慧」(intelligens)與現代術語「智慧」(intelligence)相關,但它喚起了更為廣泛的相關含意;實際上,最後一個音節「gens」在拉丁語中是「人」(people)的意思。他指出,這個字詞能令人聯想到一種未來形式的集體智慧,尤其是人工智慧的新領域,並且更加包容、多元和富有想像力。而展覽則有望運用藝術、工程、生物學、數據科學和許多其他學科的廣泛範疇,將其與城市空間和氣候危機這項迫切問題聯繫起來。
此次的建築雙年展也將建立在四個方法論的基礎上,分別為:跨學科性(Transdisciplinarity),將透過不同專業人士的合作來實現建築項目,重點在於推展科學知識。由於賈爾迪尼中央館(the Central Pavilion)會在2025年翻修,因此將在威尼斯和雙年展場地周圍規劃一些生活實驗室(Living Lab),進行結合智慧互動形式的衛星項目。而從本(5)月7日起,雙年展官網將開放為提交想法的創意空間(Space For Ideas),以促進各種聲音、願景和建議的廣泛多樣性。循環協議(Circularity Protocol)則是指展覽的目標在於為循環設定前所未有的目標,因此將制定相關宣言為文化活動的未來定義明確的方向和新標準。
而在主題發表的同天也公佈第二屆大學建築雙年展(Biennale College Architettura)的資訊,至少有16個由學生、研究生以及30歲以下的參與者提出以自然、人工智慧和集體智慧來應對氣候危機的項目,將於今年9月舉辦的工作坊進行更詳盡的規劃製作,並在最後由策展人卡洛.拉蒂發佈獲選名單,最多有8個項目可各別獲頒兩萬歐元的補助款,並將於第19屆的國際建築展(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Exhibition, Intelli/Gens)以非競賽形式呈現。
第16屆卡塞爾文件展宣布不為藝術總監制定行為準則,將於2027年如期舉行
第16屆德國卡塞爾文件展(Documenta 16)宣布將如期於2027年舉行,並表示不會為其藝術總監設置行為準則(Code of Conduct)。此舉代表了監事會議上並未採納由METRUM專家諮詢公司於上一屆引發反猶太主義爭議後所提出的建議之一。
根據官方新聞稿指出,鑑於需要對管理和藝術總監之間的角色進行明確定義,只有負責管理的組織機構「卡塞爾文件展和弗利德利希安農博物館有限公司」(Documenta und Museum Fridericianum gGmbH,以下簡稱卡塞爾公司)才需要制定行為準則,因為這將構成文件展工作的方向框架,但藝術總監不該受此類義務的約束,因此不須設置行為準則。但在完成藝術總監任命後,該人選必須於文件展初期的活動中公開闡述下一屆文件展的策展理念與主題、並「解釋他們對人性尊嚴的理解,以及如何確保這一點在他們將策畫的展覽中得以實現。」
第15屆文件展當時,印尼藝術團體Taring Padi的大型壁畫曾遭以色列和德國政府譴責為嚴重反猶太主義,並被時任卡塞爾市市長下令將作品全數拆除。不料,2023年11月,由六名國際策展人共同組成的第16屆文件展遴選委員會,又因委員之一的霍斯科特(Ranjit Hoskote)遭媒體揭露曾於2019年簽署反猶太復國主義之文件,再度掀起反猶太主義爭端,隨後其餘委員也因拒絕以加薩戰爭為由推遲辦理文件展,而宣布集體請辭,使得第16屆文件展的去留成為矚目焦點。
本次監事會議決議將保留「尋找委員會」(Finding Committee)及委員任命程序,並持續加強符合多元化人選目標的軟性選擇標準。此外,將成立由來自藝術、文化和科學領域的六人組成的科學顧問委員會,其主席將作為無投票權的顧問成員參與監事會,同時也將明確界定管理和藝術總監的任務,以清晰劃分執行和策展角色——後者將享有完全的藝術自由。卡塞爾公司執行董事Andreas Hoffmann表示,當務之急便是迅速設立國際尋找委員會,以確立下一屆文件展的策展人與藝術總監人選。
卡塞爾公司監事會主席暨卡塞爾市長Sven Schoeller強調,文件展有限公司將建立一套有效的手段來保護藝術自由、防止反人類歧視和反猶太主義。他補充道:「在評論程序之前,委員會內已經明顯存在對行為準則提議的懷疑情緒,這一點也從評論程序期間提交的許多意見中反映出來。目前已經採用的活動形式解決了METRUM專家諮詢公司所提議的設置兩個行為準則所追求的目標——即早期藝術總監和負責組織之間的對話——同時不影響藝術自由。基於這項解決方案,我們不需要第二個行為準則,仍能達到預期的保護目的。」
延伸閱讀|反猶太主義陰影持續延燒?第16屆卡塞爾文件展遴選委員會集體請辭
曾被誤認他人之作、拍賣估價1,500歐元,卡拉瓦喬晚年傑作《瞧,這個人》(Ecce Homo)將於西班牙普拉多美術館展出
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Museo Nacional del Prado)近日宣布,將於今(2024)年5月28日至10月間展出義大利巴洛克大師卡拉瓦喬(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1-1610)之作《瞧,這個人》(Ecce Homo)。這幅卡拉瓦喬的晚期畫作曾被誤認出自他人之手,在經過多位藝術史和巴洛克繪畫領域專家重新認證,並歷經三年的深入研究和修復工作後,終於再次呈現於大眾面前。也為卡拉瓦喬現今僅存60逾幅的作品中,又添一幅珍貴傑作。
2021年4月,西班牙馬德里Ansorena拍賣行,曾一度將《瞧,這個人》誤認為 17 世紀西班牙藝術家胡塞佩.德.里貝拉(José de Ribera)的學生所作,並以1,500歐元的估價上拍。然而,在拍賣之前,普拉多美術館的研究人員判斷此作極可能是卡拉瓦喬的作品,隨後向西班牙政府申請出口禁令並獲得支持,使此作迅速被列為受保護的國家遺產,得以保留在西班牙國內。
延伸閱讀|閣樓上的卡拉瓦喬?名畫真偽引發爭議
延伸閱讀|藝術頑劣分子的「神秘名作」:卡拉瓦喬熱度不滅,畫逾30億台幣成交
在17世紀,《瞧,這個人》曾為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的私人收藏至拿破崙入侵。自19世紀開始,此作長期被一個馬德里私人家族收藏,直到最近轉售給另一位私人買家。普拉多博物館館長米格爾.法洛米爾(Miguel Falomir Faus)表示,這位匿名買家十分重視這幅重要畫作在普拉多美術館的展出,進而促成了這場為期九個月的展覽。這也是繼普拉多美術館唯一藏品《手提哥利亞頭顱的大衛》之後,第二幅在此展出的卡拉瓦喬作品。法洛米爾說:「我們將慶祝這幅偉大的藝術作品留在了西班牙,並成為西班牙文化的一部分。」
延伸閱讀|打開/觀念藝術的黑盒子:卡拉瓦喬的人頭
這幅高111 公分、 寬86公分的油畫,約創作於1607年至1610年間,富有表現力地描繪了《新約聖經.四福音書》的《約翰福音》(19:5)中最戲劇性的時刻:當耶穌被捕後,羅馬帝國的猶太總督彼拉多要眾人注視耶穌時,說道:「瞧!這個人!」(「Ecce Homo」)。而在畫面構圖與光影運用上,此作被專家們視為凝聚了卡拉瓦喬晚年最佳風格的典範。
經過三年的修復工作,《瞧,這個人》如今已恢復昔日輝煌,普拉多博物館「1800年以前義大利和法國繪畫部門」負責人大衛.加西亞.奎托 (David García Cueto)表示,卡拉瓦喬在他生命最後十年中的風格演變是相當創新的,而《瞧,這個人》則凸顯了「卡拉瓦喬對光影的精緻運用,在風格上達到了成熟,使他能夠以特寫的方式捕捉現實。」
《自由領導人民》歷半年修復,原色再現
法國畫家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領導人民》為羅浮宮知名館藏之一。這件作品自去年9月暫別觀眾,展開為期半年的修復,並在近日重返展廳。《自由領導人民》繪於1830年,經歷多次修復,畫作上覆蓋了八到十層凡尼斯,發黃的材料嚴重影響畫作原來的樣貌。為了恢復原貌,修復人員採用X光、紫外線和紅外線檢查後,再以棉籤小心清潔覆蓋物。
本次修復過程有不少收穫,如透過科學檢測,發現自由女神原本是看著腳下哀求的人,後來才改為側臉,更彰顯神聖的姿態。顏色方面也有新發現:自由女神的衣袍並非鵝黃色,而帶有白、金般的漸層;犧牲者的頭髮、衣著上繪有血漬,而死者的眼睛發白,這些細節之前幾乎被掩蓋。修復人員提到,畫中其實有許多地方隱約地反射法國國旗,如前方躺著的死者小腿,在蒼白中帶有藍色與紅色。跟過往比較,修復後的《自由領導人民》顏色更加鮮亮,煙硝瀰漫的背景原來是藍天,與觀眾的印象大相逕庭。畫作已在5月2日重新掛回展廳,可在7月巴黎奧運迎接來自世界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