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
對談紀實|在「為」與「無為」間,走出常民建築之路(上)|謝英俊⨉陳界仁⨉王墨林⨉阮慶岳
建築可以拯救世界嗎?本場座談由作者謝英俊、阮慶岳二位建築師與劇場導演王墨林、藝術家陳界仁進行跨界對談,從為與無為、從美學...
歐洲的中國風:帶動歐洲自由、開明啟蒙思潮
「中國風」(Chinoiserie)在藝術史中,主要是指約於18世紀在歐洲發展出來的一種藝術風潮。今日這些作品散布在歐洲...
現場之間的氣氛:從「感知現場」談空間裝置型展演與其現象
「感知現場」的空間裝置裡並沒有明確且主觀的敘事,它選擇以低限主義藝術那裡取得的劇場性,營造開放的現場,這令我聯想到近年來...
【專欄|從澳門開始的繪本寶物聚】No.33—為文遺空間「招魂」的繪本
摸著手邊五本「澳門文化思維創意公社」(CTCC)出版的《世遺誌》(World Heritage Zine),我想這系列繪...
【張寶成專欄】從「前瞻科藝」到「21世紀文化基礎建設」:《未來藝術生態系》三冊大綱 (上)
從2010年代開始,科技發展再進階(advanced),數據的傳輸、組合和應用,跟網路開始普及的千禧年拉出距離,編碼和協...
以自然為師:建築師聖地牙哥.卡拉特拉瓦談創作靈感
羅丹在1912年的《藝術》中表示,「對任何名副其實的藝術家來說,大自然的一切都是美麗的。」我從大自然中汲取的一個主要教訓...
2023年第10屆X-site計畫由「途中」獲首獎:重喚因疫情框限的體感經驗
2023年第10屆「X-site計畫」經兩階段評選,由「途中」團隊以同名作品《途中》獲得首獎。預定展出時間為5月20日至...
為了孕育未來而建築:南藝大漢寶德紀念館開幕、台大藝文大樓競圖首獎出爐
2022年底,南北兩座學校各自以不同的藝術建築,紀念創校校長與百年:由國立台南藝術大學(簡稱「南藝大」)與首任校長漢寶德...
【專欄|從澳門開始的繪本寶物聚】No.32:像建築師一樣思考城市(下)
為什麼要在動輒可以調動全球大資金去蓋房子的澳門,帶著兒童住民去觀察現代建築?我想孩子們有了尋找記憶、城市文化脈絡的行動,...
【專題|小小建築師報到】07.《成為文化知識家:帶孩子探索文化資產場所的奧祕》──直擊西洋歷史式樣建築教學現場
原臺南地方法院建造時代背景為日治時期,除了形塑威嚴外,更富有西式建築的華麗風格,別具特色。再者,建築中使用到許多雕花與幾...
文章導覽
1
2
3
4
5
6
...
12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