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築

包括建築師傳記、建築理論、城市規劃與空間設計、城市散文等書籍與評論。

⮩返回 Artco Books Inspiration 閱讀靈感

是橋|非橋——導讀廖偉立「橋」系列設計作品
廖偉立曾提出「雜木林」的設計思想,強調建築應如自然生態般多元並存,每一個元素看似混雜,但卻又展現出各司其職且相互依存的和...
從空間概念上,比較東西方的物質文明對橋的認知,談廖偉立的橋
藉由構造轉換空間移動的身體經驗,由壓縮而開放,不斷地與四周景觀對話。
從「奇珍品收藏室」到公共藝術博物館:收藏,就是一種生產知識的方式
「奇珍品收藏室」背後共同的想望,誠然是極力想要組織並解釋這個世界豐富多姿又不可思議的複雜性——提醒了我們,無論是科學或藝...
公園是打造更和睦社會的都市設計?線形公園優於方形公園?
就型態上而言,線形公園優於方形公園,因為,一座公園落成後,鄰近公園的房子通常受益最多,而公園的周長愈長,受益的戶數愈多。
戴上口罩後,改變的空間密度與人際互動
當街上人人都戴著口罩的時候,和不需要戴口罩的時候,風景截然不同。口罩就像住宅的陽台外推後加裝的玻璃窗一樣,遮去了所有人的...
中小規模的都市更新的好處
2000年代初期都更過的地方,有一點非常可惜,那就是住宅的型態都差不多。於是我忍不住想:倘若推動中小規模的都市更新,而不...
傳染病、人類以及城市:COVID-19對空間權力的解體
在後COVID-19時代,相對應的新的建築形式也應該被創造出來,進而催化整座城市在空間結構上的改變。很多地方必須推動都更...
以博物館來探索城市?藝術家、策展人在城市博物館的角色
對於藝術家來說,在城市博物館中,要如何以其藝術生產的觀點,跟觀眾有更好的溝通呢?海德根(Carl Heideken)提出...
對談紀實|在「為」與「無為」間,走出常民建築之路(下)|謝英俊⨉陳界仁⨉王墨林⨉阮慶岳
建築可以拯救世界嗎?本場座談由作者謝英俊、阮慶岳二位建築師與劇場導演王墨林、藝術家陳界仁進行跨界對談,從為與無為、從美學...
對談紀實|在「為」與「無為」間,走出常民建築之路(上)|謝英俊⨉陳界仁⨉王墨林⨉阮慶岳
建築可以拯救世界嗎?本場座談由作者謝英俊、阮慶岳二位建築師與劇場導演王墨林、藝術家陳界仁進行跨界對談,從為與無為、從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