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雜誌社
吳昌碩為蒲華、富岡鐵齋作印小考
此次的東京吳昌碩生誕180週年紀念大展,可以說是數十年難得一見的企畫大展。據筆者了解,此大展籌備期將近三年,原先甚至還有...
【回望當代:當代如何轉了彎?】2011-2020現場藝術與劇場變體
當公共性開始被積極納入表演性策展的核心,策展人也就被普遍期待,可以透過策畫藝術節,直面當代的關鍵問題,如人類世、生態、身...
漫談神獸間的關係:故宮南院「神獸現形─文物中的奇幻生物」特展
神獸來自於古人對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對未知未來和動物的不同理解和想像,經口耳傳說、圖騰描繪、形貌轉化,再加上宗教信仰影響,...
【回望當代:當代如何轉了彎?】移動觀點下,2011年至2020年臺灣錄像藝術的兩個切面
如何接續並進一步思考2011年後迄今的移動時代,臺灣錄像作品的相應表現。我認為,這不僅不同於陳界仁、袁廣鳴、王俊傑等人於...
黑色抽象——藝術家格蘭.里根專訪
對我而言,只要「黑人藝術家」這一稱呼不是用來界定我唯一感興趣的範圍,我不介意。我對文化有廣泛興趣,尤其是黑人文化,它給了...
考古兼考現: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潤物有聲:文物與我們的故事」
在60件展品當中,〈青花萬壽尊〉為文物館其中一件鎮館之寶。此尊是專為康熙皇帝生辰壽慶(又稱「萬壽節」)而進貢的禮品。〈青...
【回望當代:’11-’20藝術大事記】2017-2018:以史觀再述創作流變,全臺藝文館舍陸續啟用
綜觀此兩年,全臺重大藝文館舍接連啟用或進行翻修,顯見社會對展演空間的使用需求與品質優化益發重視。2017年,文化部將空軍...
財神到, 藏傳佛教帶來福德與智慧:蒙藏文化館 「好運連連─財神與蒙藏生活藝術之美」特展
佛教的財神是什麼?「由於諸佛菩薩或本尊、護法有些具有護佑豐足的屬性,就被冠上財神的稱謂,財神通常是民間的叫法。佛教所謂的...
【回望當代:’11-’20藝術大事記】2013-2014: 文化中介組織、公民運動與藝文生態的深刻交會
2013至2014年間也見證了臺灣公民運動的蓬勃,藝文界大量參與包含廢核運動、太陽花學運在內的公民不服從運動,不僅代表藝...
加入典藏ARTouch會員,獲得「2024台北國際書展」(展位 B1022)、「典藏網路書店」雙重百元購書禮金!
過年看書正逢時!典藏ARTouch會員連三波新春福利來了!即日起至4月30日加入典藏ARTouch會員,並索取新會員折扣...
文章導覽
1
...
4
5
6
7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