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漫談神獸間的關係:故宮南院「神獸現形─文物中的奇幻生物」特展

漫談神獸間的關係:故宮南院「神獸現形─文物中的奇幻生物」特展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ythical Creatures: National Palace Museum Southern Branch Presents “Mythical Creatures Revealed in Artifacts”

神獸來自於古人對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對未知未來和動物的不同理解和想像,經口耳傳說、圖騰描繪、形貌轉化,再加上宗教信仰影響,逐漸衍生出不同形態樣貌及具有特別意義的神獸。東亞地區的神獸,大多被視為力量、守護等祥瑞意義,多帶有正面意義,且被賦予守護神的地位。這類的神獸文化,迄今仍融入建築裝飾以及漫畫遊戲中。

「神獸現形─文物中的奇幻生物」特展是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承接北部院區幾檔成功的親子特展概念,策劃以回饋南部親子觀眾長年支持的特別展覽。展廳內設計較白話的文物說明,並降低陳列高度,減輕親子間的觀賞壓力。另外,也希望透過有趣的主題,將故宮文物豐富的藝術文化內涵,傳遞給下一代觀眾。

展覽集結了眾多神獸和奇幻生物,祂們或許在藝術作品中有各自的主體性和故事,但湊在一起時,另會發現神獸和神獸之間,有著許多有趣的故事和糾葛。本文將打破展覽中設定的章節概念,透過討論神獸間的有趣關係,帶領讀者從新的視角觀看展覽。

金翅鳥與龍王

中國經典《易經》中就有「雲從龍,風從虎」的說法,比喻同類事物互相感應。因此龍藏在雲中見首不見尾,乃源自中國的概念。龍神作為雨神,則可追溯自印度文化,印度神話中稱作那伽(Nga)的巨大蛇神,主司降雨,而佛經中「娑竭羅龍王」住在海中,龍宮在大海底部,這位龍王為降雨龍神,因此祈雨需向祂的本尊祈求。隨著佛教東傳,那伽在佛經中被譯為「龍王」,逐漸和中國傳統龍的概念結合,龍也逐漸成為司雨之神。

展出的傳宋人繪〈霖雨圖〉和傳陳容繪〈神龍沛雨圖〉(圖1)畫題均和神龍降雨有關,且構圖形式應源自同一母題傳統。〈霖雨圖〉中描繪一頭四爪金龍從雲間探出頭來,背景烏雲密布,有雨水隨時將落下的感覺,而雲中神龍正和海中的蛟龍對視,蛟龍表情成驚怖狀,或許和「蒼龍教子」的母題有關。另一件署名宋代陳容的〈神龍沛雨圖〉以墨色暈染出烏雲密布的天色,水面的驚濤駭浪則多以線條呈現,烏雲中一隻龍從雲中探出頭,睜大雙眼凝視著觀眾,畫面下半部則有一隻小龍看著雲中的龍。雲和水面間則用斜線加墨色烘染出下雨的氛圍。雖和陳容其他畫龍作品一樣善用墨色,但不似其他作品般神祕流暢,筆法上也多有不同,應為託名之作。

圖1 傳宋 陳容〈神龍沛雨圖〉,絹本水墨,210.5×114.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大日如來、四臂觀音、般若佛母三尊像〉(圖2)中央坐佛雙手作禪定印,結跏趺坐於捲曲盤繞的巨蛇(Nga)身上,巨蛇有七頭,自佛後立起成扇狀;坐佛兩側分別為四臂觀音與般若佛母脇侍。關於中央坐佛與巨蛇的圖像認定,過去多認為是依據部派時期佛典所記載:釋迦摩尼在池畔禪定時下起大雨,目真鄰陀(Mucalinda)龍王乃以身軀繞佛,並以頭部覆於佛頂守護。蛇崇拜亦是源自古印度,被認為居住於地底、大海、水池,與夜叉都是財寶的守護者。

圖2 泰國或柬埔寨 高棉王朝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大日如來、四臂觀音、般若佛母三尊像〉,高23.1公分,彭楷棟先生捐贈,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金翅鳥源自古印度吠陀時代(Vedic period,約公元前2000至公元前1000年)的神話,為迦葉仙人(Kāśyapa)與毘那多(Vinatā)的兒子,孵育了五百年才破殼而出,強悍威猛,最後是印度教三大神之一的毗濕奴(Visnu)馴服了它,使其成為毗濕奴的坐騎。

又傳說毘那多與姊姊歌頭(Kadru)都是迦葉仙人的妻子,兩人平素不睦,多有爭執,而歌頭兒子為1000條巨蛇(Nāga)。有次打賭失敗,毘那多被歌頭囚禁起來,金翅鳥為了營救母親,偷取了長生不老的甘露作為贖金。因交易時發生打鬥,甘露從鳥喙滴落草地上,巨蛇急舔甘露而舌頭遭草割傷,變成今日蛇舌尖端分岔的模樣,金翅鳥與巨蛇也因此成為累世宿敵。

佛教擷取古印度傳說,將金翅鳥轉化為受佛陀感召的佛教護法,為「天龍八部」之一,漢譯稱「迦樓羅」。在藏傳密教中,金翅鳥被視為五方佛中的北方不空成就佛的坐騎;其威猛形象,也發展出諸多獨立的修法,而被視為諸佛的化現。

左:清康熙八年(1669)〈藏文《龍藏經》經板插圖:五部金翅鳥〉內府泥金寫本,第29函下內經板局部,木板、金、彩繪,鑲嵌寶石,寬87.5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右:傳宋〈霖雨圖〉局部,絹本設色,150.1×84.8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展出的《龍藏經》下內經板插圖〈五部金翅鳥〉描繪作為護法的五種金翅鳥,以密教五部思想編組,由左至右分別為:珍寶金翅鳥(寶部,黃膚,南方,持寶珠)、金剛金翅鳥(金剛部,藍膚,東方,持金剛杵)、佛陀金翅鳥(佛部,白膚,中央,持法輪)、蓮花金翅鳥(蓮花部,紅膚,西方,持蓮花)、事業金翅鳥(事業部,綠膚,北方,持劍)。每尊金翅鳥均有一條巨蛇被其雙腿踩踏、左手拉扯,頭部被吞噬於鳥喙內,反映了金翅鳥與巨蛇為宿敵的形象。(註1)

看到這裡,龍在金翅鳥旁邊展出,應該瑟瑟發抖。但如果您預期在展場或是藝術作品中,見到金翅鳥大戰四海龍王或蛟龍,恐怕得失望了,因為和印度的大蛇或多頭蛇的形象不同,中國的龍是兔眼、鹿角、牛嘴、駝頭、蜃腹、虎掌、鷹爪、魚鱗、蛇身,九種動物合體的幻想生物。不過,在展場中透過漢代畫像石的〈青龍〉(圖3)、前文提到的傳宋人繪〈霖雨圖〉、傳陳容繪〈神龍沛雨圖〉、明永樂〈青花穿蓮龍紋天球瓶〉及清康熙〈青花鯉躍龍門折沿盤〉等作品,則約略可見歷代龍形象的演變。

圖3 漢畫像石〈青龍〉拓本,紙本墨印,65.8×111.8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狻猊與老虎

中國自古有各種老虎傷人或害人的說法和紀錄。因此,老虎通常被描繪成兇猛的模樣,院藏元人畫〈虎〉正描繪其斜眼弓背、準備攻擊的緊張氣氛。風水上,左青龍右白虎的「虎邊」則被認為是「虎口」,較不喜歡在此側開門或進出。

狻猊(音ㄙㄨㄢ ㄋㄧˊ)是印度的發音,就是我們今日熟悉的獅子,在漢代作為佛教的守護而傳入中國,展出的兩件漢代〈玉神獸〉(圖4),雕刻有翅膀的獅子,被認為能「辟邪除群兇」,後來更演成「鎮墓獸」(圖5)成為另一個世界的守護。

左:圖4 西漢晚期至東漢〈神獸〉,玉,長6.4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右:圖5 唐〈三彩雙角獸〉,陶塑,高34.5公分,國立歷史博物館藏。

唐宋時的職貢圖繪畫中,可見從國外進貢的獅子,明代則開始有皇宮中養獅子,並請各國使者到皇宮欣賞獅子表演的紀錄。同時明人也開始把「狻猊」列入「龍生九子」之一而成為神獸。明人繪〈狻猊〉和清代劉九德繪〈狻猊〉畫中獅子眉毛上有斑點,耳朵的毛特別長,和我們熟悉的獅子不同。另外,清掐絲琺瑯〈獅子〉(圖6)一公一母,公獅腳下踩彩球,母獅則是小獅子在牠腳邊玩耍。和現今常見在重要建築門口的守護獅子類似,但立體獅子的樣貌慢慢和北京狗(又稱獅子狗)結合,和真實獅子越來越不一樣。這是古代藝術家或工匠沒有看過真的獅子,根據前人的畫作或說法再創作的成果。

圖6 清〈獅子〉一對,銅,掐絲琺瑯,高42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左:清 劉九德〈狻猊〉局部,絹本設色,175.3×237.8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右:元〈虎〉局部,絹本設色,206.5×122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至於狻猊和老虎間的糾葛,最早見於春秋戰國的《爾雅》,記載狻猊為一種類似老虎的野獸,會吃虎豹。因此,狻猊被認為比老虎兇猛,甚至剋制老虎,漸漸成為各種守護。

「風獅爺」則可能是利用獅子的威猛,置於建築或村鎮門口,期能幫助鎮住風邪。但在傳統「雲從龍,風從虎」中,「老虎」才是能操控風的神獸,臺灣新北貢寮的虎字碑,正希望藉老虎力量鎮壓強風。借展自國立臺灣博物館的〈風獅爺〉(圖7)為張大嘴的貓科動物,用以吞噬大風,形象憨厚可愛,但細看其額頭有「王」字斑紋,且沒有獅子獨有的鬃毛,形象更接近老虎。不過「風獅爺」是源自具有守護能力的獅子,還是能操控風的老虎?則是另一個有趣的課題。

圖7 臺灣〈風獅爺〉,陶塑,高13公分,國立臺灣博物館藏。

展件明人內府〈騶虞圖〉(圖8)描繪永樂二年(1404)周王朱橚在神后山發現騶虞,進獻給皇帝,被視為永樂皇帝仁德的祥瑞象徵。「騶虞」在《山海經》中被描述為:「大若虎,五采畢具,尾長於身,名曰騶吾,乘之日行千里。」明代永樂朝的楊榮則稱騶虞:「白質黑章,虎軀猊首,尾長於身。性則仁厚,不食生物。」是一種大小類似老虎,白毛黑紋,尾巴很長,而且不吃活著生物,具有仁德的神獸。而頭像獅子、身子像老虎,則是古人將不同動物身體部位結合,創造神祕新物種的慣用手法。

圖8 明宮廷畫家繪〈騶虞圖〉,絹本設色,51.8×124.8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鳳凰、朱雀、仙鶴

最後介紹禽鳥類的神獸。在禽鳥類的神獸中,最具代表的便是鳳凰:鳳凰在傳統文化中常和龍並稱,例如「人中龍鳳」。另外也有「鳳」為雄性、「凰」為雌性的說法。但後來龍逐漸變成皇帝專有的象徵圖像;鳳凰也逐漸成為皇后的代表,而成為雌性,鳳凰雖外觀看起來為鳥類模樣,但為幻想的組合生物。根據郭璞注《爾雅.釋鳥》,鳳凰的外觀是:「雞頭、燕頷、蛇頸、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展件清代戴洪〈鳳凰祥雲〉中,鳳凰擁有五彩羽毛,有冠、短喙、長頸、高背,除「魚尾」被描繪成長長的鳥羽外,其餘和文字描述一樣。

另一種常和鳳凰混淆的禽鳥類神獸,是四靈之一的朱雀,「四靈」分別是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原稱「四象」,是區分天上二十八星宿及四個區域,後變成方位的代稱,如南面的道路稱朱雀大道,北方的宮門稱玄武門。後更進一步成為四方的守護神獸。朱雀五行中屬火,和鳳凰不同處在於,鳳凰身有五色,朱雀則只有紅色,並且身負火焰,長年不熄。展出兩件畫像石中的朱雀,頭上有長羽,曲頸展翅,尾羽向上翹起,姿態優雅,頗具靈獸之姿。

左:清 戴洪〈鳳凰祥雲〉局部,《齡壽萬年》冊,絹本設色,33×30.3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右:東漢畫像石〈朱雀〉拓本局部,紙本墨印,177.2×65.5公分,葉公超先生捐贈,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仙鶴通常指的是生活在東北亞的丹頂鶴,因為擁有修長的脖子和雙腳,以及優雅的樣貌,遂逐漸演變為吉祥的象徵,後來更和道教的神仙思想結合,成為仙人們的寵物和坐騎,在雲霧間穿梭,仙氣飄飄,而「梅妻鶴子」更成為文人高士追求的境界。院藏清〈群仙拱祝〉(圖9)和借展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的〈石版印八仙綵〉(圖10),都可見到駕鶴而來的「南極仙翁」,兩件作品都有祝賀生日的功能。古人認為,鶴是最長壽的鳥類,給予長輩祝福時便常見以鶴為造型的藝術品作為禮物。展出的清玉雕〈仙鶴〉(圖11),特別強調頭頂凸起的造型,應是模仿丹頂鶴冠上的紅色羽毛,鶴身的兩顆桃子則有長壽的祝福,下方岩石旁另有象徵如意的靈芝,饒富吉祥寓意。

左:圖9  清〈群仙拱祝〉局部,絲織,194×108.8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右:圖10 臺灣 日治時期〈石版印八仙綵〉局部,紙、布,長242公分,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藏。
中:圖11 清〈仙鶴〉,玉,全高18.9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小結

神獸來自於古人對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對未知未來和動物的不同理解和想像,經口耳傳說、圖騰描繪、形貌轉化,再加上宗教信仰影響,逐漸衍生出不同形態樣貌及具有特別意義的神獸。東亞地區的神獸,大多被視為力量、守護等祥瑞意義,多帶有正面意義,且被賦予守護神的地位。這類的神獸文化,迄今仍融入建築裝飾以及漫畫遊戲中,希望喜歡神獸大小朋友們,到故宮南院探索發掘文物上的奇幻生物,一窺古人的動物奇想。


註釋:

註1 有關金翅鳥與納加,參考自鍾子寅〈藏文《龍藏經》經板插圖:五部金翅鳥〉和〈大日如來、四臂觀音、般若佛母三尊像〉,收於王健宇、鍾子寅主編《神獸現形:文物中的奇幻生物》,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24,頁80-82。

神獸現形─文物中的奇幻生物

展期|2024.02.06-07.28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雜誌購買連結】
典藏官網
蝦皮

【更多古美術最新消息】
FaceBook
Instagram

王健宇( 1篇 )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院處助理研究員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