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瑪.韋伯斯特,在數位時代重構自然
毋庸置疑,韋伯斯特面對的是一個全然屬於當代的課題:在數位虛擬時代,藝術家如何與真實世界相處?居住於洛杉磯的她,在地震、野...
迷宮/奇點/未來:當代科技藝術裡的未來追尋與想像
如果說,科技藝術將科技技術追尋的「Maze」轉化為精神探索的「Labyrinth」,那麼必須說其同時也顯影了在此「Lab...
二大陶瓷殿堂的至寶競豔──上海博物館×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交流特展
在「至寶競豔─上海博物館×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中(展示室9、10、11),展示了來自上海博物館的24件、暨大阪市立東...
【藝術自然史Ⅰ】花爛映發:西洋繪畫中的植物辨識與象徵
從圖像學的觀察角度來說,文藝復興繪畫的植物圖像顯然具有三重特性,它們一方面作為畫面構成所需,飽含美感與裝飾性特質;畫家以...
愛閱讀│《牆外的牆》──記得,是不讓高牆再次矗立的力量。
牆究竟是什麼?對故事裡的孩子而言,牆是不願再想起的回憶,回憶裡是恐懼、是悲傷、是無以名狀的失去。而對故事外的我們而言,牆...
【24/25】2025藝術環境趨勢:臺灣「生態」藝術史的跨域策展潮流
2024年2月,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跨.1624—世界島臺灣」特展,納入臺灣海洋史觀,回顧了自1624年以來,臺灣如何成...
天人共癒:考艾藝術森林開幕
2月甫正式對外開放的考艾藝術森林(Khao Yai Art Forest),是瑪麗莎.切拉瓦儂(Marisa Chear...
【專欄│跟著蹦豬泡泡法國圖書館】 源頭活水,天地寬闊──歐洲都會區西蒙.斐依圖書館
圖書館硬體建築前身是一所生產機車的企業,從便利的交通運行公司搖身一變成為親民的文化交流場所,都是一種「疏通交流」,非常有...
畫廊協會喬遷在即,公佈2025亮點計畫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以下簡稱畫廊協會)於2月10日的新春媒體茶敘公佈2025年工作主軸及亮點,重頭戲即為全新落成的...
當影像超越純粹紀錄:「地核、地殼與月球:克里斯蒂娜.德.米德爾個展」
1960年代,當美國與蘇聯兩國的太空競賽如火如荼展開之際,一名尚比亞共和國的小學科學老師愛德華.穆庫卡.恩科洛索也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