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瑪.韋伯斯特,在數位時代重構自然
毋庸置疑,韋伯斯特面對的是一個全然屬於當代的課題:在數位虛擬時代,藝術家如何與真實世界相處?居住於洛杉磯的她,在地震、野...
迷宮/奇點/未來:當代科技藝術裡的未來追尋與想像
如果說,科技藝術將科技技術追尋的「Maze」轉化為精神探索的「Labyrinth」,那麼必須說其同時也顯影了在此「Lab...
二大陶瓷殿堂的至寶競豔──上海博物館×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交流特展
在「至寶競豔─上海博物館×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中(展示室9、10、11),展示了來自上海博物館的24件、暨大阪市立東...
【藝術自然史Ⅰ】花爛映發:西洋繪畫中的植物辨識與象徵
從圖像學的觀察角度來說,文藝復興繪畫的植物圖像顯然具有三重特性,它們一方面作為畫面構成所需,飽含美感與裝飾性特質;畫家以...
愛閱讀│《牆外的牆》──記得,是不讓高牆再次矗立的力量。
牆究竟是什麼?對故事裡的孩子而言,牆是不願再想起的回憶,回憶裡是恐懼、是悲傷、是無以名狀的失去。而對故事外的我們而言,牆...
【24/25】2025藝術環境趨勢:臺灣「生態」藝術史的跨域策展潮流
2024年2月,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跨.1624—世界島臺灣」特展,納入臺灣海洋史觀,回顧了自1624年以來,臺灣如何成...
天人共癒:考艾藝術森林開幕
2月甫正式對外開放的考艾藝術森林(Khao Yai Art Forest),是瑪麗莎.切拉瓦儂(Marisa Chear...
【專欄│跟著蹦豬泡泡法國圖書館】 源頭活水,天地寬闊──歐洲都會區西蒙.斐依圖書館
圖書館硬體建築前身是一所生產機車的企業,從便利的交通運行公司搖身一變成為親民的文化交流場所,都是一種「疏通交流」,非常有...
畫廊協會喬遷在即,公佈2025亮點計畫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以下簡稱畫廊協會)於2月10日的新春媒體茶敘公佈2025年工作主軸及亮點,重頭戲即為全新落成的...
當影像超越純粹紀錄:「地核、地殼與月球:克里斯蒂娜.德.米德爾個展」
1960年代,當美國與蘇聯兩國的太空競賽如火如荼展開之際,一名尚比亞共和國的小學科學老師愛德華.穆庫卡.恩科洛索也向世界...
文章導覽
1
...
77
78
79
80
81
...
1,288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