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懷恩
【藝術自然史Ⅰ】花爛映發:西洋繪畫中的植物辨識與象徵
從圖像學的觀察角度來說,文藝復興繪畫的植物圖像顯然具有三重特性,它們一方面作為畫面構成所需,飽含美感與裝飾性特質;畫家以...
【臺灣藝術高教危機】學院能夠教出藝術家嗎?
學院機制一定能夠生產多量且具品質的藝術家,絕對毋庸置疑。然而有意思的是,一向以來,世界對於非學院、反學院和被學院排異的藝...
藝術史與英雄榜
傳統藝術史研究最常見的研究方式,可以稱現實取向的藝術史研究法,最終必然會走上一條以成敗論英雄的研究進路,亦即以大師傑作(...
回歸現實:1960新前衛和幾本書
1960年代的時代意義相當重大,與政治相關的各種美學思維相繼出現,全球藝術家們經常根據與媒介、空間和現實物體並置的身體來...
戰後前衛崛起前傳: 前衛兩百年間的美麗宣言與故事
就大眾傳播用語來說,前衛藝術就是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前衛就是創新。從藝術史的角度來說,前衛一詞有許多種理解的可能:中世紀的...
偉大藝術家偷盜
我認為利文在翻攝前人的作品時,非常巧妙的避開嚴格意義上的原作,同時她也使用了鑑識性的觀看方式來製作新的影像,這些作品不再...
【諸相非相】東西方繪畫中的雨
對我而言,齊藤教授的題目和內容涵蓋多方,卻能讓人從中找到對東西方美術世界發問的契機,更吸引人順著這個脈絡去思考東西方繪畫...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