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艾瑪.韋伯斯特,在數位時代重構自然

艾瑪.韋伯斯特,在數位時代重構自然

Emma Webster, Reconstructing Nature in the Digital Age

毋庸置疑,韋伯斯特面對的是一個全然屬於當代的課題:在數位虛擬時代,藝術家如何與真實世界相處?居住於洛杉磯的她,在地震、野火及氣候變遷與科技革新的種種交錯經驗中,透過以獨特方法創作出的作品,在探問中創造出重新認識世界、認識自我的媒介。
「畫畫,就像是航行於假設、推測、不真實之中。」(註)—艾瑪.韋伯斯特(Emma Webster) 一幅典型的艾瑪.韋伯斯特風景畫,會讓人忍不住想像身處其中會有何感受:穿越幽黯的山谷,或遠眺崎嶇悠遠的原野,周遭遍佈陡峭高聳的石崖,遒勁扭動的樹,蒼茫而遼遠的地平線。宛若師承普桑(Nicolas Poussin)、康斯塔伯(John Constable)或柯洛(Jean-Baptiste-Cami...


您已經是會員?
典藏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加入會員


嚴瀟瀟(Yan Xiao-Xiao)( 218篇 )

影像研究出身,關注藝術創作、展演機制範疇內的各方面生態,以及藝術與哲學、科學、社會學、神秘學等跨域連結議題。嗜以藝術為入口,踏上不斷開闢新視野的認知旅程。曾任Blouin Artinfo中文站資深編輯、《典藏•今藝術》資深採訪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總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總編輯。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