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宇(Sih-Yu Chen)

藝術研究與評論人。典藏雜誌社企劃編輯及Podcast《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關注音像藝術、跨域製作與文化環境,近期正嘗試藝文內容的另類編輯。文章散見於日本媒體《artscape》、《典藏ARTouch》、《藝術觀點ACT》、《歷史文物》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碩士。曾任公視《藝術很有事》節目「周書毅與鄭志忠,擁抱差異的劇場實驗」企劃編輯、《藝術觀點ACT》執行主編。E-mail: sihyu0322@gmail.com

只有道歉是不夠的,還要知道如何反芻世界!日本殿堂級平面設計雜誌《IDEA》前總編輯,室賀清德的「編輯」與「實踐」
談到編輯應該具備的技能,室賀笑說應該是能屈能伸的道歉能力,以及強大的體力吧!除此之外,他也強調,現代編輯需要了解從採訪、...
藝術收藏不掉隊!給年輕藏家的新手指南,直擊「ONE ART Taipei 2025」三千美金收藏入門
在當代多元的藝術購藏氛圍下,年輕藏家的型態也逐漸有了新的面貌,他們不僅注重作品的美學價值,更強調與個人價值觀共鳴,以及與...
從「圓點」蛻變成風靡全球的文化偶像——記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論壇
展覽是奠定在W Collection和倉誠治的收藏上,不同於現在我們常見的草間彌生作品,他的收藏可以說是她創作生涯的第一...
首次由黑人女性掌舵!Naomi Beckwith是否能帶領「卡塞爾文件展」從反猶陰影中復甦
第16屆卡塞爾文件展宣布,美國古根漢美術館副館長兼首席策展人娜歐蜜・貝克維斯(Naomi Beckwith)擔任第16屆...
【調頻至90.0】只把名字放到既有藝術史中是不夠的:記臺灣下半年由展覽開展的陰性視野
百年後的臺灣,今年就有三檔從不同面向關注女性藝術家的展覽,都為今年的藝術現場帶來截然不同的陰性視野。也因應這個現場,其他...
百科全書過時了?桃園兒童美術館「新說小百科」透過知識轉譯,重新搭建親子對話橋樑
在網路搜尋引勤搭配AI技術強勢發展的時代,對於知識的尋求已不再依賴傳統的百科全書。乍看之下,《漢聲小百科》似乎過時了。不...
【專題】調頻至90.0:正在滋長的陰性藝術現場
在各大機構都將眼光對焦在各式的陰性創作者身上時,我更希冀這個專題除了記錄這個現場外,可以再拉出另一條平行於這個現場的軸線...
不只是政治手段,「南島」的新動態意義:臺東美術館首檔連結毛利文化的跨國展覽「without centre, without limits」
此次駐地交流展的核心也同樣聚焦於文化交流,不過策展人林怡華卻對「南島」一詞提出反思。她提問這個過往用以對外宣稱文化連結的...
【2024東京藝術周特別報導】主題企畫聚焦:亞洲的多重經驗與想像
自2021年在當時依舊相當嚴格的疫情中旅行限制條件下舉辦了第一屆之後,東京藝術周就明顯愈來愈具規模,今年無論是從藝術周本...
迎接策展時代的必要性革命——側記北美館 CIT24 國際策展論壇
CIT24國際策展論壇時隔五年再度於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吸引國內外策展人共襄盛舉。本屆論壇主題為「演變的風景—『危機即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