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藝術周(Art Week Tokyo)甫於上週末結束轟轟烈烈的第四屆盛會。自2021年在當時依舊相當嚴格的疫情中旅行限制條件下舉辦了第一屆之後,東京藝術周就明顯愈來愈具規模,今年無論是從藝術周本身結構和層次,還是從參訪人數、討論熱度、參與機構數量和專業程度等不同方面來看,皆是如此。本文將首先聚焦於藝術周主辦方企劃內容中的幾個主要部分,分別為主題展「東京藝術周聚焦」(AWT Focus)、匯集影像作品的展示「東京藝術周錄像」(AWT Video)、以及包括不同類型講座與對談活動的「東京藝術周講座」(AWT Talk)。
延伸閱讀 ︳2024「東京藝術周」即將登場!53間藝術機構、藝廊與藝術空間,參展陣容歷屆最多,「東京藝術周聚焦」、「東京藝術周錄像」回應國際視角下的當代藝術實踐
「東京藝術周聚焦」(AWT Focus):「大地、風、火:亞洲想像的未來」
東京藝術周自上一屆開始,以「東京藝術周聚焦」為名邀請策展人策劃主題展,開創性地將策展與銷售結合於同一平台,更與創立於1917年的日本第一座私人美術館大倉集古館合作,後者不僅作為展覽場地,中式風格古樸建築、及大倉集古館在日本和東亞古典藏品方面的深厚脈絡,同樣成為展覽的一大看點。
去年大津滋賀縣立近代美術館館長保坂健二朗的策展主題「平衡世界:從戰後至今的日本藝術」聚焦日本,今年為這一主題展擔任策展人的森美術館館長片岡真實(Mami Kataoka)的策畫視野則進一步擴展至亞太及世界其他地區,以「大地、風、火:亞洲想像的未來」(Earth, Wind, And Fire: Visions of the Future From Asia)為主題,參照亞洲不同地區的宇宙觀、文化結構、信仰及思想體系,展現這些面向透過當代藝術創作所達至的美學表現,也具有立足亞洲、思考全人類共通課題的視野。實際上,這一路徑也在某種程度上呼應了一個多世紀前有一脈日本知識分子、思想家深入亞洲其他地區的探索,片岡真實在這次展覽的構思中同時指涉了日本、亞太地區及當代全球問題的多個層面。
展覽中包含亞洲及其他地區的57位藝術家作品,集結於「宇宙結構」、「手、身體及祈禱」、「不可見的力量」與「自然循環與生態系統」這四個子題下,彼此之間又暗示了各種交錯融合。展品多見與材料、技術密不可分的創造性成果,藝術家結合傳統工藝、日常媒材乃至當代科技,以種種富含詩意的方式表達和探索個體和集體的世界觀。
大多數展出作品都創作於千禧年之後,包括足以代表一些當代活躍藝術家近年創作焦點的典型作品,像是梁慧圭(Haegue Yang)從韓國民間儀式中攫取靈感的紙類雕塑系列「Mesmerizing Mesh」中一件大型新作,青木陵子(Ryoko Aoki)結合手繪、物件而搭建起一個個詩意宇宙的複合媒材裝置,亦或是沖潤子(Junko Oki)不設草圖、源自刺繡卻超越其傳統的裝置作品,以及蔡佳葳冥想般的迴旋經文畫作《自虛空中迴旋而來》、李傑的《Ha ha ha》等,不勝枚舉。還有一些藝術家的作品此前曾經由臺灣畫廊或藝術機構展覽引介而為臺灣觀眾所熟悉,像是菅木志雄(Kishio Suga)、洛朗·格拉索(Laurent Grasso)、彌載映(Mit Jai Inn)、艾伯特·約拿桑·瑟提亞萬(Albert Yonathan Setyawan)、索菲普·皮奇(Sopheap Pich),也在此次展覽的脈絡下重新為人所識。
為數不多的動態影像作品中,原田裕規(Yuki Harada)和藤倉麻子(Asako Fujikura)的錄像由虛擬影像生成,與展覽中不計其數出自手工藝、人類智慧的創造物,形成張力十足的共振,也呼應著展覽主題中所包含的對於人類文明史進程的探問。策展人同樣邀請了大倉集古館的三件藏品同時展出,包括中國漢代的《方格規矩四神鏡》、日本鐮倉時期的《護摩壇圖》、日本桃山時代的《古丹波壺》,展覽層次就此更加豐富。
與此同時,日本戰後藝術史上幾位重要藝術家的早年作品也獲得被重新觀看和理解的機會,如川田喜久治(Kikuji Kawada)的原爆攝影、八田豐(Yutaka Hatta)1960年代以獨創雕刻技藝創作的幾何作品、宮本和子(Kazuko Miyamoto)始於1970年代初的代表性線型結構裝置的早期作品、池村玲子(Leiko Ikemura)1990年代初的有機形態雕塑等。
這些藝術家各自的代理畫廊名也標示於現場的作品說明卡上,來自日本、以及包括TKG+、Silverlens、Kukje Gallery、貝浩登(Perrotin)、佩斯畫廊(PACE)在內的海外畫廊同場在列,較為低調地提醒觀眾,銷售仍是展覽的目的之一。(文/嚴瀟瀟)
「東京藝術周錄像」(AWT Video):「軌跡與山脈之間」
今年的東京藝術周邀請紐約雕塑中心總監索赫拉布.莫赫比(Sohrab Mohebbi)來策劃錄像單元(AWT Video),展覽特地選在丸之內區的三井住友銀行東館(Sumitomo Mitsui Bank East Tower)的大廳展示,主題為「軌跡與山脈之間」(Between Contrail and Mountains),展出日本和國際藝術家的單頻道錄像作品共14件。
策展人莫赫比認為,儀式和習俗向來扮演著連接不同時空的媒介,可以將日常生活的瞬間連結至宇宙時間。然而,數位時代的多重時間經驗,彷彿破壞了此一同步性,許多生活的部分經驗,都如同閃現的影像,瞬間消逝於眾多的信息流中,而此種斷裂不僅影響著全人類的集體經驗,也打破了人與人共存的既有模式。此單元即是以作品各自的獨特視角,探索藝術如何作為「存在儀式」的遷移之地,並嘗試在數位時代的碎裂時刻中,重新討論現代生活的脆弱與人類共存形式的新模式。
首先,台灣藝術家張碩尹《藍潮女人》(The Blue Wave Women,2022)就重塑了一充滿神秘學的儀式現場,影像在台灣和韓國濟州島拍攝,將各地的傳說交織在一起,解構並重組了一個島國誕生的神話,影像中的演員們搬弄著色彩斑斕的大型眼球和四散的串珠飾品,將韓國傳統舞蹈與現代舞蹈結合,利用身體動作探索「洞」作為人類出生和死亡象徵的多層意義,模糊了既有的地域與文化的界線,提出一普遍性的人類起源說。
瓜地馬拉藝術家Edgar Calel的作品《At Nu Jukukempe Bik’in – Te Traigo Arrastrando Conmigo》(I’m Dragging You Along With Me,2015)透過苦行展現身體所乘載的文化與歷史記憶,他戴著面具,頭髮繫著一根枯木,緩慢拖行上坡。他認為雖然自己並未經歷過瓜地馬拉內戰和西班牙的殖民入侵,但恐懼是一種被繼承的記憶,常存在當地人的身體中。
日本藝術家加藤翼(Tsubasa Kato)《在它被打破之前打破它》(Break it Before it’s Broken,2015)則透過破壞的力量來展現無國籍難民的處境,影片中藝術家與無國籍難民社區合作,使用木材與鐵皮搭建了一臨時建築,模仿他們簡陋的暫時住所,隨後整個社區共同摧毀了這座臨時搭建的避難所,作品顯現該社區總是面臨被驅逐的窘境,而破壞行動則諷刺象徵著居民重拾了生活的主動權。
日本藝術家蜷川實花的《蝴蝶》(Butterfly,2024),她與創意團隊EiM(瞬間的永恆)共同製作,作品植根於日本能劇傳統,透過影像精心設計,呈現能劇表演者宇澤久佐演出能劇《蝴蝶》下半場的舞台,蝴蝶在劇中不僅象徵夢境與現實之間的連結,亦如「蝴蝶效應」所暗示的,寓意著多重未來的可能性。
從上述四件作品來總結這次的錄像單元,莫赫比先是提醒著身而為人所應有的「共感」與「平等」,再呈現充滿儀式性的行動來串接不同層面的時空與生活狀態,顯現部分人類的當代脆弱處境,並以「蝴蝶效應」來提醒我們每一個微小事物都會是彼此影響的網絡,也都具有重新打造未來可能性的契機。而另一值得注意的是,展館恰巧位在東京的金融中心,該地區集中了許多全球大型金融機構和企業總部,該大樓也是三井住友銀行意圖透過金融來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精神展現,不僅設計上強調永續與環保,在大廳中除了展示錄像單元作品外,周遭也設置了魚菜共生系統與數位地球儀等,雖然僅以雙面螢幕展示這次的錄像作品稍嫌單薄,但在地點的設置上卻有相互呼應的意味。(文/陳思宇)
「東京藝術周講座」(AWT Talk):「想像他者:當代藝術的跨國視野」
2024東京藝術周(AWT)於慶應義塾大學中舉行首場AWT TALK 研討會,由東京藝術周編輯總監安德魯.麥可爾(Andrew Maerkle)主持,邀請三位國際客座策展人——法蘭克福現代藝術博物館(MMK)館長蘇珊.普費爾(Suzanne Pfeffer)、東京森美術館館長片岡真實,以及紐約雕塑中心總監索赫拉布.莫赫比。以「想像他者:當代藝術的跨國視野」為主題,反思近年來的策展計畫,並探索當代藝術在全球化語境中的發展與挑戰。
對談之初,主持人麥可爾首先提問當談到「想像他者」時,另一層面亦隱含著對「想像他者的可能性」的思考。就此,三位來賓如何看待當前情勢,尤其在面對本地化挑戰時,如何同步保持開放的視野?蘇珊.普費爾表示,在當前全球局勢中民主正面臨挑戰,儘管它有助於促進共同思考與生活,但在國際間的諸多分歧中,彼此傾聽變得困難,或許需重新審視社會共處的意義,無論是本地或全球,跨國思維或許是應對這些挑戰的唯一機會。
而關於我們如何理解「他者」的存在?他者又如何理解我們?片岡真實則認為,要想像他者的出現,首先需要「自我」的存在,並思考如何拓寬自我與他者間的邊界,如今以全球視野改善世界的需求日益迫切。在AWT焦點展覽「大地、風與火:來自亞洲的未來構想」的策畫中,她跳脫個人、國家與文化的框架,從亞洲的「宇宙觀」來思考。「我認為從單一角度理解世界是非常困難的,有時會迷失在自己的位置中。」她亦提到,藝術是一個不斷學習與傾聽的過程。從藝術史的角度出發,我們既能看到人類歷史中的重複現象,也能感知那些尚未發生的事物。
普費爾則接續表示,藝術具有跨越語言和文化障礙的能力。「我認為這正是與藝術家合作的美妙之處,幫助我們從特定的地方和歷史角度獲得新視角。」索赫拉布.莫赫比亦回顧捷克哲學家威廉.弗盧塞爾(Vilém Flusser)的觀點:「人需要遷移兩次。」對於「國籍」的意義,他始終保持著開放態度,認為正是藝術的跨國性質讓觀眾能以不同視角來理解彼此。
接著,在談及博物館的角色時,片岡真實以森美術館如何與廣泛觀眾群建立聯繫為思考:「我認為這不是一場短期遊戲。你需要考慮十年甚至二十年後,如何與觀眾建立不同關係。」如森美術館「Theaster Gates: Afro-Mingei」一展,展出美國藝術家西阿斯特.蓋茨(Theaster Gates)的作品,吸引了關注日本民藝(Mingei)的觀眾,也吸引了對於非裔美國人文化、藝術創作有興趣的群體。更重要的是,博物館成為觀眾深入接觸藝術的入口。蘇珊.普費爾則指出,現今「公開討論」已愈發困難,而博物館作為人們「最後一個能相遇的場所」,具有特殊的社會意義應被守護。「我們可以透過藝術家與藝術自由地交流,學習世界的多樣性,這是件美妙的事。」她表示。
在問答環節中,一位觀眾提問道在數位技術快速發展的當下,藝術形式與觀看方式正在改變,如何看待技術整合與保持藝術核心?普費爾認為,數位技術使藝術變得更加容易接觸且具有可及性,但這並不會取代實體藝術體驗,而是提供了新的觀看途徑,增加觀眾的視覺感知能力。
片岡則強調,儘管近年如AI、NFT為藝術帶來了變革,但這些新技術並不會自動造就偉大的藝術家。她認為其核心探討的是技術本身能做到什麼,而非藝術的表達。「所以別擔心。我們一直在尋找好藝術,無論它們使用什麼技術。」她比喻,正如每個人都用iPhone拍照,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偉大的攝影師。最後,她如此說道:「你必須有一雙眼睛來選擇什麼是好的。」(文/章郡榕)
影像研究出身,關注藝術創作、展演機制範疇內的各方面生態,以及藝術與哲學、科學、社會學、神秘學等跨域連結議題。嗜以藝術為入口,踏上不斷開闢新視野的認知旅程。曾任Blouin Artinfo中文站資深編輯、《典藏•今藝術》資深採訪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總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總編輯。
藝術研究者。主要關注計畫型藝術創作、表演藝術、電影與當代影像,以及其他任何好玩的事。文章散見於日本媒體《artscape》、《典藏ARTouch》、《藝術觀點ACT》等,現任典藏雜誌社編輯及Podcast《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E-mail: sihyu032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