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新說」為親子創造共同經驗
每一個世代都有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以及因應時代氛圍所出現的特殊議題。1984年,台灣漢聲雜誌社推出一套兒童科普讀物《漢聲小百科》,至1985年11月,總共推出12冊百科全書,動員了83位編輯與工作人員,採訪了各領域六十多位專家學者,並採用田野調查的方式實地探訪,這些內容被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圖文百科全書。這套書不僅記錄了台灣社會的時代縮影,也是當時親子之間的經典讀物。
在網路搜尋引勤搭配AI技術強勢發展的時代,對於知識的尋求已不再依賴傳統的百科全書,過去的知識也有可能隨著新興技術的發展而出現新的面貌。乍看之下,《漢聲小百科》似乎過時了。不過,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卻有不同的想法,在四十年後,由策展人賴志婷推出展覽「新說小百科」,藉由藝術家的創作來重新回訪《漢聲小百科》的內容,企圖探問知識是否永恆不變,以及透過藝術來對知識有更多層次的想像。
其中,策展人賴志婷念茲在茲的還有一個命題,即是過去《漢聲小百科》的讀者,在今日都有可能已為人父母,當他們帶著孩童,再次與過去的童年經驗相遇時,兩代之間有沒有可能共同創造新的連結?「新說小百科」有沒有可能成為親子溝通的橋樑?
宇宙、科技、環境保護:80年代至今的不衰話題
展覽從《漢聲小百科》的各項類別主題中,挑選出時代中相對重要且至今仍影響深遠的內容,並邀請藝術家針對小百科的內容提出創作,也透過藝術家的轉化,將過往的知識以新的面貌呈現。
第一展區「咦!這是…物語百想」的作品主要回應1980年代台灣工業迅速發展對於環境的破壞,這區的作品多關注自然、物產和生態議題。如黎肖嫻《物語生命樹——桃園版》邀請在地兒童,提供家中的廢棄生活物品,或曾經使用的玩具,共同組裝成一大型樹狀裝置,重新賦予廢棄物件新的生命故事。走路草農/藝團《物產星球》創造獨具風格的水果造型,連結兒童的日常經驗,並與館方合作設計可供兒童互動的「蔬果肖像」工作坊,兒童可搭配《漢聲小百科》〈寶島蔬果系列〉精選篇章結合「走路草農/藝團」的蔬果像素拼圖書,繪製屬於自己創意育種的水果新品種。
第二展區「上天入地,我的家!」聚焦於宇宙和未來科技等主題,回應《漢聲小百科》出版的時代背景──1984年代冷戰時期,全球沉迷於太空競技,以及對於科技打造的科幻未來充滿期盼。藝術團體貳進《福朗提爾號——啟程》透過數位技術建立一個互動裝置,觀眾可以投放自己繪製的物資到虛擬的宇宙。許唐瑋《類星球系列作品——珊瑚王一號》以卡漫的風格繪製太空中可能存在的各種生物和漂流物件,展露星球彼此關係的敘事;凌宗廷《聆聽飛機的聲音》將作品架設在美術館頂樓平台,以數十隻喇叭造型的接收器,集天空的訊號、無線電波,實則是運用即時運算生成的音訊,打造一想像的宇宙和鳴。
在這次展覽中亦展出美術館的典藏品——劉國松《中秋月》,該作品延續當時受登月影像啟發的「太空系列」作品,呈現一巨大尺寸的圓月,描繪從外太空觀看地球與月亮的景象,不僅是對傳統水墨技法的創新,更是對於當時代氛圍的一重要紀錄。
接著黃千倫《廟妙心樂園》以《漢聲小百科》中〈到普濟堂拜拜——談廟裡拜神的規矩〉為參照,在美術館裡面建造一座富有童趣的廟宇造型裝置,兒童可以在作品內穿梭,體驗抽籤、參拜等廟宇文化,更可以將寫下自己願望的詩籤與他人交換,陌生人之間也因此有了祝福、鼓勵,甚至是共感與理解。
身體的新感知作為發現的基礎
空間計畫的王德瑜、林柏陽《我的重力坡》,可以說是展覽中最突破美術館空間想像的作品,該計畫是他們與策展人賴志婷三方合作的成果,賴志婷希望能延續《漢聲小百科》討論知識如何形構,除了觀看、閱讀等大腦的處理之外,有沒有可能加入身體的感知,透過創造經驗的方式,有不一樣的思考路徑。
起初他們從〈地球是圓的嗎?〉篇章來進行討論,提出地平線、引力、重力等關鍵字,進而延伸出如何創造暈眩、墜落等身體感受。王德瑜發現很多學科的起點,都是來自於身體感知到某種異於常態的經驗,進而繼續發掘與觀察,最終得出新的知識。而身為建築師的林柏陽,不同於一般對建築的想像是設計建築外觀,他更在意的是身體進到空間中,如何感受到與空間不同層次的細緻關係。
《我的重力坡》他們改造三樓空間,以木造結構搭起一座具有多面角度的斜面,並在各種斜面上放上巧翹環,巧翹環是依照硬幣或橡皮環等類似物品,掉落撞擊地面時,會產生晃動到最終平衡的過程中所出現的造型而設計,兒童可以行走在斜坡與巧翹環上,感受到平常經驗空間的例外狀態,藉此發現自己與這個空間的新關係。
什麼是給兒童的展覽
事實上,在參觀這次展覽的同時,有一個畫面一直出現在我腦海中,今年四月在威尼斯雙年展的展覽現場,有許多父母帶著還在地上爬的嬰兒、尚未學會說話的兒童,至展覽現場看展,兒童與成人是否可以觀看同一檔展覽?為什麼我們還要為兒童再另外策劃展覽?我們會不會太低估兒童的能力?展覽,應該要是一種知識體系的傳遞者,還是創造感性經驗觸媒?
策展人賴志婷表示,桃園市兒童美術館作為全台唯一獨立館舍的兒童美術館,就是一種以兒童為主體的精神號召。在展覽製作的過程中,她會把兒童的體驗放在策劃的核心,像是比起直接展示既有的藝術品,她更傾向「現地製作」,展覽中八組作品,有五組都是委託製作,策展人會依照空間形態和兒童經驗去和藝術家作協商,同時也會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兒童進行體驗設計,像是透過典藏品搭配現地工作坊去補足較年長兒童的藝術鑑賞能力。
除此之外,作品展示高度、展覽文字說明以及展覽手冊,都會依照兒童的需求設計,像是這次展覽的文字說明,就納入了大量的問句來刺激兒童的想像;展覽手冊的設計也以致敬《漢聲小百科》的漫畫風格來傳遞展品的內容。再來就是安全的考量,賴志婷笑說,與兒童美術館合作的藝術家,最大的挑戰可能是如何在兒童安全的規範下,發揮他們想要展示的藝術主體性,像《我的重力坡》最初的構思是要激發人類天生想尋求刺激的動力,但要怎麼在激發兒童的動力時,又要保護他們的安全,過程其實是要反覆來回測試的。
桃園兒童美術館位於青埔,是桃園相對新興的社區,再加上剛成立不久,累積在地生產與經營在地關係對他們來說也很重要。以這個展覽為例,跟藝術家合作的過程中,他們會有目的性地提前計畫「展前工作坊」,像是黎肖嫻《物語生命樹——桃園版》就邀請兒童參加,像是舉辦一場告別式般重新回想自己與物件之間的關係,最後成為藝術家現地製作雕塑的物件材料;走路草農/藝團《物產星球》也邀請兒童加入紙箱絹印的活動,這其實都是美術館有意透過展覽活動來培養在地觀眾。另外《漢聲雜誌社》的創辦人黃永松也是桃園人,作品《廟妙心樂園》邀請藝術家黃千倫重新演繹《漢聲小百科》中有關桃園宮廟介紹的內容,對賴志婷來說亦回應了在地文史記憶的傳承。
教育推廣策略的三大思考重點
除了展覽本身,教育推廣活動也是作品與觀眾之間重要的溝通橋樑,督導潘詩茜認為有三點是這次設計教育推廣活動中的重要面向,首先是讓兒童經驗跟藝術家創作類似的發想過程,像是劉國松的作品展場中就設計「太空彩繪」的互動區,將該作品視為檔案,兒童可以像是藝術家一樣,重新創造一新的畫面與語彙。
第二點是回應作品的議題,有些藝術家的創作會以自己的生命經驗和社會議題作為參照,像是黎肖嫻的作品很明確的可以引領孩子思考環保、物品浪費等議題,這些都可以作為設計教育推廣活動的主題。
最後她也分享,很值得我們去發揮的還有整個展覽的命題,這次「新說小百科」是回應《漢聲小百科》的展覽,《漢聲小百科》是經過大量田野調查與採訪才形構出這樣的知識系統,這次教育活動發想,他們也鼓勵館員在前期一起進行田野調查,例如:拜訪桃園的青年農夫或不同領域的專業工作者;在工作坊的過程,也會讓兒童以田野調查的方式來與老師互動,去理解展覽所想表達的內容。這同時也牽涉到給兒童展覽中,兒童本身究竟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對潘詩茜來說,她希望活動設計是可以提高兒童的主動性,讓他們不只是被動接收資訊的對象,甚至兒童在參與過程中所提供回饋,也會成為美術館未來展覽製作的參考。
藝術書寫者。主要關注計畫型藝術創作、表演藝術、電影與當代影像,以及其他任何好玩的事。文章散見於日本媒體《artscape》、《典藏ARTouch》、《藝術觀點ACT》等,現任典藏雜誌社企畫編輯及Podcast《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E-mail: sihyu032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