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宇(Sih-Yu Chen)

藝術報導、研究者。主要關注計畫型藝術創作、表演藝術、電影與當代影像,以及其他任何好玩的事。曾任《藝術觀點ACT》執行主編、《藝術很有事》專案企畫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編輯及Podcast《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E-mail: sihyu0322@gmail.com

理解跨域前衛性的動能與未來:「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國際論壇
「狂八〇」國際論壇舉辦的用意,即是探照亞洲其他區域,包含東南亞和東亞,他們是在什麼樣的一個發展底下,出現民間藝術與前衛性...
創建藝術市場新版圖:專訪藝博會新品牌「STAART亞洲插畫藝術博覽會」推手承億酒店總經理戴淑玲與策展人顏寧志
策展人顏寧志表示自己關注插畫藝術很多年了,他認為插畫核心概念是「敘述性視覺」,插畫拉丁文illustraio有「照亮、點...
藝術機構如何可能:「超限連結:亞洲藝術交流論壇」 談後疫情時代的共製與共創
C-LAB當代藝術實驗平台總監吳達坤指出在現在科技急速發展與藝術環境劇烈變化的情下,機構只停留在支持藝術家系統是不足的,...
【請問市長候選人5】強化藝文教育、完善保障制度,以達永續發展:柯志恩對高雄未來藝文發展的5點回覆
我認為,要長遠發展藝文活動、甚至有更多的資源挹注在地藝文產業,必須先強化藝文教育,營造藝文環境,讓藝術與社會連結,透過媒...
【請問市長候選人4】用文化藝術節慶打造城市品牌:陳其邁對高雄未來藝文發展的5點回覆
今年台灣設計展在高雄,集結超過500位設計師參與,而「設計中島」總參觀人次突破600萬,寫下台灣設計展歷年最高紀錄,這樣...
將生命揉進土中:陶藝家鄭依依「雨過天晴雲破處」談作陶最重要的東西
作陶除了需要具備對於材料特性的瞭解與掌握之外,鄭依依也認為作陶的過程中,有很多時間是和自己對話,透過在薄薄的土壁上一壓一...
擬仿、共製與記憶詮釋:談新美館「XOXO我們與自然的距離」還能怎麼樣測量?
「XOXO我們與自然的距離」將看似遙遠的環境議題逐步推向我們生活周遭,本文分析展覽中的藝術家們是如何重新測量我們與自然的...
集「眾」之力打造未來想像生態系:台灣藝術進駐聯盟年會「眾裝上陣」探討後疫情時代藝術新視野
本次的年會以「眾裝上陣」( Re: Load-2022)為題,設計四大主題座談 「藝術進駐未來式」、「藝術空間檔案化與再...
拾掇碎片的真相再進擊:專訪「第17屆臺北數位藝術節」策展人黃祥昀
黃祥昀強調這次選擇作品的過程中,每件作品不只對應單一一個議題,而是串連起一個互相交錯指涉的網絡,綜合成一個以多重面向來探...
滑步在夢境與真實的沈浸體驗:專訪河床劇團《遺留》導演郭文泰
郭文泰利用影音的設計引導觀看,讓觀者的身體不自覺跟著影像移動,與影像產生連結、被影像所調度。這些視聽感官的訊號,牽動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