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屆太平洋藝術節於今年(2024)6月6日至16日在夏威夷舉行,是臺灣參與人數最多的一屆,不僅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民會)組團參加,也與花蓮縣政府、臺東縣政府、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史前館)及文化部傳統藝術中心(傳藝中心)等單位,組成超過350人的臺灣隊,前往藝術節進行文化國際交流。
此次參與國際藝術節的規模之大前所未見,在揮舞著國際交流的旗幟浩浩蕩蕩出發後,也不免令人好奇,究竟國際交流到底要交流什麼?這次的交流經驗又如何回饋至未來的工作崗位,為臺灣原住民族的文化產業注入更多活水?本文邀請了史前館研究員林芳誠、獨立策展人李韻儀、原住民電影學院創辦人莎韻‧西孟(Sayun Simung),以及傳藝中心臺灣音樂館主任賴世哲,分別從研究、策展、民間單位、行政機關等角度,分享各自的觀察以及未來工作的規劃與實踐。
「所有文化行動都有動機,都是追求個人或群體心中的理想。」——史前館研究員林芳誠
史前館參訪代表之一的林芳誠,為史前館研究典藏組的助理研究員,亦是去年(2023)全新推出南島廳常設展「南島世界‧世界南島」的策展人之一。
他帶著「臺灣身為世界南島的一分子,參與藝術節可以對臺灣帶來什麼樣的借鏡,我們在太平洋藝術節期間有什麼可以互相學習、共享的地方,這些互動又可以為史前館南島廳帶來什麼樣的累積」的初衷出發,但參訪若只將目標設定在沒有問題意識的「交流」、「對話」,那對他來說是有點空洞的設定,所以他從「南島世界‧世界南島」南島廳展示內容中,提取出四個主軸,並設定預計交流的對象,作為這次出訪的主要目的。
這四個主軸分別是「韌性、製作/創造力、療癒、跨性別」,韌性指的是探討疫情期間太平洋人民是否可以透過文化實踐作為穩定社會秩序的方法,且在實踐過程中,自我與社群是否可以因為一起做某件事得到療癒。
製作/創造力指的是作用在基於文化核心而由社群因應不同時空背景,與時俱進而產生適應社會的文化表現形式(cultural forms),它並非無中生有,我們一般在藝術節常看到的藝術表現都可以歸類為一種文化表現形式,會隨著不同時代的差異會有不同的表現,重要的是,背後都有著很深刻的文化核心,也因此成為表達文化主體性的方式之一。
至於「跨性別」,除了指涉二元性別上的跨越外,亦同時延伸至性別多元的概念。在玻里尼西亞,傳統社會原本有給予跨性別者身分與位置,直到基督宗教傳入後才被教義影響,性別開始被二元化,破壞了他們原本社會秩序。在當代有很多人正透過傳統的、藝術的方式,努力找回自己的位置。
從這些領域中林芳誠鎖定了幾位重要的關鍵人物拜訪,與他們建立關係,希望能為未來的交流埋下種子。例如史前館在2019年與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玻里尼西亞文物和自然歷史標本收藏畢夏普博物館(Bishop Museum)簽訂合作備忘錄。在「南島世界・世界南島」的展覽中他們借展了一件戰神(Kū)雕像,該雕像是1964年為了代表夏威夷州參加紐約萬國博覽會而復刻。同一時期,夏威夷也正積極開始進行原住民的文化復興運動。這個雕像雖然是復刻版,但在精神上卻具有高度的鼓勵意味。這次他也拜訪博物館館長與董事會,除了表明想再延期續借這件作品外,也希望接下來能促進雙邊人員的交換,以及共享太平洋研究資料。
如何以博物館的角度來理解「藝術節」,對他來說,藝術節可以是一種社會運動形式,社會運動是為了爭取權力(power)、權利(right)的方式,藝術節也具有同樣的能力,像是阿米斯音樂節(Amis Music Festival)就用音樂文化來突破族群界線、也突破同溫層。
在「南島世界‧世界南島」展覽中,他甚至將藝術節歸類在「認同」的單元,認為認同並不只來自於血緣,也來自於生活方式,主要是要讓自我與他人能相互理解,無論是透過藝術或是衝突,都是為了爭取與落實權力分配。而這次在太平洋藝術節中也看到,曾為法國殖民地的新喀里多尼亞,近期因獨立公投造成政局不穩而缺席,不過主辦單位還是把場地留給他們,其他國家的人都紛紛在他們的場地上放置聲援物品。
「所有文化行動都有動機,都是追求個人或群體心中的理想。」林芳誠說。這次參訪的經驗,會回過頭來擴增至「南島世界・世界南島」的展覽中,該展覽不像一般的展覽,在開展後就固定展示內容,而是會隨著展示議題的變動進行微幅的調整,進而豐富展示內容。
「要彼此理解彼此的處境,再去進行交流,那才是真的建立關係。」——策展人李韻儀
長期籌劃東海岸大地藝術節的策展人與獨立空間經營者李韻儀,這次以觀察員的身分出訪,她認為臺東縣政府對「南島」文化的交流意識從90年代就開始了,他們在1999年辦了第一屆「南島文化節」,強調臺灣是南島民族發源地之可能性,也呼應臺東縣政府一直宣稱的作為一「南島的首都」。
李韻儀表示這次參訪受到臺東縣政府的支持,他們的策略是與夏威夷檀香山中國城的一個空間「市中心藝術中心」(Downtown Art Center)合作,呈現展覽「身即海洋」(The Ocean In Us),作為太平洋藝術節中的平行展,並透過展覽試圖來傳達他們想訴說的話。
展覽由吳淑倫策展,展出拉黑子・達立夫(Rahic Talif)、黃清文、王郁雯等藝術家作品,李韻儀表示該展覽並沒有只邀請具有於原住民身分的藝術家參與,而是希望迎來一個更打開的狀態。規模雖然不大,但具有一定程度的代表性。他們要講的是島、人、海洋和其他島嶼的關係,不只是聚焦在原住民的身分,而是要回應全球當代普遍性的議題。
李韻儀認為今年的大會主場館對他來說更像是一個「藝博會」的狀態,展場位在商辦大樓,每個國家會有一小塊空間可以展示作品,雖然呈現的展品很精彩,但稍微可惜的是這樣的陳列形式很難出現完整的展覽論述。對她來說,如果參與太平洋藝術節的目的是為了要找到連結、為了要形成一個太平洋的想像共同體,那問題是我們要如何加入?如何建立關係?我們論述的基礎點是什麼?
李韻儀接著舉例在太平洋藝術節的開幕儀式中,各國接續進場,除了樂舞表演外,還會透過演說的方式,介紹自身的文化歷史與其他人的關係。臺灣團隊因國家主權在國際政治上的曖昧性,並非是正式的參與國,在進場時被以特別嘉賓的形式介紹,不過團隊在進場過程中並沒有清楚的點出來此地的原因,也缺乏清楚的論述,更沒有建立出明確的自我敘事。
對於國際交流,李韻儀認為要彼此理解彼此的處境,再去進行交流,那才是真的建立關係。回到這次展覽「身即海洋」,那恰巧可以是一個仔細鋪陳、論述自我的機會。
事實上,太平洋藝術節的參與經驗,一直引發李韻儀思考自己的策展路線。於2016年她就曾自行前往關島參與太平洋藝術節,那次經驗讓她清楚認識到我們跟太平洋的關係並不是那麼隱晦,我們會覺得與海洋的距離遙遠,多是過去政治局勢的造就,也是我們自己對自己的懷疑。因此,下一屆(2017年)的東海岸大地藝術季,李韻儀就提出「潮間共生」的主題,企圖從場域去談,不同族群如何共同生活在一起,以及怎麼樣去面向一個更開闊的大海世界。
今年以觀察員的身分參加,也讓她開始對「南島」這兩個字省思,反省當我們談「南島」(Austronesian)時是否清楚自己站在什麼樣的立足點上?她認為我們應該要找到擁有更大可能性的施力點,包含這次太平洋藝術節的參與成員其實都是試圖在做這件事。
「當要談論交流的時候,不能只是表面上的『往來』,而是實際要一起『做事』」——原住民電影學院創辦人Sayun Simung
「來到南島,沒有人脈、沒有打過交道就想建立友誼關係,人家不會理你。」原住民電影學院創辦人Sayun Simung說道。
她確定2024年會來夏威夷的太平洋藝術節後,前一年(2023)就自己先過來,透過在夏威夷大學唸書的友人,與致力於推動太平洋島國藝術與人文交流的太平洋島嶼發展計畫(Pacific Islands Development Program,PIDP)搭上合作關係,後又去檀香山藝術博物館(Honolulu Museum of Art)拜訪、勘景,在駐檀香山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的協助下,成功敲定這次的放映機會。她組成了一支影視團隊,帶著各自的作品,在夏威夷太平洋藝術節舉辦的期間進行放映,也邀請太平洋地區其他導演前來觀賞。
在放映活動開始前,當地的團隊會先進行儀式「Chant」,Sayun發現他們的儀式與泰雅族的吟唱古調Lmuhuw很相似,Lmuhuw主要在講原住民的遷移史。雖然並不完全理解對方的語言,但Sayun認為「回應」在交流的過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如果交流只限於某一方一昧地接收,但沒有收到任何回應,那彼此不會知道對方心裡在想什麼。而透過這樣的互相訴說與表達,雖然語言不同、族群不同、但光是展現出自己族群主體性的同時,我們就會給彼此祝福。
Sayun也觀察到,太平洋藝術節中的許多創作者,都不是只從事單一媒材的創作,他們會融合很多形式,像是繪畫、影像、詩等,這也影響她接下來對於影像創作的思考。「我不想把我的創作只侷限在拍電影,當老人家慢慢凋零、傳統文化逐漸消失的時候,我們要在當代重新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對她來說文化本就是一直流動的,那回到創作上,除了以影像記錄來保留傳統文化外,當然也能來討論當代的其他議題。
這次在太平洋藝術節她認為自己打開了更多的包容性與開放性,也被影響要用什麼態度看待自己的作品以及想傳達的理念訊息,更重要的是,去思考這些要怎麼連結到她自身的文化認同。Sayun也提及從合作形式來觀察,太平洋島國很像是「盟友」的概念,可以提供彼此相互支持的系統,這次的放映結束後,Sayun也很快就確立,未來預計要邀請太平洋的影人來到臺灣放映他們的作品,或是舉辦工作坊。
「我們有相似的文化背景,有類似的殖民問題,雖然要很多困難要面對,但這是很難得可貴的關係。當要談論交流的時候,不能只是表面上的『往來』,而是實際要一起『做事』,不論是跨國製作、還是合製,我們都希望能夠更認識彼此,發展更長期的關係。」
「在太平洋藝術節現場,看見行政機關在原住民族國際交流的最佳位置。」——傳藝中心臺灣音樂館主任賴世哲
傳藝中心臺灣音樂館首度出團參與這場太平洋藝術的盛會。幕後推手館主任賴世哲分享促成此行的原因,一來因音樂館的任務之一是負責原住民族音樂採集研究與典藏推廣,二來在藝術節的展演節目中,能夠為傳藝中心每年定期舉辦的「亞太傳統藝術節」找到合適的團隊;此外,夏威夷大學音樂學系在泛太平洋地區原住民族的樂舞研究也是首屈一指,透過拜會為往後的合作奠定基礎。
他特別提到此行兩個深刻的場景,一是開幕式,一是由佳平部落串起的交流晚宴。開幕式現場,各國無不卯足全力,輪番以歌舞展演展現自身的文化國力,並透過演說傳遞國家關切的議題,並以贈禮予主辦國傳遞身為太平洋島國共同體一分子的認同與珍視,並且呼應本屆的主題─疫後再生、韌性。
賴世哲表示,最大的震撼在於各國對於開幕式展演的安排,並藉此場合提出論述的宣揚,是我國行政機關相對缺乏的文化交流模式。他反思到,「我們可能太習慣用自己習以為常的行政角度看待事情,擅自定義了太平洋藝術節的內涵,以致於我們對開幕式的想像被匡限了。」
他認為以臺灣的經濟能力、創作能量、族群文化豐富性,行政機關可以去思考未來在此類型的原住民族國際交流場合,如何引導並端出能夠彰顯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的形式。
另一個畫面,是屏東排灣族佳平部落與當地原住民族學校贈禮儀式。疫情期間因緣際會建立的連結,在當晚以祈福儀式開始,吟唱古謠,並由現任傳統領袖贈送陶壺、連杯後,說明這些禮物意涵。儀式簡短,但在場參與的國家都充分感受到文化的力量。「我們可以看到在非官方主導的關係,似乎彼此連結更緊密,文化厚度的展現也更細緻,那做為行政機關的我們應該就要反思,尤官方主導的交流模式是否需要調整?」
回歸到音樂館崗位,賴世哲表示館內設置的音樂資料圖書館,每項展演都是以採集研究為基底,每年都會辦理原住民族的音樂調查案,過往是先擇定族群部落,再由機關以標案委託外部專業人士進入部落進行歌謠採集。今年開始則是先與部落取得共識,並由部落推派合適的人選來進行調查採集。
「族群文化事務,我認為對文化的敏感度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充分尊重不同的族群的主體性,這也是未來我們跟世界各國作文化交流要秉持的基本態度。」賴世哲盼透回歸族群主體,從計畫執行的實踐找出機關在原住民族國際交流的最佳位置。
藝術研究者。主要關注計畫型藝術創作、表演藝術、電影與當代影像,以及其他任何好玩的事。文章散見於日本媒體《artscape》、《典藏ARTouch》、《藝術觀點ACT》等,現任典藏雜誌社編輯及Podcast《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E-mail: sihyu032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