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403震後花蓮文化「聚象」:太魯閣族古典知識系統GAYA的韌性

403震後花蓮文化「聚象」:太魯閣族古典知識系統GAYA的韌性

Gathering of Hualien’s Culture Post-403 Earthquake : Resilience of Truku Tribe’s Classical Knowledge System, “Gaya”

「聚象:48x48的GAYA宇宙」原意是為了整理與建構太魯閣族的Gaya知識系統,並廣邀各族群的人來參與,創造Gaya在當代被轉譯的可能。但在花蓮經濟與觀光產業皆因天災而受到嚴重打擊的時間點,我認為該活動也同時提供了我們在主流思維的架構之外,對「災難」二字的重新理解,且在全球氣候變遷下,全人類若都將面臨所謂的普遍性氣候災難,那Gaya知識系統的當代轉譯,也許能從文化面來凝聚我們面對災難的精神性韌性。

震後

今年(2024)4月3日上午7點58分,在花蓮沿海發生芮氏規模7.2地震,全台各地紛紛傳出災情,其中以花蓮最為嚴重。不僅蘇花公路(台9線)多路段毀損,太魯閣國家公園的步道也有多起嚴重坍方,造成多人罹難。在道路尚未修復完畢之際,花蓮又迎來強颱凱米颱風,將早已脆弱不堪的交通又給予重重一擊。

震後至今逾四個月,花蓮的交通陸續恢復,蘇花公路因施工採取分段式通車,台鐵的崇德-和仁路段也在本月(8月)通車,但這場地震帶來的影響卻尚未隨著交通復甦而結束。

震後至今逾四個月,花蓮的交通陸續恢復,蘇花公路因施工採取分段式通車。圖為清運中的蘇花公路坍方路段。攝影/陳思宇

獨立媒體《報導者》於七月中在「403地震後的花蓮」刊出系列報導,呈現當地現況,包含災害發生的親身經歷、受到衝擊的觀光產業、以及在地小農的困境等。其中〈峽谷裡的自治夢:扭轉「觀光偏食」,太魯閣族願以文化療癒國家公園〉一文談及太魯閣國家公園因災「休息」後,新治理模式的討論,且認為「太魯閣族文化」為太魯閣國家公園有別於其他國家公園之重要資源。既然如此,那在地震後討論重建經濟與觀光產業的同時,我們是否也不能忽略文化面向的討論?而「聚象:48×48的GAYA宇宙」的活動也許就能看到太魯閣族文化所能凝聚的、面對天災的韌性。

Gaya

幾乎是與交通復甦同個時間點,由銅門部落策展人東冬‧侯溫(Dondon Hounwn)與製作人呂瑋倫共同策劃的快閃展演「聚象:48×48的GAYA宇宙」,於8月2號晚間開幕。活動總共歷時48小時,於8月4日晚間結束。該活動的基礎來自過去一年半的時間,他們邀請原住民與非原住民的藝術家、研究者們,反覆至銅門部落尋訪、生活,並從藝術實驗、創作展覽、部落生活體驗、儀式與夢境的交流,創造一個可以從集體生活中感受「Gaya」的時空場域。

「Gaya」是建立太魯閣族人的靈觀、生命觀、宇宙觀,也是太魯閣族人世代傳衍的思想場域。東冬‧侯溫與呂瑋倫發現,縱使當代生活受到現代性、資本主義、外來宗教、殖民的影響,但到了部落跟老一輩的人聊天時,仍會發現Gaya運行在族人的生活中。而這些無法被一一明說、也難以切確羅列的諸多訓誡,如果沒有一個像是知識系統的方式去整理、分析、甚至是移轉,很可能會慢慢遺失;再加上當代部落也不像過去較為封閉的狀態,反而有很多內外交流的機會,那這個太魯閣族人古典的知識系統,是不是有可能轉向當代世界和普遍性的議題對話。

延伸閱讀|一個神話的、跟一個當代處境的交集:鄭淑麗與東冬‧侯溫創作對談

「Gaya」是建立太魯閣族人的靈觀、生命觀、宇宙觀,也是太魯閣族人世代傳衍的思想場域。圖為張方禹作品《生命中的一天》,攝影/陳思宇

儀式

在8月3日清晨,東冬‧侯溫——同時也是銅門部落的巫覡(Smapuh)——進行了一場殺豬的「儀式」,為近期花蓮發生的天災祈福。

在8月3日清晨,東冬‧侯溫進行了一場殺豬的「儀式」,為近期花蓮發生的天災祈福。圖為儀式現場。兒路創作藝術工寮提供

事實上,與土地有關的祭儀,對太魯閣族來說並不是隨便都能做的,它必須要有部落的集體共識,或是夢境裡出現訊息,才能進行土地的祭儀。而這次災後進行的這個儀式,東冬‧侯溫表示已經有了不同家族、部落的人的共識,顯現了太魯閣族面對災難集體串連的精神。不過他也強調,對太魯閣族來說,土石崩落意味著一種新的生態循環,所以這個祈福儀式不是說祈求災難都不要發生,他認為更像是一個提醒,告訴山中的靈我們沒有忘記他們的存在,並且祈禱他們給族人們更大的力量與智慧,去面對土地的變化。

對太魯閣族來說,土石崩落意味著一種新的生態循環,所以這個祈福儀式不是說祈求災難都不要發生,更像是祈禱他們給族人們更大的力量與智慧,去面對土地的變化。圖為儀式現場。兒路創作藝術工寮提供

余欣蘭(Rngrang Hungul)的作品《召喚》同樣屬於儀式的一種,獵人周梅英(Heydi Mijung)曾提及如果當一個獵區總是獵不到特定的獵物,就會進行一個古老的「鴨蛋」儀式,類似於「交換」的概念,施作者將鴨蛋埋入土中,以向神靈尋求力量來獲取動物。作品《召喚》除了是記錄獵人上山的田野影像外,同時也記錄了族人對於鴨蛋儀式的記憶。另一張方禹作品《生命中的一天》改編自身生命經驗,講述漢人與太魯閣族女孩結婚的故事,也是在活動中極具儀式性色彩的演出,表演同時亦是為了完成女孩89歲阿嬤心心念念的一場未竟的、關於嫁娶的殺豬儀式。

余欣蘭《召喚》除了是記錄獵人上山的田野影像外,同時也記錄了族人對於鴨蛋儀式的記憶。圖為《召喚》截圖。兒路創作藝術工寮提供
張方禹作品《生命中的一天》表演同時亦是為了完成女孩89歲阿嬤心心念念的一場未竟的、關於嫁娶的殺豬儀式。兒路創作藝術工寮提供

串連

活動同時邀請泛紋面族群共同參與,在他們的文化中,紋面(ptasan)象徵「成為真正的人」,反映了個人信仰、認同,以及成就的標記,同時突顯了Gaya規範的核心價值。

其中參展藝術家宜德思‧盧信(Idas Losin)是太魯閣族、泰雅族的畫家及紋面師,長期探討紋面文化的她,在這次《盒子裡的小世界  》工作坊中帶領參加者至「銅門公車亭」繪製具有三角型造型的壁畫。繪製地點暗示著部落交通方式的轉變,同時宜德思也一直在思考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創造出新的圖紋,以及圖紋在當代的新意義與價值。就這次壁畫的三角形造型來說,除象徵著回應Gaya道德、信仰、律法的三種戒律,也具有「soul, body and mind」專屬於她內在私密力量的意義。

宜德思‧盧信在這次《盒子裡的小世界  》工作坊中帶領參加者至「銅門公車亭」繪製具有三角型造型的壁畫。兒路創作藝術工寮提供

泰雅族藝術家林安琪(Ciwas Tahos)《 hi’-hi’ 的聲音》,則是將聲音與銅門部落的地景影像進行重新編碼,她邀請部落族人講述親身經歷的「鬼故事」,藉由訴說生成一全新的動態圖像,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族人在講述過程中,會透露出他們是如何以Gaya的觀念去理解、甚至破解,這些當代科學難以解讀的鬼魅現象及詛咒。

林安琪《 hi’-hi’ 的聲音》將聲音與銅門部落的地景影像進行重新編碼。兒路創作藝術工寮提供

轉譯

除了從泛紋面族群的語言來詮釋Gaya外,非原住民族的藝術創作者在這次的活動中也佔有很高的比例。東冬‧侯溫認為從各個不同的語言、甚至是藝術脈絡中,重新採取新的位置去認識與討論太魯閣族的Gaya,其實可以從中看到Gaya被多重轉譯的方法和可能。像是「夢」對太魯閣族來說充滿許多意義、也象徵著祖靈的訊息,長住花蓮的研究者與創作者潘小雪,就透過和當地的族人交換夢境與生命經驗,來汲取靈感和圖像,進行繪畫與雕塑的創作,呈現她所理解的Gaya。

長住花蓮的研究者與創作者潘小雪,就透過和當地的族人交換夢境與生命經驗,來汲取靈感和圖像,進行繪畫與雕塑的創作。圖為潘小雪作品。兒路創作藝術工寮提供

藝術家顧廣毅同樣以「夢的交換」來貼近Gaya,活動中的「AI解夢工作坊」就是加入AI工具來輔助夢的內容呈現。傳統中,族人會向Smapuh講述他的夢境,Smapuh會依據他講述的場景和物件去進行分析及回應。顧廣毅便將參與者提供的夢境描述,透過AI圖像生成,在視覺化的過程中,去進行「像與不像」的調整,讓族人與Smapuh能從圖像上達成對夢的內容的共識,不僅是傳統Smapuh的工作方法上的新轉化,「像與不像」同時也牽涉著AI資料系統中主流與非主流資料量的差距。

擅長以繪畫和裝置進行創作的當代藝術家周代焌,也是從外地來到銅門部落進行田野,此次展出的作品《我們與他們的連結》可以清楚看見他如何從自身的位置,試圖找到與太魯閣族的連結。作品汲取他多次與族人共同上山的經驗,他發現獵人是以非常謙卑的態度去面對獵物,同時也得和獵物鬥智、放置陷阱,而非原住民的他第一直覺反而容易去關注動物被獵捕時的反應,於是想要在作品中找到兩者的平衡。他以線型的不鏽鋼片,去模擬鋼索捕捉到獵物時,掙扎、拉扯的過程,在現場也安排了藍色的雷射光束上下掃射,是夜晚時獵人狩獵的眼光,同時也是充滿生機的山林呼吸的脈動。

周代焌《我們與他們的連結》在現場也安排了藍色的雷射光束上下掃射,是夜晚時獵人狩獵的眼光,同時也是充滿生機的山林呼吸的脈動。

梁廷毓《靈遊地誌》則是從踏查、研究的角度來組構出一幅「銅門」的靈魅地景,他在地圖上標示出特定地點,觀眾可用手機掃描圖誌上的QR Code,即會連上一段關於部落周遭空間地景的影像敘事,並透過族人的觀點來理解該地點的災難及死亡事件。以土石崩落為例,如同東冬‧侯溫在祭儀時提到的,對於現代國家和政府機構與對於部落族人而言,有著完全不一樣的思維邏輯,透過這樣不同觀點的述說,顯影長久以來因漢人中心而在地誌故事中被壓抑的太魯閣族「靈」的概念。

梁廷毓《靈遊地誌》透過不同觀點的述說,顯影長久以來因漢人中心而在地誌故事中被壓抑的太魯閣族「靈」的概念。兒路創作藝術工寮提供

最後,不同於一般我們所熟知的展演活動,現場也舉辦多場「體驗」工作坊,像是黃林育麟的藤編工作坊、與獵人蕭清明共同上山的行程,也邀請專責在地長輩照護的銅門文化健康站,帶來傳統飲食工作坊《醃漬蕗蕎》與手作飾品工作坊《薏苡串珠》,不將藝術展演活動「菁英化」,反而重視匯聚在地的文化能量。

與獵人蕭清明共同上山。兒路創作藝術工寮提供
與獵人蕭清明共同上山。兒路創作藝術工寮提供

韌性

雖然「聚象:48×48的GAYA宇宙」原意是為了整理與建構太魯閣族的Gaya知識系統,並廣邀各族群的人來參與,創造Gaya在當代被轉譯的可能。但在花蓮經濟與觀光產業皆因天災而受到嚴重打擊的時間點,我認為該活動也同時提供了我們在主流思維的架構之外,對「災難」二字的重新理解,且在全球氣候變遷下,全人類若都將面臨所謂的普遍性氣候災難,那Gaya知識系統的當代轉譯,也許能從文化面來凝聚我們面對災難的精神性韌性。

Gaya知識系統的當代轉譯,也許能從文化面來凝聚我們面對災難的精神性韌性。圖為黃林育麟的藤編工作坊,攝影/陳思宇

延伸閱讀|2023 Pulima藝術節,身體現身的反動與原住民族影像檔案史再寫

陳思宇(Sih-Yu Chen)( 79篇 )

藝術報導、研究者。主要關注計畫型藝術創作、表演藝術、電影與當代影像,以及其他任何好玩的事。曾任《藝術觀點ACT》執行主編、《藝術很有事》專案企畫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編輯及Podcast《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E-mail: sihyu0322@gmail.com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