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被陽光曬久了總會褪色:石孟鑫「卡在鞋底的沙」

被陽光曬久了總會褪色:石孟鑫「卡在鞋底的沙」

Colors Eventually Fade in the Sun: “Sand That Stuck On My Shoes” by Shih Meng Hsin

我們可以看到石孟鑫在重複翻模的過程中,並非是完美地複製前一塊的造型,而是去容忍因為材料所產生的種種差異,而在塊狀與塊狀之間的銜接與間隙也並不工整,在技術上也許可以說是瑕疵,但如果回到這些物件是石孟鑫對於澎湖那座小島記憶的複製,那是直指著他認為回憶過程中,總是會遺失了什麼、或是加入了什麼,而導致回訪真正的記憶之不可能,同時也是提醒著身體早已置於其他的時空,過去早已無法復返。

如果我們穿著鞋子在沙石上走了一趟,總有幾塊小石頭會不小心卡在鞋底的凹槽間,跟著我們從這一地至另一地,路途中也可能落下來或被帶走,如同記憶般被記得也被遺忘,石孟鑫於谷公館2024年的全新展覽「卡在鞋底的沙」,就是透過物件/景色來鋪陳一檔重訪記憶的展覽。

石孟鑫於谷公館2024年的全新展覽「卡在鞋底的沙」,就是透過物件/景色來鋪陳一檔重訪記憶的展覽。圖為「卡在鞋底的沙」展覽一隅,攝影/Kagaw Omin,谷公館提供

記憶與真實之間

大樓電梯門打開,一眼就能穿透谷公館展場門口的透明玻璃,看到石孟鑫在展場樹立的以玻璃鋼和木頭製作成龍舌蘭造型的作品《龍舌蘭》,緊接著映入眼簾的是掛在牆上、以白水泥製成塊狀波浪造型的《海浪》。另一牆面上可以看到五個跳躍起的人物身影《跳水》,再轉入展場則會看到站立在空間中以玻璃鋼翻製的羊《山羊》,還有在牆角的土堆中只剩下羊骨頭的《羊骨》。最後進入展場深處的小空間,是一處彷彿即將日落的《沙灘》,石孟鑫以軟發泡劑製成具波浪紋理的沙灘,並在上面放置由鋁製成的物件,像是枯枝、石頭、貝殼等。

轉入展場則會看到站立在空間中以玻璃鋼翻製的羊《山羊》,還有在牆角的土堆中只剩下羊骨頭的《羊骨》。圖為「卡在鞋底的沙」展覽一隅,攝影/Kagaw Omin,谷公館提供
圖為《羊骨》,攝影/Kagaw Omin,谷公館提供

《沙灘》的物件在燈泡的照耀下,閃著些微的光芒。而這樣的經驗也來自於石孟鑫感嘆友人總是能在沙灘上撿到閃閃發光的物品。事實上,「卡在鞋底的沙」展出多個物件和場景的「複製品」,都來自於石孟鑫在澎湖某座小島的旅途中所看見的印象,他分別利用不同的材質重新製作,而這些物件普遍都能在我們的集體記憶中找到可安放的地方(像是沙灘、貝殼、石頭、海浪與羊等等)。

有趣的是,在製作過程中,石孟鑫會套上一層自己主觀的情感濾鏡,他坦言「回到台北的工作室聽著外面的車流聲要重新去想像及感受在澎湖的景物是很奇怪的狀態」,而也是因為這樣身體感知的錯置,讓他在材料的選擇上刻意拉開記憶與真實之間的距離,創造了一個能被重新詮釋的空間,而這也可以顯現在他在展場門口處擺放的相簿,相簿中的照片記錄了他遊玩的過程、也記錄了作品製作的過程,在相互對照之中,更顯兩者之間造型和材質上的關聯與落差。

《沙灘》的物件在燈泡的照耀下,閃著些微的光芒。而這樣的經驗也來自於石孟鑫感嘆友人總是能在沙灘上撿到閃閃發光的物品。圖為《沙灘》,攝影/Kagaw Omin,谷公館提供

關於突破既定意義與想像

對比石孟鑫過往的作品,這次「卡在鞋底的沙」似乎迎來另一新的創作面向。

2020年高雄獎獲獎作品《A》,石孟鑫將整體空間納入考量,並不實際製作出一單獨存在的雕塑作品,他選擇搭建了一處三角形的空間,在兩面牆的夾角中塞進不同尺度的物件,除了延續物件本身的語彙外,更以新的測量位置來創造、或說提問物件的新意義。

同年在忠泰美術館展出的作品《T》,延續同樣的創作思維,在展場樓梯間畸零空間,放置不同大小的物件,在不同尺度的對照下,也顯現我們對於習以為常的物件之重新閱讀。到了2020年在谷公館的個展「19:00」,我們可以看到石孟鑫的創作轉往對於都市畸零空間中現成物的觀察,像是冷氣機、通風機以及理髮廳常出現的旋轉燈,更在展場藉由風的動力裝置、物件位置的調配,創造這些物件彼此新的關係。

2020年谷公館的個展「19:00」,石孟鑫在展場藉由風的動力裝置、物件位置的調配,創造這些物件彼此新的關係。攝影/Kagaw Omin,谷公館提供

這次展覽一個很關鍵的前期作品,是2023年石孟鑫在駁二駐村成果《~~~》,石孟鑫利用重複翻模,將海浪的印象以玻璃鋼翻製,並噴上藍色顏料,使作品近似於被陽光照射而波光粼粼的海面。此次展覽,雖使用同樣模具製作《海浪》,但卻透過白水泥的質感,讓表面轉而成為溫潤且具有孔隙的質地,為觀者帶來全新的視覺感受。

從這幾年的創作脈絡看來,石孟鑫初期以整體空間來思考,聚焦於挑戰我們對於物件和空間之間的測量尺度,後逐步將力道置於現成物的再現,尤其此次展覽更是在材料上有多元的嘗試,可說是企圖從另一角度來繼續突破我們對於日常物件/景色的既定意義與想像。

《~~~》石孟鑫利用重複翻模,將海浪的印象以玻璃鋼翻製,並噴上藍色顏料,使作品近似於被陽光照射而波光粼粼的海面。圖為《~~~》,攝影/Kagaw Omin

材料的時間性

回到「卡在鞋底的沙」展場,這次展覽中的《海浪》與《~~~》在材料使用上的差異,除了來自於石孟鑫的感受外,為了重現記憶中這塊海浪,石孟鑫選擇以新的方式來處理顏色,他拒絕用漆料來遮蓋原本的材質,轉而使用色粉加進白水泥中攪拌,依照色粉濃度的不同而呈現深淺不一的顏色。

《海浪》石孟鑫選擇以新的方式來處理顏色,他使用色粉加進白水泥中攪拌,依照色粉濃度的不同而呈現深淺不一的顏色。圖為《海浪》近拍,攝影/陳思宇

另一件作品《龍舌蘭》以玻璃鋼結合木頭製成,石孟鑫同樣在玻璃鋼中倒入不同濃度的色粉,呈現深淺綠色交錯的葉片造型。而枝幹則用木條卡榫拼接,在頂端以多個木製的圓形象徵即將開花的花苞。

「龍舌蘭在開花後就會死亡」石孟鑫說。會特別選用龍舌蘭是因為它這趟旅程中常看到的植物,且垂直造型與總是水平的海平面亦形成對比,而最重要的原因是龍舌蘭象徵著一種即將奔赴死亡的消逝感,但卻又帶有重生的意義——因為母體雖然在開花後死亡,但花苞內株芽則會散落在附近重新生長。

如果說龍舌蘭具有即將消逝的意義,那我尤其也喜歡石孟鑫在材質間顯露的時間痕跡,像是以澎湖海砂包裹的《跳水》,他一層層將沙粒黏著上去,仔細靠近一看,會發現有一點逐漸落下的痕跡,同樣充滿脆弱且易逝之感,如我們在海灘上捏塑沙堆時,總是最怕突如其來的海浪。另一作品《沙灘》的軟發泡材質,更是會隨著時間,逐漸從米白色變成鵝黃色。

《龍舌蘭》以玻璃鋼結合木頭製成,石孟鑫同樣在玻璃鋼中倒入不同濃度的色粉,呈現深淺綠色交錯的葉片造型。圖為《龍舌蘭》葉子近拍,攝影/陳思宇
《跳水》充滿脆弱且易逝之感,如我們在海灘上捏塑沙堆時,總是最怕突如其來的海浪。攝影/Kagaw Omin,谷公館提供

重複、差異與縫隙

展覽中另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在《海浪》模具設計上,石孟鑫為了讓每塊可以拼接,在四周做了可倆倆銜接的造型,不過雖然是重複翻模,白水泥與色粉濃度的差異,讓每塊波浪都在重複的翻模中,顯現一點獨特的差異紋理,由側面看接縫處也並不平整,每塊的縫隙間甚至距離也不一致。

在《海浪》模具設計上,石孟鑫為了讓每塊可以拼接,在四周做了可倆倆銜接的造型。圖為《海浪》,攝影/Kagaw Omin,谷公館提供

同樣的製作邏輯也顯現在《沙灘》,石孟鑫同樣將軟發泡材料放進模具,重複翻製組合成現在看到的沙灘,而軟發泡在翻製過程中也被刻意保留各自的差異,再加上日益變化的顏色,使沙灘雖然看起來雖是不停地複製貼上,卻又保有各自不同的質感。

石孟鑫將軟發泡材料放進模具,重複翻製組合成現在看到的《沙灘》。圖為《沙灘》,攝影/陳思宇

我們可以看到石孟鑫在重複翻模的過程中,並非是完美地複製前一塊的造型,而是去容忍因為材料所產生的種種差異,而在塊狀與塊狀之間的銜接與間隙也並不工整,在技術上也許可以說是瑕疵,但如果回到這些物件是石孟鑫對於澎湖那座小島記憶的複製,那是直指著他認為回憶過程中,總是會遺失了什麼、或是加入了什麼,而導致回訪真正的記憶之不可能,同時也是提醒著身體早已置於其他的時空,過去早已無法復返。

被陽光曬久了總會褪色。整個展覽在複製過程中,探討著真實與記憶的落差,並以一種褪色的色調,紀念著被時間蒙上了霧、已逝的歲月。

石孟鑫在重複翻模的過程中的種種「瑕疵」,直指著他認為回憶過程中,總是會遺失了什麼、或是加入了什麼,而導致回訪真正的記憶之不可能。圖為藝術家石孟鑫於展場一隅,攝影/Kagaw Omin,谷公館提供

石孟鑫「卡在鞋底的沙」

時間|2024. 05. 04 – 2024. 07. 27
地點|谷公館

延伸閱讀|【給Z世代的藍色時期】你的教養不是我的教養,學院的藝術養成之術

陳思宇(Sih-Yu Chen)( 101篇 )

藝術書寫者。主要關注計畫型藝術創作、表演藝術、電影與當代影像,以及其他任何好玩的事。文章散見於日本媒體《artscape》、《典藏ARTouch》、《藝術觀點ACT》等,現任典藏雜誌社企畫編輯及Podcast《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E-mail: sihyu032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