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藝術山丘上的感知雲:林洲民未竟的北美館擴建夢

藝術山丘上的感知雲:林洲民未竟的北美館擴建夢

Sensible Cloud on the Hill of Art: TFAM Expansion Project and J.M. Lin’s Unfulfilled Dream

擁有全國性知名度的建築師林洲民,投入台北市立美術館擴建案,這是他卸下台北市都發局長後第一個大型統包工程案,結果事與願違,鎩羽而歸。該案得標與否,對於卸下公職、重掌建築師團隊的林洲民來說,當然重要。但他更在乎的是,在公民意識抬頭,急於接軌國際、躋身一線都會城市的台北市,需要的是100%的真公園,以及100%的真美術館。

擁有全國性知名度的建築師林洲民,傾注其38年的建築設計專業與熱情,投入台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北美館)擴建案,這是他卸下台北市都發局長後的第一個大型統包工程案,結果事與願違,鎩羽而歸,留下不可言喻的深沉喟嘆。

延伸閱讀|臺北啟動北美館擴建案:劉培森方案獲選,首座地下美術館翻轉未來想像

由於該案的先期設計,是林洲民在都發局長任內完成,他度過3年旋轉門條款,取得合法參與競標的機會。為克服地下化瓶頸,他不惜用堆土丘、築河谷,把行政辦公室、館外商店安置在地面層,守護住100%公園綠地與100%的垂直美術館,並讓御史大道中山北路免於破口。

尤其發想自飛機起降噪音,以聲響轉譯,作為外牆有機感應,甚至以「藝術山丘上的感知雲」為核心,作為識別設計系統,讓科技藝術、建築美學以及在地文化緊密結合,成為競標席上的全新亮點。

藝術山丘上的感知雲示意圖。(林洲民提供)

怎奈,眼前的大環境詭譎多變,疫情未歇,國際戰事持續,通膨升息預期,全球籠罩著不安與焦慮,台灣又進入選舉季節,台北市長柯文哲任期將屆,11月改選在即,疫情擴散之下的政治角力,選舉的貌合神離,變數乍現,讓市府上下有著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壓力。

北美館是市府文化局底下的二級館舍,擴建新館的統包工程,係由新工處負責,大家心照不宣的是,攸關柯文哲選舉承諾,希望出清,尤其拖了多年的公共工程藝文統包案,像北美館新館、台北市音樂與圖書中心等,都有非發包出去不可的壓力。因此「揣摩上意」的「安心牌」或成審查委員會的最大公約數。

該案得標與否,對於卸下公職、重掌建築師團隊的林洲民來說,當然重要。但他更在乎的是,在公民意識抬頭,急於接軌國際、躋身一線都會城市的台北市,需要的是100%的真公園,以及100%的真美術館。

林洲民因為參與過台北市都市發展的4年實戰,對於台北市歷史紋理、公園規劃以及落後26年的台北市立美術館計劃的熟悉與期待,特別深刻,因此展現在他的規劃案,不但鞭辟入裡,一針見血,更有許多專家獻策下的獨門創意,例如,辦公室、館外商店、餐飲及獨棟專區等全面地上化;考究挖土、覆土與植栽,以打造100%公園及100%美術館;設計上為黑白盒子保留最大彈性與未來性;以感知雲為核心,兼顧敕使街道的交通動線,展現對歷史紋理與在地性的尊重。

北美館擴建案緣起於2014年柯文哲競選台北市長時,提出的「文化夢工廠」競選支票之一。根據當時「文化夢工廠」說法,是把目前的花博公園與美術館公園、新生公園,甚至是遷移後的松山機場連成一線,打造成「華人世界文化夢工廠」,並在該處設置北美館二館及動漫博物館。當時柯文哲市長為了避免文化夢工廠及圓山周遭的文化政策全數跳票,在2018年選舉前,積極推動了「北美館擴建案」等,確保文化票源,而 「北美館擴建案」因位於所謂的圓山遺址敏感區,一路走來備極艱辛,直到2018年年中,獲得都市設計審議委員會正式通過。

最早市府團隊提出的折衷方案,就是讓北美館擴建新館與本館、典藏庫房,三館一體,互相連結。

所謂花博公園美術館園區的公園用地,包括圓山園區、美術園區與新生園區,共434,470平方公尺(包括花博公園用地333,183平方公尺與美術園區101,287平方公尺),公園用地上興建美術館,法定建蔽率為12.45%、法定容積率60%、法定開挖率50%。面臨的計劃道路,包含中山北路三段40公尺、民族東路25公尺以及新生北路10公尺。

依據前期規劃,就是在公園用地上,採地下化覆土,希望保留住公園綠意,也讓1983年建館迄今的北美館順利擴建,讓1996年功敗垂成,延宕26年的北美館「大美術館計畫」,正式上路。

但儘管在花博公園美術園區,進行地下化覆土的環評審查、古蹟保護、地下水位評估等等都已過關,還是引來正反兩極意見。有人為市府團隊當年的聰慧巧思喝采,卻也有不少人持反對看法。反對的理由,包括大面積土方不易處理;地下化覆土不利水質涵養與樹木生長,而把美術館與辦公室埋在地下,大家心驚驚,因為本館地下辦公室已經使用了39年,北美館員工無不期待改變地下辦公室窘況,因此雜音非議,沒有停歇過。

從扮演2018年該案的先期規劃者,到轉身參與競標,林洲民角色,有些微妙。於法,他已通過3年旋轉門,參與公共統包工程競標,「完全合法」。但是不喜歡他的人,認為這是「自己畫靶給自己打」,是不公平行為。為此,林洲民一直低調不作回應,他只希望透過競標程序,以最完美的設計案,獻給他熱愛的台北土地與台北市民,同時凸顯2018年選擇花博公園美術園區擴建北美館,是英明睿智之舉,絕對可行。在公私思考的雙重期許下,林洲民團隊宵衣旰食,全力備戰。

延伸閱讀|【守護.監督北美館擴建案】前都發局局長暨建築師林洲民觀點:細說擴建案淵源,點出變更環評問題

「台北藝術園區-台北市立美術館擴建統包工程」,由台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主辦,總標金為44.3億元。2021年底公告,今年4月12日第一次流標,5月11日第二次開標,經評審委員會審查通過,「劉培森建築師與福清營造」團隊,以最有利標勝出,第二名是「九典郭英釗建築師與三星營造」團隊,「仲觀林洲民建築師與宏昇營造」團隊,則敬陪末座。

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分析指出,該評審委員會考慮的重點,不外乎:競選團隊的背景、資歷、實績、社會形態、承擔風險能力,再加上規劃成品的創意造型等等。他恭喜勝出團隊,也鼓勵沒有得標團隊,再接再厲,不要氣餒。彭振聲不認為該案會有人為因素左右評選,他希望每一組團隊,多多參考其他團隊設計特色,學習他人之長,修正自己不足,不要作其他情緒的牽扯,公務單位,一切秉公處理。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出席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TMS)的記者會上表示,北美館完成統包工程招標,非常好,得標團隊很不錯,希望讓台北市民蓋新美術館的夢想落實。柯文哲強調,「競標一定有贏有輸,這也沒辦法。」柯文哲沒有明說,但意有所指,對於曾是市府團隊重要戰將的林洲民中箭落馬,感到無奈,不是他所能置喙的。

與其「猜測」林洲民團隊為什麼落敗,不如回歸專業,正面了解該團隊的規劃用心與特色,或也是精神上的亡羊補牢。

延伸閱讀|林中孕藝、藝中觀林:劉培森團隊許北美館新館庶民形象

延伸閱讀|環園空橋是特色,中山北路破口成敗筆:北美館擴建案,綠建築優等生郭英釗團隊怎麼輸了?

團隊組合強強聯手

關於建築設計的技術執行,以及建築工程的計畫執行,林洲民團隊取名為「藝術山丘的感知雲.城市河谷中的展演群」,各成員出類拔萃,引領風騷。包含:宏昇營造股份有限公司、高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仲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台北)、林洲民建築師事務所(紐約)。技術顧問團隊則有:超偉工程顧問公司、恆開顧問有限公司、明承顧問有限公司、遠東防災消防公司、暉達技師事務所、行易網科技公司、景丰科技公司、長佳成工程資訊公司、易境公司、綠野國際智能公司、凱鈦綠建築公司、台灣建築醫學學會、共感地景公司的陳宣誠、林暐翔與蘇孟宗、一隱照明設計公司、朱文英+劉炳毅、湯石照明公司、黑盒子設計顧問劉權富、築點鍾秉宏。

宏昇營造成立迄今已28年,由5位留美工程博士回國組成,後來多位技師及工地主任陸續加入,逐漸凝聚為一個理論學養紥實、實務經驗豐富,擁有台灣及美國多種技師證照的專業團隊,承作經歷包括美術館、博物館、醫院、高科技廠房、住宅大樓,以及鐵路橋樑碼頭護岸等等。

創辦人郭倍宏(1955-)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土木工程博士,曾擔任臺大土木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全國營造管理協會理事長、以及屏東基督教伯大尼之家董事長,慷慨解囊,出錢出力協助許多宗教慈善機構完成工程達40件,目前還有6個教會工程正在興建中。過往工程亦獲獎無數,包括國家金質奬2004-2021年施工品質類、公共工程類以及規劃設計類共21次全國首獎,以及39座金質獎⋯⋯最近5年內工程實績金額總計266.11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宏昇營造在2020年桃園市美術館新建工程最有利標評選第一名,目前正在施工中。2021年國家軍事博物館新建工程最有利標評選第一名,工程也在進行中。早在2011年與台大BIM研究中心及台大土木系合作,將BIM導入高雄美術館HH大樓的興建,目前已累積10年經驗,民視數位媒體總部大樓、秀傳醫院醫療與宿舍大樓、國家地震中心第二實驗設施興建統包工程等成果豐碩。

共同投標廠商高逸工程公司最近5年內履約案件有12件,已完成5件,履約中還有7件,最近5年內工程實績金額總逾25億元,也是實力廠商。另外超偉工程顧問公司陳福松博士是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的結構工程設計者;恒開工程顧問公司則是台北藝術中心機電工程設計者。

至於投入建築行業已經38年的林洲民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碩士(1984年),曾擔任成功大學建築學系暨研究所兼任教授、駐校建築師,以及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兼任教授。在美期間,曾任職於美國紐約市貝聿銘及合夥人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1988-1995)、美國紐約市 Moshe Safdie & Associates 設計師(1986-1988)以及美國紐約市Araldo Cossutta & Associates 設計師(1984-1986)。

1995年返國創業,成立林洲民建築師事務所,1997年擴大為林洲民建築師事務所 / 仲觀設計顧問有限公司,2002年改組仲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2002-),獲得獎項包括2005年iF傳達設計獎金質獎、2008年iF傳達設計獎金質獎、2006、2007、2013年美國建築師學會紐約分部年度設計獎等。2021年9月23日榮獲國土建設特別貢獻獎。2014年12月25日,獲邀加入柯文哲市長團隊,擔任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局長。2018年12月25日,林洲民離開公職,回歸仲觀建築師事務所。

林洲民說,他是位熱愛環境規劃,且從事建築設計38年的建築人,從業界延伸到公務體系的經歷,使他更清楚公共工程的重要性。

回首前塵,從1984年研究所畢業迄今的建築工作生涯,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84-2014,30年的無役不「與」。此階段前期12年,林洲民在紐約市全職工作;1995年回台灣;再到2014年的「建築人之旅」,其中經歷:

  1. 921震災之後的南投縣埔里鄉的「民和國小」及「民和國中」。
  2. 文化歷史建築更新再利用的「台灣民主基金會」、「台灣博物館本舘」、「台灣博物館土地銀行分館」、「華山藝文特區整體規劃」、「松山菸場藝文特區整體規劃」,以及「誠品書店的城市文化整體規劃」。
  3. 公共建築實踐的「八斗子海洋科學與科技博物館」及「台北達人女中」。
  4. 10年16個從不缺席的「台灣國際競圖」提案。

第二階段、2014至2018年,4年的無役不「興」。任職北市都發局期間,了不起的8萬人集體成就,他親身參與,與有榮焉。

第三階段:2018-2048,未來30年持續的無役不「興」。仲觀團隊以「台南社會住宅」、「政大學生宿舍」與「台北圓山公辦都更」作為起點。

林洲民強調,他深知自己是認真工作者,「持續工作」是他的人生信仰。何其榮幸,長年以來,他周遭的親朋好友持續給予支持鼓勵,讓他樂此不疲,始終保持生龍活虎狀態,還想再做30年。

這回由宏昇、高逸,及仲觀組成的執行團隊,結合國內外藝術創作界、美術館經營顧問界、藝術潮流顧問群等,以參與式的規劃,深入了解全基地內的水文、地景、生態,以及台北人文歷史脈絡之後,成就了一個100%的公園以及100%的美術館。長達數月的工作結果,林洲民自詡,是一個「值得」、而且令人倍感驕傲的集體成就。

歷史紋理爬梳,珍惜先人智慧

當山境南移、水域南流,友善景觀配置,一個權力下放的市民時代,於焉展開。

一秉城市發展規劃的高視角,林洲民團隊深入研究基地建築與景觀,友善安排配置計畫。美術館的公園,整合環境與藝術,在都市生態與藝術場域之間,提出開放性的框架,並重新定義都市地表和市民文化。「市民森林」提出一個未知的留白,是探索之後的交集,由市民所共享,並且在自然和藝術的領域內,取得最大的加乘效果。它將提倡新的聯繫和連結,啟動各種空間計畫、用途和劇本。

當民眾徜徉美術館園區,可以散步留連、沈思休憩或者晨跑騎車、打氣功、練太極⋯⋯,藝術場所和自然演替邂逅、交流,所形成的擴散現象,藝術早已附身其上。或在晨嵐、暖陽,和風、彩雲、烈日、夕霧、月影之中,不必明提藝術,但藝術卻已充斥其間,無所不在。

藝術山丘上的感知雲

藝術山丘上的感知雲模擬圖。(林洲民提供)

若問,台北的空間是指那裡?台北的聲音,從那裡發出?台北的色彩,是怎樣的溫度?

俯瞰群山圍繞的台北盆地,各式植物群簇而生,屋簷下,是台灣人活絡的日常生活。環顧四周,台北緯度的自然景觀,襯起城市的豐富性,街道上的人聲與交通,參與了風雨和陽光的叨擾,社區中的交談聲,攪和著宜人的四季色彩,眼底下,便是一片100%的滿溢風景。

當美術園區成為北台灣的藝文核心,林洲民團隊試圖抓住浮在城市間的躁動,堆疊出一座1%的浮光島嶼,成為藝術山丘上的感知雲,讓行旅過客感受到台北的空間,聆聽台北的聲音,看見台北的形色。

基地周邊的觀察範圍,包括圓山捷運站、園區內遺址、北至劍潭山、圓山飯店,向東延伸到松山機場。從圓山基隆河的自然景觀,到南端社區以及市民生活不起眼的角落,收錄了街道雜物、交通人文、自然生態等都市混音,把各種周遭元素,轉化為庶民的感官動態,凝結成一塊塊共感的雲朶。

基地的所在地,承續了劍潭山一路以來的原生植帶,把都市內的公園綠地,與自然系串連起來,成為台北市的生態跳板。要塑造藝術容器,回頭請教自然之道,果然是捷徑。回應河川的灣流與堤岸之間,保存林木的扶疏,將基地讓出100%的市民公園,以創造100%的美術空間。

「藝術山丘上的感知雲」是林洲民團隊主打的意象,在破題上饒富創思,也詩情畫意。感知雲意象,既當代、又接地氣,參與顧問的學者忍不住驚呼,「感知雲」太有態度了,令人激賞!一向嚴肅的建築團隊,擔心外界不了解他們的細緻與佛心,林洲民親手繪素描,轉譯核心概念:「城市森林中藝術山丘的感知雲」。山丘上的雲彩,以光和影,表達出當代藝術的未來性及不確定性。然而,河谷中的水域,以動靜反映出當代藝術的豐富性,以及不確定性中的可變異性。

「感知雲」是怎麼來的?原來,林洲民團隊央請專家,錄製一段飛機飛過北美館上空的原音,再以聲音波動轉換成可判讀畫面,並傳到另一個程式中,把聲音數位化,音量觸發動作,成為另類和弦,聲音藝術家便以此定義「感知雲」。

簡單地說,感知雲係以物理性方式,把聲音轉換下來,讓材料共振,因為材料的關係,以及雲朶的呈現,會產生反射角,聲音會被反射到地面。但為什麼需要這樣麻煩,錄製令人厭煩的飛機噪音?對林洲民團隊來說,他要展現的目的有三:

  1. 場域精神
    北美館距離松山機場並不遠,每天飛機起降頻仍,該團隊要以最直接的起落噪音,來凸顯地緣特殊性,展現場域精神。團隊特別邀請聲響藝術家姚仲涵,姚仲涵長住台北,早已習慣北美館飛機起落,他加入聲音藝術顧問行列,就是要把噪音視為特色,並運用在建築的外觀之上。
  2. 跨域結合
    「感知雲」計劃,是聲響藝術家企圖在美術館的外牆,建立一套開放的轉化系統,把附近所屬的噪音,悉數轉化為材料所發出的樂音。建築團隊再賦予建築語彙,成為美術館獨一無二的外觀,展現了建築設計上的開放性和探險性。
  3. 形塑感知建築
    什麼是感知建築?建築媒體立面(即可變動的媒體外牆)、物聯網與智慧建築(建築物資訊與控制系統),是感知建築的硬體設備層次,唯有從不同層面探究感知的目的性和媒介性,才能進一步理解建築本體的感知意涵,成為一座有感的建築。

當建築具備感知能力,它將不再是建築,而是從事物(thing)轉變為存在體(being)。建築可以成為人與人、人與物、人與環境的感知延伸機制。如果北美館新館可以把周遭訊息,轉變為自身外觀表情、轉變為可供藝術家運用的素材,它的獨特性、共時性與適地性,將同時具備地景作品與資訊媒體的多重角色。

感知雲圖像曲線模擬圖,感知雲轉化附近噪音,成為美術館的建築外觀。(林洲民提供)

為了這個概念的實踐,林洲民團隊相繼和海內外專家輪番討論,沙盤推演,再以學理及技術實踐藝術創作,於是,「藝術山丘上的感知雲」於焉成型。扮演詮釋當代藝術特殊定位「未來性」及「不確定性」的理想建築表現手法,也成為創意出擊。

長年在台北生活的姚仲涵說,自己早已習慣飛航噪音問題,他沒想到林洲民團隊,會把噪音當作創意特色,甚至把該特色運用在建築的外觀之上,形成與雲彩共舞,敏銳細緻的創思所在,不愧是神來之筆。

以下,是侯君昊教授以第一人稱的文字書寫,陳述如何實踐「藝術山丘上的感知雲」在建築立面上的呈現:

藝術是人類文化淬鍊、超越物質文明的內涵與表徵,而承載藝術的建築物,可否應該跨越庇護所與空間容器的傳統角色,進一步追求建築的超越性?

感知建築

建築媒體立面(可變動的媒體外牆)、物聯網與智慧建築(建築物資訊與控制系統)是感知建築的硬體設備層次,但唯有從不同層面探究感知的目的性和媒介性,才能進一步理解建築本體的感知意涵,成為一座有感的建築。而這座「有感」的建築,不只是造型與機能讓人有感覺,而更須具備感知周遭事物的能力、並與其內在活動產生關聯。我們好奇的是,當建築具備感知能力,它能做什麼?它想表達什麼?它還是它嗎?當物件具備感知能力,它還只是物件嗎?

當建築具備感知能力,它將不再只是建築,而是從事物(thing)轉變為存在體(being)。建築可以成為人與人、人與物、人與環境的感知延伸機制,有形的建築是,無形的建築則是資訊的母體。當北美館新館能將周遭環境訊息轉變為自身外觀表情、轉變為可供藝術家運用的素材,它的獨特性、共時性與適地性將同時具備地景作品與資訊媒介的角色。

感知雲

感知雲是感知建築的外顯器官,感知雲的構成單元則具備物理世界中的微粒性質(granularity),微小變動累積為巨觀現象,形成雲的流動。日復一日的環境聲響、氣候變化、川流不息的各種流動(人、物、車…)所構成的現象,都是一種自然。沈浸在自然環境,坐看雲起時。

不同於傳統地標建築巨大量體的壓迫或張牙舞爪的存在,感知建築可以是鯨魚般的溫柔巨人或如雲霧裊繞般的輕盈瀰漫。一個具備覺察力、並能適度回應的美術館建築,本身就是件活作品,除了感知周遭物理環境和內在活動資訊、反映在自身外觀與作用上,更可以將持續變動的資訊提供為創作素材,成為新作品的養分與驅動力。在當代解構與重構的快速循環下,創作與詮釋的自由,體現在資訊的瀰漫與通透、感知與回應的豐富可能上。

感知雲的可動單元採用機械構造有其必要性、也同時有缺點,必須克服耐候性、低維護性、低噪音、時間挑戰等問題,值得研究發展新型態單位,盡可能減少機械元件,提高可行性,例如共鳴(resonance)和共振放大作用,當然這在建築系統也會造成另一層問題。」

感知雲為識別系統

林洲民團隊以感知雲作為北美館識別系統設計,賦予藝術環境生命力。該團隊分析,雲的裙帶,襯托了山丘的安穩,看這片大地,孕育著藝術概念的萌芽;雲的飄緲,抬起了市民的目光,欣賞冠空處雲蔭迴轉的扶疏一刻;雲的左右恍惚,牽動著每位市民擁抱感知的機會,因為雲在時刻間的變化,所以雲是詩的題材、市民的標的、生活的指標,引導我們走向下一段路,對不確定性有所追尋,雲是指標,指標是雲。

從過往的歷史來看,城市生命的起源是河,而雲就是河在空中的樣態,這座城市森林緊鄰著淡水河與基隆河,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依。有河的地方,就有人類生活鑿刻的痕跡;有雲的地方,就有目標的追尋。我們站在北美館,望著雲,想起源頭,走著路。

雲會空虛,也實在。天光滲透穿越指標系統,只是循著雲的道理,陪襯在屬於市民的藝術公園內,吸引熱愛藝術的靈魂駐足,引領美術館,跨越多元連結未來,成為與時俱進藝術與自然共生的場域。

市民森林

市民森林規劃設計圖。(林洲民提供)

基地脈絡,凝聚著混音源,也環繞著光波動,城市綠洲與覆土式美術館,就藏身其中。

在實際作法上,該團隊另闢蹊徑,在基地上堆起一座藝術的山丘,並掘出一道下沉的河谷,從高點眺望山谷之間,是當代藝術的高度。山丘之上,匯集了市民和城市的活動感知,河谷之中,收藏了靜態的人文美學,讓公園與美術館完美結合,拉出遊逛型態的新層次。

藝術公園是市民的休憩空間,也是創作活動的發生地,大大小小藝術不期而遇,散落在基地的各個角落。該團隊希望用散步路徑的串連,環繞整個園區,穿梭市民森林,經過坡上的石階,來到美術館的前院,沒有開頭,也沒有結尾,隨時隨地都可以在綠色森林裡來一段輕遊行,怡然自得。

美籍哲學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曾於1927年在《The Public and It’s Problems》書上說,如果要形成公共,公眾本身,就必須打破既有的政治形式。林洲民團隊引用杜威的概念並指出,美術館的公園,整合環境與藝術,在都市生態與藝術場域之間,提出開放性的架構,並重新定義都市地表和市民文化。

北美館外的公園,位於台北山系綠帶的最南端,基隆河的左岸,在日治時期成為臺灣神社境內森林的延伸。中山北路,從台北都市改正計畫的正北格網出發,因為正對神社軸線而轉彎,再跨越明治橋,進入神社境內。而取代台灣神社的圓山飯店,至今仍位居圓山高處,俯瞰並支配都會地景。

從敕使街道到都市森林,中山北路北側地景的轉變過程,顯示權力下放的市民時代。新館的斜向軸線,呼應市民的網格,偏離原有秩序系統所對應的使道軸線,把階級象徵的軸線取回,放到群眾手上,這也突顯了基地西側的重要性。

配合都市設計要求的30公尺退縮,由西入園的主要步道,對應著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不同時節的光角,在時序遞嬗中,邀請民眾穿越市民森林,再進入美術館園區的藝術場域。

有關市民森林(civic forest),根據林洲民團隊的解釋,它是一個多元複合體,從樹冠層到林下層,具有不同的空間層次。它同時是天然的,也是文化指認的場所,以森林光洞(forest clearing)作為原型,邀請市民參與樹林中所發生的演替作用(sucession)[註1],並且成為其中的一部分。沒有人為干擾的演替作用中,物種和環境,會形成頂級群落,也就是一種動態平衡的現象,隨著物種的增加,生態系也會更加穩定。

「公共荒野」同時呈現生物與人群的多樣性,該團隊在光洞周圍,栽植陽生性與陰生性樹種,在彼此競合消長中,配合日照、季節與遮蔭的狀態,形成不同特質的光洞。配合每個光洞中的設施、鋪面與空間圍合程度的設置,形成不同性質的公共空間。把森林空地當作公有地(commons),發展出不同的森林空地類型,使人和生物,不約而同,佔領據用。

這樣的都市空體(urban void),考慮的是人和生物,能夠重新佔領空間。在這個基地上,藝術和地景,都成為表現和匯聚想像力的媒介;演替作用,則成為人、生物與環境之間的最大公約數。正如比利時政治哲學家尚塔爾·穆芙(Chantal Mouffe,1943-)的論述,她相信公共領域,不只是共享價值和信念的疆土,也是差異被揭露、被協商的基地。因此,對於市民森林的空間計畫對策 ,林洲民團隊歸納如下:

1. 以精準的開放性(precisely open),取代模糊的鬆散(vaguely loose)。

2. 融入植群的演替現象,並以此量測空間的開放性。

3. 邀請民眾和藝術家,共同參與「時間」與「事件」的地景。

城市紋理與美術館可能性

從民族東路上空俯瞰美術館園區。(林洲民提供)

根據該團隊分析都市紋理脈絡,提出以下心得:

1. 本館本位
北美館本館作為園區核心,為保留現代性的展藝空間,清晰貫穿南北方,該案將建築量體退到園區東側,圍封出原生自然的城市綠洲,作為本館與新館的入口廣場。在開挖策略上,更能減少擾動原地形,達成一次性開挖,但分階段經營,以減少對環境的干擾與破壞。

2. 城市軸線
以中山北路之南北向(臺北山系-臺北舊城),民族東路東西向(都市綠帶)劃定出主要軸線,以及基地與本館、圓山捷運站、新生園區的節點連線,拉出來往人流的各個面向。

3. 自然紋理
基地緊鄰圓山仔,拉起36公尺標高歷史、碎片和自然綠貌,一路延伸到新生、松山綠帶。蜿蜒北側的基隆河,形成河面到河堤,乃至於北美館的漸進過程。

4. 綠色交通動線
自行車節點由外部的圓山附近、臺北車站、新生公園,延伸進基地內的漫遊。未來的動線規劃將加強人車循環的流暢性。

5. 日光與坐向
基地南北向為長軸,本案運用景觀設計及覆土建築手法使展館量體避開西向日照,並擴大公園的活動性,且於建築東向立面做下沉式中庭採較多的日光進入室內空間。

6. 抬升與下沉
該團隊最後展現了將地表抬升的力道,把公園綠地延伸至不同高度。至於神來一筆的是,該團隊讓地表下沉,作為美術館的中庭,創造於地下的「地上美術館」,令人無比驚艷。

7.「70%公園與30%藝術」到「100% 公園與100% 藝術」
根據該團隊的佈局、設計,就是把歷史量體退縮到基地東側,將地景與建築比例劃分為7:3,試圖營造大範圍的市民原生森林,搭配林中美術館,成為地表上的美學比例。然而,地表之下,是垂直的100%美術館建築空間;地表之上,則是水平的100%都市公園、市民休憩綠地。垂直與水平的交疊,讓隱身於地下的藝術活動與城市自然景觀,共存共榮。

經過都市紋理脈絡的分析,留下清晰的美術館園區空間與動線,美術館內的參觀迴路、策展迴路,都更加容易被理解與分享。

至於如何造就「城市森林」,不能只淪於口號,該團隊提出循序漸進的工程進行方式——首先,訂定開挖範圍,自中山北路往東退縮80公尺。總開挖面積,低於實際基地之40%,也利用地景山丘的回填,造就了「藝術山丘」及「市民山丘」。換句話說,所有的城市森林,都避開地下室開挖範圍,藉以區隔真公園,或覆蓋薄土的人造綠地,差別就在於土壤品質與厚度,植物的根鬚,要真的伸得進深層地底才算數。

一般商業操作,人工打造的綠地大多只是回填表面薄層,乍看綠油油,但因土壤品質不佳,土層厚度不夠,植物生長不易,維護起來也是事倍功半,成本升高;反觀林洲民團隊以分區定位,沿中山北路側,不但退縮,尊重目前人行道上既有的林蔭,之後才是延伸出的厚底土丘,讓林木可以生根延展,健康成長,蔚為真正林園。有朝一日,升格為原生公園,扮演台北市的「城市之肺」角色。

至於什麼是本館本位,林洲民團隊解釋,北美本館作為園區核心,為保留現代性的展藝空間,清晰貫穿南北方,該團隊將建築量體,退至園區東側,圍封出原生自然的城市綠洲,作為本館與新館的入口廣場。

如何減少擾動原地形,可從林洲民團隊體恤大自然生態的規劃中見得。該團隊雖決定採一次性開挖,但分階段經營,以減少對環境的干擾與破壞。雖然環評單位明訂了標準,但林洲民團隊逐項完成作比較,凸顯他們的深謀遠慮與優勢。以下是比較的項目與結果:

1. 總開挖量:該團隊規劃為315,077立方公尺,比標準值360,000立方公尺為優。
2. 暫存量:該團隊囤94,000立方公尺,比標準值53,502立方公尺為優。
3. 土方運送量:該團隊規劃為379,600立方公尺,比標準值357,262立方公尺為優。

河谷中庭

設計河谷中庭,可說是林洲民建築生涯的精華呈現,是他多年苦思後,破繭而出,更是他4年公職人生的「救贖」行為。一個不佔建蔽率的河谷中庭,既避開地下室魔咒,凸顯了公共性與多元變化,更重要的是,他要終結北美館本館自1983年建館使用以來,都在地下辦公的噩夢。

花博美術館園區基地為434,470平公尺,法定建蔽率為12.45%,法定容積率60%,以及法定開挖率50%。面對這樣嚴苛的條件,如何讓未來行政法人化後,人才可以匯聚到北美館,在陽光地面層辦公;爭取米其林星級的高級餐飲,進駐北美館園區的地面專屬大樓、館外商店,讓招商容易,民眾進出也方便。

長120公尺、寛10至15公尺、高24公尺的「城市河谷」,直接連結美術館大廳,保有佇留空間,並與美術館戶外的「藝術長廊」融合為一,成為不折不扣的「地上美術館」。(林洲民提供)

該團隊把統包工程設計需求書所要求的100年防洪水位,即EL. +4.4公尺(由海平面起算的高程以EL (elevation) 表示),提高到200年防洪水位(EL. +5.03公尺),地下中庭的開口最低高程為EL. +5.40公尺。這個地下中庭的所有排水量,完全由地下筏式基礎所吸收,安全無疑,更具特色。

因此,該計劃規劃之城市河谷,所延伸出的藝術山丘、市民山丘,以及城市森林,不但帶來了舒適的風場、陽光以及綠蔭之外,也同時造就了100的的公園及100%的美術館。尤其,長軸南北向的美術館中庭,是迎接晨嵐曦光、大地乍醒的早鳥之區;早上十點之後,也不必擔心直接日照下的燠熱與威脅,無時無刻,皆置身於自然光照下的「地上美術館」。

早起進公園散步、運動的市民,可以順著園區,走進該「城市河谷」,一探建築設計上的靈巧;正常上班時間到美術館洽公,或看展覽,也不會有走進地下室沉悶窒息的壓力。這個長軸南北向的河谷中庭,可說是整座美術館的次場域,它讓建築物不再是沒藏地底的暗空間,也同時是享受光影的最大彈性,和大自然介入的策展介面。

館中有館,美術館群

不看林洲民團隊的設計,還不知道在建築師眼中,美術館可以如此多元延伸,令人眼睛發亮。這些設計分別是戶外美術館、垂直美術館、夜間美術館、微美術館、後美術館,以及陽光充足的藝術基地:行政教育空間。

1. 戶外美術館(Outside Museum):從入口中庭到河谷中庭的外部策展核心。
中庭,是對望的兩方碰撞的迴聲。室內大廳看去,進行中的策展計畫如火如荼地拉起討論會議,從漫遊走廊回望,懸浮的盒子告示著當期的展覽視覺;置身中庭中央,期待著天空降落一些聲音線索,跟水池的波紋產生連線。該團隊思考的展間活動,不再只是展間內的進行,展演被預告在戶外各處的微型藝展基地中,試圖讓當代藝術對外開放,也讓參觀行為模糊化。

戶外美術館模擬圖。(林洲民提供)

2. 垂直美術館(Inside Museum
展間的堆疊,創造垂直的高度流動,美術館的六個主體展間,由下而上堆疊起來,形成垂直的觀賞經驗,也同時創造高與低的不同尺度的公共展區。樓層與挑高空間的層次變化,搭配嵌入的休憩平台,讓參觀的流動與暫留,形成不同的步調與節奏,多元且熱鬧。

垂直美術館模擬圖。(林洲民提供)

3. 1%的美術館
基於公共性,美術館大廳是最重要的資訊站,涵蓋了當期的資訊物件和人流匯集。完備的服務空間和館內商店濃縮成百分之一的美術館,給市民一套自由的參觀體驗。美術館大廳的主軸,落在一條倚著河谷中庭的挑高且透明的藝術廊道,將日光引入最深處,讓人群活耀在大廳空間,取得展覽資訊、寄放個人物品、逛逛展覽商店,舒適且明亮。

4. 夜間美術館
完美容納300人的多功能展演廳,緊鄰美術館的主要出入平台,讓公共空間收納展演廳的短期間人潮。當北美館閉館後,多功能展演廳拉起一幕微光,成為照亮美術館的夜間劇場。

5. 微美術館(Micro Museum
館內商店 = 六個展間 X 1/10,均勻配置館內的休憩用餐場所及館藏商店,提供參觀遊客、藝術家、後勤工作者及行政辦公人員各種不同需求的商業行為活動空間。館內商店負責作展覽宣傳,提取當期展覽的不同表情,放置在商店內,成為展場遊逛的支線,參觀者在休憩時也能再次感受當期展的感動。

6. 後美術館(Backstage Museum)
支援展場的後場服務與作業區,正是典藏庫房。庫房的配置群,以中庭為中心,將好的空間體驗留給藝術家、看展觀眾與館方人員,一方面將易於防火、防水、隔熱、隔光、隔音、防盜的後層區域作為庫房動線,且將新館多媒體實體庫房與本館典藏庫房置於同一樓層,設置符合藏品安全運輸標準的通道。

多媒體儲存空間在結構設計載重上達到950kg/m2,滿足卸貨淨寬與平整通道,滿足淨高5m需求,提供複牆外側止漏、內側防水粉光的人員維修空間,從空調管線走向到正壓式、恆溫恆濕20°C±2,濕度50%±5、噪音NC30[註3]的設計標準,到消防門等級F60(A),管制門禁紅外線與蜂鳴器,室內不妨礙動線的近天花板燈具RA>90,使典藏品能分類存放的各式典藏櫃,在設計上,都在使編制管理的典藏組,能安心地存放,讓珍貴藝術品,得到最專業款待。

辦公室在地上、高級餐廳來作伴

重見天日的辦公室,陽光充足的藝術基地,是推動美術館、長年工作員工的最大夢想。因為侷限於早年設計條件,這群台灣推動當代藝術的第一線勇士、藝術行政界正常化的生命力舵手,39年來一直在地下室辦公。

填山丘、挖河谷,美術館偽地下化,堆出藝術山丘與下沉河谷,成就100%的公園、100%美術館,而且做到了地面辦公室。這是有過4年市府都發局長經驗的林洲民,透過團隊專業規劃,以不大輻度,不驚擾現有基地為初心,打造出的「地下美術館」。表面上叫「覆土式的地下美術館」,但實質是「偽地下」,再明白一點地說,透過巧思,依舊呈現出充滿陽光及對流空氣的正常美術館。

首先,行政棟與美術館對望,讓藝術基地透明化,策展人活動交流,讓前場與後場不再劃清界線,民眾體驗藝術不只是觀賞藝術品被策展佈置下的最終狀態,更呈現出藝術品的生命週期。再者,行政棟的辦公空間,可以更有效把管理與營運活動分開,作為藝術基地,工作者的空間品質必須達到良好的舒適性。因此,各層的公共性廊道及交流討論空間,皆規劃良好的自然光環境,並能直接與美術館棟有視覺上的連結。

因為藝術山丘的雙生,拉出貼近市民的活動山丘,孩童的跑跳和漫步的市民,都可以自由來到這個次美術的據點,為常民的生活增添更多美術型態。

在林洲民團隊規劃下,館外商店與市民森林對望,成為市民山丘下的美術生活日常。(林洲民提供)

至於館外商店,在林洲民團隊規劃下,成為市民山丘下的美術生活日常。1F館外商店大樓,是唯二的地面建築,3層樓高;2F包括西側與南側兩個戶外露台,草坡入口的空間效果動人,外賣區以及85個席位空間,寛敞舒適;3F一樣保留雙戶外露台,頂層樓室內設計更見花俏,例如,吧檯、VIP特別包廂⋯⋯鎖定國際星級高級餐廳。民眾到美術館,如果身處內部空間,視覺可以延伸到戶外的水上平台,與市民森林對望,而館外商店,讓市民的口腹之慾,得到滿足。

未來美術館越來越不在邊防設限,人人都可進出美術館。人在美術館園區,不論是做晨操運動、親子遊憩,或賞覽藝術、體驗跨域活動,都會期待在空檔喝杯飲料,吃份餐點,好好犒勞自己,益發凸顯館外商店、餐廳的重要性。

林洲民身兼建築規劃與室內設計的雙棲長才,這回在北美館擴建案,牛刀小試,以河谷中庭避開地下建築的魔咒外,在館外商場,倍見苦心與功力。例如,連通橋整修計畫中,來個創意大回眸,該團隊在飽受批評的水晶情人橋下,啓動流光橋下的 「Art to Go Platform」。

「水晶情人橋」是當年花博期間由建築師張樞設計,當時為了連結花博園區與美術館園區,橫跨中山北路上的一座臨時天橋。原先規劃只為花博期間使用,求其功能性;不過,花博活動結束後,地方父老惜物念舊情,捨不得拆除該天橋,成為中山北路上唯一的破例天橋。但外型並不討好,且橋下已有紅綠燈與斑馬線,少被使用。

林洲民團隊除了在規劃上,重新把「水晶情人橋」整修、活化,還要打造「Check in 入境中繼站」,作為未來進入北美館園區的第一站。沿中山軸線上的市民遊客,路過可以逗留,並提供新創藝術家亮相的快閃藝廊。

「Art to Go Platform」館外商店外部空間,約60坪,具穿透美感,几淨窗明。用餐區可以容納25位,成為最自然天成的咖啡座。而通透視野,引入中山軸綠帶,彷彿入館的氣氛培養區,未來商機無限。

由於在美術館園區內,明火使用是受限制的,加上附近還有飛機起降的噪音問題,設備有限的美食街,容易出現粗俗吵雜現象,管理不易,也會破壞中山北路綠園道氛圍,與當代藝術園區的專業獨特性。因此,林洲民團隊在有限的地面容積下,規劃一棟獨立的三層樓建築,作為引進國際星級餐飲入駐的空間。如果北美館擴建完成,強調新媒體藝術館的跨域跨界,接軌國際,該園區需要一座高級餐廳,以及具國際規格的書店(文創商店),這些都將是未來推動行政法人化,培養金雞母財源的重要金流(cash flow)所在。

當代藝術神奇未來,黑白盒子巧奪天工

該團隊深知,這是一個迎接當代藝術時潮,和國際接軌的契機所在,更是為39歲北美館賦予蛻變再生的關鍵場域。留學德國新媒體科技博士王俊傑館長,這些年放下個人藝術創作與研究所教職,緊盯著北美館擴建新館的專業設計,深怕花大錢蓋出來的黑白盒子,不是大家想要的。

兩個白盒子(主展間)和四個黑盒子,這是招標上明訂的需求,六個神奇的空間,可以作出許多不同組合,林洲民團隊求好心切,遍訪策展人、藝術家,經過多次深入對談、討論之後,整理出三大特點:

1.六個展間不只是水平延伸,還是垂直向度的多重變換使用。

2.黑白盒子可互換使用,意即,黑白盒子可以成為灰盒子,功能無限。

三、美術館的六個展間和戶外之間,可以自由漫遊,參觀者可以穿梭各展間,然後再延伸到公共區域的藝術長廊,甚至走向「城市河谷」,不管是展演宣傳,或者展演預告,都會有出奇吸睛效果。

黑白盒子規劃設計圖。(林洲民提供)

林洲民團隊尊重新媒體藝術的專業,又希望透過他們規劃設計上的長才,在不妥協藝術專業的情況下,擴大與市民大眾溝通結緣的機會。俗話說,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但對當代藝術發展,需要看門道的內行人,也需要看熱鬧的普羅大眾。

跨域跨界,海內外專家齊背書

跨域、跨界、跨時空、跨國際的北美館,不只是首都台北市履約大建設,也是國內進入新美術館時代的啟航大事,其實,也是國際當代藝術思潮去中心制(Decentralization)下,地球村的重要一員。為此,林洲民團隊廣邀國內外名家為顧問,包括南條史生、黃建宏、北藝大研發處、袁廣鳴等人,收集前瞻智慧,並於多次討論後,總結出以下心得。

前日本森美術館(Mori Art Museum)館長南條史生(Fumio Nanjo ,1949-)是國際知名策展人兼藝術評論家。早在1998年曾擔任北美館國際雙年展「欲望場域」(Site of Desire)策展人,邀請來自臺灣、日本、中國、韓國,共36位藝術家展出,從此開啓北美館朝國際策展人模式,廣邀國際藝術家透過北美館雙年展的平台,加強國際交流的方向。南條史生也因此與台灣藝文界結下不解之緣。

南條史生於1972年畢業於日本東京都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部,亦具有藝術史專業背景,曾任AICA(國際藝術評論家協會)副會長、CIMAM(國際博物館會議)主任及評選委員會、國際交流基金勤務(1978-1986)、ICA Nagoya總監(1986-1990)、Nanjo and Associates的創始人及總監(1990-2002),2002年4月起擔任日本森美術館副館長,並於2006年就任館長(2006年11月-2019年12月),以及參與十和田市現代美術館(Towada Art Center)運作,倍受國際尊敬與推崇。

南條史生在台灣的專業朋友很多,他深諳北美館運作模式,也熟悉台灣當代藝術生態,回報台灣長年友誼,他一直希望多為台灣做點事,成為林洲民團隊的顧問,他深表榮幸,也十分肯定林洲民團隊的能力。該團隊規劃之建築方案,令他印象深刻——「感知雲」概念是北美館擴建新館的魅力點,將扮演美術館信息溝通,並強化市民美術館的互動性;該規劃案對於空間規劃與建築定義,清晰而靈活,呈現專業高度;清楚區別北美館新館為當代藝術(MOCA),本館為現代美術館(MOMA)的定位;且地下空間的有效利用,保留了現有景觀,是對市民權益的保障,以及大自然生態的尊重。他認為北美館在未來藝術和文化發展上,將扮演更重要角色。

黃建宏(1968-)是台北藝術大學教授,兼關渡美術館館長,畢業於巴黎第八大學,取得該校哲學所美學組博士。他提到幾次聽取北美館改擴建案的演變,使他意識到該團隊設計下的根本追求,是「開放性的民主」。作為硬體結構的建築,在一座公園裡成為一處山丘,山丘上漂浮著一塊電子雲。這個建案所體現的「民主」,是一種感性地景、準備迎接創意智能的液態場域。

「山丘」是一種地層翻移後的新地景,地層翻移是一種現代主義經常慾求的典範轉移,但建築團隊讓下挖的中庭擁有足夠時間跨度的陽光,於是,該「山丘」就像是能夠吸入陽光的泡棉空間,地上與地下的分界在這山丘的表裡之間模糊了。但這模糊所要持守的卻是最為自然的生存狀態。「模糊」並非混淆不清,而是包容了生活複雜度的共生佈置。

此外,劇場化的白盒子與消弭牆面的黑盒子,共同支撐起資訊與思緒可能創造出的「動態」。無論是機械式的升降裝置、人造光與自然光的機動變化、甚至在足以包容未來可能性的數位技術之串流體,美術館空間必須成為具有灰色動態,與共時並存的差異性空間,才能迎接未來10年、20年的未知景觀與時間。

在浮出山丘的兩處立方頂端,建築團隊用「線」交織出包覆立方體的「感知雲」,它並不作為顯影與傳聲的介面,而是讓美術館成為城市的偵測站。「雲」是汽化的液體,是一種面對當下千變萬化、投射未來,讓當下與未來無縫接軌的「智能體」(intellegencium),這「智能體」也會成為連接市民雲端生活和美術館人文保存的連接埠。黃建宏認為簡單的佈署能夠在更多潛在文化經驗的反覆思慮中,幻化出面對未來嶄新的感知迷宮。

台北藝術大學研發處在校長陳愷璜出面主持下,與團隊溝通順利圓滿,也簽署合作備忘錄。陳愷璜透過該校研發處表示,社會共演-藝術山丘與學術殿堂的相互輝映,北美館擴建終於啟動了!這是台灣藝術界翹首以盼的大事,也應當被視為都會藝術發展新地標。

仲觀建築師事務所林洲民建築師團隊,以「城市河谷中的藝術山丘」概念,邀請北藝大參與共演群,希冀透過產學合作,以北藝大豐富的黑、白盒子知識與經驗,結合藝術專業與跨領域能量,協助拓展臺灣當代藝術未來圖景。研發處表示,聽取建築師團隊賦予新美術館的理念,正是對於一個城市藝術感知生活的藍圖;聲光影、綠意、河谷、藝術地、美學、育樂、遊憩等不同概念共融,將對於美好城市想望,凝縮在這一方藝術與自然共生的文化綠園天地間。

研發處說,北藝大不僅在專業藝術教育的成績受到肯定,多年來積澱的教育推廣與藝術社會實踐動能,亦可提供新美術館藝術平臺的創發力量。以藝術作為一抹城市新景觀,讓民眾、社群、藝術活動發生更好的關係。他們強調,北藝大與仲觀在該案進行期間,將合作以移動式機制發展藝術相關議題活動與討論,突破城市與民眾對於藝術疆界與美術館框架模式的想像。美術館是藝術發生的重要場域。期以作為公眾、觀覽人、藝術家、研究者、合作團隊等不同身分與視角,貢獻藝術大學的專業與能量,支持首都美術館面對未來世代發展的挑戰。期待雙方合作成果,讓北美館的藝術山丘與北藝大的學術殿堂,能在不久的將來相互輝映、共榮共演。

研發處並補充說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與仲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就「臺北藝術園區-臺北市立美術館擴建統包工程」 案的競標階段及設計施工期間,本於平等互惠、對等交流原則,針對北美館擴建功能的完善,進行的產學合作意向說明:

1. 北藝大提供仲觀針對該案專業展演空間美學與具體功能、專業展演空間規劃與設備、相關附屬空間規劃,及未來整體發展願景之專業諮詢及研討。

2. 仲觀提供北藝大於該案合作期間,辦理諮詢與媒合活動,優先提供本校學生實習或見習機會,並導入實質資源,充實本校藝術教育及學術研究能量。分享設計理念及成果,未來作爲研究、學習目的之使用。

袁廣鳴(1965-)是國際知名當代影像藝術家兼北藝大教授,畢業於德國國立卡斯魯造型藝術學院媒體藝術學系。身為一位媒體藝術創作者,他對於新美術館內部展出空間的期許深切。袁廣鳴有感而發表示,對於展出空間有著強烈風格設計抱負的建築師,經常是藝術家們在展出佈展時,角力的始作俑者。

更直接的說,設計美術館的建築師,其實就是藝術家的殺手。舉例來說,藝術家們很害怕在有機不規則形,或設計過於強烈的空間展出,常常需要絞盡腦汁,讓展出空間單純一點,讓作品的特性可以多發揮一點。或者在佈展的時候,需要一個全黑的空間,於是要花掉大部分的時間,來遮住當初建築師精心設計的大片落地卻無遮簾的玻璃窗。

一個美術館建築的獨特風格及觀念,是至關重要的,無論是很酷的、很炫的、或很低調的,只要是獨一無二有著創新理念的,都可以成就為一個城市的文化象徵。

至於內部的展出空間,袁廣鳴則希望可以給予展出藝術家較有彈性、多機能的單純空間。身為一位媒體藝術創作者,則對於黑盒子的空間較為在意,例如天花板的桁架,可以讓展出藝術家輕易懸掛投影機或螢幕,平整的投影牆面、良好的空間音場、網路、活動隔牆、隔牆後的隔音問題、大量的隱藏式電源插座等等。「有窗戶也是OK的」,袁廣鳴說,因為有些媒體藝術創作者的作品,是由內部空間,連結至外部空間,但需要有可以完全遮蔽的功能,簡言之,一個具有多功能及專業的低限空間,是會被展出藝術家所感激的。

袁廣鳴認為,北美館新館的兩個主展間(白盒子)及四個黑盒子,設計過程中,是策展人、藝術家,以及透過產學合作方式,共同工作的藝術研發機構,用參與式設計的執行所完成的共同成就。該成果,足以讓未來北美館的當代藝術館,成為世界級的展演場!

交通動線

林木蓊鬱、樹影婆娑的中山北路,早在日據時期,即是通往台灣神社的「敕使街道」;光復後,曾是外國元首來訪時的必經之路,以「外交大道」相稱。從「敕使街道」發展到「外交大道」,沿路在國安考量下,全面種植綠樹,形塑出一條綠道,不僅便於安全人員隱蔽,元首每天上下班經過時還會實施交通管制,讓車輛能夠直嘯而過;同時為避免出現安全缺口,全線禁止設置天橋,改由地下道取代,這也是中山北路幾乎每個路口都有地下道的原因。

而中山北路是公認最適合人們散步的主要幹道之一,這樣的珍貴傳統,差一點因為北美館的擴建而改變,出現破口。

根據北美館擴建的公開閱覽資料,未來新館臨中山北路的30公尺人行步道上,將橫切出寬16.3公尺的車道,作為北美館停車場入口。這個決定,阻斷行人前往新館入口的去路,與近年道路規劃思維,背道而馳。

由於該區公有停車場嚴重不足,未來北美館新館的400個地下停車場,有如及時雨般,受到市民期待,預期會被該區民眾和公司行號高度使用。如果從中山北路作為停車場進出口,想進去停車的民眾過於踴躍,等停的車輛會外溢到中山北路慢車道上,勢必對民族東、西路,中山北路等車流造成影響,再加上從民族東路出口離開的車輛,和準備前往中山北路入口的車流交會,壅塞情況就會更加嚴重。

林洲民團隊,不以公開閲覽資料為滿足,排除把停車場入口設在中山北路上,留下破口,還是把停車場回到民族東路進,新生北路出。如此新作法,好處有二:

1. 由於民族西路往東的民族東路路段,各個路口,車輛不能左轉和迴轉,必須直行至民族東路和新生北路口下的涵洞,才能迴轉,因此可提供等停的路段很長,能有效消化車陣,降低對該路段交通衝擊。

2. 離開停車場的車流動線,不會和進場的車流交會,可以避免相互阻斷的問題發生。

城市治理與國際藝術接軌

柯文哲入主台北市兩任8年,接近尾聲。一個好的首都市長,不只是「治理城市」,更應該以「治理國家」的心力「治理城市」,北美館不只是展現城市偉大的發動機,更是引領台灣進入第二次美術館革命的重要契機。

台北市需要補足北美館大美術館延宕26年的時間落差,在新媒體藝術有如排山倒海襲捲全世界,台灣需要與國際接軌,而窩居地下室的北美館行政辦公室,迫切要重見天日,尤其未來新舊館合併,行政法人化推動,辦公室的工作環境,也是吸引人才投入的重要一環。

台北市需要改變了。這回擴建案的硬體建設,攸關北美館以及台灣當代藝術發展的未來。首都城市藝文發展與成就的極限,究竟在哪裡,值得深思。一個城市,因為全民參與而讓藝術更精釆,這是時潮,也是公民意識抬頭後,現代民主新典範。

林洲民團隊參與式的規劃設計,已經完整提出,這是一座深謀遠慮、未來美術館縮影;也是一座都市之肺、綠林公園的落實;更是機場為鄰,班機起落的吵雜環境中,化作藝術感知雲,從美術館牆面互動,到黑白盒子的彈性伸展,河谷中庭徜徉,迎晨曦送夕落,館中有館,美術館群錯落有致,這將會是跨領域整合下的集體成就,讓北美館的擴建案一次到位,使得整體藝文天際線被撐開,藝術輝光,無遠弗屆,也無所不在。該團隊不只是規劃設計了一座新美術館而已,更是形塑展現了21世紀台灣人的藝術主張、文化高度以及對應歷史未來的永續宣言。

這是台北市公共工程推動的一小步,是首都城市治理的一中步,更是以藝術軟實力迎向國際接軌、台灣再起的關鍵一大步,步步為營。

得標與否,誰來得標,事小;但如何評價台北市的城市治理,事大。台灣的藝術文化再定位,公共工程再發展,新媒體產業再接軌,那就非比尋常,形同外交國政大事。失之毫釐,差以千里。然北美館招標案已塵埃落定,紛擾終將落幕,台北市民用要什麼樣的心情,迎接未來,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延伸閱讀|【專題】守護.監督:各界如何看「北美館擴建案」?


註1 演替作用(sucession),指的是開放地表上植物群落的出現和演變,由空地成為草原,再出現灌叢與樹林的過程。

註2 噪音標準曲線(NC curves)是白瑞納克(L.L.Beranek)在1957年根據三百名工作人員的調查所發表的,用於建築內對於空調設備噪音,與背景音量的室內噪音評價方法。由於規定了每個不同頻率頻帶所容許的最高噪音量,相對於僅以總噪音量要求的方式,NC準則曲線評價更為嚴謹,NC值越高表示環境的噪音量越高。

簡秀枝 (Katy Shiu-Chih Chieh)( 303篇 )

典藏藝術家庭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