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全球「物質宗教」文化研究新趨勢:黃士珊「物質與儀式:藝術史與宗教研究的整合視野」跨域講座紀實

全球「物質宗教」文化研究新趨勢:黃士珊「物質與儀式:藝術史與宗教研究的整合視野」跨域講座紀實

New Trends in Global "Material Religion" Cultural Studies: Notes on Interdisciplinary Seminar by Shih-shan Susan Huang, “Materiality and Ritual: An Integrated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Art History and Religion”

近日(7/29)國科會人文處舉辦「藝術學學門/前瞻跨領域系列講座(第六場)」,邀請來自美國萊斯大學 (Rice University)亞洲跨國研究系(Transnational Asian Studies)副教授黃士珊 (Shih-shan Susan Huang),以線上視訊開啟一場台美學術圈的交流與對話。本次講題「物質與儀式: 藝術史與宗教研究的整合視野」以近年備受學界關注的「物質文化」研究潮流切入,探討傳統藝術史、視覺及物質文化以及宗教研究等學科整合後的新視野。三小時精采的演說,期間線上同步觀賞人數最高達300人以上,回響十分熱烈。

近日(7/29)國科會人文處舉辦「藝術學學門/前瞻跨領域系列講座(第六場)」,邀請來自美國萊斯大學 (Rice University)亞洲跨國研究系(Transnational Asian Studies)副教授黃士珊 (Shih-shan Susan Huang),以線上視訊開啟一場台美學術圈的交流與對話。本次講題「物質與儀式: 藝術史與宗教研究的整合視野」以近年備受學界關注的「物質文化」研究潮流切入,探討傳統藝術史、視覺及物質文化以及宗教研究等學科整合後的新視野。三小時精采的演說,期間線上同步觀賞人數最高達300人以上,回響十分熱烈。

講者黃士珊與「物質與儀式: 藝術史與宗教研究的整合視野」講座海報。(黃士珊提供)

黃士珊,1995年畢業於台大藝術史研究所,2002年赴美取得耶魯大學藝術史博士。曾任教於華盛頓大學,現任美國萊斯大學副教授。她的研究領域以10至14世紀道教與佛教藝術為核心。2012年出版代表作Picturing the True Form: Daoist Visual Culture in Traditional China 被譽爲一部極具里程碑意義的必讀之作,2022年發行中譯本《圖寫真形:傳統中國的道教視覺文化》。此書以文化史的角度,分析道教圖像的性質及運用,海量的研究材料涉及繪畫、圖表、地圖、版畫等不同媒材。

今年(2023)6月黃士珊與普林斯頓大學的敦煌佛教研究泰斗太史文(Stephen F. Teiser)教授為共同召集人,舉辦的「佛教與亞洲宗教的儀式與物質」(Ritual and Materiality in Buddhism and Asian Religions)國際會議,展現物質與儀式最新的研究面向。他們向全球從事宗教、藝術史、人類學、歷史、文學等研究的中青代學者群,廣徵全球最前沿的研究,從100多人中選擇21位中青代學者發表論文,於普林斯頓大學召開大會促進跨學科的研究。因此,本場講座將延續普大會議,繼續產生世代交替的對話。

研究回顧:藝術史與宗教史的物質轉向

近年,藝術史與宗教史兩個領域經歷了「物質的轉向」。藝術史的研究從傳統的宮廷收藏和文人名家書畫擴展到無名或集體的作品,包括工藝、日用品、宗教水陸畫、織品與服飾、刊載於書籍的通俗版畫或符籙、以及海陸考古所見陶瓷及金銀器等。研究問題也延伸至純風格與鑒賞以外,探討觀衆反應及使用功能等社會文化脈絡。

宗教史學門也出現類似趨勢,從教義及思想轉向宗教實踐的物質面向。研究著眼於道場的空間佈置及物品擺設、儀式與經典的關係、儀式參與者在場域內所進行的活動(包括可見的動態表演及不可見的內在冥想),以及視覺及物質材料與這些活動的關係等。這些轉向使得藝術史與宗教研究學門因對「物質」的共同關注而有了更多交流的可能性。

回顧過去二十年,不同領域的學者對於物質文化與宗教研究,已累積不少開創性的成果。在漢學界,最早的經典研究出自2002年美國佛教史學者柯嘉豪(John H. Kieschnick)的專書The Impact of Buddhism on Chinese Material Culture (中譯本《佛教對中國物質文化的影響》)。書中最常被人引用的章節,包括討論僧伽衣具、椅子流行與佛教的關聯、以及深受佛教功德觀所刺激的佛教書籍傳播等。又如宋史權威伊佩霞(Patricia Buckley Ebrey)教授,2006年與其他學者合著出版之East Asia: A Cultural, Social, and Political History (《東亞:文化、社會、政治史》)一書,乃為美國各大學人文學科通識教育課程中所使用的暢銷教科書之一。其書的每一章,皆有「物質文化」專欄,以墓葬中的女人衣物、宗教壁畫、版畫等視覺材料,探討東亞物質文化的各個面向。在中國藝術史的領域,對物質文化的研究最有貢獻的,當屬英國學者柯律格(Craig Clunas)。他所出版的一系列關於明代物質及視覺文化研究的專書,如Pictures and Visual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都很值得參考。

2017年黃士珊與伊佩霞合編的Visual and Material Cultures in Middle Period China (《中古中國的視覺與物質文化》)論文集,收錄了2014年伊佩霞與Peter Bol於哈佛大學舉辦「中古中國,800–1400(Middle Period China, 800–1400)」研討會的多篇論文。在論文集的序言中,伊佩霞與黃士珊共同給予「物質文化」與「視覺文化」簡短的定義(註1)。黃士珊認為在藝術史學門中,討論物質文化很難離開視覺文化,兩主題應併在一起討論,但又不盡相同。物質文化的定義:「涉及了原始或加工過的物質,以及被人們轉化的文化表現…它超越了美術品或名作而囊括了日常用品,如衣物、玩具、地圖、鏡子、當代影片等」(註2);視覺文化的定義:「從物品的表面延伸到物品的製作、功能、使用者的觀點等」。

2017年黃士珊與伊佩霞合編的Visual and Material Cultures in Middle Period China (《中古中國的視覺與物質文化》)論文集。(黃士珊提供)

黃士珊又指出2023由巫鴻編的《中國材質藝術:藝術與物性》叢書系列第一輯(上海書畫出版社,2023),從「材質」(material)的角度研究「物性」(materiality),為中國物質文化的研究提供新解,值得關注。第一輯共收四篇文章。其中林偉正〈中國中古佛像材質的思考〉一文,使用「物質佛像」一詞探索佛像不同材質的特性、象徵意義、與影響性。例如,越昂貴的材質(如石質、金銅)越容易保存,但越容易製作、越簡便且便宜的材質(如陶、泥、沙)則越易於複製。

黃士珊認為林偉正對「物質佛像」的討論,直接受美國「物質宗教」學術風潮影響,例如2005年創刊的Material Religion (《物質宗教》) 期刊,近年刊登不少研究亞洲宗教與物質文化的文章。美國研究物質宗教的學者十分注重理論,其中兩位先鋒學者David Morgan及S. Brent Plate出版過許多論文,關鍵詞觸及「感官、空間、身體、聲音、幻象、表演、嗅覺」等等。兩位學者的論文都收錄在2004年出版的Reluctant Partners:Art and Religion in Dialogue (《不情願的伴侶:藝術與宗教的對話》)論文集。其書名以「不情願的伴侶」一詞彰顯了藝術與宗教此二看似截然不同但又密切相關的領域之緊張關係。Morgan 及Plate兩位學者在其論述中強調視覺材料乃為宗教研究的主要材料,並對未來跨學科的研究提出幾點展望。他們所提出的研究方法影響學界深遠。(註3)

2004年出版Reluctant Partners:Art and Religion in Dialogue (《不情願的伴侶:藝術與宗教的對話》)論文集。(黃士珊提供)

講者近期將由Brill出版社發行英文新書The Dynamic Spread of Buddhist Print Culture: Mapping Buddhist Book Roads in China and its Neighbors (《佛教印刷文化的傳播:中國及周邊的佛教書籍之路》),內容結集大量考古、傳世版畫及其他媒材的視覺材料,以「佛教書籍之路」的觀念,重新檢視佛教版畫在知識及信仰傳播、視覺文化交流等多層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物質、空間、儀式

對藝術與宗教的物質轉向有基礎的認識後,講者帶我們來到萊斯大學的課堂上,她與另一位中古藝術史專家Diane Wolfthal共同開設的課程「東與西:中世紀北方歐洲與中國中古時期的視覺文化」,希望透過東西兩方材料的比較,開啟跨領域的對話及發想。今舉課堂上討論過與「物質及儀式」特別相關的二大主題:一是公眾性與私密性;二是物質與行(活)動。

公眾性與私密性:現實與存思

歐洲中古藝術裡面,對公眾性主題最有貢獻的物質材料是「祭壇畫(Altarpiece)」。祭壇畫並非平面的繪畫,類似傢俱可以立體開闔,關起來時外層顏色黯淡,打開內層色彩鮮豔。中世紀的祭壇畫表現了許多公眾性的場合及物質,一件收藏於比利時皇家安特衛普美術館的15世紀祭壇畫精品Seven Sacraments Altarpiece背景可見祭壇正舉行聖餐禮儀式。

15世紀祭壇畫精Seven Sacraments Altarpiece,祭師手中拿著圓形聖餐餅,象徵耶穌的捨身。比利時皇家安特衛普美術館藏。(Public Domain)

中世紀的私密性物質,則以「時禱書(Book of Hours)」最為重要。其中最有名的例子之一是Hours of Mary of Burgundy,乃是貴族女子瑪莉私人擁有的時禱書。書中插圖描繪瑪莉坐在開窗前禱告,窗內表現瑪莉參見聖母瑪利亞的幻想場景,畫面將現實與心中存想場景同時並置。同時,可以發現使用私人物質的環境,通常也是在較為私密的空間,例如臥房。

15世紀 時禱書Hours of Mary of Burgundy,奧地利國家圖書館藏。(Public Domain)

回到東方視角,歐洲具有公眾性的祭壇,可以呼應14世紀元代永樂宮純陽殿壁畫上描繪的五級道壇,神尊立於道道壇的最高層,壇前有一群道士法師正在行儀,場景完整再現了道教儀式空間中的物質性與儀式表演。(註4)

14世紀元代永樂宮純陽殿壁畫,描繪道教儀式一景,道壇共有五層,每一層放置不同儀式用品,最高層置一尊道像。(黃士珊提供)

歐洲祭壇畫類傢俱的可移動及展示功能,則可聯想到中國宗教儀式場合使用的軸式套畫。講者認為這標幟著宗教物質文化,從壁畫轉移到可移動畫軸的重大轉折,時間約於唐宋變革時期。講者以波士頓美術館收藏三件南宋道教《天地水三官圖》為例,三幅畫成一組套畫。她透過明代《道藏》所紀錄的13世紀道場佈置圖,分析出《三官圖》套畫在道場空間,是以懸掛的方式陳設於壁面。此外,唐宋交替之際,道場佈置從多級道壇轉變成可移動的「幕」,每一幕有垂簾,簾後擺一幅道畫,道教成組的套畫極可能用於此處。

三官圖由左至右,分別為南宋《水官圖》《天官圖》《地官圖》,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Public Domain)

屬於公眾性的道教套畫中,也可能暗藏著儀式中看不到的私密存思活動。例如《天官圖 》右下跪於天官前,手持朝簡著官服變身為天庭官員的道教法師,其身後有「身神」立於另一朵雲上。身神,即「身中神」,指住在身體不同器官的神明,祂們會記錄人行為的善惡回報天上。

南宋《天官圖》右下角人物為道士的「身神」,125.5×55.9公分,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

在道教儀式中喚請身神參與儀式,稱之為「出官」,是道士腦海中的存想過程,這些內心的活動通常發生在道教黃籙齋超度儀式一開始,道士在內心想像和身中神一起登天召請各界衆神。雖然在儀式中,旁人所見的法師紋絲不動,但透過道場中懸掛的繪畫,如《天官圖》,觀者卻可管窺道士存思的內容。

在中國道教儀式中的公眾與私人並非斷然的二分法,現實與心靈、不可見與可見的行為活動,屬於互動並存的關係,這也是道教世界「內與外」複雜且有趣的部份。但是,佛道教中亦存在私密性物質,例如道教的「圖訣」秘笈,上面的圖像可以幫助法師存思召神或背誦口訣。這些富有插圖的口訣,搭配註解的文字也常標識著顔色的重要性,提醒存思者在心中存想某些物象時要為這些物象加入顔色。

道教存思用圖訣(私密性質),原為白描圖,講者根據註解文字著上相應顏色。(黃士珊繪製提供)

物質與活動:用品、空間、表演

中古歐洲許多奢侈品都是宗教物質,可被移動出現在遊行活動中。例如,類似佛教舍利盒的聖物箱(聖骨盒),在16世紀德國班貝格教堂插圖書(f.36r)中,記錄了眾人將聖骨盒抬到街上遊行的場景。又如,西安法門寺出土大量的唐代佛教用器,不少也曾上街被多人持拿遊行過。京都大學副教授倉本尚德於2022年發表的新書《儀礼と仏像》,以文獻研究方法繪製了北魏洛陽城「行像」儀式的遊街路線圖,討論將佛像移動到戶外遊街對都市產生的視覺印象。

1508-1509,德國班貝格教堂插圖書(f.36r),局部。©大英圖書館

講者提醒研究物質文化時,必須將眼前靜止的物質放回原本使用的空間與情境下評估,並以儀式的「用品、空間、表演」三個面向,說明如何運用跨領域的研究材料,將物質置於原境脈絡下思考。

敦煌藏經洞有上百件長幅下垂的「幡」旗,亦見於敦煌藏經洞出土諸多《引路菩薩圖》中,乃為觀音菩薩接引亡者往生西方時手持的法器之一。根據南加州大學Yoonah Hwang博士最新研究指出,敦煌的幡最長者達900公分以上之長,而幡旗長度代表壽命的延續,佛教徒認為儀式中幡旗在空中飄動得越厲害,越能掃清一切罪孽,因此幡一定要會飄動才有效果。黃士珊舉北京首都博物館兩件明代宮廷製作的佛畫爲例,為這點加入了繪畫的材料來補充。這些道場用畫描繪了幡在儀式中的場景,畫面中歪斜劇烈飄動的幡旗,也顯示幡的「飄動」是整場儀式重點。

敦煌藏經洞出土唐代《引路菩薩圖》,絹本設色,大英博物館藏。(Public Domain)

到宋代,道教渡亡儀式歷經多樣發展,加入了破獄、追攝亡魂、沐浴、施食、煉渡、送往生天等儀式環節。(註5)從明代《道藏》收錄的南宋《九幽醮圖》,乃一難得保存下來的道場佈置圖,可讓吾人窺見當時道教超度儀式的複雜程度。整個道場空間呈南北向佈置,北方是眾神位置、東方有通天橋、南方是孤魂被搶救回來後的浴室空間。

明代《道藏》收錄的南宋《九幽醮圖》。(黃士珊繪製提供)

孤魂需經過沐浴才能引進道場接受施食,最後再被送往通天橋離去。道士白天先召請神明降臨會場,到了晚上點燈「破獄」。整個儀式的過程,以「破獄」最具戲劇性。此時道士持杖,他身上還攜帶著圖示冥界地形之《酆都山真形圖》及其他咒語的諸多符圖。他打破地獄之門,用杖敲打地面、喚醒亡靈,把禁錮的亡魂從牢獄中搶救出來。儀式最後以煉度儀收尾。此時道士要焚燒大量與身體各器官如腦、腎、心等有關的煉身符,引魂走過通天橋,完成超度。此例也反映了道教物質的稍縱即逝性,許多物質在儀式中被焚燒了不留痕跡,導致研究難度遽增。

左下謝聰輝教授拍攝照片為當代破獄儀式場景,右下酆都山真形圖為道書紀載中的地獄地圖,「獄穴」關押孤魂之處。(黃士珊提供)

物質文化研究的前瞻展望

黃士珊觀察學界近期的研究,提出極具發展潛力的三個主題面向:一是聲音的轉化,可挖掘新的視覺與物質材料,研究念佛、念咒的聲音如何被轉化為文字與圖像。例如,13世紀日本鎌倉時期流行淨土宗提倡念佛,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善導大師像》,畫中善導大師口中吐出阿彌陀化佛,象徵著「念佛」的視覺詮釋。同時期受到念佛啟發的藝術品,還有京都著名的六波羅蜜寺《空也上人立像》,他被稱為「口稱念佛」之祖,立像口中吐出六尊化佛,代表六字「南、無、阿、彌、陀、佛」佛號。(註6)14世紀初日本《融通念佛緣起繪卷》佛堂一景也出現口吐化佛的掛軸,可知念佛圖像在當時十分流行。

六波羅蜜寺《空也上人立像》。(Public Domain)
14世紀初日本《融通念佛緣起繪卷》,局部,29.7×1232.4公分,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藏。(Public Domain)

二是文本、表演、儀式空間的整合,研究文本時,可將文字與宗教儀式、空間的關係納入考慮。如南加州大學助理教授Mengxiao Wang (王萌筱)近期透過一系列明清文學戲曲作品分析,認為戲曲表演保存了許多佛教儀式中難以表達的部分,包括儀式中的存思活動。在明末清初僧智達所撰戲曲《歸元鏡》中,插圖有一幕「普濟幽魂」場景,描繪天師拔濟孤魂,存思中渡橋的孤魂與天上神明也被清楚描繪。

清初 智達《歸元鏡》「普濟幽魂」場景。(©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三是道場用畫中的儀式元素,研究道教相關繪畫時,應突破圖像學瓶頸,著重於畫面反映的儀式元素。例如明清《十王圖》中出現的望鄉臺、橋等物質元素,並不見於較早的十王圖,卻在道教、佛教的儀軌書所收之道場佈置圖中頻頻出現。這是否意味著宗教儀式如水陸會等的道場佈置或儀式內容,反過來影響道場用畫的內容設計?此問題值得進一步研究。

明代《十王圖》,右下角可見一群人經通天橋來到冥府,絹本設色,140.2×94.5公分,哈佛大學美術館藏。©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本次演講內容豐富龐博,精彩絕倫、引人入勝。講者於短時間內帶大家瀏覽了上百件物質宗教作品,給予近代物質文化研究發展清晰的輪廓分析,並針對物質文化研究前景提出三個面向的發展建議。最後問答時,黃士珊認為研究物質文化,新材料的發現多在無意間獲得。因此,建議大量涉略跨領域材料,將有益於深入物質文化研究。(講者發表過與本次講座相關的論文及本場演講影片,可參考黃士珊個人網站。)

延伸閱讀|古人如何理解自己的身體?從道教圖像看中國古代的身體認識


註釋

註1 見Ebrey and Huang, Visual and Material Cultures in Middle Period China (Brill, 2017), pp. 5-6.
註2 定義出自2017《中古中國的視覺與物質文化》論文集,頁5、6,黃士珊譯。其中物質文化定義參考早期美國物質文化研究的開鋒者Jules David Prown, Mind in Matter: An Introduction to Material Culture Theory and Method一文。
註3 黃士珊在其專書《圖寫真形:傳統中國的道教視覺文化》中對於「物質宗教」研究,已有完整研究回顧。頁17-18。
註4 詳見黃士珊,《圖寫真形:傳統中國的道教視覺文化》,第四章〈道教神聖空間的物質性〉(圖4、7),浙江大學出版社,2022。
註5 同註3。
註6 此為普林斯頓大學研討會中,學者Susan Dine(Senior Lecturer, Vanderbilt University)發表的有關聲音的研究,講題「以物品為紐帶:13世紀日本的佛教儀式、藝術和物質性(Object as Nexus: Buddhist Ritual, Art, and Materiality in 13th Century Japan)」

朱佑霖(Chu Yu-Lin)( 74篇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碩士,擅長東方藝術史研究,現任典藏ARTouch編輯。

歡迎來信投稿:yulin@artou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