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2023 X-site:途中,從單點觸覺走向五感體驗

2023 X-site:途中,從單點觸覺走向五感體驗

2023 X-site: Find Your Way Out: From a Single Contact Point to a Five-sensory Experience

團隊對計劃的假設便是希望以一個帶有建築尺度方塊造型的極簡裝置,藉由在方塊間開啟一條平行於進入美術館的走道,創造另一條「歧路」。如果觀者在過程中引動好奇心而走入通道,那麼屬於這個通道的敘事,這「途中」的故事便由此展開:參與者可以感覺到身體的感知狀態,聲音的出現,一線天的視覺,摩爾紋的波動效應,乃至於手把帶點粗糙的觸覺與滾珠流動而帶來的觸動感……

從2014年開啟首屆「X-site計劃」臺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北美館)以支持型計畫出發,每年夏季以美術館前的戶外廣場為基地,公開徵選臨時性空間創作提案。支持對象以中、青世代建築創作者為核心,希望鼓勵創新實驗的跨域創作與公共性交織的整合性計畫,從建築構築、當代藝術、環境研究、公眾參與等視角,激發人們對公共空間、城市環境與人類發展等議題的探索與再想像。甫於5月20日開幕的第十屆「X-site計劃」《途中》(Find Your Way Out),由藝術家王仲堃、法國藝術團體hellobastworkshop、空間設計劉佳豪及裝置設計郭仲輔組成的團隊提案創作,意圖探問與再覺察人們因新冠疫情而遭受框限的身體意識。

延伸閱讀|2023年第10屆X-site計畫由「途中」獲首獎:重喚因疫情框限的體感經驗

2023年X-site計畫作品《途中》。(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攝影/丰宇影像)

走近現在的北美館戶外廣場,我們無法不被眼前龐大的黑色塊體給吸引,甚至在一定距離下,會覺得它就像是美術館館體另外延伸而出的另一個空間結構。這兩道高達八米的黑色網面高牆間,是一道寬僅兩米的廊道,沿著從中山北路一側往美術館入口、廣場中心的直線延伸達三十米;廊道的地板隱藏著一座巨型蹺蹺板,將隨著行者步伐與重量的連鎖影響而緩升、緩降,與此同時,腳下數千顆滾珠也將如雷雨、激流般奔盪出聲響。在這受限、包裹,宛如一線天的峽谷中,時間得宜可以看到黃昏後逐漸西落的金星位居正中。

結合聲音與動態,王仲堃認為此次團隊最大的特點,或許在於彼此找到了一個過往未曾嘗試的元素,同時整合團隊成員各自最擅長的領域,一同創造一個有趣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在空間雕塑或建築尺度的裝置中,如果動態的感受能回應建築,將與人的關係產生完全不同的狀態,同時也改變了空間本身。團隊除了希望藉由動態建築創造出強烈的身體感受,也希望藉由聲音的相互呼應,擴大我們可能因為頻繁的虛擬互動而逐漸喪失的實體感受。於是乎,在這個蹺蹺板的行進與重量改變中,我們也很難不受其它參與者的影響。人與人的相遇,在此有了無法迴避的交集與實切的身體感受。而在視覺上,包裹外牆的雙層黑色彈性織布,會因為布料本身特有的孔洞特性而產生動感的摩爾紋(moiré pattern)。然而,摩爾紋的閃動必須隨著參與者的身體與視線移動才會產生移動,這除了回應作品本身的「動態」,也給予了視覺某種迷幻的擾動效果。

2023年X-site計畫作品《途中》。(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攝影/丰宇影像)

作品名稱「途中」,某方面也投射了來自不同背景領域的團員們如何在各自領域的途中認識彼此。因緣際會下的相識,讓彼此結合在一起共同參與提案。開放性的命名,既像是發想時多達80幾頁作品討論的「途中」,也是進入美術館的「途中」,更是參與作品必然知覺的「途中」。王仲堃表示,團隊對計劃的假設便是希望以一個帶有建築尺度方塊造型的極簡裝置,藉由在方塊間開啟一條平行於進入美術館的走道,創造另一條歧路。在這條「歧路」上,要有奇異的視覺觀感,儘管它的造型某方面回應了北美館的方塊幾何結構,宛若直接從北美館調取的另一個方盒子般,只是它是黑色的。如果觀者能在這個過程中引動好奇心而走入通道,那麼屬於這個通道的敘事,這「途中」的故事便由此展開:參與者可以感覺到身體的感知狀態,聲音的出現,一線天的視覺,摩爾紋的波動效應,乃至於手把帶點粗糙的觸覺與滾珠流動而帶來的觸動感……。刻意的曖昧,正是為了打開想像的空間。

2023年X-site計畫作品《途中》。(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攝影:丰宇影像)

不同於一般藝術展,X-site計劃特有的機制在於展覽前會有四次與評審共同討論的工作會議。這有趣的經驗也讓王仲堃發現,不同於在某些場合創作者必須不斷去回應、「滿足」各種建議,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業評審儘管會就其觀點給予猛烈的評語與建言,但最終的選擇權仍在創作者自身。評審甚至明白表達:「其實你不需要都回應。」換言之,所有的意見想法,仍舊需回到最初的創作意圖,取捨之間,仍舊在於什麼是自己想保留的最佳狀態與效果。舉例而言,為了回應作品希望碰觸的「孤獨感」,評審曾建議是否就更大膽一點,一次只讓一個人上去就好?但王仲堃認為,孤寂並非一個人才叫孤寂,而是就算你跟別人一起走過,卻仍舊感覺孤獨。而聲音是如此的抽象但又具體,王仲堃也希望當人們走在其中,聲音的環境感受是屬於物理性、屬於空間的,而非透過環境系統做出來的。它就是在你周圍流動,甚至帶點侵略感。

那麼對於X-site計劃具有的公眾性特質,團隊希望產生什麼樣的對話?就此,王仲堃認為,自己對此並無太多預設立場,作為一個創作者,自己的設定往往是假設身為觀眾,自己希望在這裡感受到什麼?但或許,在《途中》這麼一件於疫後產生的作品中,他更希望人們跟世界的溝通,可以脫離僅憑大拇指的觸覺、限縮在一個手機裡便可完成的狀態。

「途中」團隊合影,左起:王仲堃、郭仲輔、劉佳豪。(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3 X-site:途中

展期|2023.05.20-2023.07.30
地點|北美館戶外廣場

朱貽安(Yian Chu)( 131篇 )

大學學習西班牙文,後修讀中國藝術史,有感於前生應流有鬥牛士的血液,遂復研習拉丁美洲現代藝術。誤打誤撞進入藝術市場,從事當代藝術編輯工作。曾任《典藏投資》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企劃主編,現為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