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

傳染病、人類以及城市:COVID-19對空間權力的解體
在後COVID-19時代,相對應的新的建築形式也應該被創造出來,進而催化整座城市在空間結構上的改變。很多地方必須推動都更...
石田美穗與「神獸所在」的療癒小世界
這陣子如果來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等著觀賞表演時,你可能會注意到二樓左側出現了一群安靜地與你一起在這個空間中等待、駐足、徘徊...
以雕塑在空間與材質之間尋求的共榮——胡棟民的雕塑美學
「我對於作品在空間的感受性有著自我的主張,作品所處的空間調性、戶外空間與植栽的關係、作品與人在空間的關係,都是我所關注的...
以博物館來探索城市?藝術家、策展人在城市博物館的角色
對於藝術家來說,在城市博物館中,要如何以其藝術生產的觀點,跟觀眾有更好的溝通呢?海德根(Carl Heideken)提出...
無聲的默會:關於賴志盛個展「It’s a quiet thing」
2023年5月,賴志盛在馬凌畫廊(Kiang Malingue)發表了在香港的首次個展「It’s a quiet thi...
滾 「圓」並互為「新朋友」─新北市美術館戶外園區的有機敞開
以「全民美術館」作為號召的新北市美術館,目前已先進行第一期的戶外園區、藝術街坊、圓頂藝術空間等部分場域的開放。由黃偉倫、...
2023 X-site:途中,從單點觸覺走向五感體驗
團隊對計劃的假設便是希望以一個帶有建築尺度方塊造型的極簡裝置,藉由在方塊間開啟一條平行於進入美術館的走道,創造另一條「歧...
迎接光州雙年展30週年:第15屆光州雙年展藝術總監由法國策展人尼可拉.布西歐出任
即將邁入30週年的光州雙年展(Gwangju Biennale),於近日宣布第15屆光州雙年展藝術總監由法國策展人暨作家...
以自然為師:建築師聖地牙哥.卡拉特拉瓦談創作靈感
羅丹在1912年的《藝術》中表示,「對任何名副其實的藝術家來說,大自然的一切都是美麗的。」我從大自然中汲取的一個主要教訓...
美將拯救世界?建築詩人卡拉特拉瓦的建築精神
對我來說,最後一個問題是,是否有什麼東西觸動我、吸引我。最終,良好的架構必須能感動和驚喜。那可能是建築形式需要強大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