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這波轉型正義的浪潮之下,當代藝術的創作者們也沒有缺席,由中正紀念堂主辦的「後解嚴:想像紀念堂」展覽自去年12月9日至今年4月8日於文化部所屬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中央通廊展出,策展人吳達坤表示,本次開展記者會特別安排盛竹如先生口白,輔以新聞畫面剪輯成簡短影片,帶大家回到過去,穿越時空,從年輕人在中正紀念堂唱軍歌的戒嚴時期,發展到解嚴30年後現在的多元紛呈景象。
本展以開放而具實驗性的展示方式,分區呈現參展藝術家包括王鼎曄、陳擎耀、張立人、「圖文不符」團隊等藝術創作,及陳宣誠、何炯德與衍序設計規劃等三組建築團隊,以其建築專業,各自發想中正紀念堂與園區的規劃創意;除此之外,展覽期間將辦理多場開放民眾報名參加的系列講座及工作坊,透過不同角度思考與管道,讓各界可以共同參與中正紀念堂轉型的過程。
想像紀念堂展覽前期宣導片中,透過多元建構的視覺設計理念,邀請觀眾重新思考中正紀念堂未來的轉型方向。(翻攝自網路)
「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於去年12月5日正式三讀通過,當天文化部旋即發布新聞稿指出,該條例為中正紀念堂轉型之法律依據,過程分為審議式民主討論與修法公聽會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審議式民主討論模式,包含舉辦多埸願景工作坊與公民會議,目的在於促進公民之間的多元對話及深度討論。其中願景工作坊將由原規劃四埸擴增為七場;第二階段則聚焦中正紀念堂組織法的修法草案舉辦公聽會,將開放擴大社會參與。希望透過兩階段的討論模式,從相互理解、多元對話,逐步聚焦未來願景,並形成修法草案。草案屆時將由文化部提送政院將成立的促轉會審查決定。
想像紀念堂展覽前期宣導片中,透過多元建構的視覺設計理念,邀請觀眾重新思考中正紀念堂未來的轉型方向。(翻攝自網路)
陳飛豪( 119篇 )追蹤作者
陳飛豪,生於1985 年。文字寫作上期冀將台灣史與本土想像融入藝術品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