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我重生了】創意何方?藝術畢業生的迷茫與可能的想像

【我重生了】創意何方?藝術畢業生的迷茫與可能的想像

【After Reincarnation】Where Does Creativity Lead? The Confusion and Imagined Possibilities of Art Graduates

如果藝術的核心精神是「創造性」,藝術大學畢業生所面臨的困境、選擇上的局限,以及解決方案的不足,是否也引發了我們對「創造力」在應對現實問題上應扮演角色的深思?又或者,藝術大學中對「創意」的理解,是否曾被「成為專業藝術家」的既有意識形態所框限,導致想像力在某些實用面向受到束縛?或許,我們真正該追問的是:創意何方?當傳統框架逐漸鬆動,大學裡的「創意」與「創造力」訓練,應如何有效地引導學生在真實世界中實踐其「創造性」價值?
畢業季,總帶著幾許期待,也夾雜著些許迷茫。鳳凰花開時節,飄落的花瓣雖無法預測未來,卻也標誌著一個階段的結束與另一個階段的啟程。如果說「迷茫」是每個跨出校門畢業生的共同心境,那麼,臺灣高等教育提供的大量研究所乃至博士班名額,或許在一定程度上,也為學子們提供了一個在社會變遷中「延遲適應」的機會。這種「離校」的心理壓力得以暫時緩解,彷彿現實的考驗可以延後到明天,直至他們幸運地在學術殿堂中找到穩定的立足點...


您已經是會員?
典藏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加入會員


朱貽安(Yian Chu)( 151篇 )

大學學習西班牙文,後修讀中國藝術史,有感於前生應流有鬥牛士的血液,遂復研習拉丁美洲現代藝術。誤打誤撞進入藝術市場,從事當代藝術編輯工作。曾任《典藏投資》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企劃主編,現為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副總編輯。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