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建數年的新北市美術館(以下簡稱新美館),於今(1月9)日由新北市長侯友宜正式宣告將於4月25日啟動營運(4月8日至4月13日辦理試營運),並將新美館與鶯歌陶瓷博物館比作共構三鶯地區乃至新北的藝術文化「雙引擎」。新美館以「全民美術館」為定位,將「立基在地、面向國際」,打造一個積極傾聽及回應、鼓勵參與及協作的新文化地標,並與市民、藝術家及社會共同創造對話與行動。
包括侯友宜市長、文化局副秘書長龔雅雯、新美館劉和然董事長和多位董事、新北市議員、在地里長出席了開館宣告記者會。從顧問身分轉變為首任館長的賴香伶也正式公開分享從籌備到開館的歷程、發展願景,以及豐富的開館展覽規畫:包括「往來/照見-新美館典藏研究展」、國際主題策畫展「基進城市」、鼓勵觀眾參與共創的互動性展覽「再自然不過的事」和灰盒空間委製計畫「新店男孩:Don’t Worry, Baby」,以及於美術館大廳與廊道空間呈現的藝術計畫。
賴香伶也接受典藏團隊專訪,詳細梳理了新美館的來龍與去脈。
前行與背景:從產業地景中如何生成一個當代文化的維度
位處鶯歌溪與大漢溪匯流的三鶯新生地,新美館在其選址之初,便體現透過地方政府文化治理、從區域觸發來帶動城市發展的意圖。在大漢溪以南的溪南區域被新北市政府定調為文化創意與美學為發展核心的文化重鎮之後,新美館就成為近年來所推動之「三鶯文創整合計畫」中的一塊重要拼圖。三峽的藍染、鶯歌的陶瓷,以及豐富累積下的古蹟或歷史文化資產,共同形塑這一帶的文化景觀。在這樣奠基於舊有產業基礎之上的文化地緣背景中,賴香伶認為新美館選址於這樣一個充滿產業及文史底蘊的區域,將為這裡增添當代性與未來性的維度,透過「融舊創新」去激盪出新的文化地貌。
自2019年11月設立籌備處,新美館陸續透過一系列展演活動和委託創製,在戶外園區和一樓藝術街區等逐步開放的空間,提供民眾以多樣化的藝術體驗。其中,15.5公頃的戶外園區定位為都會公園,包含有林舜龍、李再鈐、曲德義、周代焌、吳建福等不同世代藝術家的公共藝術作品。2023臺灣設計展、2024追聲音樂祭,以及「體育課」、「游人如織」等發生在美術館所在地的當代藝術展覽,也逐步讓當代藝術社群和公眾對正式開館前的新美館有了不同層面的認識。在賴香伶看來,新北市政府文化整體概念之下,從市民公園發展為一處藝術的新生地,籌建美術館本身就是建立多元受眾基礎、連動整個地區不同社群的重要一步。
延伸閱讀 | 滾 「圓」並互為「新朋友」─新北市美術館戶外園區的有機敞開
延伸閱讀 | 游人如織:不標準遊客的地方旅遊指南
延伸閱讀 | 規律運動不可少?新美館「體育課」中集體與個體的權力關係
因應整個新北的遼闊幅員和環繞首都的地緣特徵,以及不同地景、不同經濟生活之下孕育出的各具特徵的產業文化,新美館以「移動、行動」的概念貫穿開館前幾年的工作,例如連續四年的「穿越新北公眾計畫」選取不同的年度主題,透過不同形式的研究踏查與公眾活動,以流動的姿態面對新北複雜的「地方性」課題。賴香伶表示,這些以在地連動為目的的活動也讓美術館團隊認識和接觸到不同的在地受眾,美術館啟動後,這樣的行動式方法還會持續,需要調整的則是具體的形式。
透過綿密多樣的活動和研究來探討在地性、連結多元社群,這是在當下地方美術館興起過程中被廣泛重視的方法,既代表了當代美術館有別於前一時期現當代美術館的策略方向,也切實地為新美館的正式開館作了重要的前行工作。賴香伶引用日本建築學者延藤安弘所提出的「以藝術作為結節力」(Action-oriented Planning)的概念,指出新美館未來也會持續以藝術為觸媒,去連結不同社群,再輻射至包含地方性文化生態的「小環境」,以及大至整個臺灣、亞洲乃至全球格局的「大環境」。
在這樣層層疊加的視野中,賴香伶強調新北所具備的獨特「雙棲性」:一方面從過往的臺北縣開始,它就作為首都的支持系統而發展;另一方面,又在多年的城市發展進程中逐漸聚集移民和勞動力,如今成為大臺北都會區核心的一部分。兼具曾經的邊緣性與如今的核心性,賴香伶稱之為「關鍵性的邊緣」,或「輻射性的核心」。她認為這樣的「雙棲性」鼓勵美術館跨出地方場域的單一想像,所謂的核心與邊緣已不再界限分明,需要不斷與擴延的能量和資源相結合,以不同的視野來定位自身。
同時賴香伶也指出,新北區域內多元文化場館的既有格局及其反映出的、不同時空和層次縱橫交織出的在地脈絡和文化傳承,是新美館思考自身定位的重要依託。她引述高千惠描繪新北地區「環圈狀分布的文化聚落」,強調汲取了這樣的地理、產業與文化共構能量之下,新美館的定位不會只局限於現當代藝術,反而當涵括整個社會性視覺文化,這樣一來也更能與在地民眾作切身的溝通和連結。
定調:傾聽與溝通的「全民美術館」
超越地方性思維、結合了在地多元社群而建構起的「城市文化美術館」,必然需要有面對公眾的新方法。侯友宜市長的願景中,新美館是一個所有民眾都可以理解和感興趣的「全民美術館」;賴香伶館長則因循這樣的思路,指出全民美術館應該「走出美學空間的思路,進而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成為更有意義的公共空間和社會機構。」
賴香伶援引國際博物館博物館與現代藝術收藏委員會(CIMAM)於2022年年會提出的「Attentive Museum」概念,用「attentive」這一內涵豐富而難以精準翻譯的關鍵字,來描繪新美館面對多元受眾的自我期許:積極傾聽、回應,乃至叩問未來。在此定位之上,她也認為美術館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圈,真正成為一個更大的文化生態系統中的一員,首先需要識別出所謂的「全民」為何;接著是從地方出發,與周遭的社群互為主體,同時也透過與地方連結而建構地方的知識;再者則是容納在地民眾與社群的參與,強調集體智慧和共創協作的重要性。
賴香伶以新美館團隊在籌備期間已執行數年的「館校計畫」為例,說明這一路徑下的具體方法:「館校計畫」在第一階段主要以連動藝術家和教學現場的老師一起設計教案;如今正在發展中的第二階段,則更多地是帶著學生進入社區了解在地歷史、環境與文化,再轉化為可讓如今年輕人接受的藝術創作,甚至帶動他們進行策展計畫,未來美術館的「探索基地」將成為這類計畫的呈現空間。而面對更廣闊的生活場域,新美館將以整個城市為載體,連動不同場館、在城市的幅員下來進行藝術的擴散和擾動,讓民眾在生活場景中就可參與或體驗藝術。
在賴香伶看來,美術館在當下扮演的社會角色也應有所變化,從美學機構朝向社會機構的過程中,其影響力也將有更為積極、更加具體的表現,就是說,美術館應更為積極地去叩問、乃至去驅動社會質變。她認為新美館歷經籌備期的種種實踐,當前思考的是如何在臺灣的文化生態中扮演更為積極的角色,例如,在獨立的文化空間營運艱難、活動限縮的現況之下,與其成為一個中心化的機構,美術館的能量應當思考如何輻射出去、與外部社群和機構合作,作為一個包容和連結的平台,提供不同形式的資源,以計畫型項目來鼓勵新世代參與藝術。
從在地到國際:新北與全球問題的互相映射
新美館在定位與策略上儘管已具新的時代特徵,包括典藏研究、展覽策畫、公眾服務、國際交流等當代的美術館之本分工作仍是其核心,如何從中貫穿和凸顯新北特殊的藝文脈絡,則是新美館開館之際的一大看點。
賴香伶表示,新美館開館時即可策劃典藏展,得益於新北市政府文化局一貫以來對於典藏研究的重視。到新美館籌備階段,這部分工作逐漸凝聚為兩個主要方向上的研究成果:一是自2018年起就陸續推出以「提煉時光」為名的新北藝術家檔案紀錄片系列,透過口述歷史及影音紀錄來梳理新北範圍內的藝術文化版圖;二是針對臺北縣1990年代前衛展覽史而進行重點研究,並於2022年集結出版為《流變的展覽:北縣美展與前衛實驗1992-1997》一書,回顧那一段在臺灣藝術發展史中特殊而重要的時期。此外也陸續有不同子題的委託研究計畫,包括邀請張韻婷主持的20世紀以來年輕一代的新北藝術家普查計畫、邀請高千惠主持的民間文化研究計畫等等。
賴香伶認為這些研究的能量與產出,都為當下及後續的典藏規畫、策展推進奠定了重要的起步基礎,而就臺灣整體的美術館發展史中也有重要意義。首先,在包含北美館、國美館在內的臺灣美術館「先行者」進行了大量臺灣藝術史整理工作之後,新美館從地方出發,透過整理和書寫來為臺灣藝術史研究作出必要的補充;二者,透過地方性藝術和文化史的研究整理,新美館接續將進一步的詮釋帶入美術館工作,並探索如何在國際層面上進行交流、分享,乃至尋求共識與共振。
延伸閱讀 | 前衛藝術的地方性展現:《流變的展覽:北縣美展與前衛實驗1992-1997》新書發表
新美館的典藏也因循這樣的脈絡而建立,其中的支線就包括有新北的自然與產業地景相關、以及民間或稱常民文化相關的藝術文化創造等等。此外,在這些研究過程中所接觸到的大量檔案,也造就新美館在藝術作品之外、也包含文獻在內的典藏結構,包括如今已進入典藏的林壽宇、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1990年代前衛藝術展覽史在內的一系列文獻檔案,已開始進行數位化資料整理,完備後將上線提供給大眾,吸引包括臺灣及海外研究者來進行各自後續工作,或是與國際駐館計畫連動。
延伸閱讀 | 側記「再現地方:民間藝術・當代採集」|2024穿越新北—地方量繪:打開複數的地方性
「在地即是國際」在新美館的思路中,與這樣的脈絡一脈相承。賴香伶認為美術館從在地出發,同時也要超越在地,了解國際趨勢與重要議題,也呼應「attentive」的深層內涵。幾年來逐步組建的美術館團隊中不少人都有國際經驗和視野,同時,新美館也於開館之際,建立起與國內、國際顧問團並行的機制。
首屆國際顧問團的成員組成,也在相當程度上體現了新美館對於自身與國際連動的思考路徑:這其中包括現任森美術館館長、日本國立藝術研究中心執行長片岡真實(Mami Kataoka),賴香伶認為其在博物館理論與實踐方面的經驗和視野、以及對於博物館於關懷諸眾生存處境所扮演的角色之策展方向思考,都是新美館期望可借重之處;曾任羅馬21世紀美術館藝術總監的著名策展人侯瀚如在其跨文化背景之下,從藝術文化的發展趨勢來面對當代的美術館營運的思路和強調在地性與反思性的策展路數;現任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策展與研究副總監Patrick Flores,賴香伶特別強調其身為策展人與藝術史學者,在兩個角色之間雙棲的能動性、以及關注跨區域的藝術史觀;曾任香港M+博物館設計與建築首席策展人的陳伯康(Aric Chen),他如今擔任館長兼藝術總監的荷蘭鹿特丹Het Nieuwe Instituut在數位文化與永續未來、以及在美術館與整個文化生態係中不同藝術團體互相協作的經驗,都是新美館重要的借鑒對象;此外還有現任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首席策展人的Clara Kim,她自任職Tate Modern起對於所謂「全球多數」(global majority)課題的深入,對新美館而言,也會在面對多元族群議題和受眾時帶來啟發。
一任兩年的國際顧問,一年一次的聯席會議與論壇及不定期諮詢,同時開發在出版研究、策展等方面的可能合作,新美館將藉助顧問團機制來汲取來自前行者的經驗和能量。賴香伶認為這樣一些來自外部的視角,有助於美術館看到在地獨特性中、與外部知識和文化之間交錯連動的可能。而國際顧問機制,就其根本而言,呼應的是新美館「由在地到跨區域」的思路與願景,一方面重視立足在地,另一方面接軌國際對於跨區域題旨的研究和探討,以發展複數多元的藝術史觀。
鋪展:層次鮮明的開館展覽系列
就此,對於似乎已經對美術館不太陌生、但需要看到一幅更為清晰而深刻的圖景的公眾而言,新美館將於開館之際推出的一系列展覽活動,層次鮮明地展現過往幾年的籌備工作、與逐步定調的美術館方向。
新美館開館兩項大展植基於「立基在地、面向世界」的創館視野,首先是兩個分別由館內與館外策展人共同完成的大展。名為「往來/照見」的典藏研究展由白適銘和鄒婷策劃,展示出自44位不同世代藝術家的50件典藏作品,梳理新北在人文與時空背景下的藝術史的同時,讓人看到新美館的起始點。其中至少一半的展品為從臺北縣到新北市文化局移撥而來的典藏品,從中可以看到整個新北市文化機構的演變和典藏建置的軌跡。賴香伶強調,這一典藏研究展並非僅停留在美學意義上,而更進一步地從社會文化研究的取徑去思考,觀眾可透過藝術家的創作,看到新北在地景、社會、文化等方面的流變。
國際策劃展「基進城市」則由鄭慧華和謝豐嶸策劃,展出來自24位/組國內外藝術家和藝術團隊的33件作品。賴香伶認為透過這一展覽,我們可看到新北作為一種精神,其文化、地緣議題同時也呼應了全球性的議題,例如產業環境下技術史的發展,現代都市化進程中的地方變遷及其牽動的勞動史、貿易史等等,而「基進」也同時代表了某種新北精神的特徵,牽連起在地藝術生態發展中從傳統民間到實驗前衛的廣闊光譜。
為了實現全民參與、互動學習的公共使命,「再自然不過的事」則以美感教育體驗為展覽主軸,邀請各年齡層觀眾探索藝術與自然的連結和共融,強調民眾互動,也呼應美術館及所處園區與自然環境的相鄰、以及新美館在永續未來議題上的思考。
新美館為了鼓勵當代跨域藝術創作與交流,開館展除了三項主題策畫展之外,也因應館舍空間,規劃形式多元的藝術計畫。呈現於美術館四樓「灰盒子空間」中的委託創作,將聚焦於跨媒體、跨領域的藝術實踐,開館之際邀請的是「新店男孩」,包括莊普、蘇匯宇、吳東龍在內的幾位藝術家具備跨世代、以及創作上媒材相異的特點,他們更進一步與年輕藝術團體XTRUX在遊戲軟體介面上進行共創,可預見在形式與精神上的張力。
此外,新美館的建築設計在動線上包含了很長的穿越式空間,希望可以透過不同形式的藝術體驗來穿針引線,包含大廳的影像計畫、以及位於四到六樓主展場側廊的聲響藝術計畫,讓民眾在行走間體驗藝術。位於美術館B1層的「探索基地」,則打造一個全齡適性的空間,並不刻意強調專門面向兒童或是親子族群的定位,鼓勵每個人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來參與藝術。
賴香伶總結,這一系列展演活動既包含對在地藝術家之藝術成就的表彰,也有對當下及未來藝術創作的鼓勵和提供資源,以及強調全民參與美術館的共創共學氛圍。在新美館開館之際,展現新時期當代美術館願景與實踐交織下的縱深。
影像研究出身,關注藝術創作、展演機制範疇內的各方面生態,以及藝術與哲學、科學、社會學、神秘學等跨域連結議題。嗜以藝術為入口,踏上不斷開闢新視野的認知旅程。曾任Blouin Artinfo中文站資深編輯、《典藏•今藝術》資深採訪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總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