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游人如織:不標準遊客的地方旅遊指南

游人如織:不標準遊客的地方旅遊指南

新北市美術館「游人如織」是一檔試圖藉異質的他者──或是說,這些身為不標準遊客的藝術家之眼,讓「地方」從既定形象與既定地緣性中再次連結想像的策展。因為策展人謝豐嶸的選件視野,使人意識到展覽在「移動」本質之時間軸、地域、身份、創作語境等面向上有層次豐富的探討。

不標準遊客

階段性開放園區的新北市美術館此次推出的「2023移地行動—游人如織」、「新美館館校計畫—「三角關係」」以及「Art Camping:出發! 我們和藝術在大地探險!」等三檔展覽,勾勒了新美館當代藝術策展的前導視野。其中自2022年開始呼應新北市地理幅員的「移地行動」,今年由策展人謝豐嶸以「游人如織」為題,援引約翰・厄里(John Urry)與其合作者們提出的「新移動範式」(new mobilities paradigm),以及日本社會學家東浩紀(Azuma Hiroki)在《觀光客的哲學》中提及「誤配」(misdelivery)引起非預期的觀看路徑,從中提煉出策展人視為是從「遊客」轉變為「游人」的觀看行動情境。

自2022年開始呼應新北市地理幅員的「移地行動」,今年由策展人謝豐嶸以「游人如織」為題,從中提煉出策展人視為是從「遊客」轉變為「游人」的觀看行動情境。圖為新美館策展人謝豐嶸。(新北市美術館提供/黃振瑋攝)

換言之,國家與消費市場針對想像的觀光客受眾規劃「觀光動線」與「最佳打卡景點」,在如今坊間盛行的「路上觀察學」作為當代人解放觀看環境的方式,每個人在一個環境中會因為自身的生命經驗,而有其視角的偏好。特別是喜歡在觀看時劃「錯」重點的藝術家們,他們更能意識到自己在觀看一個事物與環境的時候,看見的是自己與被觀看對象之間的關係。

這些看似被劃錯、實則對藝術家來說是真正意義的重點,在策展人的重新編排之下,組成了「遊客/游人作為主體」、「觀看之道與地景的建構」、「奇聞軼事」與「關係性空間與共同體」等四個子題。

在距離新美館入口最近的同個展間裡,展出的臺灣前輩攝影家鄭桑溪與香港藝術家李傑的作品,可說是摘要了整檔展覽思考藝術家作為游人的觀看方法。

謝豐嶸選擇了鄭桑溪具有明確的遊客形象與遊客視角的攝影作品《九份系列》與〈鳥瞰金湳公路〉,對照李傑觀看狀態極為模糊的《所有的時光》。據策展人表示,李傑這件委託製作的作品,是在不斷地游走於新美館附近的「地方」,最後以自身的創作語彙完成的創作。在藝術作品中的遊人經驗,沒有具象的鶯歌陶瓷老街或山石景點,動態影像映射在塗有顏料筆觸的落地窗,隻字片語則隱喻游人行動的情境。而鄭桑溪以攝影記錄了九份這座山城因礦業式微而逐漸沒落的轉變情景,其中的遊客、登山客與居民之間的差異,在展覽勾勒的情境中格外引人注目。

謝豐嶸選擇了鄭桑溪具有明確的遊客形象與遊客視角的攝影作品《九份系列》與〈鳥瞰金湳公路〉,對照李傑觀看狀態極為模糊的《所有的時光》。(新北市美術館提供/黃雅農攝)
在李傑《所有的時光》裡,沒有具象的鶯歌陶瓷老街或山石景點,動態影像映射在塗有顏料筆觸的落地窗,隻字片語則隱喻游人行動的情境。(新北市美術館提供/黃雅農攝)

作為關係性空間的地方

鄭桑溪與李傑兩位創作者對於地方的寫生性,令人很難不聯想到身為當代繪畫創作者的謝牧岐與黃海欣,其展出作品內裡的寫生狀態對照聯想。在黃海欣充滿遊記意味的作品中,《金面山》是藝術家畫出被稱為具有高山之勢的低海爬山嶺的金面山,如何成為台北都會生活中的觀光打卡景點。當代山景不再空谷幽人,而是人滿為患的踏青與觀光。《巴黎假期》黃海欣的視角同樣也是表現藝術家獨特「入畫」意識之系列作品。在過往嚴肅的抗爭現場,一併成為新自由主義世界觀光客的新奇風景。這種與過往各種美學主義相異的入畫意識,正好在展覽中牽引一條鄭桑溪風景攝影之後的當代游人式旁觀。

而在謝牧岐像是小型創作脈絡回顧的展間中,藝術家以繪畫為出發點所探問的「何謂主體」,一路沿著《山道寫生》行車自動性技法所製作出的抽象繪畫創作,進而思考著一種當代的建構性如何誕生。它建構於投影機、數位圖層、臺灣前輩畫家的美學形式,以及創作者的生命經驗。與其說謝牧岐在繪畫中建構的是當代的「臺灣性」,毋寧說他以自身為原點,在繪畫的範疇與當代藝術創作的調度手法裡,建構一種當代英國社會科學與地理學家朵琳‧瑪西(Doreen Massey)所謂的關係性空間(relational space)。

那麼,藝術創作作為游人觀看的行動實踐之後,策展人又如何將藝術創作者的游人式觀看,收攏到美術館錯綜的展場空間,影響機構思考「帶給人們什麼樣的觀看」,便成為我們首刷、二刷甚至三刷「游人如織」的觀看經驗之間,引人注意的問題:如果以前官方希冀引導外地民眾的觀光移地視角與經驗,逐漸被自由行、智慧型手機拍照功能與社群媒體演算法給重新收編了,那我們還能如何藉著游人式的觀看,意識到地方不只是某個擁有「XX老街」著名景點的特定物理區域,而是依照不同人的生命經驗所共構的關係性空間?

與其說謝牧岐在繪畫中建構的是當代的「臺灣性」,毋寧說他以自身為原點,在繪畫的範疇與當代藝術創作的調度手法裡,建構一種當代英國社會科學與地理學家朵琳‧瑪西所謂的關係性空間。(新北市美術館提供/黃雅農攝)
在黃海欣充滿遊記意味的作品中,《金面山》是藝術家畫出被稱為具有高山之勢的低海爬山嶺的金面山,如何成為台北都會生活中的觀光打卡景點。(新北市美術館提供/黃雅農攝)
我們還能如何藉著游人式的觀看,意識到地方不只是某個擁有「XX老街」著名景點的特定物理區域,而是依照不同人的生命經驗所共構的關係性空間?圖為于一蘭作品於「游人如織」展場。(新北市美術館提供/黃雅農攝)

移動的非連續敘事與(非)共同體

在「游人如織」裡探討的關係性空間,因為策展人的選件視野,使人意識到展覽在「移動」本質之時間軸、地域、身份、創作語境等面向上有層次豐富的探討。另一方面,這種在遊客與游人之間的思考移動主體的複雜狀態,謝豐嶸有意識地以亞洲作為藉移動思考地方的範圍。

錄像作品中的敘事結構,使我對於游人移動的思考與想像,不侷限在物理上的通勤,還有在地方作為關係性空間的脈絡之下,游人因地制宜的身份、語言、權力之移動。例如陳侑汝與區秀詒組成的「她的實驗空間集」的委託作品《家族飛行計畫》裡,以非連續的敘事,將民間傳說與登月太空計劃,揉雜出文明史中想像與實踐的移動之意義。對照同個展場中展出的《如果,家族旅行—平面代號IAFT Gather Garden》,將疫情期間盛行的線上聚會介面「Gather」的虛擬旅行,詮釋著人類移動欲求內裡的權力關係。

潘濤阮(Thảo Nguyên Phan)在《形成沖積層》中,以三個轉世故事展開湄公河文明相關的敘事,而這些敘事則是運用水彩畫、都市地景、圖誌、故事繪本等不同的媒材構成其在轉世維度上的層次。楊圓圓《中國城軼事》與《相愛的柯比與史蒂芬》關注美國離散華人在全球化進程中的「地方化」交融過程。對地方敘事的解構與重組,是藝術家在輪廓地方之非單一性的切入手段,在展出的若干錄像作品中,特別具有藉互文拆解地方框架的特質。

在「游人如織」裡探討的關係性空間,因為策展人的選件視野,使人意識到展覽在「移動」本質之時間軸、地域、身份、創作語境等面向上有層次豐富的探討。圖為潘濤阮作品《形成沖積層》於「游人如織」展場。(新北市美術館提供/黃雅農攝)
楊圓圓《中國城軼事》與《相愛的柯比與史蒂芬》關注美國離散華人在全球化進程中的「地方化」交融過程。(新北市美術館提供/黃雅農攝)
陳侑汝與區秀詒組成的「她的實驗空間集」的委託作品《家族飛行計畫》裡,以非連續的敘事,將民間傳說與登月太空計劃,揉雜出文明史中想像與實踐的移動之意義。(新北市美術館提供/黃雅農攝)

如此看來,「游人如織」是一檔試圖藉異質的他者──或是說,這些身為不標準遊客的藝術家之眼,讓「地方」從既定形象與既定地緣性中再次連結想像的策展。這也是展覽自游人的觀看作為起手式,探討地方作為關係性空間、非連續敘事之外,有著對「共同體」的反思。加藤翼(KATO Tsubasa)的《束縛之歌》系列作品與古爾努爾‧穆卡扎諾娃(Gulnur MUKAZHANOVA)的《虛假的希望或當下的瞬間》,恰巧對照著曾經的兩種巨大對立共同體──美國與蘇聯在冷戰結束之後的處境,而于一蘭「織墊」(woven mat)系列錄像作品以及張紋瑄發起的長期項目「書寫公廠」,則呼應著地方如何藉由不同的媒介(織墊與出版),連結另一種公共與社群想像,而地方也因此重新被建構、想像。

特別是在如新北市這般劃分範圍特殊的行政區域,對於地方的想像也充滿的多元與非單一性,「游人如織」作為「移地行動」的意義與價值,並非是「轉換地方辦展覽」這樣的單純思維,而是試圖在展覽中,轉換我們思考「地方」之非特定性思維。

如此看來,「游人如織」是一檔試圖藉異質的他者──或是說,這些身為不標準遊客的藝術家之眼,讓「地方」從既定形象與既定地緣性中再次連結想像的策展。圖為古爾努爾‧穆卡扎諾娃(Gulnur MUKAZHANOVA)作品《虛假的希望或當下的瞬間》於「游人如織」展場。(新北市美術館提供/黃雅農攝)
張紋瑄發起的長期項目「書寫公廠」,則呼應著地方如何藉由不同的媒介,連結另一種公共與社群想像,而地方也因此重新被建構、想像。(新北市美術館提供/黃雅農攝)
加藤翼的《束縛之歌》系列作品,與古爾努爾‧穆卡扎諾娃的《虛假的希望或當下的瞬間》,恰巧對照著曾經的兩種巨大對立共同體──美國與蘇聯在冷戰結束之後的處境。圖為加藤翼的《束縛之歌》系列作品於「游人如織」展場。(新北市美術館提供/黃雅農攝)

2023移地行動——游人如織

策展人|謝豐嶸
參展藝術家|鄭桑溪、古爾努爾・穆卡扎諾娃、陳侑汝、區秀詒、謝牧岐、黃海欣、加藤翼、李傑、楊圓圓、潘濤阮、書寫公廠、于一蘭
展覽地點|新北市美術館 – 藝術街坊
展覽地址|239新北市鶯歌區館前路300號
展覽日期|2023-11-10 — 2024-03-03
展覽時間|週二—週日,10:00-17:00,週一休館

陳晞(Sid Chen)( 131篇 )

藝評書寫與研究者,現為典藏雜誌社(《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社群暨企劃主編、國際藝評人協會台灣分會(AICA Taiwan)理事。目前關注異質性的創作與勞動,長期研究繪畫性與敘事性等命題,對於另類文化和視覺語言的迷因混種亦深感興趣。文章散見於《典藏ARTouch》、《CLABO實驗波》、《端傳媒》、《非池中藝術網》、《Fliper》、《ARTSPIRE》、《500輯》、《藝術認證》、《歷史文物》、《新北美誌》等。

sid@artou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