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美術館籌備期間,除了推動多項研究計畫,也邀請眾多學者進行新北市美術史的檔案建置與研究,嘗試填補地方美術史的空缺。今(2022)年11月由新北市政府文化局與新北市美術館籌備處出版的《流變的展覽:北縣美展與前衛實驗1992-1997》於11月8日舉行新書發表會。本書由學者蔣伯欣主編,邀請呂佩怡、游崴、陳寬育、楊佳璇等學者及藝評家共同參與研究,以藝術檔案學為研究方法,爬梳1990年代新北市(台北縣)的藝術發展。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長龔雅雯提到:籌備新北市第一座公立美術館,面對許多挑戰,除了在建築本體及硬體上持續與建築團隊溝通之外,同時進行許多研究工作。新北市在台灣當代藝術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位置,除了許多藝術家前輩曾參加北縣的展覽,也有許多藝術家在新北市生活。因此,重探1990年代新北市的美術發展,讓更多人了解從清領、日治時期到戰後的藝術家創作過程,是新北市的責任。透過主編蔣伯欣老師帶領的團隊,藝術檔案匯整並完成階段性研究,具有高度的學術價值,也將對新北市美術館的未來研究與典藏方向有相當大的助益。
本書主編蔣伯欣則提到,新北市的藝術從業人員是六都中最多,其美術史書寫的重要性高。1990年代的新北市是較早受到地域影響,開始形塑當代藝術社群的代表,當時藝術家們嚮往前衛並追求藝術實驗性。
蔣伯欣分享出版本書的三個重要面向:首先,它是以長期研究的方式,透過檔案收集與梳理而建構出地方美術史的成果。以美術館與學者的合作模式 ,出版專書及舉辦論壇並不容易,他也相當感謝新北市文化局給予的信任與支持,促成本書的出版。第二是具當代性的視點,本書作者扮演著某種不在現場但又同時共振的角色,在多年後回顧這一波當代藝術新浪潮之下所形成的藝術觀,寫作者,進行一次跨世代的觀察。1990年代是台灣美術論戰及藝術策展追求國際化的時間點,其關鍵性的影響持續至今,書中內容試圖跳脫當時的視野限制,而用當前全球化的多元視角,重新發現藝術家從新北市出發的實踐,在跨國語境的相互觀看之下,如何產生當代的價值。
第三則是以展覽史作為方法。1990年代的北縣美展有多項關鍵轉折,例如廢除「有違反國策之意識者」及「有違反善良風俗」兩項限制,解除了戒嚴時期以來對藝術創作最大的箝制。並且以策展人代評審制度、邀請法國藝術家來台展覽等,在展覽史上意義重大。然而,研究的目的並不是再現新北,或是將新北市符號化,而是從地域性的因子出發,探討它如何去影響、催化當代的前衛創作,不企圖去定義前衛,而是從中看到前衛的可能性。此外,蔣伯欣觀察到,近年檔案建置及研究已成為國際大型館舍的主流趨勢,即便檔案的建置耗費精力與時間,但其學術效益相當大,期待能以本書為起點,推動各大館舍對於檔案研究的重視。
本書作者群之一呂佩怡於發表會中分享,1990年代中期、末期是她就讀大學、研究所時期,作為那個年代的小小參與者,曾經的在場卻非常片面。此刻以研究者的角度回望,仰賴更多檔案資料提供豐富的資源並確認細節,才能以當代的視角重新書寫。她以淡水河為核心,書寫1994年、1995年及1997年三屆的台北縣美展如何從在地的環境藝術關注,轉向國際合作,讓地方美展擴成為小型的國際文化交流。呂佩怡也提到,檔案建置是美術史研究的重要基礎,尤其台灣當代藝術的英文資料荒蕪,本書以中英文對照出版,對外國研究者很有幫助。
游崴則是從1993年至1995年的北縣美展為案例,探討廢棄物、噪音及實驗影像。游崴認為,北縣美展的機制轉變,對於其作為允許實驗的場域有著重要意義,如主題展與責任藝評的設置,在戰後的藝術脈絡中,都十分具突破性。1990年代是台灣發展當代藝術的重要轉折,其中關於前衛藝術的實驗精神,透過此次的研究,賦予新視野,也成為理解此時期藝術史的重要切面。
陳寬育主要負責書中撰寫1993年攝影展「看見淡水河 :在歷史的水面上行舟」,該展覽由張照堂、劉振祥策劃,邀請23位跨世代的攝影家參展。他從中梳理創作問題意識,並觀察隨著時代流轉,關於人文、環境等議題的轉變。陳寬育提到此次參與檔案建置部分的前置工作,對寫作有著重大影響,也使他對檔案產生新的想法。希望本次的研究能重探檔案的意義,並與現正發生的展覽有所對話。
楊佳璇所撰寫的專文中,則畫出一條從解嚴前至解嚴後的身體發展脈絡,從1983年陳界仁作品《機能喪失第三號》開始,再到中元普渡祭:宗教藝術節、臺北破爛生活節及新寶島藝術季等等。藉由重新觀看、閱讀在體制變革中的身體歷史,民眾被壓抑、規訓的身體漸漸走向解放、狂歡的狀態,並與展覽史相互對照,發現其並存與共振的關係。
本書是地方美術史研究及檔案建置的階段性成果,以當代的視角重探美術史,回顧前衛藝術的發展、填補現有研究中視角上及詮釋上的空缺,批判地思考當代展覽的各種課題。《流變的展覽:北縣美展與前衛實驗1992-1997》期能為新北市美術館的發展奠定基礎,並希望能進一步探索地方美術史,在各地方美術館漸次建立之際,開展更多研究的面向與深化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