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雨仁在三芝圓山頂的半頹老屋內畫畫、寫字,外出散步兜轉、吹海風,拾廢枝回家自製炭筆,於粗衣礪食的低限生活日常中生出多樣畫意。這樣的畫面如今已為人所知。許雨仁看似隨性灑脫、不拘小節的步調節奏中不失精準,不拘泥於筆墨,不受限於物質工具。他落筆前有著嚴謹的思考,卻表現出流動的創造力,不太在乎觀者的想法,更無市場考量,他在意的是作品是否展露觀點與方法上的原創性。
這樣一位彷彿不食人間煙火的藝術家,如何為商業藝術體系所接納?我們採訪了許雨仁如今獨家經紀的畫廊采泥藝術創辦人林清汶,試圖了解主流藝術體系與專注創作的藝術家之間的相處之道。
「足以代表畫廊品牌高度的藝術家」
采泥藝術創立於2012年。那之前,許雨仁已經歷了從水墨、油畫、細筆、粗筆等風格與媒材間的往返;在西方與東方之間來回磨礪了生活與創作的碰撞,探索了自身藝術的根源;也曾在漢雅軒等畫廊的賞識下於兩岸三地舉辦過個展。采泥藝術負責人林清汶在畫廊事業初期結識了這位臺南老鄉,對其孤冷的創作風格心生好奇,也為之觸動,儘管許雨仁遠非藝術市場寵兒,林清汶還是決定支持這位流露出內在自信的純粹的藝術家。
年屆50才轉行踏入畫廊產業,林清汶在創立采泥藝術初期就將重心置於大致與自己同世代的藝術家。他觀察這一年齡層的藝術家大多已在創作路上有過衝撞、有了風格上的漸進累積,經歷人生歷練後,對自己持續走藝術家的路非常堅定,接下來畫廊可以施展身手,將他們的作品真正推向廣闊的藝術市場。
他回憶,許雨仁是繼李光裕、謝貽娟之後,采泥藝術第三位屬意合作的藝術家,而收藏許雨仁作品的藏家都是知音、而非藝術市場投資者,是因為看到他其藝術的純粹性及在當代水墨中的原創性,甚至也對他作品中既自信又孤寂的精神性有所共鳴。許雨仁一路以來都展現出創作上的多元,但沒有人知道他的作品何時得以在市場上發酵,藏家也多以支持藝術家的心態購藏。
林清汶希望采泥藝術做「藝術家的孵化器」,依創作者的步調前進,而非將他們迅速推成市場名牌。身為商業畫廊,采泥藝術自然也需要有策略,對林清汶而言,並非要刻意遠離市場,而是這種策略自身需要與市場保持一定距離,讓畫廊得以透過對藝術的信仰來觀察藝術家的發展。就此,當初采泥藝術與許雨仁簽下經紀約的考量,一是出於對其藝術的深深喜愛,二是看到他在畫廊整體發展的脈絡中,是一個足以代表品牌高度的藝術家。
自2015年采泥藝術在聯展「常」中讓許雨仁與李光裕、石晉華、池農深同場展出後,又分別在畫廊空間內為之舉辦「墨若是」(2017)、「境.界-許雨仁筆耕集」(2021)兩次風格截然不同的個展,其間,也於2018年與靜宜大學、2019年與臺南藝非凡美術館合作推出許雨仁「墨然」個展。今年,規劃數年的「溺浮沉洄:許雨仁回顧展」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了,一次性展現許雨仁多元的創作全貌。
「親見藝術家創作生命的蛻變,是合作畫廊的福氣」
為許雨仁的作品所打動的林清汶,曾感性地對他說:「你就好好畫,不要再流浪了。」與如今畫廊和藝術家以展覽合作為主流模式的業界生態不同,采泥藝術自創立以來,對於相中的藝術家都以獨家經紀約為主,一簽就是至少十年,在林清汶看來,「藝術創作的事,急不來」。讓藝術家無生活之憂,畫廊也有長期規畫和逐步推廣的步調,得以陪伴藝術家慢慢從其創作生命中孵化出每一階段的果實。
2015年左右,采泥藝術與許雨仁剛簽約不久,林清汶在其工作室初見當時的一組新作,從之前「粗筆」、「細筆」的大量留白,到幾乎沒有留白的筆墨縱橫交錯,便是後來發展為「沒形」系列的開端。縱使林清汶當時對這樣的轉變尚不理解,還是看出在「沒形」的畫面裡,「混沌中有清明」。2007年經歷喪子之痛的許雨仁,數年來漸漸將生命中的冷暖自知,融入創作中對於筆墨、對於形與意乃至在傳統與原創之間反覆探索。林清汶從旁觀察,也多有感悟:「當時便理解到,需要給他時間與空間,慢慢打開混沌。」
此時畫廊與藝術家修煉著同一份功課的一體兩面:需要耐得住寂寞。林清汶回顧,許雨仁至少經歷了2015年到2022年間整整七年的醞釀和蛻變期。2018年靜宜大學展覽時,大家可看到一些「較為入世」的彩墨表現出現在作品中,包括那之前幾年開始陸續創作的「豆腐板書畫系列」,在充滿生活氣息的現成豆腐板上打底,以墨和壓克力結合石灰、木板與不同的濕度作畫。到了2021年「境.界-許雨仁筆耕集」展覽時,許雨仁獨闢蹊徑地以塑膠布承載炭、墨、膠等複合媒材,實驗性地釋放出「沒形」系列的新生。
身為畫廊主,林清汶在這一過程中親見一位藝術家如何經歷生命的蛻變和創作風格的轉型,在對水墨當代化的探索過程中,許雨仁用最不起眼的媒材來實驗、並有所成果。林清汶也恍然大悟,原本大家會誤以為許雨仁自2017年後沒有實質的創作進展,但他其實默默在醞釀,走向抽象、走向媒材運用上的實驗。「此時再回想起2015年看到他的『沒形』系列,這才聯繫起來,才忽然明白藝術家的整個蛻變過程。這樣一位有能量的藝術家,當他還在脫殼時就必須要等待,再看到脫殼後創造出的作品那一刻的感動,比賣出作品還更有價值。」
十多年的畫廊經營中,林清汶對陪伴藝術家走過創作生涯轉型時期也頗有心得:「如果好藝術家願意轉(型),我們都鼓勵他,這樣才不會扼殺藝術的生命。身為合作畫廊的福氣,就是第一時間看到藝術家的創作中生出了新意,也可以感受到他在其間撞牆的過程,這非常寶貴。」
「他可以又野又雅」
在林清汶眼中,許雨仁在創作裡「無所住而生其心」,他的靈魂彷彿「隨水而流浪,到哪裡都可以活」。有一次許雨仁出門去便利店買東西,結果晃一晃就直接去了花東,住進一間工寮就創作,一個星期後才回家。當他在作品中寫下「隨隨時時停下來看景」(《書墨系列之十五》,2017),這真真切切是他隨性而為的生活寫照。
而另一面,生活也不時給許雨仁以疾風驟雨般的考驗,歲月淡去後,作品中可見的是藝術家在生命過程中的淬煉。林清汶念念不忘許雨仁創作於2007年的一系列「粗筆」之作,以「孤挺花」代稱之:「那重心薄弱卻孤傲挺拔而上的細筆,無論生命多麼滄桑,都希望最終開出燦爛的花。」同時,許雨仁也不侷限於個體生命的精神流轉,他行走於山海之間,筆下的景致意象不迴避種種過度開發、水土流失、環境污染,同時關懷現實中的理想與衰敗。
林清汶為許雨仁創作中的多面性而折服。在他看來,許雨仁為人粗放,但其「細筆」可細膩至分毫,同時又可見「彩墨」的豪放粗獷、蒼勁有力;種種墨色的安排及筆墨的層次感與眾不同;其書法完全自成一格,以字象形、以形化意,又語意不清、缺乏邏輯。
在林清汶看來,許雨仁無疑將傳統/當代、本土、國際結合出了獨特樣貌。對應這樣一位到處野晃的藝術家,以自己的靈魂一面汲取古典傳統中的精華,一面以上山下海的身體力行面對自己所立足的真實土壤,林清汶以「又野又雅」稱之。此次北美館回顧展,系統性地收斂了許雨仁的創作歷程,與此前幾次畫廊展覽所展現的片斷有所不同,足以讓人看到更全面的許雨仁。
親見年過古稀的許雨仁這五年來如何「做回自己」,在創作中釋放出的喜悅與燦爛,林清汶也再度領悟到畫廊工作的意義:「藝術家的生命其實就是創作的生命,他們透過流浪去找自己的路,不斷衝破創作生命中的障礙。因為藝術家生命中有無窮的力量,就值得我們一直有所期待。畫廊的價值也在這裡,許雨仁給我們的價值並不完全是市場的價值,而是學術的價值。歸根到底,經營畫廊是因為意義,而非只因為生意,還是要有一些情懷跟理想,才能走得長遠。」
影像研究出身,關注藝術創作、展演機制範疇內的各方面生態,以及藝術與哲學、科學、社會學、神秘學等跨域連結議題。嗜以藝術為入口,踏上不斷開闢新視野的認知旅程。曾任Blouin Artinfo中文站資深編輯、《典藏•今藝術》資深採訪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總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