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傾聽裂隙的迴聲:綠島人權藝術季(非)觀光旅遊指南與陰性視角

傾聽裂隙的迴聲:綠島人權藝術季(非)觀光旅遊指南與陰性視角

Listening to The Overtones of Fissures: Green Island Human Rights Art Festival’s (Non) Tourist's Guide and Negative Perspective

今年「傾聽裂隙的迴聲」拉長的田野調查與籌備的時間,讓藝術家與策展人們有更充足的時間傾聽來自不同身分、背景與立場的聲音,定位自己在詮釋與轉譯之間應採取的位置。整體而言,不論是在藝術季的核心議題,還是工作方法,這次藝術季都展現了對被大歷史敘事所掩蓋的話語的更多關照,而也許我們也可以期待在名為「人權」的藝術季中,除了回應過往歷史外,在當代與未來,還能展開什麼樣的串連與省思。

在搖晃的船上,遠眺一處從海平面些微隆起的小島,並按下快門。

劉紀彤將拍攝的照片大量印製成明信片,供觀眾索取、寄送,將綠島的影像及訊息一併傳遞出去。圖為劉紀彤《後來的人寄出的風景》,均勻製作提供

因早期的攝影技術,影像中的海與陸地呈現黑色的深淺紋路,不過此地映照的卻是一段白色的歷史。這是新生前輩陳孟和於服刑時所拍攝的照片,藝術家劉紀彤《後來的人寄出的風景》透過照片,重新回到拍攝現場,用身體與視線的疊合,跨時空對位過往歷史的面貌。同時,劉紀彤將拍攝的照片大量印製成明信片,供觀眾索取、寄送,將綠島的影像及訊息一併傳遞出去。不論是身體、影像、寄送路線,都是作為生命體,在不同時空環境中,多軌交錯的對位與對話,也是我們彼此重新組合自我認同的開始。(註1)

傾聽所強調的「陰性」態度

這件作品來自於今年(2023)由國家人權博物館主辦、蔡明君策展、陳韋綸與蔡秉儒協同策展的綠島人權藝術季「傾聽裂隙的迴聲」,如果說上一屆「假如綠島是一面鏡子」策展人高俊宏以地理現場作為一面「鏡子」,著重藝術家肉身登島、駐地的積極行動中,所折射出的多重觀看視線;本屆策展人蔡明君則選擇了「傾聽」較為被動、柔軟的姿態,試圖接收個體所經歷政治、經濟與體制的不同遭遇。(註2)

此外,如同上篇專訪文章提及,這次藝術季改由兩年一次,首次具有完整一年的籌備期,較充裕的時間蔡明君也邀請了策展顧問林傳凱、學術顧問彭仁郁、侯志仁、陳進金等學者,舉辦了共學、共創工作坊,將白色恐怖的議題進行更多層面探討,藝術家也有意識地拒絕重複再現既有符號與大歷史敘事,轉而朝向更多私歷史與對於當代人權的省思。另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女性與年輕創作者的參展比例皆提升,並因綠島氣候及現場環境炎熱不宜久待觀看,將錄像作品的展示比例降低,或選擇在有空調及通風良好處設置。展覽橫跨既有的議題想像界線、顧及失衡的藝術工作環境、友善的布展考量,都反應出本屆策展人蔡明君以「傾聽」所試圖強調的陰性態度。

跨時代對位術

展覽中除了透過劉紀彤《後來的人寄出的風景》來回望陳孟和前輩的影像來探討自身認同處境外,也展出同為新生前輩攝影家歐陽文攝影《沿海岸線——海潮拍響島嶼的過去》,影像分為「人文」、「地景」兩系列,明顯看出綠島在同樣的自然景觀下,人物與建設早已迥然不同。羅懿君《潛行者》同樣以身體作為對位方式,她擷取島上的素材製作個人潛水用具,提取海面下的珊瑚礁石,以此身體經驗對照過去生活在此的受刑者,總是在服完勞役的時刻才能跳入水中享受短暫自由,呈現跨越時空的生命處境。

羅懿君《潛行者》同樣以身體作為對位方式,呈現跨越時空的生命處境。圖為羅懿君《潛行者》,均勻製作提供

如果說新生前輩的影像代表的是一種綠島地景的跨時代顯像,不同於前述藝術家從身體來對位,藝術家們也直接從綠島當代地景取材,試圖利用物件來對位過去的歷史,並給予一種全新的詮釋。像是蔡宛潔《我們在黃昏時渡河,那裏有一片樹林》以綠島紀念園區牆上一顆顆枝幹扭曲的樹排列開來的壁畫為底,透過設置數株外型相似的盆栽與藏於小抽屜內的信件來對位過去前輩的精神與心境。新生前輩除了書信外,也多數會留下許多衣物,郭俞平《烏鴉的爪輕拍後離去》將許多布料重新組合,建構出數個具有不同閱讀空間的場景,在冰冷堅硬的監獄隔間內,創造一種柔軟的觸感與氛圍。

蔡宛潔以綠島紀念園區牆上一顆顆枝幹扭曲的樹排列開來的壁畫為底,透過設置數株外型相似的盆栽與藏於小抽屜內的信件來對位過去前輩的精神與心境。圖為蔡宛潔《我們在黃昏時渡河,那裏有一片樹林》,均勻製作提供
郭俞平將許多布料重新組合,建構出數個具有不同閱讀空間的場景,在冰冷堅硬的監獄隔間內,創造一種柔軟的觸感與氛圍。圖為郭俞平《烏鴉的爪輕拍後離去》,均勻製作提供

另一菲律賓藝術家利羅伊‧紐(Leeroy NEW)《描籠涯與描籠涯船(船/村莊)》和阮芬林《紀念碑、遊樂場和島嶼》同樣直接取材於綠島地景,但卻加入自身身分背景,發展出人權在不同國家的橫向連結。阮芬林觀察白色恐怖時期所遺留下來的建築、紀念碑、在地居民、棲息的動物,以影像紀錄人在這些環境中幽默、神秘的姿態,也顯現人如何在這樣的地景中被制約呈現同樣的規律狀態。利羅伊‧紐以海島交通工具為概念,使用在地取得的塑料廢棄物建構了一支竹編的艦隊,艦隊造型來自於南島民族移居到菲律賓時所使用的描籠涯船、現代化戰艦、想像的太空飛船等,顯現自身成長語境下的新帝國主義殖民移動工具外,也展現塑膠製品如何跨越地理的國界,成為資本主義下全球大型企業的殖民象徵。

利羅伊‧紐以海島交通工具為概念,使用在地取得的塑料廢棄物建構了一支竹編的艦隊,顯現自身成長語境下的新帝國主義殖民移動工具外,也展現塑膠製品如何跨越地理的國界,成為資本主義下全球大型企業的殖民象徵。。圖為利羅伊‧紐(Leeroy NEW)《描籠涯與描籠涯船(船/村莊)》,均勻製作提供

檔案作為靈媒

除了地景與物件來給予歷史新的詮釋外,白色恐怖的相關史料,也是與過往歷史展開對話的重要靈媒,不過藝術家們並非企圖透過援引檔案來教育觀眾何謂白色恐怖的歷史,而是從檔案既有的想像來創造新的詮釋,使其脫離特定符號的重複操演,用感性的方法來與當代或與新的觀眾重新產生連結。像是張卉欣《在最後一張照片之後》透過數位印刷技術,在賽璐珞片上將印製抽象畫面,來探討新生前輩生前拍攝的最後一張照片在過去與現今完全不同的使用與展示意義。張紋瑄《File:/新秩序/普通生活/火燒島》諧擬常見的建檔系統,探究檔案被二元分立的操作模式,探究人的社會角色被剝奪時,如何被迫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另類秩序。

張卉欣《在最後一張照片之後》探討新生前輩生前拍攝的最後一張照片在過去與現今完全不同的使用與展示意義。圖為張卉欣《在最後一張照片之後》,均勻製作提供
張紋瑄《File:/新秩序/普通生活/火燒島》諧擬常見的建檔系統,探究檔案被二元分立的操作模式,探究人的社會角色被剝奪時,如何被迫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另類秩序。圖為張紋瑄《File:/新秩序/普通生活/火燒島》,均勻製作提供

王榆鈞《行方不明》以田野調查過程中搜集到的白色恐怖故事為主軸,將曲調作為重新認識歷史的線索,加入她採集的綠島聲景,以及透過書寫,拆解指涉單一生命經驗的敘事,放入更多人可能能共感的觸點,如王榆鈞所言,人們之所以不關心這段歷史,是因為覺得與自己「沒有關係」。(註3)且作品設置於會客室亦有其特殊氛圍,會客室為新生前輩與家人朋友傳遞訊息和見面,觀眾拿起會課室中的電話傳來的卻是王榆鈞的音樂,彷彿透過聲音將時空捲進話筒中。另一以聲音為主的作品是鄧兆旻《這麼多年過去,》,改編1934年歌曲《雨夜花》,《雨夜花》在不同時代擁有不同命運,歌詞也因此產生變化,召喚不同的情感與意象。鄧兆旻透過各個國家地區的音樂創作者合作,在原本歌曲的基調上,譜寫、後製成更多的版本,更複雜化《雨夜花》原本的意義。

王榆鈞《行方不明》以田野調查過程中搜集到的白色恐怖故事為主軸,透過書寫,拆解指涉單一生命經驗的敘事,放入更多人可能能共感的觸點。圖為王榆鈞《行方不明》,均勻製作提供

當代人權重新反思

展覽雖是以綠島白色恐怖歷史作為展覽的定錨,前述的相關討論也都從這段歷史的地景與檔案出發,但人權議題卻不僅只是存在歷史中。吳瑪悧《我是高草》雖呈現白色恐怖受難者高草的血書,但更期待觀眾思考的是作品廊道白牆上呈現的標語「誰是自由的、誰擁有人權、誰是無辜的。」白色恐怖對人權侵害的起始,其實是有權力者從自身利益出發,對非我族類的迫害,(註4)雖然歷史看似已經結束,但同樣的人權侵害卻是在不同時代、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反覆出現。而長期關注勞工權益議題的導演蔡崇隆,與阮金紅、史旻玠作品《歷史的裂縫—移工在綠島》也點出當代由政治受難前輩的努力所帶來的民主自由生活,卻反過來壓迫正在為台灣經濟及家庭付出的外來族群,作品散佈在監獄的多重空間,物件、影像、音樂、味道迴盪在廊道,對比《我是高草》的展設廊道,創造了另一討論人權的語境。

人權議題卻不僅只是存在歷史中,而是發生在不同時代的、不同背景之下。圖為吳瑪悧《我是高草》,均勻製作提供

和台灣有著相似民主抗爭歷史的韓國,韓國藝術家鄭庾陞《黃金洞女子們》探討光州民主化運動中因為「娼妓」身分而「無名」的女性參與者。鄭庾陞挪用官方大事年表的紀念形式和光州不義遺址,呈現大歷史敘事中遭到邊緣化之抗議者的經驗,反諷在「政治正確」的號召下對於人權的另一種迫害。 波蘭藝術家咖容琳娜.布瑞秋拉(Karolina BREGUŁA)《塵埃》聚焦當代居住正義議題,作品雖描述在大觀社區受迫遷居民,但讓人不禁聯想到綠島監獄土地如何以另種形式歸還於原本的居民?香港藝術家勞麗麗《給我唱的歌》從歌曲中隱約可見對於生活、自由的描述,回看香港近年來所遭遇到面對政權轉移而造成的殖民、再次殖民與離散情境,似乎都是關於人在面對更大權力結構而訴諸歌曲的無奈。

咖容琳娜.布瑞秋拉《塵埃》聚焦當代居住正義議題,讓人不禁聯想到綠島監獄土地如何以另種形式歸還於原本的居民?圖為咖容琳娜.布瑞秋拉《塵埃》,均勻製作提供

如果說白色恐怖是對非我族類的迫害,那麼張恩滿《Rawus Tjuljaviya與表姐們》則提醒我們那道劃分你我的界線是否過於粗暴?她透過影像紀錄表姊妹們使用羊角勾勾法編織sikau(排灣族傳統編織)的過程,從聊天內容呈現不同生命經驗與歷史背景是如何造就不同的意識形態。陳曉朋《獻給那些黑白人生的彩色書》試圖瓦解文字時常區分的身分角色,用色彩給予不被輕易分類的可能。測不準工作室《疊代》透過角色扮演的桌遊讓觀眾體會身為權力者與被壓迫者孰是孰非的矛盾關係。Candy Bird《一切順心》以虛構角色回應面臨強權威脅下,關於人權的思考與詮釋。而作為這次參展藝術家最年輕的彭科萌,與母親蔡宛璇《十一歲的手記》合作,透過11歲的兒童視角,將閱讀白色恐怖相關資料時的反應呈現在繪圖與書寫上,呈現一股具有獨特荒誕感的生命力。這些作品都再再都提醒我們既有「角色」的視角並非唯一理解路徑。

如果說白色恐怖是對非我族類的迫害,那麼張恩滿《Rawus Tjuljaviya與表姐們》則提醒我們那道劃分你我的界線是否過於粗暴?圖為張恩滿《Rawus Tjuljaviya與表姐們》,均勻製作提供

登島:(非)觀光旅遊指南

最後,綠島每年都因豐富的海洋生態,吸引大量的觀光客登島,藝術季也選擇在觀光旺季的夏季期間舉辦,如果說綠島的白色恐怖歷史在觀光風潮下逐步被忽視,另一影響更大的是在監獄興建以前,綠島本地的歷史又是如何?吳克威與蔡郁柔的《火燒島旅遊指南》,探訪了綠島上仍有居民的四個聚落和已經廢棄的六個聚落遺留下來的物件、建築,並從政治、經濟結構,顯現綠島在現代化進程中的迅速轉變,並將其繪製成新旅遊指南的地圖,翻轉綠島總是為服膺外來者(早期的黨國體制與現今的觀光客)期待而發展的模樣,讓在地的聲音成為真正的引路人。

《火燒島旅遊指南》主客交換的觀看思維,也回應到蔡明君所強調的「傾聽」態度。今年「傾聽裂隙的迴聲」拉長的田野調查與籌備的時間,讓藝術家與策展人們有更充足的時間傾聽來自不同身分、背景與立場的聲音,定位自己在詮釋與轉譯之間應採取的位置。整體而言,不論是在核心議題,還是工作方法,這次藝術季都展現了對被大歷史敘事所掩蓋的話語的更多關照,而也許我們也可以期待在名為「人權」的藝術季中,除了回應過往歷史外,在當代與未來,還能展開什麼樣的串連與省思。

吳克威與蔡郁柔《火燒島旅遊指南》試圖翻轉綠島總是為服膺外來者(早期的黨國體制與現今的觀光客)期待而發展的模樣,讓在地的聲音成為真正的引路人。圖為吳克威與蔡郁柔的《火燒島旅遊指南》,均勻製作提供

註1 綠島人權藝術季「傾聽裂隙的迴聲」官網,〈劉紀彤《後來的人寄出的風景》〉。瀏覽日期:2023年7月15日。

註2 綠島人權藝術季「傾聽裂隙的迴聲」官網,〈關於展覽〉。瀏覽日期:2023年7月15日。

註3 王榆鈞訪談,2023年5月5日。

註4 綠島人權藝術季「傾聽裂隙的迴聲」官網,〈吳瑪悧《我是高草》〉。瀏覽日期:2023年7月15日。


「傾聽裂隙的迴聲」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

時間|2023年5月17日至9月17日
地點|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臺東縣綠島鄉公館村將軍岩20號)
參展藝術家完整名單|Candy Bird、王榆鈞、阮金紅(越南)+蔡崇隆+史旻玠、阮芬林(Phuong Linh Nguyen,越南)、利羅伊.紐(Leeroy New,菲律賓)、吳瑪悧、咖容琳娜.布瑞秋拉(Karolina Breguła,波蘭)張卉欣、張恩滿、張紋瑄、郭俞平、陳孟和+後來的人們+劉紀彤、陳曉朋、測不準工作室、勞麗麗(香港)、鄭庾陞(Yooseung Jung,韓國)蔡宛潔、蔡宛璇+澎科萌、蔡郁柔+吳克威、歐陽文、鄧兆旻、羅懿君。

陳思宇(Sih-Yu Chen)( 88篇 )

藝術報導、研究者。主要關注計畫型藝術創作、表演藝術、電影與當代影像,以及其他任何好玩的事。曾任《藝術觀點ACT》執行主編、《藝術很有事》專案企畫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編輯及Podcast《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E-mail: sihyu032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