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紐約書籍藝術中心展覽「跨物種未來」:談「書」如何作為「藝術與科學合作」的展示載體

紐約書籍藝術中心展覽「跨物種未來」:談「書」如何作為「藝術與科學合作」的展示載體

“Interspecies Futures” at Center for Book Arts in New York: Exploring Books as Display Medium for Art and Science Collaboration

當「書」成為「藝術與科學合作」的載體時,似乎更有機會讓這樣的合作成果可以被一般大眾接觸,同時也打破了展覽的時效性,讀者可以透過書選擇自己想要閱讀的時間。也因為這樣的特性,「藝術與科學合作」的成果就可以在「書」中被另一個世代體驗,延續那種「循環式」的、跨領域的、互相啟發的良性互動狀態。

2021年4月16日,名為「跨物種未來」(Interspecies Futures, IF) 的書籍展覽在紐約書籍藝術中心(Center for Book Arts) 正式展開,將一路展到6月26日。此展覽由位於紐約布魯克林具有設計背景的Oscar Salguero所策劃,展覽中展示了許多書籍作品,每本書的內容大多都是近年國際上活躍的生物藝術(Bio Art)與推測設計(Speculative Design)的計畫。Oscar Salguero的策展論述中表示,在COVID-19疫情之下,以人類為中心的諸多未來想像都比以往我們所認為的更為脆弱。而近年隨著生物科技的發展,以及環境的快速崩壞,我們是否需要重新思考與設計我們與自然的關係?在這樣的思考之下,Oscar Salguero希望透過這個展覽,向觀眾介紹這幾年他所研究與關注的計畫,並讓大眾可以嘗試觀察這些計畫都如何使用「書」作為工具,去探索人與非人生物的關係。

紐約書籍藝術中心「跨物種未來」展覽之展場照片。(photo credit: Sean Davidson)

展覽中展示的書的形式與內容非常多元,像是英國設計師Thomas Thwaites的書《Goat Man: How I Took a Holiday from Being Human》就詳實地記錄了他的計畫《山羊男》(Goat Man) 整個發展過程。從他整個計畫的發想原點開始,他提及在他生涯低潮時,一度想要向「當一個人類」這件事告假,並變成一隻山羊。為了成為一隻山羊,他開始有了各種奇想,像是要能夠跟山羊一樣四腳走路、跟山羊一樣吃草維生、甚至跟山羊一樣的思考等等。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他訪問了許多不同的專家,像是科學家、薩滿等等,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資訊,讓自己可以有能力變成山羊。書的內容以作者自己的角度,詳細記錄了這個計畫中他跟每位專家的交流,甚至是之後與山羊接觸的過程。透過這本書,讀者彷彿跟著這位設計師一起經歷了一場成為非人生物的冒險,也因為有大量文字的敘述,大眾得到的不再只是展場中的視覺感官,更多了一個新的媒介去理解創作者作品後的意義。

Thomas Thwaites的書《GoatMan: How I Took a Holiday from Being Human》。(圖片來源
瑞典藝術家與設計師雙人組Nonhuman Nonsense的《粉紅雞計畫》於展覽中以裝置呈現。(圖片來源

除了Thomas Thwaites這種文風的書之外,瑞典藝術家與設計師雙人組Nonhuman Nonsense也展出了他們的藝術家創作書《粉紅雞計畫》(Pink Chicken Project)。在《粉紅雞計畫》中,創作者試圖建立一個虛構的情境,在這個情境中作為人類主要食物之一的生物「雞」被基因改造成粉紅色。因此被人類食用之後的粉紅色雞骨,大量丟棄掩埋在地底,隨著時間流逝逐漸形成岩石。而在這個未來世界之中,人類所存在的這個地質年代「人類世」的地層,也就因此被染上了一層粉紅。平常這個計畫大多以影像裝置的方式在展覽中呈現,作者甚至帶著這件作品前往聯合國的生態多樣性論壇中,試圖喚起大家對於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係的關注。然而,在這次的書展中,他們則是選用了一個百科全書的形式來處理他們的《粉紅雞計畫》,整件作品被轉換成了藝術家創作書的模式讓觀眾閱讀。在這本新書中,我們似乎也可以間接地看到創作者自身挑戰不同形式去處理同一件作品的野心。

瑞典藝術家與設計師雙人組Nonhuman Nonsense的《粉紅雞計畫》被製作成藝術家創作書,並以百科全書的形式設計。(photo credit: Sean Davidson)

「跨物種未來」書展這次還展出了一本科學期刊《Fungal Genetics and Biology,第89卷》 ,此期刊的封面為英國設計師與藝術家Alexandra Daisy Ginsberg的作品《Designing for the Sixth Extinction》。同時該本期刊的編輯更以專文〈The art of design〉談在21世紀裡合成生物學(synthetic biology)的重要性,以及透過Alexandra Daisy Ginsberg的作品去強調,連藝術家也對於相關領域有很高的關注,這樣的作品也展現了設計與藝術的創造力對於合成生物學應用所開展出的強度。而我的《虎鞭計畫》中的兩本書也受邀參展,一本是我於荷蘭恩荷芬設計學院(Design Academy Eindhoven)的碩士論文(內容為該計畫的研究與分析),另一本則是該作品的視覺實驗插畫書。因此,在這個書展中,同時有藝術設計領域的論文與純科學研究的論文並置在同一個展覽裡,不同領域的學術文章都同時關注在跨物種未來的共同主題,這也讓這個展覽的跨領域特質被巧妙地展現出來。

《Fungal Genetics and Biology,第89卷》的編輯在該刊中的所寫的專文〈The art of design〉,其中放置了英國設計師與藝術家Alexandra Daisy Ginsberg的作品《Designing for the Sixth Extinction》。(圖片來源

在「跨物種未來」書展中,書的形式非常多樣,但是不管是期刊論文或是藝術家創作書,我們還是可以發現每本書或多或少都乘載著藝術與科學交匯的成果。當處理跨物種議題時,創作者往往需要與相關的生物學家或是其他領域的科學家合作,而這樣的合作過程往往牽涉到很大量的科學知識跟科技技術,傳統的展覽形式有時候不一定有足夠的空間可以裝載這麼大量的知識,此時「書」就成了創作者在挑選創作載體時的一個很好的選擇。閱讀一本書的過程跟參觀一檔展覽的過程所經歷的時間與空間是非常不同的,「書」提供了更長的時間可以讓讀者細細鑽研文字與圖案交織後的知識成果,同時也提供了足夠的空間可以擺放較為複雜的科學知識,讀者在文字的堆砌中慢慢反芻,需要較長時間思考。因此,某種程度上「書」可以說是「藝術與科學合作」的一種優良載體,「跨物種未來」這檔展覽的展品充分展現了透過這樣的載體所被建構出的「書」的多元成果。

我自己在推測設計與生物藝術領域過去的耕耘中,也多次選用書作為創作的媒介,去探索該計畫想要研究的主題。例如在2020年「臺灣雙年展」中展出的作品《變態的正常,正常的變態》就利用藝術家創作書的方法,在一本書中並置人與蝸牛的性活動的各種圖像與文字,包含研究蝸牛的科學家成果,希望透過書中內容所展現的性別多元價值去挑戰傳統繪本中各種動物被扁平地挪用的性別刻板印象,並試圖倡議非人生物個體性的重要。除了藝術家創作書之外,我也曾在我的計畫《陰莖口交改造計畫》中與同志創作者巴特合作,把該計畫中應用在男同志口交性愉悅增強的牙醫技術,延展成一本科幻情色小說《鳥嘴人》,並由同志書籍出版社「基本書坊」發行。那次的合作透過一本情色小說的正式出版,成功地把一段推測情境帶離藝術與設計的學術環境,直搗黃龍地進入到當下的男同志社群,去探索一個前端科技會如何對酷兒社群的未來產生影響。

巴特的《鳥嘴人》由基本書坊出版。(巴特提供)

當「書」成為「藝術與科學合作」的媒介時,它可能是科學論文、藝術家創作書、大眾讀物、百科全書,甚至是科幻情色小說。當這些「書」被人們閱讀之際,我想其所啟發出的靈感與動能很有機會是推進人類在「科學」與「藝術」領域中,去不斷地探究真理與美的一股能量。我在想「跨物種未來」書展所展出的作品將會是很好的例子。Dougal Dixon是英國地質學家兼作家,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就是於1981年出版的《人類滅絕之後的動物》(After Man: A Zoology of the Future) 。書中敘述了他想像中的五千萬年以後的自然世界的景象以及各種想像出來的生物。奠基在紮實的生物學基礎之上,每個在奇想中創造出的生物形態雖然誇張且奇幻,但卻又有著很合理的演化原因。他的書也因此延伸出了推測生物學(Speculative Biology)、演化推測(speculative evolution)、推測動物學(speculative zoology)等等名詞所鋪陳出的假想的科學領域,這些領域同時也是推想小說(Speculative fiction)這種文類的其中一環。

Dougal Dixon於1981年的作品《人類滅絕之後的動物》,圖為書中之插圖。(圖片來源

「跨物種未來」書展正展出的Dougal Dixon的最新作品是只在日本出版的《Greenworld》,其內容聚焦在想像的外星生物。Dougal Dixon以前的作品甚至有被製作成紀錄片的形式在電視上播放,例如2003年由英國廣播公司BBC製作的《未來狂想曲》。最近我有一個計畫正在與做社會性昆蟲研究的科學家合作,在某次的工作會議中,他提及了他兒時因為《未來狂想曲》因此啟蒙了想要從事科學研究的夢想,並在日後踏上成為科學家的路。當時我與科學家的討論,讓我回家不斷地反覆思考,我覺得我好像發現了「藝術與科學合作」的一個新的價值,當創作者因為當下某個科學研究的內容得到了啟發,與科學家共創去製作了一件「藝術與科學合作」的作品,而這件作品被年輕一代體驗到的時候,很有可能因此開啟了一個孩子對科學的興趣,甚至引導孩子踏上成為科學家的路。當孩子成為科學家後,又開啟了新的科學研究成果,可能又因此啟發了一個下一代的藝術家合作。因此,我隱約看到了隱藏在背後的一個「循環式」的跨領域激盪的機制。

以往在「藝術與科學合作」的領域中,很常會專注在藝術家與科學家在彼此共創合作的過程中,是否互相能夠引起對方的靈感並同時產生正向回饋,若能夠有這樣的現象則被認為是最理想的狀態。但那次的反思讓我突然想到,或許「藝術與科學合作」中對於雙方的靈感激盪的認知,並不一定要發生在作品執行過程的當下。搞不好是以一種循環的方式,對「藝術」與「科學」領域中的實踐者,產生不同世代間的間接影響,這個部分似乎不能夠立即觀察到,更需要的是作品長期的發酵。而回到此篇文章的主軸,當「書」成為「藝術與科學合作」的載體時,似乎更有機會讓這樣的合作成果可以被一般大眾接觸,同時也打破了展覽的時效性,讀者可以透過書選擇自己想要閱讀的時間。也因為這樣的特性,「藝術與科學合作」的成果就可以在「書」中被另一個世代體驗,延續那種「循環式」的、跨領域的、互相啟發的良性互動狀態。或許這也是「藝術與科學合作」中,「藝術」與「科學」良性刺激的新典範。

顧廣毅( 12篇 )

生於臺灣臺北;目前居住於荷蘭與臺灣從事創作工作。碩士畢業於荷蘭恩荷芬設計學院(Design Academy Eindhoven)社會設計研究所(MA, Social Design)、國立陽明大學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研究所,大學畢業於高雄醫學大學牙醫學系;具有牙醫師、生物藝術家以及社會設計師等多重身分。他試圖拓展藝術、設計與科學結合的可能性,作品主要專注於臨床醫學、人類身體、人與其他物種的關係以及性別議題,嘗試藉由藝術實踐與設計方法去探索科學領域中的倫理問題,並藉此思考科技、人類個體和環境之間的關係。其作品曾獲多個國內外奬項,例如:臺北數位藝術獎首獎、美國Core77 Design Awards的Speculative Design Award、荷蘭恩荷芬設計學院Gijs Bakker Award首獎、荷蘭未來食物設計大獎 Future Food Design Award前三名。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