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符號成為一種擬態:盧明德與其生態樂園」是南投毓繡美術館下半年度重頭大展,以藝術家盧明德不同創作時期作品集結成一座生態樂園!
作品涵蓋平面繪畫、複合媒材、空間裝置、現地創作《四重奏》、擺放在戶外草皮及水池的《文化擬態動物》系列,還有吸睛的超大裝置藝術《迷走之蛋》,觀眾可以在作品打造的的虛構,與自然環境的真實之間自在遊走。
盧明德-關注「生態」議題的跨域藝術家
觀眾抵達美術館園區後,首先會注意到草皮上有一顆巨大的《迷走之蛋》,再來會察覺有一些《文化擬態動物》棲息在水池旁,人造的「假生態」與真實的自然場域融合為一。親子不妨一起思考,人類是否失去了對生態觀察的敏銳性,如果模擬的真實回歸自然,會發生什麼變化?
藝術家盧明德是台灣新媒體藝術和跨領域創作的主力推手,從事藝術創作超過半世紀,作品中常見現成物、拼貼、繪畫、書寫同時呈現,形式從平面轉為裝置。盧明德認為藝術是探討自然與真實之間的距離,模擬自然的偽自然即是「擬態」,2011年遷居高雄美濃後更關注「生態」議題,作品中跨物種、跨時空的實驗是他對自然的詮釋與回應。
生態四重奏,媒材大合奏
進入一樓展場正中央的《媒體是一切》的霓虹燈管、《飜案屋小貨櫃》的42組乳牛及貨櫃裝置成為焦點,盧明德認為萬物皆為創作符碼,提出「媒體是一切」的概念,自此破除媒材與空間的限制。
《飜案屋》系列是盧明德近年以複製動物群像,回應現今媒體世界裡日常物件被符號化、商品化的當代現象。在這組作品旁,邁開一步即往回跨越了半世紀前的《筑波記憶I》、《筑波記憶II》,以鉛筆素描和複合媒材並置,使觀眾產生視覺上的錯置,在兩組作品中媒材本身所代表的時代意涵不同,解放媒體的概念卻從一而終。
二樓展出藝術家駐館現地製作的《四重奏》,作品集結了他過去50年的創作媒材、技法與概念,在壁面上以貼紙轉印、現成物、電視、數位相框各式手法呈現植物與生物,最後藝術家在牆壁上塗抹,看似隨性的筆觸銜接起了原本互不相關的符碼,使畫面更趨和諧,面對無聲的作品彷彿可以聽見萬物齊鳴,盧明德說:「這不僅僅是生態的四重奏,更是媒材的大合奏」。
三樓展出立體作品《看不見的風景I》、複合媒材《詩篇系列》與數件早期的平面繪畫作品,策展人陳明惠表示這個展覽的觀看順序不依創作時間來排列,而是將各時期的作品打散在整座美術館,看藝術家自在地運用複合媒材,將媒體轉換、並置、擬態、對話,而展覽最後一件作品展出1974年學生時期純粹性繪畫的《詠》,強調藝術家不可取代的繪畫性仍貫穿其半世紀的創作經歷。
盧明德說:「永遠會有新的媒體產生,藝術一切都在進行中,藝術家本人如此,作品也是如此,作品上產生的時間痕跡,也成為了作品的一部分」。
在毓繡美術館的呈現方式,如同在藝術家美濃工作室裡裡外外的動物作品們,以祥和並詼諧的方式面對沉重的生態議題,不妨用輕鬆開放的心態來觀看他所創造的烏托邦,欣賞完展覽,再次經過草皮上那顆《迷走之蛋》,是否會打開更多更有趣的想像呢?
館方將於9/14舉辦藝文講堂「介於虛構與真實──盧明德的生態樂園」,由本展策展人陳明惠主持,並邀請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鄭勝華老師擔任與談人,跟藝術家盧明德一起聊聊創作及生活。展覽期間每月最後一個週六上下午也規畫定時導覽,相關資訊請見毓繡美術館網站
「當符號成為一種擬態:盧明德與其生態樂園」
- 展期:2024.8.3 – 2025.1.5(週二至週日10:00-17:00週四10:00-15:00)周一及國定假日休館。展覽免費參觀,採預約參觀制。
- 地點:毓繡美術館(南投縣草屯鎮健行路150巷26號)
延伸閱讀
喜歡藝術,熱愛繪本,最愛閱讀,還有開懷大笑的小孩笑容! 每天都愛四處看東看西趴趴走,要把最新鮮有趣好看好玩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按讚FB→https://www.facebook.com/artcokids/
▲來追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cokids/
■聽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user/artcokids
◎加LINE@→https://line.me/R/ti/p/@hmo6185j
◣一起玩→ 合作洽談 artcokid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