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繡美術館
向展覽製作及其種種敞開的支持系統:專訪2025「堤頂之星2.0」藝術徵件計畫視覺類年度策展人蔡明君與協同策展人賴佳琳
2025年度「堤頂之星2.0」徵件計畫開跑!由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的副館長暨獨立策展人蔡明君擔任年度策展人,並邀請東海...
愛看展|整座美術館成為一座生態樂園!毓繡美術館「當符號成為一種擬態:盧明德與其生態樂園」
作品涵蓋平面繪畫、複合媒材、空間裝置、現地創作《四重奏》、擺放在戶外草皮及水池的《文化擬態動物》系列,還有吸睛的超大《迷...
【回望當代:’11-’20藝術大事記】2015-2016: 藝術的體制化現象似乎也從這時期開始逐步建置
這兩年也是各美術館大舉開館與行政體系改制的時期,包含2015年空總創新基地成立,開始推動青年創業與社會創新計畫、林平接任...
【專題|跟孩子一起暢玩美術館!】12.我的美術課在美術館!毓繡美術館送給偏鄉學校的藝術啟蒙課
在山林裡兀自發光的毓繡美術館,展覽以當代寫實為主,一年二至三檔展出的頻率進行,與展覽並行的藝術教育活動「我的美術課在美術...
【阮慶岳專欄】建築的態度:戰後台灣建築師群像系列11:廖偉立
廖偉立的建築美學,源自現代主義的信仰傳統。建築的「勢」與「韻」,決定了建築語言的風格,關注點尤其在於形體美學與環境關係的...
廖偉立的「雜木林」建築美學
廖偉立生活在浮動島國,文化、社會與生態,處處都充滿「雜木林」的多樣性、混雜性、衝突性與流動性,更是亞熱帶特有的環境與人文...
【小典藏|愛看展】毓繡美術館化身生態花園:《花園裡,植物記憶纏繞 ─ 珍奈特•勞倫絲個展》
勞倫絲在三十多年的創作生涯中,以錄像、數位印刷、動植物標本及其他現成物件等,營造出令觀者沉浸與震顫的氛圍。透過空間展示,...
【策展專題.培力專案】面對空間挑戰最高的場館:添入導師制,年輕策展人的起步會比較穩?
北師美術館從開始加入國藝會「策展人培力專案」首屆,即獲策展人表達合作意願。有越來越多館所選擇參與這個專案,而這些館所也成...
李足新走了,留下一座美術館
2月2日,李足新因病辭世,享年53歲。藝術圈的友人,這些年都知道李足新抗癌之際,依然奮力投身籌建美術館。李足新擔任毓繡美...
毓繡美術館推顧何忠×須田悅弘雙個展
文章導覽
1
2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