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繡美術館於9月2日至12月27日推出顧何忠與須田悅弘雙個展,台灣藝術家顧何忠出生於1962年,此次個展「揭露.存在」涵蓋藝術家20餘年來的油畫創作,他以生活中的單一靜物或繁複的微物為題,表達個人的精神感悟。1969年出生的日本藝術家須田悅弘以仿生木雕作品見長,此次個展「花|非花」共7件作品,將木頭刻成的「野花雜草」放在美術館的隱微角落,這些矮小鮮活的植物木雕像從雨後溼潤的美術館縫隙長出,空間亦是創作成品的一部分。
毓繡美術館「揭露.存在:顧何忠個展」現場。攝影:游如伶
如何在有限空間中創造「無」?顧何忠的繪畫便處理了這道邏輯悖反的命題,早期兩件名為《彼岸》的畫作,一幅邃黑一幅明亮,皆將靜物油畫中的靜物挪走,只見原本用來襯托主題的大理石桌檯。藝術家如實描繪檯面的石紋,並利用光線明暗表現桌檯的兩個面向,再加上空無一物的單色背景,簡約乾淨地在平面上構築空間層次,此外桌面遺留一圈瓜果殘液,表現事物從豐盛、腐爛到消逝的痕跡,使用靜物寫實手法,卻能捕捉不可見的「虛空」和「時間」。新作《慈悲的波動》(2015-17)畫滿難以計量、連綴成巨大渦漩的珍珠,畫面中間的一團暗影猶如宇宙黑洞;《天行露》(2014-17)畫面堆滿散落的銅幣,構圖元素和作品命名形成反差,在金錢價值滿到傾溢的濁世中,卻訴說露珠般清明的心境。顧何忠筆下的主題無論是0或1或無限多,無論是霉腐的瓜果生肉或生氣蓬勃的花、容器的空或滿、寶貴的珍珠或價值最小的銅幣,當這些相反的現象與物質並列時,更能突顯藝術家所欲傳達的,不受外在事物的消長影響,萬物靜觀自得的哲理。
毓繡美術館「花|非花──須田悅弘個展」現場。攝影:游如伶
須田悅弘將自身對於花草植物、建築空間和藝術的愛好結合,並強調作品與空間環境的關聯。當藝術家將柔軟的朴木雕刻成纖細花草,並漆上礦物顏料時,作品只完成一半;直到栩栩如生的「鬱金香」懸浮在氣窗上、「鐵線蓮」冒出牆面、「桔梗」沿地面裂縫生長、這些精心裝置的「花草」成為建築空間的一部分,作品才算真正完成。除了牆上說明的6件作品,尚有一件「落葉」隱身在三樓平台欄杆外圍,像一片被風旋進館內的枯葉。一樓也展出館藏的須田悅弘作品《雜草》,一朵「朝顏」長在暗室牆角,而窗台上鄭重其事放著一片落葉──在寫實美術館內出現任何一片落葉都值得懷疑真假,而這也是參觀須田悅弘展覽的樂趣之一。
毓繡美術館推顧何忠×須田悅弘雙個展
游如伶( 37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