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跨域」的激進挑戰,專訪2023 Camping Asia策展人林人中,與藝術家《我是紅》萬吉魯.卡穆尤、《迷幻長日》西蒙.梅爾

「跨域」的激進挑戰,專訪2023 Camping Asia策展人林人中,與藝術家《我是紅》萬吉魯.卡穆尤、《迷幻長日》西蒙.梅爾

Transdisciplinary Radial Challenge, Interview with 2023 Camping Asia Curator River Lin and Wanjiru Kamuyu of “Portraits in red” and Simon Mayer of “SunBengSitting”

從「跨域」的精神,仔細推敲這次邀請的藝術家們,會發現他們大多都具有跨文化、跨領域的身分背景。印尼行為藝術家麥拉蒂.蘇若道默(Melati Suryodarmo),她的作品雖是被歸類在視覺藝術脈絡中的「行為藝術」,但她其實是受舞蹈養成訓練長大,父親又是爪哇舞的傳統舞蹈大師。像這樣模糊界線、身分、甚至是我們在討論脈絡上習慣分類的視覺/表演藝術形式,基本上也是林人中想要打開想像的跨領域範示。「我在表演節目的構思上,包含藝術家的選擇或是整個形式的方向,都是相當程度包含了『視覺藝術』,甚至是有意模糊以往藝術史知識生產的脈絡。」

Camping Asia是由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簡稱北藝中心)與法國國家舞蹈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Danse,簡稱CN D)共同策劃,於2019年展開第一屆,2021年因疫情暫停,今年(2023)再次舉辦,並與國際精品品牌香奈兒合作,由策展人林人中策劃,於11月20日在北藝中心揭開序幕。Camping計畫原是由CN D前任總監Mathilde Monnier開創,於2015年舉辦第一屆,透過夏令營的方式,讓學生與藝術家、專業舞者、業餘舞蹈愛好者等進行交流,該活動經由策展人林人中引入,轉身落地臺灣,那麼定錨在Asia(亞洲)的Camping具有什麼樣的獨特精神?如何回應不同地域的需求?從今年的節目又試圖展現什麼企圖?

定錨在Asia(亞洲)的Camping具有什麼樣的獨特精神?如何回應不同地域的需求?從今年的節目又試圖展現什麼企圖?圖為Camping Asia演出節目之一,阿森博朗(Aseng Borang)《沒有人是局外人》(Terms and Conditions Apply劇照,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回應臺灣表演藝術的空缺與需求 

先讓我們從起點談起。林人中分享他之所以會想引進法國Camping制度,是觀察到臺灣近幾年藝術機構、場館的發展現況。1987年兩廳院完工、2014年正式成立國家表演藝術中心,2014年也有臺中國家歌劇院開幕、2016年是臺灣戲曲中心、2018年是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等,這些場館主要都是透過媒介的分類來建構,也會因媒介而有經營策略和節目設計上的差異,不過基本上都是獨立作業,且肩負綜合性的業務內容。

林人中分享他之所以會想引進法國Camping制度,是觀察到臺灣近幾年藝術機構、場館的發展現況。圖為策展人林人中,攝影/郝御翔,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另一側,法國為推廣表演藝術,自1970至1990年代,他們文化部挹注中央資源陸續成立了三十餘間國立舞蹈機構,按照創建時序,共分為三種機構系統:國家編舞中心(Centre Chorégraphique National,簡稱CCN,始於70年代)、國家編舞發展中心(Centres de Développement Chorégraphique National,簡稱CDC,始於80年代),再來就是國家舞蹈中心(始於90年代)。

其中CCN與CDC的差異是,CCN會由文化部委任編舞家擔任總監,並提供行政人才、創作基地與專業發展資源,主要任務為培育發展較為成熟的中生代編舞家;CDC強調更年輕的人才培育,和在地社區連結、開發陌生觀眾;CN D則是肩負起研究與檔案化的任務,包含建立全歐洲最大的舞蹈圖書館,收藏品除常見的書籍、影音、雜誌、海報外,還有舞譜和服裝設計手稿。這三類型的機構彼此分工串連,可看出法國是從整個體系來思考如何讓表演藝術的生態穩定、健全發展,且除了舞蹈的體系外,其他像是戲劇亦有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劇院等系統支持,也因為如此縝密的分工與多年累積,讓法國的表演藝術產業支持系統相當成熟。

回到臺灣表演藝術產業,林人中肯定各場館在節目策劃與教育行銷的努力,不過可惜的是場館間卻鮮少有橫向跨越的合作連結與分工,產業的整體系統也較為脆弱。同樣地,藝術教育的機制也面臨這個問題,我們會去看其他學校的演出,但並不知道彼此背後的教育方法是什麼,也沒有系統性的交流學習機會。於是,Camping Asia便是試圖著手去回應這些空缺與需求,主要任務除了要協助對接藝術家、場館及產業外,也期待能讓跨領域的專業工作者交流,且從源頭開始省思藝術教育的角色,像是在課程設計上,包含各校會輪流給彼此上課的「早課」,以及每個學校會輪流演出25分鐘的「學校馬拉松」,透過彼此的課程與表演,看到背後的訓練方法以及身體的差異是如何被不同文化形塑。

且當Camping來到臺灣,林人中另一還想打造一個「地緣」上的舞臺,他親自拜訪亞太平洋地區的藝術學校,邀請日、韓、香港、新加坡、泰國等學校加入,讓Camping Asia不僅是與世界各地具跨領域色彩的藝術家或編舞家交流,同時也從這個機會看到藝術教育「跨域性」的可能。

Camping Asia不僅是與世界各地具跨領域色彩的藝術家或編舞家交流,同時也從這個機會看到藝術教育「跨域性」的可能。圖為Camping Asia演出節目之一,闖劇場《扮仙》劇照,攝影/楊子逸,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跨域」的多層次激進挑戰

若再從「跨域」的精神,仔細推敲這次邀請的藝術家們,會發現他們大多都具有跨文化、跨領域的身分背景。印尼行為藝術家麥拉蒂.蘇若道默(Melati Suryodarmo),她的作品雖是被歸類在視覺藝術脈絡中的「行為藝術」,但她其實是受舞蹈養成訓練長大,父親又是爪哇舞的傳統舞蹈大師。像這樣模糊界線、身分、甚至是我們在討論脈絡上習慣分類的視覺/表演藝術形式,基本上也是林人中想要打開想像的跨領域範示。「我在表演節目的構思上,包含藝術家的選擇或是整個形式的方向,都是相當程度包含了『視覺藝術』,甚至是有意模糊以往藝術史知識生產的脈絡。」

印尼行為藝術家麥拉蒂.蘇若道默(Melati Suryodarmo)的作品雖被歸類在視覺藝術脈絡中的「行為藝術」,但她其實是受舞蹈養成訓練長大,父親更是爪哇舞的傳統舞蹈大師。像這樣模糊界線、身分、甚至在討論脈絡上習慣分類的視覺/表演藝術形式也是林人中想要打開想像的跨領域範示。(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開幕演出《我是紅》(Portraits in red的創作者,肯亞藝術家萬吉魯.卡穆尤(Wanjiru Kamuyu)有著跨文化、身分的經驗,作為非裔美國人的女性,她表示,在非洲肯亞時,她對自己的身分感到堅定的自信,從未懷疑過自己的價值,但到了美國後,她很早就意識到自己是少數族群(外貌特徵和族裔),也有了被邊緣化和性別歧視的經驗,隨後移居法國,也體驗到具有某種異國情調而被過度性化,這些種種跨文化的經歷對她來說是一個不斷演變、複雜且多層次的過程,從這些經驗再回到《我是紅》的創作,《我是紅》探討了身體政治之間相互衝突的觀念、問題和挑戰,如支配、壓迫、同化、客體化和異國化,展現一女性、非洲、黑人的身體,在不同空間和文化中,所經歷、創建和激發的能量。

開幕演出《我是紅》探討了身體政治之間相互衝突的觀念、問題和挑戰。圖為萬吉魯.卡穆尤《我是紅》。攝影/Stéphane chouan,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另一作品《迷幻長日》(SunBengSitting的藝術家西蒙.梅爾(Simon Mayer),在身分上既是編舞家也是音樂家,面對乍看之下如此不同領域的身分,他卻以一個連貫性的觸發來思考,「當我們身體在運動的同時,我們會呼吸、會產生聲音,這些很自然地會一起帶動,可以從孩童身上觀察到這樣的能力,跨學科似乎是我們的本性。」這種對整體的思維也是他在《迷幻長日》中企圖實踐的「跨」,他表示,在傳統的舞蹈和音樂演出中,時常討論著彼此的差異,這一方面展示了表達的多樣性,另一方面卻也導致舞蹈或音樂領域會對於起源和形式有所爭論,對他來說這反而創造了分裂、距離和界限,所以他從傳統舞蹈中發現它們大多都具有動作、節奏和旋律,他便把這樣的概念結合進編舞的方法,尋找人們共同、且可分享之處。

西蒙.梅爾從傳統舞蹈中發現它們大多都具有動作、節奏和旋律,他便把這樣的概念結合進編舞的方法,尋找人們共同、且可分享之處。圖為西蒙.梅爾《迷幻長日》。攝影/Gerhard F. Ludwig,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上述三位藝術家恰巧從成長背景、身分經驗、專業領域,回應了三種不同層次的「跨」,最後林人中總結道,他除了從這些藝術家的特質去談「跨」之外,對他來說還有一個非常內部的核心動機是「挑戰」,這個挑戰並不是要讓觀眾感到不舒服,而是他認為我們需要一種更激進的做節目的方法,來打開臺灣對於「表演藝術」的既定想像,所以當北藝中心也同意這個作法,並且願意把資源投注在引進我們相對陌生的作品時,便是一個具有打開更多可能性對話、並且去啟動這個產業的機會。

疫後展演新方向?

談起Camping Asia的下一步,林人中表示上一屆(2021年)就曾經因疫情取消,然而,現在疫情之後,法國、歐洲的整個藝術教育系統也正在發生改變,整體產業的運作方式、經濟條件、場館制度也都在變化當中,像是出現了更多線上節目的安排、更關注產業內部人員的過勞情況,再來尤其現在是旅行成本大幅升高、又講究降低碳排的時代,很多場館會再三考慮國際交流及參訪的必要性。今年的Camping Asia緊接著在疫情放緩後舉辦,某種程度承襲著疫後大家對於重返實體交流需求的能量,不過因為Camping Asia是踩在多面向的與產業溝通上,未來勢必得找出方式再去回應後疫情時代的變化。

Camping Asia踩在與產業的多面向溝通上,也需要一直去回應產業的變化。圖為Camping Asia演出節目之一,TAI身體劇場《深林》,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延伸閱讀|「生態系」更是一種視點轉換的操演:林人中談表演藝術的策展意識

陳思宇(Sih-Yu Chen)( 97篇 )

藝術書寫者。主要關注計畫型藝術創作、表演藝術、電影與當代影像,以及其他任何好玩的事。文章散見於日本媒體《artscape》、《典藏ARTouch》、《藝術觀點ACT》等,現任典藏雜誌社企畫編輯及Podcast《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E-mail: sihyu032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