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美術館

解決當代重要議題,需要跨越知識共享的恐懼: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策展的幻鏡:從文化熬煮到世界建構」講座側記
2025年4月13日下午,國際知名策展人、倫敦蛇形藝廊(Serpentine Galleries)藝術總監漢斯・烏爾里希...
攝影需要時間的瞬間——「時代劇場: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1990年代,隨著亞瑟・羅特斯坦(Artur Rubinstein,1915-1985)著作《紀實攝影》的中譯本於臺灣出...
保存日常的技藝:談彭思錡的創作路徑
乍看之下,彭思錡創作的優美的造型與技藝的精湛展現,似乎成為了她創作的某種定調,然而若僅以形式風格的視角閱讀,便易將其視為...
賴純純 在流動中感知一切,深邃又澄澈的創作洄游路徑
現正於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的「黑潮:賴純純回顧展」,匯集各時期的複合媒材繪畫、立體雕塑、空間裝置以及文獻檔案等。黑潮是從赤...
托馬斯·德曼的擬造世界與時空幽靈,如何幫助我們面對真實?
回想一下,當我們第一次得知那些幾乎以假亂真的照片,無論是無人的空間、還是生機盎然的自然景色,畫面之物實際上都是由紙所構成...
從文學與電影取徑,並重新對焦典藏品:2025台北雙年展「地平線上的低吟」公布主題與藝術家名單
臺灣錯綜交織的歷史——從殖民統治、認同掙扎到政治更迭——形塑了這次雙年展的背景。「地平線上的低吟」挖掘「思慕」的本質及其...
【24/25】2025藝術環境趨勢:國際「特展」雲集之後,臺灣本土藝術何以定錨?
2024年,臺灣的藝術館舍與國外知名機構合作,聯手舉辦多場「大型展覽」,引進眾多國際知名藝術家的作品來臺展出。同時,亞洲...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王俊傑卸任,2月1日起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長劉得堅兼任代理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王俊傑將於2025年1月31日卸任,2月起館長一職,將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長劉得堅兼任代理。
托瑪斯.德曼30年回顧展盛大登場:探問圖像時代,雕塑與攝影層層重製的現實
透過紙材的巧妙建構與光線、陰影的編排,德曼的作品乍看近似真實世界的攝像,卻了無人跡,仔細審視更會發覺是用紙張和硬紙板重現...
【24/25】2025全球藝術展覽趨勢前瞻:臺灣
本文彙整了2025年全臺美術館與藝文機構的展覽計畫,包括聚焦於不同年代的臺灣藝術家之回顧、臺灣及全球現當代藝術,多元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