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事件

台灣藝術史的二二八切面
近年談到二二八的受難者,我們總會一再提起當時不幸遇難的陳澄波。但除了陳澄波之外,其他台灣藝術家又是如何面對時代的衝擊,反...
【吳思鋒專欄】轉型正義的「後」劇場
當我們談論以白色恐怖、轉型正義為主題、意旨的劇場作品時,實際上倒不如說是在談論「後到者」如何觀看那段幽微、複雜、非僅本土...
陳澄波與他的好朋友:「人.間─陳澄波與畫都」在嘉義市立美術館
嘉義市立美術館以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所捐贈的作品為基礎,並邀請學者蔣伯欣擔任學術研究,籌辦「人.間─陳澄波與畫都」特展,是嘉...
二二八事件理論性的重新檢視:國家,國族主義和消失的女性
或許男性移民將他們開墾的土地加以女性化與性別化是一脈相承的。然而,我希望指出某些不容忽視的事情:二二八論述與當代台灣國族...
V-Touch藝術史|黃榮燦
本次藝術史影片將介紹以「 力軍」為筆名的黃榮燦。爆發二二八事件後,力軍在上海《文匯報》副刊發表《恐怖檢查》,更是當時二二...
【蕭文杰專欄】待完成的轉型正義,踏查基隆港口城市的二二八文化地景
所謂的「促轉文資」、「不義遺址」、「負面文化資產」,是學者在面對過去人類犯下違反人權的場址所延伸的不同稱呼,但為將其歸納...
【蕭文杰專欄】待完成的轉型正義,踏查南投二二八歷史地景烏牛欄吊橋碑遺構
臺灣過去有一些潛力文化資產過去不能說、不能談、不被重視,例如白色恐怖時期的墓園曾經一度被臺北市的文資委員認為不具文化資產...
【蕭文杰專欄】待完成的轉型正義,踏查臺北二二八歷史地景文化資產
二二八和平紀念日即將到來,在促進轉型正義的聲浪下,雖然近年來臺灣廣設二二八和平紀念碑,但卻對於二二八事件相關歷史場址卻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