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高千惠專欄】Creative Criticism:學習師

【高千惠專欄】Creative Criticism:學習師

自從發現學習者與實驗者之別,是前者擁有一個預期的指標,後者擁有一個不期的結果,我豁然開通了。只要沒有對我產生危害,就沒有移除的必要。只有接受它,才能忘記它。我從學習者進階到學習師,竟看到了機場的所有祕密出口。

相關閱讀:
●【高千惠專欄】Creative Criticism:翻譯者
●【高千惠專欄】Creative Criticism:媒體人
7.
很少人發現,國際航站是一個不易找到緊急出口的人群空間。一般旅客看不見逃生門,只有內部人員知道密道路線。
對具有幽閉恐懼症的人來說,恐懼不是來自任何特定對象,而是因擔心無法逃離現場,油然生出的一種不安情境。我除了有幽閉恐懼症,也有廣場恐懼症。在眾人群聚的廣場,我同樣有無法逃離現場的恐懼。
這種恐懼的癥狀是出現恐慌的情緒、感到呼吸困難、心跳加快、自我壓迫性的窒息,必須儘快遠離現場。這個症頭,使我在搭乘電梯時會擔心停電、寄住大樓旅舍時會先查找逃生門、看電影時要坐在兩側走道的位置。自然,我也不看現場的球賽、不參加大型集會、萬人遊行。我看電視,因為那個世界永遠被關在一個框限內,而人總在框限外。
像其他許多病症一樣,這個癥狀的肇因,一是被視為前世的記憶,二是被視為孩提的創傷。這兩個理由都沒有辦法解決我的問題,我只能吃藥或做心理治療。我選擇的心理學習師,是一隻兩色的褐白豚鼠。牠的體型約有一隻兔子一般大,前後兩截分色,臉部也是左右對稱分色,連耳朵竟也一邊一色,集合基因與遺傳的實驗結果。
在偉大的農牧時代,豚鼠曾是食物、藥物來源和祭品。在偉大的航海時代,因為是水手的食物而有了小海豬之稱。在偉大的科學時代,因是一種具有長相模式的生物,牠是參與科學實驗的的代名詞。基於牠可以在幽閉與外圍空間生活的能力,牠是我理想的一個神經映照對象。
空間感是一種心理政治學。所有的城邦,都是起於一個圈限的疆域,而圈限的範圍,在於一種視野。視野總是主觀的,如果你是個巨人,你天生就擁有暸望高遠的條件,如果你是個侏儒,那你得擁有一個移動中的快腳,在前進中佔據疆域。而如果你只是一個普通尺寸的人,只能不斷移除擋住視線的障礙物,才能避免自己的疆域被入侵。簡單說,空間的安全感就是繫於邊界的概念。我的心理學習師完全反應了這個道理,並且會用「咕嚕咕嚕」的腹語,回應這個概念。
在鑽入一個長條管狀摹擬地道紙箱前,這個短腿物要先學會巨人的姿態,後腿直立,前腳提到胸前,像隻狐獴。相對於海豬,狐獴曾因「meerkat」之名而被譯為海貓。這是偉大航海時期的一個信仰,認為萬物源於海、服務於海。我在一個科學頻道,發現狐獴是一種生活在沙漠的小獸,當牠們一排站立,齊頭向同一方向張望時,猶如駐守大漠邊疆的孤軍。
這批大漠孤軍,也是穴居的動物。牠們住在擁有數個出入口的大型網狀洞穴,一個群落空間可以有40隻左右的同居者,因為要共處,牠們也產生一套社會行為。事實上,在觀看〈發現〉的電視頻道後,我相信許多八點檔的宮廷劇製作群,都是以狐獴為學習師。不同的地方是,宮廷劇製作群需要不斷更換男女主角面孔,因為對多數觀眾而言,面孔決定求偶行為的正當性。但對顏值變化不大的狐獴們而言,牠們並沒有什麼求偶行為,只有打得過雌獴的公獴,才有交配機會。另外,只有領導族群的最高階級配偶們,才擁有繁殖權。
為了確保後代有最好的生存機會,這些最高階層會在正常情況下,殺光所有非己出的幼獸,放逐或殺掉會冒犯牠們骨肉的母獸。最後,同一團體的狐獴幾乎都是領導配偶的手足或子女。我看過一齣名為〈狐獴〉的八點檔。一隻祖母級的狐獴為了處罰她未經取可的偷情女兒,拼命凌虐她,等小狐獴生出來後,老祖母還一隻一隻地叼出去,讓這窩小狐獴在烈陽下活活曬死。一隻年輕狐獴,因誤闖毒蛇禁地被咬傷了,於是一群狐獴前往蛇洞裝腔作勢地挑釁敵人。幾趟撥弄下來,這群烏合之眾就自行解散,剩下男主角在炎日赤張下,東躲西藏地避開禿鷹,找到一個枯枝堆暫憩。他的二個同胞姐妹來了,既無法替他舔傷,又無能助他覓食,只能立在那裡,以悲情作為精神支持。最後鏡頭,男主角顛顛簸簸地走向求生之途。牠會不會成為未來的一洞之主?當然是有待下回分曉。
就是因為〈狐獴〉一劇遲遲不下檔,我選擇以豚鼠為師。狐獴的發聲與豚鼠的發聲,都已具有簡單語言的傳播意義,但我關心的不在於牠們的語言意義,而是牠們的行為意義。我要說的是,就是「站立」這個動作的社會性。
站立,表示有了好奇與守望的警覺。當我的心理學習師站起來時,我就賞牠一粒米果,牠很快就學會,站立也可以是一種乞食的行為。我把舊長條紙箱架在牠的透明籠房上,牠要立著,啃出一個鼠頭型的缺口,然後小腳一蹬,躍進有斜坡角度的長管內。三個長管,約有300多公分長,夠牠窸窸窣窣地前進或後退。為了讓牠學習尋找出口,我用牠喜歡的苜草和米果,引誘牠多次地演習。有一次,我忘了在終點放獎品,牠「嘰」的長聲抗議,好像我們的情誼只繫之於一口糧。
大多時,牠滯留在牠喜歡的黑暗世界,在那個封閉空間裡不斷用體味和排泄物建立所佔據的王國。如果我不注意,牠會偷偷溜到牠發現的新大陸。在那個幅員更廣大更黑暗的沙發底下,使用那一套體味和排泄物的佔據法。我立刻限制牠的自由進出,把牠放回籠子,或是罰牠坐在我的腿上,供我撫拍。
撫拍,是一種愛的處罰,牠原先不敢動,久了,就轉身來啃噬我的衣釦。牠也用親密的討好姿態,試圖改變了我們之間的權力關係。有一段時間,我覺得我的幽閉恐懼症似乎好轉了。我可以跟牠在黑暗的空間坐很久。
繪圖/阮永翰。
8.
我跟我的心理學習師之決裂,在於一個相互辜負的事件。這個事件,使我的左手腕上留下二個釘書機般的齒痕。
那天是洗澡日。我大約每五天替牠清理籠內的樟木碎屑,並且讓牠享受一個三溫暖的澡。牠的沐浴儀式是先在第一個洗碗槽裡,用洗髮乳搖出泡泡。牠會自動站起來,扶著槽緣,讓我為牠上下搓淨。第二個水槽是溫水,我將牠浸泡水中,洗去泡沫,再抹幾把臉。牠也會用小手爪子洗臉,跟狗一樣搖晃毛髮上的水珠。
然後,我讓牠直接在水籠頭底下沖澡。牠似乎很享受水柱滲透皮毛的衝擊,可以溫馴地蹲一陣子。在這淨身的過程,牠從未在水槽裡拉尿拉屎,顯示比很多人類具有自制力。之後,我會把我的學習師用毛巾包起來,放在竹籃內,用二段的吹風機吹乾牠。
那一日,事情是這樣發生的。吹風之後,我忘了給牠一個打賞,便一手撐著它的兩腋,一手托著它的圓屁,像供著一尊準備遊街的神像,將牠端起來。這名器突然低頭往我左腕喀嚓地訂了下去。我的第一反應,便是將它「倒」進籠內。這小獸快速鑽進牠的小蒙古包內,很長時間不出來了。似乎,我們彼此都覺得對方忘恩負義,找不到台階下了。
接下來,每日早晚九9時,一天二次,一次二小時,我們開始展開智能與本能的鬥爭。時間一到,我便把牠放在一個空曠的開放空間,讓牠無藏身之處。為了營造這個空間,我搬開了所有的傢俱,讓自己也處在無法舒適的狀態。一段長長的時間,每日早上9時,我們共處在白亮的空間;晚上9時,則共處在幽暗的空間。這對我們兩個都很公平,牠有恐亮症,我有懼暗症。一開始,牠總在我放下的原地一動也不動,而我則像一頭焦慮的獸般,在牠四周踱來踱去。不久,我也學會坐在一個角落,一動也不動了。
在早期的這個「922行動」中,「一動也不動」成為我們共同的行為。我不知道牠在想什麼,但每日二次的「一動也不動」,使我開始學會計算我的呼吸次數。從睜著眼盯著牠的計算,到閉著眼無視於牠的計算,直有一天,我睜開眼時,竟看不見牠了。我不知道牠是否在我閉眼時位移了,還是我已學習看不見牠的存在了。
從那時候起,我再也沒有看見我的豚鼠,也不太感受得到封閉空間的壓迫感。但我的眼睛經常出現黑點、線條、圈圈、絲狀或網狀之物,飄浮在空中,隨著眼睛轉動而移動。眼科醫生說,我只是看到了自己眼睛裡面的東西,心理醫生則建議,我應該再找一個新的學習師。
9.
從閉眼與轉眼球的活動中,我學習到我或許不再需要學習師,也不再需要當學習者。我領悟到,人與空間的關係不在於大小比例,而是在於遠近距離。人與他者的關係則不在於遠近距離,而是在於大小比例。
有了這個領悟,我發現人與外部的關係,是可以經過制約實驗改變的。我看過一部有關「實驗者」的影片,是一位社會心理學家多年進行的「權威服從電擊實驗」,並揭示實驗者與實驗對象共同被體制制約的一生。作為觀看者,我自然具有上帝般的全知視覺,我知道這些實驗的參與者都是玩假的,但他們全都集體相信場域的一切是真的。影片中出現一隻在房間裡搖擺的大象,但沒有人看見,他們對這隻顯而易見的存在物,保持了集體的沉默。最後這個影片打出一個片尾致詞——用電擊式的學習,可以讓集體學會無感。
自從發現學習者與實驗者之別,是前者擁有一個預期的指標,後者擁有一個不期的結果,我豁然開通了。我眼中的異物,雖然無法與這頭大象相比,但要視而不見,一樣是可以演練的。我發現與之共處的方法,便是視之為自己身體的一部份,它就是自然地長在那裡,只要沒有對我產生危害,就沒有移除的必要。只有接受它,才能忘記它。
我開始搭有空間侷限的公共交通工具,搭飛機就是最佳的自虐演練場。在這個看不見緊急出口的大型封閉空間,我突然站立起來,作了一個大漠狐獴的觀望姿勢,然後閉眼,開始如大象般搖晃。我感覺有鎂光燈在拍攝、有人靠近我、有人遠離我。剎那間,像通靈般,我從學習者進階到學習師,竟看到了機場的所有祕密出口。

繪圖者介紹
阮永翰
在生產形象的過程中,推廣放蕩思想的保守派創作者。常被誤以為過動,但其實只是焦慮。
阮永翰從【學習者】身上學到的事情:
如果想要在一種不平衡的對稱中描述恐懼的倒影,嵌合住上下的蕩漾水面,或許是個時宜的平方;身體雖被漣漪綁架,但形駭能在波紋中放浪。以裸視法將輪廓切割出等量感的線條,就算無法成為開放性框架內的逃生路徑,但至少也可以留給跑酷者們作為紀念圖章。
高千惠(Kao Chien-Hui)( 90篇 )

藝術教學者、藝術文化書寫者、客座策展人。研究領域為現代藝術史、藝術社會學、文化批評、創作理論與實踐、藝術評論與思潮、東亞現(當)代藝術、水墨發展、視覺文化與物質文化研究。 著有:《當代文化藝術澀相》、《百年世界美術圖象》、《當代藝術思路之旅》、《藝種不原始:當代華人藝術跨域閱讀》、《移動的地平線-文藝烏托邦簡史》、《藝術,以XX之名》、《發燒的雙年展-政治、美學、機制的代言》、《風火林泉-當代亞洲藝術專題研究》、《第三翅膀:藝術觀念及其不滿》、《詮釋之外-藝評社會與近當代前衛運動》、《不沉默的字-藝評書寫與其生產語境》等書。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