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史

【黃心蓉專欄】TO BE OR NOT TO BE:博物館藏文物的保險
國立故宮博物院在10月28日下午,由吳密察院長親上火線回答三件文物破損的相關處置,部分現場媒體對於故宮藏品沒有保險一事,...
謎樣的《鵲華秋色圖》
提到元代的大畫家趙孟頫,不能不想到他的代表作〈鵲華秋色圖〉。趙孟頫是在怎樣的時空背景下完成這件作品?他為什麼「出格」?又...
風雪征人淚,江山志士心:「帕米爾公園」正式揭牌,于右任摩崖書法再現
「帕米爾公園」座落於臺北市郊內雙溪的五指山西側,陽明山國家公園東南部,距離國立故宮博物院僅約10分鐘車程,為深具自然風貌...
【趣味橫生的台美史】靠北藝術:日治時期匿名藝術評論的公眾性
日治時期,評論文字圍繞著官展(臺展、府展)進行生產,歷經百年,如今藉由當代藝術界與紙本、網路等不同平臺共構而成的場域,伴...
拜見畫史大先生:漫談中國畫史上的師古與私淑
在源遠流長的中國繪畫史當中,有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古代畫家的教授與學習方式十分多元,並不限於師徒間的親授指導,更常見的是...
生命科學×藝術史:昆蟲學家導覽臺北故宮「草蟲捉迷藏」
現代將電腦程式中的錯誤稱為「bug」,而除錯稱為「debug」。在草蟲畫中,也隱藏著不少小錯誤,等著被「debug」。
千里共嬋娟:藝術中的中秋
中秋節是漢人傳統的三大節之一,是古來文學藝術創作時常使用的主題,在歷史與文化的積累下,許多相關的藝術表現。
清歌曼舞:旅順博物館藏唐代彩繪樂舞俑考
在旅順博物館收藏的諸多陶俑中,有幾件唐代彩繪樂舞俑,她們表情專注、舞姿曼妙、所持樂器豐富。她們從哪裡來的?何時來的?怎麼...
一塊石碑、三種歷史
〈昇仙太子碑〉位於河南省緱山,在連接神都洛陽和中嶽嵩山的道上。這塊碑設立於武周聖曆二年(699),為武則天行幸嵩山、經過...
畫是有形詩:〈早春圖〉創作思想與畫屏延伸的可能(上)
個人的學習中,對古典的凝視一直是創作過程重要的養分,透過對書畫鑑賞的自我對話,經常激發出很多創作上的突發奇想。尤其在鎮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