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每歲焚片楮,送神朝天闕:灶神信仰與灶神圖像

每歲焚片楮,送神朝天闕:灶神信仰與灶神圖像

Sending the God Back to Heaven with Annual Burning of Deity Portraits: The Kitchen God Belief and Iconography

灶(竈)被發明後,人類用灶煮熟食物。一日三餐煮食皆離不開灶。灶神的神格從掌管火與飲食的神祇,更賦予社會化職能。在臺灣民間信仰中,是監察善惡、保護飲食、守衛家宅、防備火災之神。

還記得小時候畫房子,房子的形狀都是斜屋頂配上煙囪,煙囪還會冒著煙,暗示屋內生火取暖甚至烹煮食物的狀態。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火是人類文明開展中劃時代的決定因素,火可以熟化食物,還可以照明、取暖、驅趕野獸。從單純的火堆,到人工修築的火塘,考古發現新石器時期已出現壁灶。從火塘到壁灶,炊事已被分化出來。

灶(竈)被發明後,人類用灶煮熟食物。一日三餐煮食皆離不開灶,成為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設備。東漢劉熙《釋名・釋宮室》:「竈,造也,創造食物也。」灶的主要功能在調理食物,具有維繫飲食與生養的重要功能,成為早期器物崇拜的一部份。先秦時期,灶就列入五祀的行列,漢代王充在《論衡・祭意》對五祀的說明:「五祀報門、戶、井、灶、室中霤之功。門、戶,人所出入,井、灶,人所欲食,中霤,人所託處,五者功鈞,故俱祀之。」遲至先秦時期,就已普遍祭祀灶神。

深坑黃氏永安居灶腳。(作者提供)

人間炊爨主

灶作為炊煮的重要設備,其信仰發展與火有很深的關係。正因為火對人類社會起了很大作用,拜火的信仰於焉出現。最早的人形化的火神是傳說人物燧人氏,因為燧人氏教人「熟食而去腥,烹之而易啖」,所以被奉為火神,但古籍裡沒有關於燧人氏被奉為灶神的記載,而是炎帝奉為灶神的記載,《淮南子.氾論》:「炎帝於火而死為灶。」其意為炎帝發明用人為的方式取火,改變先民的生活型態,死後便成為灶神。

掌火的「祝融」也被奉為灶神,《禮記・禮器》:「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祀以為灶神。」《呂氏春秋》:「吳回之神,托于灶,是曰火王,故祀之也。」重黎與吳回都是顓頊的後人,先後擔任帝嚳的「祝融」。祝融是負責掌管火的官職。黃帝也被認為是灶神,《太平御覽・卷一六八》引《淮南子》:「黃帝作灶,死為灶神。」不同於炎帝與祝融是火神的因素,黃帝是以發明者的身份被奉為灶神。炎帝、祝融、黃帝成為最古老的灶神原型,而在漢代以後,灶神的版本更多,有了名字、家庭成員,除了男性形象,也有女性。

灶神的神格從掌管火與飲食的神祇,更賦予社會化職能。西漢劉安《淮南萬畢術》:「灶神晦日歸天白人罪。」稱灶神受上天差遣監察人間,並回去稟告的說法。到了唐代,進一步將主掌督察人間的司命之神與主管飲食的灶神融合,成為具有主宰人生命禍福的神祇,後世常以「司命灶君」或「司命真君」指稱灶神,在臺灣民間信仰中,是監察善惡、保護飲食、守衛家宅、防備火災之神。

即使從灶改成瓦斯爐,灶神仍是民間信仰重要的神祇。(作者提供)

灶君朝天欲言事

漢代民間開始流行在臘月祭灶,南朝宋范曄《後漢書・陰識傳》:「宣帝時,陰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臘日塵炊而灶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家有黃羊,因以祀之⋯⋯故後常以臘日祀灶,而薦黃羊焉。」黃羊指的是狗,臘月以狗肉祭灶,攸關著家庭的福祉。到了晉代,有臘月24日祭灶的記載,晉周處《風土記》:「臘月二十四日夜祀灶,灶神羿日上天,白一歲事,故先一日祀之。」臺灣過往習慣是在農曆12月24日祭灶。

每戶人家都有灶,灶神成為家中監察人間的神祇,觀看、記錄著人們的一言一行,是故人們忌憚灶神到天上回報人的罪過,所以用豐盛的祭品來祭拜灶神、討好灶神。南宋范成大〈祭灶詞〉很生動地描述宋人祭灶的情形:

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團。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兮。

詩文內寫到很多食物。宋代開始以甜食祭灶,更將甜食黏在灶神神像的嘴角,希望灶神念在吃人嘴軟,多說些甜言蜜語,少說家中罪過。

1927年《臺灣日日新報》刊登一篇〈灶神辭職文〉,內文充滿趣味。〈灶神辭職文〉說灶神到天上述職,玉皇上帝問祂話,祂卻搖頭不語,原來祂的嘴被人用糖黏著,玉皇上帝命人把灶神嘴上糖果去掉,灶神涕淚縱橫說要辭職,列了五條理由,其中第五條寫道:「下民視臣如玩物,欲求於臣,饗以酒食;無求於臣,遺如敝屣⋯以糯米製糖箝臣之口⋯以酒之糟塗臣之居,使臣聞而昏醉,不能言念其惡。」生動地說出民間用糖祭拜灶神的用意。

神禡幢幡送灶神

灶神信仰歷經千百年的發展,形成豐富且多樣的神話傳說及儀式。祭灶儀式除了直接對著灶祭拜,也會在灶旁安奉神位。多數人家是在廚房壁間黏貼灶神的圖像,直到年底送灶神上天時,才揭下來焚化,年後迎神再黏貼一張新的畫像。最晚從宋代起,已出現版印的灶神圖像,這種以神明圖像為主題的版畫稱為「神禡」或「神馬」,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帖灶馬於灶上。」明代馮應京《月令廣義》:「燕俗,圖灶神於木,以紙印之,曰灶馬。」這些灶神版畫都是製作來提供給家庭黏貼供奉。

以神明為主的圖像,臺灣民間多稱為神明圖、神明彩。早期的灶神圖是木刻版畫,後改為石版印刷方式製作,以細墨線為圖案輪廓,並套印朱紅、洋紅、粉紅、淺藍、金黃等顏色,目前則是機器彩色印刷。有些人家為免除每年更換,改供奉畫像。

臺灣本地的灶神形象為年輕男性。(作者提供)

臺灣的灶神圖在版面的安排上以神像為主,灶神正面朝前端坐於圈背椅上,面容清秀無鬚,頭戴梁冠,身穿寬袖袍服,配戴鎖片。右手橫於胸前持一如意,斜靠於右臂上,左手握住玉帶,雙腳踩在踏几上,上方書寫「司命灶君」,兩側有頌讚灶神的對聯,常見的內容為「有德能司火、無私可達天」,或是「灶能照百福、君可集千祥」。

臺灣民間信仰認為灶神叫張單,字子郭,這名字在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諾皋記上》就有記載,但未說明張單背景。臺灣民間傳說灶神是位年輕、俊美的男神,為玉皇上帝的第三子或說是弟弟,祂平日不務正業、整日遊手好閒,喜看女性,玉帝便罰其下到人間擔任灶神,可在廚房就近觀看婦女。傳說故事形塑人們對灶神形象的認知,灶神與玉帝關係親近,可以直接面稟玉帝,外貌年輕、細眉朱唇,身著華麗的袍服,手持如意。如此身份地位崇高的神明卻被供奉在廚房,民間便以受罰為解釋。

臺灣市面流通的灶神圖,除了臺灣本地的版本,還有所謂的外省灶神,即是戰後從中國各地遷入臺灣的民眾帶來的灶神圖。這類灶神圖的畫面,分為節氣表與神像兩部分,節氣表印在圖面上方,標明該年二十四節氣的日期,但隨著這類灶神圖需求量降低,便不再印刷節氣,只保留「中華民國萬萬歲」。節氣表下方則繪灶神,以灶神所居的宮殿為背景,繪有建築物的屋頂,屋簷下有橫額寫著「東廚府」,灶神與夫人坐在屋內。灶神為蓄有五糾長鬚的樣貌,若與一位夫人的組合,稱為雙座灶神,與二位夫人的組合,稱為三座灶神,搭配財神、門神、童子等,還以聚寶盆、八仙、龍等吉祥圖紋作裝飾。

金紙舖販售外省族群的灶神圖與南朝聖眾圖。(作者提供)

臺灣市面流通的灶神圖各有不同,反映著臺灣的族群多元特色。祭灶有著悠久的歷史,從中發展出的灶神圖是一種有特殊功能的民俗圖像,長久以來與民間的生活息息相關。作為民間祈禳心靈的寄託,灶神圖的內容帶有宗教、民俗、藝術的因素,深具濃厚的鄉土藝術色彩,也有因時代變遷展現出來的不同面貌。

馬祖民眾使用的灶神圖,上方為節氣表,下方為灶神與夫人。(作者提供)
張靖委( 9篇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民俗亂彈」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