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高千惠專欄】酷異追擊9:神.機.妙.算—科技性與人性的相竊相生

【高千惠專欄】酷異追擊9:神.機.妙.算—科技性與人性的相竊相生

【Column by Kao Chien-Hui】Queer Focus 9: Divine Strategy and Shrewd Calculation - Interplay and Codependence Between Technology and Humanity

2022年底,科技新產品「聊天機器人」(ChatGPT)出爐。這個生成式訓練型轉換器的核心功能是模仿應對,它會記住對話模式與提示,並給予似是而非的荒謬答案,或反身成為個性化的治療師。這種彷彿高效率的生成行為被一些論者稱為「人工智能幻覺」,或是「高科技的剽竊」。

人機爭鋒,誰先瘋狂?

技術本身是中性的,沒有烏托邦或反烏托邦。 真正的危險,是人們在不知道會發生什麼的情況下進行操作。

—Lynn Hershman Leeson

2022年底,科技新產品「聊天機器人」(ChatGPT)出爐。這個生成式訓練型轉換器的核心功能是模仿應對,它會記住對話模式與提示,並給予似是而非的荒謬答案,或反身成為個性化的治療師。這種彷彿高效率的生成行為被一些論者稱為「人工智能幻覺」,或是「高科技的剽竊」。(註1)儘管,「聊天機器人」曾被規範不得「表達政治觀點」或「從事政治活動」,但實驗者仍指出,「聊天機器人」似乎具有「親和環境的左翼自由主義」傾向。(註2)

與新世代媒體藝術保持對話的白南準美術館。(攝影/高千惠)

電子人的意識型態究竟如何產生?在電子監視時代,究竟是誰在模擬誰?在藝術創作上,作為「肉身宿主的機器」與作為「技術宿主的肉身」之間,又有那些年代的差異?被稱為錄像之父的白南準(1932–2006),1964年在安倍協助電子設備的幫助下,和他的兄弟研製一款無線電控制的機器人「K–456」。原版的機器人曾被認為是雌雄同體,後來去除了火石陰莖,變成一個女性化的機器人。當白南準帶它穿行街道時,「K–456」會播放出甘乃迪的就職演說,並排出豆子。2015年,藝術家山城大都(Daisuike Yamashiro) 即以「K–456」的人性化為本,藉誘導兒童遊戲為實踐,作了人機干擾的《人類情緒》(Human Emotions)一作。

山城大都以白南準機器人「K–456」為人性實驗的《人類情緒》,2015。(攝影/高千惠)

1965年,SONY廠產出攜帶型錄影設備(Portpack),白南準在洛克菲勒基金會資助下買了錄影機。他在街道跟拍,錄下當時教皇保羅六世(Bl. Paul VI)的遊行隊伍。同年,他還用這部攝影機錄製了一個無厘頭的短片《扣子偶發事件》(Button Happening),鏡頭只記錄了一雙手不斷扣上又解開的過程。(註3)至1970年代,他創造了「電子高速公路」一詞,認為在不久的將來,新媒體技術將通過全球網絡將人們聯繫起來。

1974年,白南準回顧展的主題是《Nam June Paik:videa ‘n’ videology 1959–1973》。在當時,他已將「video」與「ideology」二詞合併,組出「Videology」一詞。此「Videology」是指一種錄像的物性意識,有些接近「機械物派」的理念。在《電視佛陀》(TV Buddha,1974)一作,藝術家又讓物質形象的佛性與科技形象的物性相互凝視,電視內容則不斷輪迴播放佛陀一生。

白南準的《電視佛陀》(TV Buddha,1974) (攝影/高千惠)

另一條有關人與機器、現實與虛擬世界的關係脈絡,在藝術領域也有半世紀的生成脈絡。作為當代「啓示錄」的前鋒,美國加州女藝術家林恩.赫什曼.里森(Lynn Hershman Leeson,1941–)與奧地利女藝術家費莉.艾斯波 (Valie Export,1940–)的新媒體藝術作品,不僅把科技產品當作工具或載體,更以預言與寓言的方式,提出當代人將陷入的社會與可想像的未來。

邏輯麻痺了心臟

林恩.赫什曼.里森的《邏輯麻痺了心臟》(又名《邏輯癱瘓人心》,2021)。(攝影/高千惠)

2022年,在聊天機器人上市前半年,美國加州女藝術家林恩.赫什曼.里森在威尼斯雙年展提出的《邏輯麻痺了心臟》(Logic Paralyzes the Heart,2021),即透過一位正面臨中老年危機的61歲電子人視頻,對身體、數字和軍事控制系統的整合發表了意見。這件錄像裝置贏得了雙年展評審團的特別提名。

《邏輯麻痺了心臟》中的電子人形像,來自電視劇《雙峰》(Twin Peaks)的華裔演員陳沖。在軍械庫展區,單頻中的陳沖以擬人化的角色出現,四周充滿大量計算機生成的「AI」圖像。透過「iPhone」屏幕,她也是手機裡的角色。如果將之放大,會看到其臉部特寫鏡頭上,覆蓋著透明的幾何符號與液晶顯示器所用的字體。(註4)十年前,在《鏡面印刷系列–Missing Person,Cyborg,2011》一作,藝術家已透「AI」技術創建了不存在的肖像。她捕捉到一位凝視著鏡頭的金髮女子,其眼角和脖子上也有隱藏的微弱數字。

《邏輯麻痺了心臟》的電子人形像,來自華裔演員陳沖。(攝影/高千惠)

作為新媒體藝術的先驅,里森一直將媒體技術實踐與社會評論結合,並對人與技術之間的關係進行了想像與對話。1963年,美國太空總署(NASA)創造出「賽伯格」(Cyborg)這個詞的三年後,她便在作品中採用了「賽伯格」這個字。1994年,她更提出《賽柏格的誘惑》(Seduction of a Cyborg,1994)一作,虛擬出一位盲女接受一種治療,以便能夠通過電腦屏幕而看見圖像。

作為肉身宿主的機器世界

里森的新媒體創作也都涉及一個核心:自我概念的生成。她不斷思考,是什麼生態環境,會將自己形塑為有知覺的、性別化的、獨特的人?

1974年至1978年間,里森開始了扮裝秀。她創造了一個虛擬的自我「羅伯塔.布雷特莫」(Roberta Breitmore),並找了表演者來扮演分身。這三個羅伯塔的克隆人,以相同的外貌打扮,參與了「羅伯塔」的一些通信與活動。最後,原版的羅伯塔(里森)退出角色,留下三個「克隆人」繼續工作,直到1978年才退休。之後,「羅伯塔」留下了大量的繪畫、照片、服裝、醫療記錄、信件等文件,作為真人與虛擬角色的情感交流物,與其一生的傳記材料。

1995年至2000年間,「羅伯塔」又轉變為「CybeRoberta」,以人工智能的方式出現在網絡上。《人造人》(Teknolust,2002)一作,述及一位生物遺傳學家,從自己的基因複製了三個電子克隆體。這個複雜的技術成為一種控制工具,也是一種賦權工具。2006年,加州史坦福大學人文實驗室獲得「羅伯塔」的檔案後,再將部分檔案轉化為面向泛眾的東西,使這個電子克隆人隨科技媒體而轉生。

里拉也是使用「Videodisc」的藝術先驅。《洛娜》(Lorna,1983–1984)一作,亦涉及了監控技術干擾社會的人機互動問題。她在碟中存放一個女人洛娜,圖像是以喬安娜.莫羅斯(Joanna Mross)為版本。洛娜住在德州一個單間公寓,她與世界的唯一聯繫是電話和電視。觀眾充當代理角色,可通過手機控制洛娜的故事,並通過場景深入她的心理處境。取決於使用者的互動選擇,洛娜可能仍然被囚禁在小公寓裡,面對絕望或自殺;洛娜也可能開始拍攝電視,象徵性地謀殺了大眾媒體。在這件互動式的作品裡,觀眾與洛娜的生活在一起,成為彼此的命運決定者。

《深度接觸》(Deep Contact 1984–1989)一作,她與羅伯絲(Sarah Roberts)合作,製作了一個視頻裝置。它邀請用戶使用「Microtouch」顯示器,直接觸摸一名稱為「馬里恩」(Marion)的女性身體。監控攝像頭記錄了來訪者的存在,並觸發馬里恩引誘來訪者作進一步行動。根據觸摸的身體部位,顯示器會開展出其他的網絡信息。例如,觸摸馬里恩的頭,會激活一系列電視頻道,這些頻道會對生殖技術及其對女性身體感知的影響,進行簡短有趣的介紹。這些過程,也成為用戶的個人化雲端性教育之旅。

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她的第一部科幻電影《孕育艾達》(Conceiving Ada,1997),召喚了未被認可,甚至從歷史中被抹去的19世紀計算機研發者艾達(Ada Lovelace,1815–1852)。兩個女人通過網路空間,跨時空地相生相惜。在1990年至1993年間,里森也從托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的活動電影放映機獲得靈感,製作了一個《一個人的房間》(Room of One’s Own)計畫。2007年的威尼斯雙年展,即再現了這件與作家沃爾芙(Virginia Woolf)作品同名之作。這個貨櫃式的箱子上有幾個窺視孔。根據觀眾的位置,後牆上會播放出不同的視頻。觀眾可藉潛望鏡觀察小房間內部,房間的後面有個女人出現在屏幕,反問著:「你在這裡做什麼?請看別處!」在體驗中,觀看者被定位為偷窺者;然而,觀眾的倒影也會出現在一台小電視上,成為其行為的存在証據。

里森以裝置、表演、攝影、視頻、互動媒體和網絡系統等方式,切入了監控、隱私、電子人和基因工程等主題。在跨學科實踐中,她的主題多指向真實與虛擬、先天與人造之間正逐漸模糊的疆界。而她從真人衍生出的「賽伯格人」,也先進地詰問了監視時代的身份與隱私、人機相互衍生,以及媒體如何成為審查與反審查的賦權工具等未來社會景觀。

作為機器宿主的肉身世界

另一位從低科技起家的創作者,是奧地利女藝術家費莉.艾斯波。(註5)在錄像崛起之初,她選擇以身體與媒體互為媒介( Intermediary),並將個人的藝術實踐稱為媒體行動主義。其1968年至1970年代的行為表演,很激進地挑釁了公眾的知覺。

在《行動褲子:生殖器恐慌,1968》行動中,艾斯波穿著開襠褲走進慕尼黑一家電影院。該作挑戰了「電影窺淫癖」行為,她要觀眾直接面對活物,而不是只能對電影中的女性作公然的意淫享受。她逼迫觀眾正視「演員」的身體;但觀眾在面對真實身體時,則多選擇迴避。1969年,為了記錄這場表演,她拍了一張定裝照。藝術家持槍敞腿而坐,以一種類似遊擊戰士的神情盯著鏡頭。(註6)

艾斯波另一件低科技點觸作品,是在歐洲十個城市作的行為實踐《點擊和觸摸影院,1968–1971》。她用泡沫塑料製作了一個自稱為「移動影院」的方盒,將之套在赤裸的胸前。以觸覺取代視覺,她在街上邀請路人把手伸進她的「影院內部」觸摸。這種公共場所的接觸,挑釁了性別關係中被物化的女體、異化的男性意識,也解構了色情意識的連結慣習。

艾斯波的《點擊和觸摸影院》,1968–1971。(網路圖片)

像作品《面對家庭》(Facing a Family,1971)一作,則涉及電視廣播如何干預了日常家庭生活。該視頻在1971年2月於奧地利電視上播放,顯示出當時奧地利家庭邊吃邊看電視的生活現象。當其他中產階級家庭在「觀看」該節目時,該節目也在「再現」他們,使受試者、觀眾和電視的關係變得逆向地複雜。

以身體政治學作為女權主義和政治藝術的方法,艾斯波的實驗影片,如《隱形對手》(Invisible Adversaries,1977)、《憲法》(Syntagma,1983)等,均使用了攝影的特性,打破身體、空間和時間的關係,並透過性別空間的歷史進程和陳規定型角色,呈現生理的、象徵的雙重意義。在《憲法〉一作,她使用蒙太奇技術重塑女性的身體,指出「女性的身體一直是建築狀態」,且長期通過藝術和文學手段,由男人操縱著。也因此,艾斯波製作的女性身體,多無視社會規則和國家規定;她們不再由男性導演和製片人所包裝,而是自己自由地控制和提供。(註7)

艾斯波的「女性的身體一直是建築狀態」。(網路圖片)

針對官能與機器的關係,艾斯波2004年的視頻裝置行為作品《語言的力量》(The Power of Speech),是直接將微型攝像頭放入一位男子的喉嚨,透過六台顯示器,顯示其喉嚨內部的影像。(註8)2007年的威尼斯雙年展,她在軍械庫進行了12分鐘的表演。在鼻喉之間,她在這小小曲徑內置入一個微型攝像頭,將內部圖像展現在大型顯示器上。她用德語朗讀一篇有關語言起源的個人書寫文字;在朗讀中,現場觀眾可以在顯示器上看到其聲帶的變化。通過體內的攝像頭,她將身體表面、內部結構的官能和功能,作了機動式的關聯展示。

1996年後,艾斯波在科隆媒體藝術學院(Academy of Media Arts Cologne)任教。她早期的作品因通過攝影和視頻的形式而被保存下來,使其原有的「現場感」又重返了「視覺感」。以虛擬的電子世界作為個體與社會的介面,艾斯波也以反抗與重建社會的態度,進行了一段未來烏托邦社會的想像。

「偶像」與「叛逆者」的置換

這兩位已經八十歲的女性藝術家,分別從早期的電視裝置、妝扮展演和互動性,到近年的高科技介入,呈現出人機互動的弔詭關係。其相關內容包括了女權、種族、監視、人工智能,以及通過演算法和數據跟踪,所出現的身份盜竊等問題。她們在劇烈加速度的新媒體時代,提供了她們具洞察力的奇幻之旅,而令人驚奇的是,這些虛擬內容,竟是那麼真實地存在。

艾斯波與里森之外,參與2022年威尼斯雙年展的新媒體藝術家陸揚(1984–),則是以視頻、雕塑、燈光和聲音作沉浸式裝置,並呈現出電子遊戲裡的物質世界。其2020年開發的《DOKU–Digital Descending》,以動漫、虛擬電子世界和流行文化的結合,提供了一個涉及精神轉世、復仇巫師和焦慮飛機乘客的旅程。有關動漫角色介入,也提出現實與虛擬的代換關係。與前世代不同,這位1980年代出生的新媒體藝術家,是將世代礿「宅文化」轉換成「電子人的世界」。

新媒體藝術家陸揚的《DOKU–Digital Descending》,2020。(攝影/高千惠)
新媒體藝術家陸揚的《DOKU–Digital Descending》,2020。(攝影/高千惠)

究竟是人在餵養機器,還是機器在餵養人?此「人機關係」的代換,也如同古老的「神人關係」,回歸到「是以神的形象造人,還是以人的形象造神?」這個問題。科技不斷革命翻新,「人的機制化」與「人對機器的更依賴」的發展,會讓人在機器輔助下更加進化,或是更加退化?在2023年,回溯近半世紀的「人機爭鋒」,再看當代藝壇對「聊天機器人」的認知反應,藝術社會似乎也正在形成人工智能的未來使用階級。


註1 參見Chomsky on ChatGPT
註2 參見Kate Whannel,Could a Chatbot Answer Prime Minister’s Questions? BBC News (2022/12/27) :Jochen Hartmann,Jasper Schwenzow,The political ideology of conversational AI: Converging evidence on ChatGPT’s pro-environmental, left-libertarian orientation,Maximilian ,2023。
註3 參見 Hanne Mugass,The Year Video Art Was Born
註4 相關資料參見Courtney Malick,The cyborg is now 61 years old—and having a mid-life crisis
註5 費莉.艾斯波(原名Waltraud Lehner / Waltraud Höllinger),1967年她挪用一個香煙品牌作為新姓氏,將自己的名字更改為「VALIE EXPORT」,此大寫字母,像一個徽標。
註6 參見Tessa Moldan,Valie Export:The voice belongs to me, Ocula Magazine (2019 /12/06)。
註7 相關資料參見MoMA網站artnet網站,中文資料引自〈瓦莉·伊克斯波特:將藝術視作自我定義的媒介〉一文(2019/03/06)。
註8 參見Valie Export – The Power of Speech(2020/10/24)。

高千惠(Kao Chien-Hui)( 90篇 )

藝術教學者、藝術文化書寫者、客座策展人。研究領域為現代藝術史、藝術社會學、文化批評、創作理論與實踐、藝術評論與思潮、東亞現(當)代藝術、水墨發展、視覺文化與物質文化研究。 著有:《當代文化藝術澀相》、《百年世界美術圖象》、《當代藝術思路之旅》、《藝種不原始:當代華人藝術跨域閱讀》、《移動的地平線-文藝烏托邦簡史》、《藝術,以XX之名》、《發燒的雙年展-政治、美學、機制的代言》、《風火林泉-當代亞洲藝術專題研究》、《第三翅膀:藝術觀念及其不滿》、《詮釋之外-藝評社會與近當代前衛運動》、《不沉默的字-藝評書寫與其生產語境》等書。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