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藝術
長期而言,人都會死,記錄文明的電磁紀錄也會消失。嚴格來說,藝術家的腦子也只不過是比較特殊的電磁活動而已。網際網路30歲,...
回看攝影,就算在繪畫佔主流地位的時代受到貶斥,今日也不會有人認為它缺乏藝術性;在未來,或許人工智慧生成的影像也能有豐厚的...
今年度桃源美展得獎作品不僅展現了對媒材特性的精準掌握,也在技法上及處理題材的構思上表現十分優異,同時桃美館也特別鼓勵具有...
國立故宮博物院近年來設置有諮詢委員會,聽取外界聲音以集思廣益,然仍有許多可持續精進改善之處。故宮即將於明年迎來百歲,同時...
2010年代有著自己的前史與未來,它循著之前的無數小徑與岔路而來,也為後續的未知時光留下伏筆。一路走來,能夠緊追技術發展...
政黨輪替是否影響藝術社會生態?若有影響,其方式是什麼?藝術界一直期待政黨提供明確的文化政策,但究竟需要怎樣的政策?藝術界...
事實上,在這16年中,除了社會學式的X、Y、Z世代、厭世代等世代劃分的挪用外,我們會發現對(新媒體)藝術創作者的世代觀察...
「桃源美展」為桃園歷史最悠久的視覺藝術競賽之一,桃園市立美術館自2020年接手策劃後,採以更聚焦的方式探索類別內的創新與...
臺灣近五年公私立藝文館所舉辦的臺灣藝術史展覽中,開始運用新媒體技術,作為觀眾認識展覽的新取徑。其中,日治時期臺灣畫家郭雪...
本年度科技藝術節共邀集了17組來自台灣、土耳其、德國、英國、美國等知名的多媒體藝術家共同展出,陣容涵蓋了國際潮流、臺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