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專題|跟孩子一起暢玩美術館!】07.專屬孩子的引導手冊:用嶄新的眼光、有趣的方法,重新認識美國兩大藝術博物館的藏品!

【專題|跟孩子一起暢玩美術館!】07.專屬孩子的引導手冊:用嶄新的眼光、有趣的方法,重新認識美國兩大藝術博物館的藏品!

一起來看看兩個藝術博物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專屬孩子的引導手冊,如何讓孩子愛不釋手!

隨著疫情趨緩,愈來愈多人飛往世界各地,感受睽違已久的各國風情;愈來愈多的博物館也敞開大門,迎接各地的大小朋友!本篇要跟大家分享10月下旬美國行的心得,一起來看看兩個藝術博物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專屬孩子的引導手冊,如何讓孩子愛不釋手!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專屬孩子的引導手冊 (攝影:王惇蕙)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成立於1929年的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以「藉由藝術,連結人群」為目標,透過當代與現代藝術分享觀點、交流意見,提倡創意、開放、包容、寬容等價值。

現場提供兒童使用的引導手冊(Kids Guide),有西文與英文兩版本。內容以藏品為核心,分別在2樓、4樓、5樓設定不同的目標,邀請孩子從尋找(find)開始,接著有畫畫(draw)、律動(movement)、討論(discuss)、選擇(Choose)等體驗。這次跟大家分享2樓和4樓的小任務,5樓就留給未來到館參觀的夥伴去體驗囉!

MOMA的Kids Guide 兒童引導手冊 (攝影:王惇蕙)

2樓的目標為「探索一下,藝術家如何讓平凡變得不平凡?」藝術家的創作靈感或基底來自生活可見物件,邀請孩子從熟悉的物件出發,連結自己的生命經驗,再融合新的點子創造「不平凡」。

4樓的目標為「思考一下,藝術家如何找到材質、技法、靈感?」從藝術家的作品作為起始,連結到創作者的背景。其中,移動為4樓重要主題,讓孩子以創作為媒介,練習同理他人。

體驗方式:

1. 尋找:在展場找到Dis Pair!

藝術家Elizabeth Murray曾說:

我畫的東西…就是那些每天都要使用的東西!

所以,她就畫了這雙鞋啦!這雙鞋跟你的鞋有什麼不一樣呢?

截圖自MOMA官網

2. 畫畫:在下方表格裡,畫出你日常會見到的物件。如果讓你改變他,你會做些什麼呢?

體驗方式:

1. 尋找:在展場找到Migration Series!

這件創作討論非裔美國人大遷徙(Great Migration)。當時的非裔美國人逃離暴力與不公的對待,為了尋找正義而從南方逃往北方、西方城鎮。

截圖自MOMA官網

2. 選擇:選出最有感覺的一件創作,分享你觀察到的細節(小提示:無從下手的你,可以從小標題找到一點線索喔)

3. 探索:看看其他作品中,人們有些什麼感受或行動(勾選)

  • 旅行
  • 飢餓
  • 閱讀
  • 難過
  • 學習
  • 生氣
  • 禱告
  • 疲累

你有注意到任何和作品中相似的情境嗎? 哪一件作品對你而言最有感覺呢?為什麼?

隨時記錄下看到聽見的小小細節吧! (攝影:王惇蕙)

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成立於1931年的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館藏以20世紀至今的美國藝術為主,同時關注美國當代藝術(尤其是在世的藝術家)。該館最為人所知的是惠特尼雙年展(Whitney Biennial),為觀察美國當代藝術發展的重要指標。

針對小朋友的藝術推廣部分,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也推出了引導手冊(Activity Guides),有西文和英文兩個版本,病隨著當期館內的展覽而推陳出新。當天選用的引導手冊,主題是藝術家David Hammons創作的公共藝術作品Day’s End:首頁以簡短文字介紹David Hammons,其擅長將被遺棄的物件轉化爲對種族、階級議題的討論,啟發世人重新想像藝術。

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的Kids Guide 兒童引導手冊(攝影:王惇蕙)

第二部分以有趣的事實(Fun Fact)提供小朋友有關Day’s End的知識,像是作品比足球場還長(甚至比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還長)、(補);引發兒童興趣後,以1個知識搭配1個體驗說明哈德遜河人文與生態,主題如幽魂與紀念(Ghost Monument)、碼頭歷史(PIER 52 History)、河川生態(River Wildlife)。

藉由路樣貌的不同(以往的路由石塊鋪成),和孩子講述過去的產業歷史、移動經驗;再邀請孩子觀察周遭的新與舊。(攝影:王惇蕙)

第三部分則是把孩子的目光帶回現代,邀請孩子觀察哈德遜河上各種的交通工具、周遭新舊並存的痕跡,鼓勵他們畫下博物館鄰近的各種地景、生態或是令人驚喜的小角落。

怎樣的引導手冊,才是有趣的呢?

從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的引導手冊來看,兩本手冊皆以孩子日常出發、邀請孩子「同理」藝術家或是藝術創作,找到生活中相似的經驗或物件;接著將創作核心理念或知識盡可能地濃縮成1至2項,不是以傳統說教的方式呈現,而是以有趣的方式提點孩子;最後再以不限制想像的創作體驗,加深孩子對藝術的認識、感受藝術的無所不在!

參考資料:
https://whitney.org/education/families
https://www.moma.org/visit/families/kids-guides

延伸閱讀

【專題|跟孩子一起暢玩美術館!】01.跟孩子一起做設計! 國美館「你看!?」教育展策展人林宇儂的兒童參與心法

【專題|跟孩子一起暢玩美術館!】02.With kids! 跟孩子一起看展的聲音精靈–國美館「你看!?」教育展語音導覽幕後分享

【專題|跟孩子一起暢玩美術館!】03.面對未知、接受不一樣的勇氣!來國美館兒童藝術基地五感探險~

【專題|跟孩子一起暢玩美術館!】04.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 Taipei如何把當代藝術變成親子共同體驗的好玩藝

【專題|跟孩子一起暢玩美術館!】05.臺中國家歌劇院,把藝術變得跟呼吸一樣自然!

【專題|跟孩子一起暢玩美術館!】06.北美館兒童藝術教育中心,專為孩子策畫的藝術展覽!

王惇蕙( 10篇 )

遊走於博物館與美術館、體制內與體制外,熱愛和小朋友蹲在一起學東學西、笑東笑西,被小朋友們加冕為惇惇隊長,成群結隊的目標是要消滅各種無聊、讓世界變得好玩。

期待自己一直保有小朋友直率的個性,對平凡與不平凡都能坦率又熱情,正在努力開創自己的斜槓人生:巧不巧studio、M&M、龍山好王(ㄨㄢˊ)。

巧不巧studio:https://reurl.cc/QW681M
龍山好王(ㄨㄢˊ):https://reurl.cc/EXZq80
M&M:https://reurl.cc/lZ5EL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