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與藝術書的相遇
「繪本是藝術書嗎?」
許多人或許都有過這樣的疑問。我常直覺地認為繪本是最小單位的美術館,每一本繪本都像一次獨特的小型策展。創作者透過圖像,講述想傳達的故事,出版社則成為讀者通往不同世界風景的窗戶。身為書店選書人,每當被一本繪本感動,就像是透過不同的出版之窗看到了新的世界。從創作的發想,到實體販售個過程,或許更像是社會責任共同承擔。
那麼,什麼樣的繪本可以被視為「藝術書」呢?
談論藝術主題的繪本: 有些繪本內容直接涉及藝術家、藝術史、美術館或策展,例如介紹藝術家與作品的繪本,這類題材本身就與藝術息息相關,理所當然能被歸入藝術書的範疇。
繪本作為藝術表達的一部分: 有些時候,繪本本身的內容、裝幀、紙張選擇、編排形式,甚至閱讀的方式,都成為藝術表達的一部分。這樣的繪本,是作者藉由創作到出版完成的「藝術品」。因此,我們也可以說繪本本身,就是一種藝術書。
帶來藝術啟發的繪本: 在教育現場,那些能啟發讀者(尤其兒童)的繪本,讓孩子們感受藝術的生命力,或以充滿感染力的敘事引發哲學思考的繪本,同樣值得被珍視為藝術書。這些作品,有時候可能沒有直接「談藝術」,但透過圖像與故事喚起美感體驗、打開了思辨的空間。
從繪本書店到藝術書店
「井井三一繪本書屋」在店內空間,規劃了幾個區域,但無論搬到哪裡,榻榻米的繪本區始終未曾變過。按照孩子視線高度設計的閱讀角落,又或是適合各年齡層的繪本與圖像小說專區。
由於澳門進書成本極高,我們在選書時格外謹慎——幾乎每一本書都是買斷進貨,因此總要反覆思考:「我們究竟該為年輕讀者選擇什麼樣的作品,才能不辜負這趟書的旅程?」在這十年來,我們也開始接觸各式各樣的藝術書,發現了許多重視創作概念、講究書藝的優秀出版品。當它們書店、被看到時,就會令人有種「不枉此行」的欣慰。
推薦的「繪本藝術書」寶物聚
身為井井選書人之一,我很樂意分享「心頭好」,尤其是能體現繪本與藝術的好書給讀者!
1. Art Spiegelman《鼠族》
《鼠族》(Maus)堪稱圖像小說領域的經典之作,不但是史上第一部榮獲普立茲獎的圖像小說,更確立了 Graphic Novel(圖像小說)這種創作形式的文學地位。作者亞特・史畢格曼,以描繪納粹大屠殺倖存者家庭故事為核心,將父親在二戰期間的經歷與戰爭創傷,編寫進自己與父親在戰後的家庭互動中。這部作品打破了評論、歷史寫作、口述記錄等體裁框架,在文字和圖像之間找到獨特平衡。例如,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當他在回憶母親自殺的章節中,史畢格曼突然改用充滿德國表現派木刻版畫風格的畫面來呈現。

這種劇烈的風格轉換讓人讀來震撼又超心痛。我個人在閱讀時聯想到,傳統教會的宣傳畫常常採用木刻版畫形式,那是一種莊嚴神聖的視覺語言,此刻卻是非常「個人」的陳述,當這種手法被用來描述至親的悲劇經歷,產生出來情感衝擊超級強烈。
在《鼠族》中,作者透過不同畫風和敘事手法的切換,彷彿讓多重聲音同時出現,形成了圖像小說中少見的「複調」效果——讀者彷彿能在一部作品中聽見不同聲部合唱,迴盪著歷史創傷與個人記憶,閱讀體驗格外深刻而過癮。
2. 松本大洋《東京日日》
日本漫畫大師松本大洋的作品同樣值得推薦,他每一次的新出版我們都不會錯過!最近終於出到了《東京日日》的第三集!故事描寫一位資深漫畫雜誌編輯在辭職後,決定成立獨立出版,四處網羅漫畫家的歷程。我快被第一集的最後一部分,表現的方式非常另類,令人印象深刻!一位歐巴桑上班族漫畫家——她的日常生活看似毫不起眼,內心卻不時浮現極為宏大的戰爭場景!因為畫中的現實與阿桑腦海裡的畫面,呈現出強烈反差,形成一種荒誕又發人深省的效果。松本大洋的漫畫,每一幀其實都是「讀不完」的,裡頭藏了很多「彩蛋」。第三集甫上市面,大家一定要去讀讀看!
3. 無字繪本與圖像語言的奧秘
除了故事類的繪本與漫畫,有時我也會選擇一些探討繪本理論與藝術性的書籍。例如最近大塊文化的 image3 叢書就出版了瑪伽拉・特魯斯所著的《無字奇境:安靜之書與兒童文學》一書,深入研究無字繪本(Silent Book)的獨特價值。其實早在2018年,image3系列甫創立時,就推出了圖像語言經典作品《圖像語言的秘密:圖像的意義是如何產生的?》,像這類的作品,完全可以補足我這樣沒受過圖像教育訓練的一代人的閱讀素養呢!

4. 插畫大師系列(昆丁・布雷克)
談到藝術書,怎能錯過那些繪本插畫大師的專書呢?
小典藏近年陸續出版了一系列由英國Thames & Hudson與插畫大師昆丁・布雷克(Quentin Blake)共同策劃的「插畫家系列」叢書。這系列每一本都聚焦一位知名插畫家,收錄了許多珍貴的手稿與畫作,甚至包括從未對外公開的作品。讀起來壓力不會太大,而且我會三不五時回去翻那些作者從沒發布圖稿,就好像翻人家抽屜的珍寶一樣。
當然,我們也在架上放了Thames & Hudson在2022年出版了一本《The Quentin Blake Book》(暫譯《昆丁・布雷克作品大集》)。作為知名繪本插畫家,也是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系主任,這本精裝收藏集收錄了布雷克跨越70年創作生涯的精華作品!我希望可以更有脈絡地去和讀者一起找到閱讀繪本的快樂!

5. 碧翠絲・阿雷馬娜專書
近期我個人愛不釋手的一本藝術書,是由阿布拉出版社引進的《阿雷馬娜專書:探尋微小而珍貴的事》。我記得前幾年在網上看到阿雷馬娜作為給自己的生日禮物,她在波隆那做了自己的個展。看到這個消息時,超想飛奔過去。
今年台北國際書展,收到了這本《探尋微小而珍貴的事》,讓我開心得不得了!書中聚焦義大利著名繪本作家兼插畫家碧翠絲・阿雷馬娜(Beatrice Alemagna)的創作觀察。大部分繪本讀者知道她代表作之一《巴黎的獅子》,但而這本專書,提供了23個關鍵詞,就像是23種視角一樣,讓我們根據這些詞彙,一讀再讀。甚至長出屬於自己的閱讀關鍵詞!
藝術畫冊收藏的喜悅
還記得我童年時,曾經笑過我妹(川細間代小妹妹)——她總是存很久的零用錢,只為逛書店時一口氣買下一本昂貴的畫冊。
我不理解她為什麼願意為了一本畫冊大破產,直到後來我們姐妹倆一起翻讀那些精美畫冊,心頭都浮現出奇妙的感動。那種感覺很難形容,就像有什麼美味的油花在心上滋滋作響,久久不散。現在回想,那正是所謂「美的油花」吧!就是遇到美的時候會有的感動,當年我笑妹妹,然後現在成為販售「美的油花」的阿姊,真不可思議。
井井三一繪本書屋也會蒐羅藝術家與繪本畫家的畫冊,提供給讀者品賞。我們希望讀者在翻閱這些畫冊時,內心也能激盪起童年時那份「美的油花」般的悸動。畫冊不同於一般故事繪本,它珍貴的地方,更側重於藝術性的呈現,還會有獨特的裝幀,也收錄作者大量的創作作品、高品質的圖版印刷,以及創作背後的理念。以下介紹近年井井讀者愛不釋手的精彩畫冊:

1. junaida《IMAGINARIUM》
日本新銳插畫藝術家 junaida的畫集《IMAGINARIUM》絕對是繪本愛好者與收藏家不可錯過的珍品。
這本畫集是配合他生涯首次大型個展所出版,厚厚一冊收錄了416幅作品,包括junaida歷年繪本、插畫、書籍封面、單幅作品等等。其中甚至收錄了一些市面上已難以找到的稀有作品。舉例來說,他曾出版過一本小眾畫集《UNDARKNESS》,我每次去到日本的書店都希望能夠找到,但從來沒有成功過。但是它居然出現在《IMAGINARIUM》中,還用了大幅尺寸重現了其中的精選圖作,這種畫冊,讓沒能入手原書的讀者也能一飽眼福。

這本畫冊的裝幀編排非常特別,它是知名設計師祖父江慎和他的團隊Cozfish。祖父江慎向來在書籍設計上有很強烈的實驗感,他會用特別的手法,像是策展一樣去做,把「書」獨立成為有自己個性的物件。後來我發現自己在入書收書時,居然也藏了很多祖父江慎+Cozfish做的書。它們讓我的感官全然被打開!

「顛覆印刷常識」:故意錯頁、斜裁、螢光油墨、超厚扉頁——想要透過物理手感改寫閱讀節奏。
「誰都沒做過才好玩」:強調設計應帶來驚喜,常把漫畫、小說、展覽圖錄玩出實驗性裝幀。
全方位「書之體驗」:從封面、紙張、字體到騎縫線、書腰,都視為敘事元素,追求整冊「一體化劇場」。
2. 大衛・霍克尼《春日將至:諾曼第,2020》
英國當代藝術大師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的畫冊《春日將至,諾曼第,2020》(David Hockney: The Arrival of Spring, Normandy, 2020)。作為畫冊,大衛・霍克尼的書很多人問,但賣起來卻不一定那麼吃香。
這本書在2020年新冠疫情封鎖期間,居家於法國諾曼第鄉間的大衛・霍克尼所進行的春景觀察紀錄。我一開始非常在乎他用數位繪畫的方式進行創作,這讓我感覺很不習慣。後來在閱讀的過程中,深入了解了霍克尼創作的背後,我就徹底改觀。原來,使用iPad作畫這樣的行為,可以讓83歲高齡的霍克尼能在夜色中作畫——「在黑暗中繪畫」同時也是一種為時代發聲的行動。很動容耶!當我跟妹妹分享這些「油花」,她炫耀地給看自己很多年前蒐藏了的畫冊——大衛・霍克尼畫了自己的臘腸狗。

就像是文字閱讀上,我們會為孩子準備循序漸進的橋樑書來讀,我想,圖像書也應該有這些準備。藝術書打開了是一種「閱讀的不同層次」。它們會打開讀者不同的觀看方式,也讓繪本變成可以反覆深讀的東西。
延伸聆聽
延伸閱讀
【專題|一起看繪本II】01.不只是大人的世界! 繪本與當代藝廊,一起到藝廊裡去親子共讀與共玩吧!
【專題|一起看繪本II】02.繪本帶我大展身手!──從閱讀出發,打造自己的展覽
【專欄|從澳門開始的繪本寶物聚】No.30:繪本給你自然之眼
【專欄|從澳門開始的繪本寶物聚】No.9 繪本大變身,成了野地探險指南!
【小典藏|愛閱讀】讀《雷蒙.布力格》:他用畫筆描繪了人類的一切
愛閱讀│《無字奇境:安靜之書與兒童文學》無聲書說些什麼?(上)
【專題|一起讀、一起玩!美國童書空間漫遊】29.年度童書插畫盛會:美國插畫家協會童書原畫展與頒獎典禮
本專題贊助單位 : 文化部

林香君(川井深一、大香)。出生高雄。2015年開始,於澳門望德堂區經營井井三一繪本書屋。現嘗試與孩子在街市、村落、社區、海洋或山林進行教學現場實踐。「從澳門開始的繪本寶物聚」專欄是因為井井三一是澳門的繪本書店,想知道這個城市的文化聯繫是什麼,所以店主川井深一做了在地和海外(葡萄牙、台灣或其他)有書的見學,在此記錄與分享。